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电工程施工方法_第1页
弱电工程施工方法_第2页
弱电工程施工方法_第3页
弱电工程施工方法_第4页
弱电工程施工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弱电工程施工方法本工程的弱电工程包括弱电系统、监控系统和安防系统。一、弱电系统安装工艺流程器材检验-管路敷设-盒箱预埋-线缆敷设-设备安装-线缆端接-系统调试-竣工验收操作方法器材检验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展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别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及相关标准规定。线缆敷设承受牵引方式敷设大对数电缆和光缆时,吊挂线缆的支点间隔不大1.5m,并应制作专用线缆牵引端头。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15m/s。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开光缆消灭背扣。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标准规定,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标准规定。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线缆应符合以下规定: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表示出房号、序号和长度。管道内应无阻挡,管口应无毛刺,并安置牵引线或拉线。(PVC)塑料管,暗管布放对绞电缆25%~30%。地面线槽应承受金属线槽,线40%。承受钢管敷设的管路,应避开消灭超过2个90°的弯曲〔否则应增加过线盒,且弯管半径大于管径的6倍。设备安装机柜安装:机柜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2mm2mm。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楚。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反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壁挂式箱体底距地应符合设计要求,假设无设1400mm。在机架上安装设备时,各设备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间隙,以确保空气流通,有助于设备的散热。线缆端接:使用专用剥线工具剥除电缆护套,留意不得刮伤绝缘层,且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避开因弯曲等造成线对的发散、分别;非扭513mm;425mm。对绞线间应避开缠绕和穿插。对绞线与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需按色标和线对挨次进展卡接,然后,可直接承受钳子。系统调试:综合布线系统测试包括: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电气性能测试仪依据二级精度,应到达标准规定的要求。电缆、光缆测试仪表必需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3-6类对绞电缆和光纤链路。测试仪表应有输出端口,以将全部的测试数据存储,并随时输出至电脑和打印机进展维护和治理。测试仪表对于一个信息插座的电气性能测试时间宜在20~50S之间。竣工验收系统工程假设承受计算机治理和维护,应按专项进展验收。二、监控系统安装工艺流程:管线预埋-分线箱安装-线缆敷设-终端设备安装-机发设备安装-设备接线、调试。分线箱安装:箱体板与框架应与建筑物外表协作严密。安装在地面预留洞内的箱体应能使地面盖板遮盖严密、开启便利。严禁承受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口焊在一起。1.4米。明装壁挂式分线箱、端子箱时,先将引线与盒内导线用端子作过渡压接,然后将端子放回接线盒。找准标高进展钻孔,埋入胀管螺栓进展固定。要求箱底与墙面平齐。解码器箱通常安装在现场摄像机四周,可安装在吊顶内,但要预留检修口,室外安装时要具有良好的防水性。线路敷设: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削减穿插,穿插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不同电压的线缆应分类绑扎。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不得相互拧绞,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需在线盒〔箱〕处连接。必需承受金属软管连接,不得将线缆直接暴露。进入机柜后的线缆应分别进入机架内分线槽或分别绑扎固定。所敷设的光缆应预先核对长度,应依据施工图的敷设长度来选配光缆。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光缆的牵引端8米。引至摄像机终端的线缆应留有一米的余量,摄像机的同轴电缆和电源线及掌握线均应固定,不应用与终端摄像机的插头承受电缆自重。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需做标记。终端设备安装:摄像机护罩及支架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要安全牢靠,水平和俯、仰角应能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敏捷调整。摄像机应安装在监视目标四周不宜受外界损伤的地方,安装位置不应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安装高度,室内应距地面2.5~50.23.5~103.5米。摄像机需要隐蔽时,可设置在顶棚或墙壁内,镜头应承受针孔或棱镜镜头;电梯内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顶部、电梯操作处的对角处,并应能监视电梯内全景。CS型镜头应安装在CS型摄像机上;C型镜头应安装在C型摄像机上。但当无法配套使用时,CS型镜头可以CCSC型镜座接圈,但C型镜头不能安装在CS型接口的摄像机上。在搬运和安装摄像机过程中,严禁翻开镜头盖。机房设备安装:电视墙的底座应与地面固定,电视墙安装应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多个电视墙并排在一起,面板应在同一平面上并与基准线平行,前后偏差不大于3mm,两个机架间缝隙不得大于3mm。安装在电视墙内设备应结实、端正;电视墙机架上的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垫圈均应紧固不得遗漏。掌握台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掌握台安放竖直,台面水平;附件完整,无损伤,螺丝紧固,台面干净无划痕,台内接插件和设备接触应牢靠,安装应结实,内部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无扭曲脱落现象。监视器应安装在电视墙或掌握台上。其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监视器、矩阵主机、长时延录像机、画面分割器等设备外部可调整局部,应暴露在掌握台外便于操作的位置。设备接线调试:接线前,将已布放的线缆再次进展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机房设备承受专用导线将各设备进展连接,各支路导线线头压接好,4Ω;承受联合接1Ω。摄像机安装前,应先调整好光圈、镜头,再对摄像机进展初装,经通电试看、细调,检查各项功能,观看监视区的掩盖范围和图像质量,符合要求前方可固定。安装完后,对全部设备进展通电联调,检测各设备功能及摄像效果,完全到达功能和视觉效果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三、安防系统安装工艺流程:管线预埋-分线箱安装-线路敷设-终端设备安装-设备调试操作方法:分线箱安装:箱体板与框架应与建筑物外表协作严密。安装在地面预留洞内的箱体应能使地面盖板遮盖严密、开启便利。严禁承受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口焊在一起。1.4米。明装壁挂式分线箱、传输设备箱时,找准标高进展钻孔,埋入胀管螺栓进展固定。要求箱底与墙面平齐。报警掌握器箱通常安装在楼内竖井或远离干扰源且易取电处。线路敷设: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削减穿插,穿插处粗线在下,细线在上,不同电压的线缆应分类绑扎。管内穿入多根线缆时,线缆之间不得相互拧绞,管内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需在线盒〔箱〕处连接。必需承受金属软管连接,不得将线缆直接暴露。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需做标记。终端设备安装:报警系统终端设备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要安全牢靠。报警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可能被干扰影响而产生误报警的位置。设备接线调试:接线前,将已布放的线缆再次进展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机房设备承受专用导线将各设备进展连接,各支路导线线头压接好,4Ω;承受联合接1Ω。接线时应严格依据设备接线图接线,接完再进展校对,直至确认无误。安装完后,对全部设备进展通电联调,检测各探测器设备的报警情况,对常常消灭误报警或漏报警的探测器进展单体调整,直至漏报和误报消退。时关好门窗,门上锁并派专人负责。其次节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一、根本规定〔一〕施工质量验收的划分1、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应划分为分项工程。2、现场设备焊接工程的分项工程应按现场设备的台〔套〕划分,工业管道焊接工程的分项工程应按管道级别和材质划分。〔二〕施工质量验收1、焊接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和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焊接工程的施工技术文件、施工记录和报告,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标准》GB50236的规定。2、当焊接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应按以下规定进展处理:经返工或返修的分项工程,应重进展验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能够到达设计要求的分项工程,应予以验收。经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鉴定达不到设计要求,但经原设计单位核算认可,能够满足构造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项工程,可予以验收。经过返修仍不能满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工程,严禁验收。3、未阅历收合格的焊接工程不得投入使用。〔三〕施工质量验收的程序及组织1、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根底上进展,并由施工单位工程专业质量检查员填写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2、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应由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工程专业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工程专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人员进展。3分包单位对所承包的焊接工程应进展检查验收。分包工程完成后,应将工程文件和记录提交总包单位。二、材料<1>母材使用前,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进展检查和验收,其材质、规格和外观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规定。材料标识应清楚完整,并应能追溯到产品质量证明文件。<2>焊接材料使用前,应检查其外观质量、质量证明文件、外包装和包装标记。有疑义时应进展相应的试验或复验。其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以下规定:<2.1>焊材包装应完好,无破损,包装标记应完整、清楚。求。<2.3>焊材外表不应受潮、污染,不应存在药皮破损或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焊丝外表应光滑、干净。焊材的识别标志应清楚、结实,与产品实物应相符。<3>焊接材料在使用前应按规定进展烘干,并应在使用过程中保持枯燥,烘烤条件应符合焊材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焊丝使用前应按规定进展除油、除锈及清洗处理,清洗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文件的规定。三、焊前预备1、当设计文件对坡口外表要求进展无损检测时,应进展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坡口外表质量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I级。2、对有焊前预热规定的焊缝,焊接前应检查焊件预热区域的预热温度,预热温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3、设备、卷管对接焊缝组对时,对口错边量应符合以下规定:碳素钢、合金钢设备和卷管对接焊缝的组对错边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只能从单面焊接的纵向和环向焊缝,其内壁错边量不应超过2mm。当承受气电立焊时,错边量不应大于壁厚的10%,且不应大于3mm。复合钢板组对时,应以复层外表为基准,错边量不应大于钢板复50%1mm。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设备和卷管的组对错边量应符合以下规定:当母材厚度小于等于12mm时,纵缝、环缝错边量不应大于1/5母材厚度。当母材厚度大于12mm时,纵缝错边量不应大于2.5mm;环缝错1/55mm。4、焊件焊缝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以下规定:钢板卷管或设备的筒节与筒节、筒节与封头组对时,相邻两节间纵向焊缝间距应大于壁厚的3倍,且不应小于100mm;同一筒节上两200mm。管道同始终管段上两对接焊缝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尺寸大150mm150mm150mm时,不100mm。卷管的纵向焊缝应置于易检修的位置,且不宜在底部。有加固环、板的卷管,加固环、板的对接焊缝应与卷管的纵向焊缝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100mm。加固环、板距卷管的环焊缝不应小50mm。加热炉受热面管子的焊缝与管子起弯点、联箱外壁及支、吊架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70m150mm。除承受定型弯头外,管道对接环焊缝中心与弯管起弯点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应小于100mm。管道对接环焊缝距支、吊架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5100mm。5、焊件的主要构造尺寸与外形、坡口形式和尺寸、坡口外表的质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构造尺寸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坡口形式和尺寸、组对间隙应符合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坡口外表应平坦、光滑,不得有裂纹、夹层、加工损伤、夹渣、毛刺及火焰切割熔渣等缺陷。6、搭接接头的搭接量和贴合质量、带垫板的对接接头的贴合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四、焊接<1>对有冲击韧性要求的焊缝,施焊时应测量焊接线能量,并应作记录。焊接线能量应符合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2>对规定进展中间无损检测的焊缝,无损检测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展。<3>对道间温度有明确规定的焊缝,道间温度应符合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要求焊前预热的焊件,其道间温度应在规定的预热温度范围内。<4>规定反面清根的焊缝,在清根后应进展外观检查,清根后的焊缝应露出金属光泽,坡口外形应规整,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当设计文件或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进展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时,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的焊缝质量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规定的I级。<5>当规定进展后热时,其后热温度、后热时间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6>定位焊缝焊完后,应去除熔渣进展检查,定位焊缝的尺寸和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焊接工艺文件的规定。<7>对规定进展酸洗、钝化处理后的焊缝及其四周外表的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以下规定:的斑纹和氧化色。<7.2>酸洗后的焊缝外表应用水冲洗干净,不得残留酸洗液。<7.3>钝化后的焊缝外表应用水冲洗,呈中性后擦干水迹。五、焊后热处理<1>现场设备和管道焊后热处理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热处理工艺文件和以下规定:并记录进出炉温度、升温速度、降温速度、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有效加热区内最大温差、任意两测温点间的温差等参数。录升温速度、降温速度、恒温温度和恒温时间、任意两测温点间的温差等参数。<2>现场设备和管道焊后热处理效果检查,应符合设计文件、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当焊缝重进展热处理时,应重进展硬度检验。<3>热处理测温点的部位和数量应合理,热电偶的安装应保证测温准确牢靠。<4>焊后热处理的加热区域宽度和保温层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以下规定:<4.1>承受局部加热热处理时,加热范围应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及其3倍,加热范围以外局部至少100mm范围应进展保温。符合相关标准和热处理工艺文件的规定。<4.3>1500mm。六、焊缝质量检验〔一〕焊缝外部质量检验<1>现场设备焊缝的检查等级,应分别按设计文件或国家现行有关标100%无损检测、局部无损检测、不要求进展无损检测的要求,划分为I、II、III三个等级。<2>管道焊缝的检查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184的规定划分为I、II、III、IV、V五个等级。<3>钛及钛合金、锆及锆合金的焊缝外表应在焊后清理前进展色泽检查。<4>焊缝外观应成形良好,不应有电弧擦伤,焊道与焊道、焊道与母材之间应平滑过渡,焊渣和飞溅物应去除干净。<5>管道对接焊缝处的角变形应符合以下规定:<5.1>100mm2mm;<5.2>100mm3mm。〔二〕焊缝外表无损检测<1>焊缝外表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展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焊缝外表无损检测应在热处理后进展。对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觉察有不合格的焊缝,经返修后,返修部位应承受原规定的检验方法重进展检验。焊缝质量不应低于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JB/T4730I级。<2>当焊缝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的局部检验或抽样检验觉察有不合格时,应在该焊工所焊的同一检验批中承受原规定的检验方法做扩大检验。〔三〕焊缝射线检测和超声波检测1、焊缝内部质量应按设计文件规定进展射线检测或超声检测。对射线检测或超声检测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