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8篇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8篇
说课稿的撰写需要注意条理清晰、表达简明、语言通顺,同时需要重点突出、重点突出,体现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应按照教学活动设计的步骤,从教学背景、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方面展开阐述。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篇1)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本单元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课标
本单元的课程目标分为四个层次: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亿以内及以上的数,掌握计数的基本方法。
2、会改写整万、整亿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
3、认识计算工具,掌握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数学思考:
1、在生活中解释数,用数解决问题。
2、能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方法。
解决问题:
1、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说教材
我将通过教材的编写特点、单元编写特点、单元内容结构、知识的立体式整合四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教材的编写特点:
单元编写特点:
单元内容结构:
知识的立体式整合:
三、说建议
这里我将其分成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三个方面。教学建议: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同时为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
3、要培养学生收集生活中大数的习惯和能力。
4、密切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评价建议:
1、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力评价、课堂表现、作用评价)
2、情感评价(学习爱好、学习兴趣、自信心)
3、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
资源开发与利用:
1、合理开发教材资源
2、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学生身边的数学、网络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3、开发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与教学配套资源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下面我将就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进行具体说课。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亿以内数的认识》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册教材先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再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在两部分认识数的教学中安排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数位、数级,对亿以上数的认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认识亿以内的数,知道亿是一个大数,掌握大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操作等方式获得探究学习的体验,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结合现实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情感态度: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亿以内数的读法
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的读法
二、学情分析
心理特点:思维比较活跃,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知识结构: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对万以内的数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
三、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观察实验法
学法:分组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模式:先试后导,当堂训练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3、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4、课堂小结,反思评价
5、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PPT展示20__年人口普查的人数,提供认识大数的现实背景,意在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学习比万大的数的必要性。让学生尝试读一读画面上呈现的大数。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借助计数器数数,引出新的计数单位,形象揭示“千”“万”“十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活动一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方法,由此引出活动二的数位顺序表。
呈现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介绍“数级”,让学生利用数位顺序表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多少,理解“位值”意义。
活动三是教材例2、例3的教学,例2重在让学生体会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每个计数单位的个数,整万数则可以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然后在加一个“万”字即可,例3重在让学生掌握含两级的读法,特别是含0的数的读法是难点。让学生尝试读数,集体讨论并总结读数的法则。
(三)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本环节我共设计了三组不同的练习。基础练习考察整万数和含两级数的读法,巩固练习意在区别万以内和万以上数的读法和拓展练习探索含0的数的读法。不同层次的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对新知识起到加深和巩固的作用;二是注重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做到了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四)课堂小结,反思评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次回顾新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我通过以上四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游戏引入、动手操作、交流感受、互动合作和课外延伸等手段最大化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得到美的熏陶。
(五)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本节课只是的巩固和复习。
五、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精简明了,突出重点,体现本课时的内在联系,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亿以内数的读法认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2、教材地位与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认,而本单元则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单元是在小学阶段对整数学习的最后一课。对以后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知识基础,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数目。
3、教材的编排特点:a.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b.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这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增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万以内的整数。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会做一些课前准备,一是准备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课件;二是准备计数器、游戏卡片等教具。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2、掌握亿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级个级、万级、亿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
难点:1、读写数位较大的数目。
2、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法:学生主体参与;动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学游戏
五、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前准备:口答:一千里面有10个百,一万里面有10个千;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利用课件出示20__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图片)你们会读这些数吗?瞧,这些数比以前学习的万以内的数更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一万)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的《平均数》,设计本课我遵循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基本理念,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理论依据,我确立本节课的三维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学生能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难点: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四、说学情
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平均分的基础知识,所以应着重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容易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五、说教法和学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尽量通过让学生探索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法,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在学法指导上,我重视观察法、比较法、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找到获取新知的途径。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课件
1、观看微视频,学生自主学习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两种不同的方法。(设计意图)
2、展示ppt课件(设计意图)
3、总结:
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
(2)常用方法先求总数÷份数=平均数
整个教学设计,我根据教材特点与四年级学生实际,做了很多的预设。因为学生是具有不同知识经验的生命个体,备课时我充分考虑不同的学生有着哪些不同的思考方法,可能会出现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策略。争取在课堂教学中,在组织学生讨论、评价,让学生在生成知识的同时,生成学习经验,生成情感体验,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我选择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一课时亿以内数的认识。
2、教材地位与作用: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的读写认,而本单元则是在以前学习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读写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这一单元是在小学阶段对整数学习的最后一课。对以后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大数,并计算大数奠定了知识基础,而且初步感知大的数目。
3、教材的编排特点:
a.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
b.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学生对数认识的一次扩展,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习,能加强学生对数据实际意义的理解,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身边一些数据的意义,这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增强、善于观察和发现、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而且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系统的学习过万以内的整数。结合学生的这些特点,我会做一些课前准备,一是准备了《亿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课件;二是准备计数器、游戏卡片等教具。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使学生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使学生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感受亿以上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我评价和善于合作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学会读、写亿以内的数;
2、掌握亿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3、认识数级个级、万级、亿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亿以上数的读法与写法。
难点:1、读写数位较大的数目。
2、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教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会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趣的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创设具体教学情境,让学生对大数获得丰富感受,注意放手让学生探索,理解大数的读法后,通过独立练习,小组合作交流训练,达到熟练程度。
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的空间,对于数位、数级,十进关系等知识,应该让学生牢固掌握,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去发现,去体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达到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密切了大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收集大数的习惯和能力,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学法:学生主体参与;动手操作;多向交流;教学游戏
五、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打基础。遵循儿童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生必须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师精心组织下充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亿以内数的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体验。
数学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师应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得新知识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自主学习、尝试新知的研究学习。小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为其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可能。为此,在教学“延伸性、迁移性知识”时,我直接让学生自己自主尝试、积极探索,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推理、发现和总结,给学生自主探索新知的空间、时间,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学前准备:口答:一千里面有10个百,一万里面有10个千;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你们会读这些数吗?瞧,这些数比以前学习的万以内的数更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一万)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篇5)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线与角》第一课时“线的认识”。
2、教材分析:直线、线段与射线是一组比较抽象的图形,学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难。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动,主要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直线、线段与射线,然后通过“认一认”活动,体会到它们都是“直直的”,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三个图形的特征。接着,组织学生对直线、线段与射线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最后通过“试一试”、“量一量”、“看一看”等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三种图形特征的印象。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借助现实情景认识线段、射线、直线。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标: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难点:理解直线与射线的含义。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学生操作为主,辅以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学习、探索,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运用了“创设情境——操作活动——建立模型(这节课主要是建立线的模型)——实践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学法上,选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三种线的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首先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你们发现生活中哪里有线?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引出课题:线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有直的,有弯的,数学中同样也有直的线和弯的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直直的线。板书“线的认识”。
(二)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直线、线段和射线。
播放课件出示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图片,让学生说说孙悟空手里的宝贝是什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代表金箍棒,再在它的两端分别点一个点,表示金箍棒的两头,从而认识线段,并介绍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接着追问学生,金箍棒有什么本领?并及时通过动态的演示,把金箍棒的一头放在地上,让它向另一个方向延伸,从而认识射线。再在黑板上画一条线表示金箍棒,一端点上端点,让它向上变长,让学生体会它可以变得无限长,我们是画不完的,所以只画出它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然后让学
生继续想象,如果把金箍棒横着拿在手中,它可以向什么方向延伸?让学生试着到黑板上画这样的线,并认识直线。这样,借助金箍棒的神奇变化,使学生形象地感知三种线的特征,并加深了对“无限延伸”的理解。
接着,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如一扇门、射灯、斑马线、铁路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图形的特征,从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进一步区分三种线,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用课件向学生出示表格,让他们明确这三种线的特点:端点、延伸情况、与直线的联系。我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以四人为一小组共同商讨,把商量好的结果填写在表中。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找出三种线的联系与区别,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活动中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这三种线特点的理解,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四)三种线的读法
在教学用字母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时,由于前面学生对这几种线的特征以及端点的概念比较明确了,再让学生用字母表示,包括射线为什么只能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
本环节我先对线段的读法作以示范,然后射线和直线的读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并说说为什么射线要从有端点的一端读起。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效果。
(五)实践运用,强化理解。
让学生自己试一试,过一点能画多少直线,过两点呢?
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许多条路,哪一条最短,要求学生独立。
另外,增加了一些练习,如判断题:
(1)直线AB长30cm。()
(2)线段的一端能无限延长。()
(3)线段CD长5cm。()
(4)射线的两端能无限延长。()
通过练习,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这些内容更有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
本节课的总体设计是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抽象出三种数学图形,深刻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探究其特征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在判断正误的练习中,三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更进一步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中,升华成认知;在“试一试”、“量一量”活动中,让学生把认识用于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技能。整堂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兴趣盎然,既富有挑战性,又较易达到目标,这样设计,较高地达成了本课的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会探索的方法。
3、通过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
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计算器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自主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我们已经学了许多算式,在这些算式中,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算式呢?(有)
那谁能举一个例子呢?
(学生举例:1+2+3+......+20=21×10=210。)
今天我们将通过闯关的形式去探索、发现有趣算式的规律,同学们有没有信心闯关。(有)
二、探究新知
(一)奇妙的宝塔
1、教师出示一组算式:1×1=11×11=111×111=,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计算器快速计算出它们的得数。
(学生动手计算,快速写出算式的得数。)
2、谁愿意公布一下你的答案?
(学生公布答案,教师板书:1×1=1,11×11=121,111×111=12321。)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三道算式有什么特点?(我发现这三道算式都是由1组成的。我发现下面的算式中的每个乘数都比上一
个算式的每个乘数多了一个数字1。比如:第一个是1×1=,下一个就是11×11=……)
老师:你们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在这三道算式中,第一道是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第二道是两位数和两位数相乘;第三道是三位数和三位数相乘。
4、仔细比较观察这三个算式的答案有什么特点?它们与算式的两个乘数又有什么关系?谁能用自己的话把你的发现表述出来。
(我发现答案里都有1,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我发现积是以中间数字对称的,而且乘数是三位数,积中间最大的数就是3,如果因数是四位数,积中间最大的数就是4。我发现两个乘数的和的位数比积的位数多一个。我发现一个乘数有几个数字1,就从1排到数字几,然后再接着倒排到1。)
教师:你们真是火眼金睛,一下子有这么多的发现。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在这三道算式中,通过观察积与乘数中1的个数,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乘数中数字1的个数有几个,积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几,再反顺序写到1。例如:算式111×111=,乘数111中有3个1,所以及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3,再反顺序写到1,所以积就为12321。
6、现在同学们能根据我们发现的积的规律直接写出第一个问号代表的得数吗?(能)
7、谁愿意汇报你的答案?你是怎样得到这个结果的?
(1234321,乘数111中有4个1,所以积就从1起按顺序写到4,再反顺序写到1。)
8、到底对不对,我们还需要用计算器进行验证一下。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9、通过验证,我们的答案是正确的。谁能说一说第二个问号代表的得数?(123454321)
10、同学们同意他的答案吗?(同意)
同学们真棒,恭喜同学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二)奇怪的142857
1、有了胜利的果实,同学们是不是有更大的信心来迎接我们的第二关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二关将会是什么?(播放课件)
2、142857奇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先用计算器计算142857分别乘1、2、3、4。(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谁愿意汇报一下你的答案?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42857×1=142857,142857×2=285714,142857×3=428571,142857×4=571428。)
4、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积的特点,你发现了什么呢?
(我发现这些算式的积总是由“1、4、2、8、5、7”这6个数字组成的。这些数字总是循环排列的。)
5、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142857×3=428571,积的最高位为什么不是3呢?
(因为最高位后面是4,3乘4等于12,要向前一位进一,所以最高位是4不是3。)
6、那谁能说说要想确定积是多少,我们应该先确定谁?
(要先确定最高位。)
7、请同学们再认真观察积得最高位确定后,怎样写出后面的数呢?
(按1,4,2,8,5,7的顺序循环排列。)
8、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通过观察、探索我们发现这些算式的积都是由“1、4、2、8、5、7”这6个数字组成的,要确定积到底是多少,可以先确定最高位,最高位是几,就从几开始按数字原来的顺序依次循环出现。
9、我们发现了这些算式的秘密,你能直接写出142857乘5、乘6的得数吗?试着写写看。
(学生独立写出得数,进行汇报:714285,857142。)
10、你是怎样写出这个得数的?
(142857乘5的积先确定最高位是7,然后从7开始按数字原来的顺序依次循环出现所以积就是714285。142857乘6的积先确定最高位是8,然后从8开始按数字原来的顺序依次循环出现所以积就是857142。)
11、结果对不对呢?我们还需要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12、看到同学们兴趣这么浓厚,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142857×7的积还有这个特点吗?
(不具备这个特点,因为4乘7等于28,要向前一位进2,2加7等于9,而这6个数里没有9,所以它就不符合这个规律了。)
13、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用计算器验证一下,我们理解的对吗?
(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14、请同学们继续想一想142857乘8、乘9的积有这个特点吗?
(不具备这个特点。)
同学们真不错,恭喜你们已过了两关,有没有信心走下去,去探索更多的秘密。(有)那让迎接我们一起迎接第三关的挑战吧!(出示课件)
(三)神奇的9
1、这一关是神奇的9,先请同学们用计算器算出教师出示的三道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9×9=81,99×99=9801,999×999=998001。)
2、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能发现它们的特点吗?
(我发现这一关的算式与第一关的算式很相似,只是把1换成了9。)
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算式的得数,想一想积有什么特点?
(积是由8、9、0、1这四个数字组成的。积的位数等于两个乘数位数之和。后一个算式的积比前一个算式的积是在8的前面多了一个9,在1的前面多了一个0。积中的9和0的个数比其中一个乘数中9的个数少一个。)
4、同学们说得真好,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我们可以把积从中间分成两部分来看,前半部分的数比一个乘数少1,后半部分有多个0和一个1组成,0的个数和9的个数相同。
5、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发现的积的特点,猜想一下,9999×9999的积会是多少?(学生一起回答:99980001。)
6、用计算器验证一下你们的猜想正确吗?(学生验证)
7、你们的猜想完全正确,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乘数是9999,积的前半部分应是9998,后半部分就是由0,0,0,1组成的。)
8、说得真不错,现在同学们能直接写出99999×99999的积了吗?(能)写写看。(9999800001)
同学们一路过关斩将,表现得非常好。很快我们就来到了第四关——寻找神秘的数。(播放课件)
(四)寻找神秘的数
1、这一关比前面三关难度要大,有信心闯过这一关吗?(有)如果想要闯过这一关,关键是把闯关规则看明白。请同学们翻到书的43页,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闯关规则,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需要我们怎么做?
(学生阅读闯关规则。)
2、你认为在这个规则当中,有些什么要求?
(学生分析要求)
3、现在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四个数字,同桌合作,按要求做一做,看哪一组最先找到这个神秘的数。大家开始吧!
(学生同桌探究。)
4、谁能说说你找到的这个神秘的数是多少?(6174)
5、同学们同意他找的这个神秘的数吗?(同意)
6、说说你找到这个神秘数的过程吧。(学生讲解探究过程。)
老师:同学们真是太棒、太聪明了,四关都被你们顺利闯过。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一起探索了算式的规律,同学们的收获多吗?谈谈你都收获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结束语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通过对有趣的算式进行探索,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同学们的表现都不错。我相信,只要大家平时善于动脑,认真思考,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你们一定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有更出色得表现。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篇7)
课程标准: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现实生活或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速度、时间与路程,知道速度的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构建速度×时间=路程的数学模型,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3、运用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悉和掌握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速度,速度单位的熟悉和掌握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独立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过路程、时间与速度,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
教学策略:
1)助学单先行,以学定教,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对这个课题已经知道多少、存在哪些障碍?如何做能协助学生轻松、有效的实现目标?这些是我进行教学方法设计的出发点与着力点。
2)体现“五主一辅”原则。本节课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教材素材为主载,以学生情感的升华为主旨,以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和多媒体资源的声像图为辅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最后达到建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和你的家人从网上买过东西吗?
师:那你们知道我们买过的东西是怎样交到我们的手里的吗?
师:其实快递也是物流,关于物流,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观看视频)
师:正是因为物流中心有着这么多的作用,所以每天那都是车来车往,你看摩托车、大货车,小货车都在赶着往物理中心送货呢。
师: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1: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师:经过观察,咱们发现并提出了数学问题,下面咱们就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活动促思
1.探究速度时间与路程
师:同学们,这是助学单的第一个问题,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昨天是怎么想的?现在请大家在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学生小组展示,并且进行互动
师: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刚才大家提到一个非常关键的几个词(板书速度、时间、路程),请大家结合实例想一想什么是速度?什么是路程?
同学们紧互动交流。
总结:这样我们把每分钟、每小时等等这样的时间可以叫做单位时间单位时间行驶的米数或千米数就可以叫做(速度)
师:那速度单位应该怎么写呢?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解
师:学会了吗?那老师可要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李老师骑自行车走了9千米,这里的9千米表示的是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
师:看来表示速度的时候,一定要表示清楚那个单位时间行驶的速度
课件出示:刘翔的速度是9米/秒,蜗牛的速度是9米/时,两个速度相等
师:哪里错了?
师:我们如果让刘翔和蜗牛比赛,滴答一声谁出去了?谁还在后面慢慢的爬呀?
2.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了速度、时间和路程,想一想老师接下来会提问什么问题?
学生猜测
师:没错,我们开始解决助学单的第三个问题,结合实例说一说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现在先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互动交流
师:同学们经过互动交流,我们理清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再互相说一说。
三、拓展延趣
师:看大家学的这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去玩一个闯关游戏,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可是可爱的熊大熊二被光头强绑架了,你们愿意参与营救活动吗?
四、巩固练习
1、第一关:先说说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再填写下表(课本100页的1)
师:这是三种交通工具的形式情况,仔细观察,解决第一个你打算用到了什么关系式?
生:因为路程÷时间=速度,所以用30÷2=15
师:第二个有关摩托车的,你能解决吗?第三个呢?
师:恭喜大家顺利闯过第一关,下面进入第二关
2、第二关:甲地离乙地有240千米,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
(1)60×4=240米
(2)240÷4=60千米/时
(3)240÷60=4小时
师:请问第一个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第三个?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两道题都没难住大家,接下来我们接受更大的挑战,请看
3、第三关:平均每小时可以做纸花25朵,3小时可以做纸花多少朵?
生:25×3=75朵
师:说说你的想法
师:每小时做得朵数×时间=一共的朵数
小明打作文,平均每分钟打100个字,5分钟可以打完,他的作文有多少个字?
生:100×5=500(个)
师:你能像上个题一样说说这个题的关系式吗?
生:每分钟打的字数×时间=一共打字个数
师:恭喜同学们成功营救出熊大熊二,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仔细观察刚才解决的这两个问题,然后回忆下刚上课时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师:老师等等你,仔细考虑一下
师:在数学上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对我们的数学学习非常的重要。
师:这么多不同的数学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关系式上。希望你带着发现的眼睛继续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五、总结回顾
师:这节课马上要结束了,回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课下请把本节课知识整理在思维导图本上,善于总结的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篇8)
《角的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苏教版第七册长八单元的第一课时,其主要内容包括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为本单元学习角的度量、角的分类和角的画法做准备,还为后面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打下了基础。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发展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1、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理念,拟订以下教学目标:在线段的基础上,认识射线、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工程设计合同标的工程质量
- 消费型股东合作的协议书 2篇
- 2024年二手车交易中的物流配送协议3篇
- 2024年度室内浮雕施工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二手集装箱买卖合同的验收标准3篇
- 2024年度居间服务合同-工程安全监督3篇
- 2024年度东莞市环保工程承包合同
- 重阳节社区老人安全知识培训
- 2024年度建筑项目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合同
- 六下20古诗两首课件
- 水利水电工程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
- 小品《水下除夕夜》剧本台词手稿
- 腮腺肿瘤课件
- 【网课课件】怎样写好驳论文
-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课件
- 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 小学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各数的认识间隔问题
- 最新《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金融工程学(第五版)第8章外汇风险管理
- 家禽集中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
- 安全学原理第2版-ppt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