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颈椎病_第1页
中医药治疗颈椎病_第2页
中医药治疗颈椎病_第3页
中医药治疗颈椎病_第4页
中医药治疗颈椎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治疗颈椎病颈椎病的一般介绍颈椎病的概念因软组织损伤或发生慢性退行性变化或直接外伤产生颈椎体移位,骨质增生,间盘突出,生理曲度改变等病理变化,而压迫、刺激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和颈部软组织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颈椎病。1软组织损伤——寒冷刺激、炎症2慢性退行性变化——强直、痉挛、钙化外伤4椎体移位——不连续、滑脱5骨质增生——骨刺、骨折6椎间盘突出7生理曲度改变——变浅、变直、反张8颈神经、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软组织颈椎病的发病情况。1最常见的病之一发病率高。有关资料表明:年龄50岁以上的发病率为58%,65岁以上为75%。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年轻化)。30-40岁,现在也不少,甚至20岁的人亦有出现。颈部的解剖:先了解一下颈部的解剖对了解颈椎病是必要的颈椎:有七个椎骨组成,形成向前弯曲的颈曲,椎体间有椎间盘,椎骨连接后中间形成椎管颈椎骨:由椎体和椎弓形成椎间孔:上下椎骨椎弓根部形成椎间孔,其中有颈神经通过颈椎脊突——第七颈椎脊突为骨性标志2.1.4椎间盘6个,C1C2间无间盘横突孔——椎动脉通过椎管——脊髓通过颈椎关节突关节颈曲正常为向前弯曲C1为寰椎无脊突,C2为枢椎颈椎韧带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上韧带颈部脊髓横径大,前后径小C2——T2形成颈膨大前角细胞发达,与上肢灵巧运动有关。(运动神经发达)2.4颈神经8对枕骨与C1一对,C1以下各椎骨一对椎动脉第一段(颈部)第六颈椎以前,颈动脉分出。第二段(颈椎骨部)第三段(头部以下)颈部交感N2.6.1颈上N节第2、3、4椎横突2.6.2颈中N节C6高度颈中间N节C7高度2.6.4颈下N节C7与第1肋骨颈之间颈部肌肉:胸锁乳突肌、斜才肌、颈阔肌深部有前中后斜角肌、肩胛提肌、夹肌等。颈椎与脏府经络的关系与经脉的关系:主要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手少阳、手太阴肺有关,与其它经脉亦存在一定的关系。与脏府的关系:与五脏六府却有一定的关系,主要与五脏关系较大与气血的关系气血对于骨、筋、肌肉有滋养和保卫作用颈椎部的正常功能全赖气血的滋养与通畅。各种原因引起颈部的气血不通畅就会患颈椎病气血虚弱,颈部失养同样患颈椎病颈椎是一个重要的生命通道,许多经脉由脑通过颈椎而达到周身反过来,颈椎病又能影响人体气血运行颈椎病的病因病理中医的病因病理病因认为分为以下几种六淫、风、寒、暑、湿、燥、火风——易伤人体上部,为阳部,因此颈椎病中医认为大部分挟有风邪,在临床表现为游走性肩、颈疼痛,风邪善变,临床表现为症状正常,易动,临床颈椎病可表现为晕动或晕厥,时作时止的疼痛。寒——主收外,主肩,阴邪,伤人之阳气,寒最易伤人的颈部而成病,造成僵痛不适。暑——为阳邪,性炎热,外散,耗气伤津,在颈病中,它多挟湿致病。燥——躁胜则干,易伤肺,伤阳,而致经脉失养,而致颈椎病火——为阳邪,炎上,灼津,迫血妄行总之,六淫中,对颈椎病形成,通常起主要作用的是风寒湿七情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中忧思抑郁,在病的形成最常见,成为病因,肝气郁积劳倦—伤气血—筋脉失常—颈椎病过度安逸—气血运行不畅(运动不足综合症)房室所伤—伤肾精—骨失养外伤——直接致痛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如府首过多,高忱等病理,各种原因致颈部气血经脉不通畅,或筋、肉、骨失养,从而引起颈椎病。(前者为实、后者为虚、亦可虚实挟杂)现在医学的病因病理病因1、物理刺激、寒冷刺激、外伤、不合理的姿势与运动、炎症及畸形病理 1、韧带松驰或钙化、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化、椎间孔改变、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椎管变窄、颈肌痉挛各种改变最后影响N、肌肉、韧带、血管而致颈椎病颈椎病的现代医学分型(临床上单纯一型较少,二型或二型以上相兼者多)颈型颈椎病(有人称为颈肌型)症状:多见于中青年和低头工作者,头颈、肩背部疼痛、颈僵病、后脑部痛X:有增生或生理曲度改变体征:颈部活动受限、背丛N牵拉(一)同失枕的鉴别:是颈部一侧肌肉因扭伤或姿势不对而引起痉挛,产生肿胀、疼痛和颈部活动受限的一种疾患:(劳累、姿势不对、风寒)神经根型:见于中青年症状:痛、麻木(头、颈项、肩背、上肢手)X:颈椎改变增生或椎间孔改变5.3交感N型症状:眼痛、怕光、流泪、视物模糊鼻:疼痛、寒、异味耳:耳鸣耳聋咽喉:不适面发热、头痛、晕、四肢发凉、指端发热、烧灼痛、多汗或少汗、心慌、呕恶、失眠、易激动、易冲动、时热时寒、胃痛胀、烦躁X: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A型症状:眩晕、头痛、眼雾、语言不清体征:①颈肌僵,活动受限颈韧带棘突间隙改变(眩晕,呕吐,恶心)仰头或转头试验阳性X: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化,前缘增生明显,同美尼尔氏病鉴别脊髓型颈椎病症状:双下肢乏力,麻木,行走不稳,上肢麻木,最后可造成瘫痪为偏瘫、截瘫、四肢瘫、交叉瘫。体征:颈部活动受限,上肢呈中枢性或周围性不全瘫痪;下肢呈中枢性不全瘫痪,肌张力亢进,感觉障碍不规则。X:颈曲成角,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椎管狭窄。颈椎病的中医分型及治疗方剂太阳经输不利型多为颈型:外感风寒—刚痉—葛根汤/祛风散寒、调和营养(恶寒发热、柔痉—桂枝加葛根汤/舒缓筋脉、颈僵、活动不利)痹症型(风寒湿留滞)——颈肩部疼胀、活动不利(多为神经根型)遇寒加剧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通经活络方剂1、甘草桂枝汤、蠲痹汤:羌活、防风、姜黄、当归、黄芪、赤药、甘草、生姜、独活寄生汤:防风、当归、白芍、杜仲、人参等气滞血淤型多为根型:头颈或肩上肢剌痛,固定不移,拒按,夜里加剧,脉细弦,舌质暗红或有淤斑,理气活血,化淤通经,血府逐淤汤或身疼逐淤汤(有寒者)痰淤交阻型:多为神经根型。头痛、颈痛、肩疼均刺痛,尚有头晕、头重、恶心、吐痰、胸闷胀,舌苔暗红,苔白腻,祛湿化痰,化淤通经、当归芍药散加味痰饮上逆型多为根型:头晕,呕吐涎水,头重,颈僵,脉弦,胸闷,舌苔白腻,半夏白术天麻汤。肝肾不足型:根型或椎A型,腰痛,颈背僵痛,耳鸣,头晕口干,咽痛,脉细数,滋养肝肾,六味地黄汤加味;恶寒,颈僵痛,腰腿乏力,夜尿多,舌淡,苔白滑,脉细,四肢乏力,耳鸣,温阳补肾散寒,金匮肾气汤加减血痹型属神经根或脊髓型:《全匮要略》中的血痹,即血虚经脉失养,四肢麻木,乏力,脉无力,舌胖,淡,苔白,补气养血祛痹,黄芪桂枝五物汤。气虚血淤型脊髓型:双下肢乏力,行走不利,脉弦细无力,舌胖大,苔白,头晕,精神倦怠,补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肝气郁结型多为交感型:胸闷,喜太息,失眠,烦燥,背胀,咽部不适,头晕,眼雾,脉弦,口干,疏肝理气,调和气血,逍遥散加葛根、龙骨牡蛎。少阳枢机不利型(交感型):时寒时热,颈僵或痛,头晕,心悸,呕吐,脉弦,柴胡桂枝汤或柴胡加葛根汤。其它治疗方法:牵引:主要适宜于椎间隙变窄及某些椎体滑脱的患者最常用的方法,注意姿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