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词集锦_第1页
文言文常用词集锦_第2页
文言文常用词集锦_第3页
文言文常用词集锦_第4页
文言文常用词集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常用词集锦

1、庙堂:宗庙之堂,同时庙堂也借指朝廷。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便指朝廷

2、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即一个人由平民出身而晋升为官员。

3、祭酒:职官名,汉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

4、摄政:代替君主处理国政,在古代摄政的可能是朝廷重臣、太后或者太上皇。

5、赐姓:多指天子以国姓赐予功臣,以表恩宠;如汉代娄敬,高祖赐姓刘氏。

6、酬倡:亦称“唱酬”“唱和”,指朋友间用诗词相互酬答唱和,是古代文人雅事。

7、自请以归:指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乞骸骨”“致仕”词义相同。

8、铭其墓:即“墓志铭”,古代的一种文体,包括志和铭两部分,志多用散文撰写。

9、考课:朝廷依照相关法令,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

10、削籍:革去官职,古代用于对犯罪的官员施以惩戒的一种手段。

11、称旨:指符合皇帝的意思,官员往往会因此而受到提拔或者重用。

12、诣阙:前往京都,类似的意思有“赴行在”,指到皇帝临时行宫。

13、进秩:提升官职,增加俸禄。

14、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祗、人鬼。

15、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意为临时安顿),称之为行在。

16、驰驿:古时官员因急事奉召入京或外出,由沿途驿站供给差役、马匹和粮食,兼程而行,称驰驿。

17、视事:指就职治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后来也经常用来指官员的任职。

18、践阼: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称阼阶,天子祭祀升阼阶,后用践阼指皇帝祭祀祖宗。

19、晏驾:本义是车驾晚出,汉以前用以讳称帝王死亡,而汉以后则讳称驾崩。

20、门生:中国东汉称儒学宗师亲自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科举考试,考生得中进士后,对主考官亦称门生。

21、北狩:本意是到北方狩猎。有时为皇帝被掳到北方去的婉词,如明英宗被瓦刺俘虏。

22、视事:指官员就职办公处理事务。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崔子称疾不视事”。古代表示官员就职的词语还有“下车”。

23、悬军:指深入敌方的孤军。悬,空无所倚的意思。“悬军深入”后来演变成成语,意思是孤立无援的军队深入到敌人战区。

24、当路:既可以指执掌政权,也可以指掌权之人,本文是后者的意思。

25、车驾:本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汉书·高帝纪》“车驾西都长安”中即如此。

26、黜陟:“黜”指降职或罢免,“陟”指晋升、进用,词语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

27、射礼:古代重武习射,常举行射礼。射礼有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种

28、大行:古代接待宾客的官吏,相当于现在的外交官员,西汉张骞二度出使西域后被汉武帝封为大行。

29、节度:节制约束、调度指挥之意,掌握古代地方军政大权。唐朝初期在边境设置,宋代初期解除兵权,成为一种象征荣誉的虚职。

30、国本:古代特指确定皇位继承人,建立太子为国本。“国本”也指国家藏本(图书)。

31、社稷:是太阳神和谷神的总称,古时君主为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而每年都要进行祭祀,后便用“社稷”来代称国家。

32、对策:又叫“策试”,明代科举考试中采用的一种考试形式,应考的人在会试中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33、朝贡:古时指藩属国或外国的使臣朝拜君主,敬献地方物产。

34、中国:原指处于疆域内的中央地区,后来指中原的广大地区。

35、歃血:古代举行盟会时,微饮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36、驰传:指驾传车急行;传车,古代驿站专用车。皇帝“赐敕驰传”,表示礼遇有加。

37、考课:指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38、廷议:即廷臣会议,所议之事均为“事关大利害”的政事,多为按部门以商讨问题的形式进行,结果上奏皇帝,由皇帝作最终裁决。

39、闾阎:原指古代里巷内外的门,后用来指房屋建筑,乡村村落,亦泛指平民百姓,人家,民间。

40、檄文:古代用于征召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文中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

41、弹劾: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42、解褐: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43、外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44、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45、舅姑:指丈夫或妻子的父母。46、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47、宿儒:年老博学的读书人,宿指年老的,长期从事某种工作的。

48、夺情:指夺去官员孝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

49、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留的意见。

50、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

51、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52、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触之者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指皇帝或其威严。

53、徒流: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

54、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55、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56、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

57、勤王:勤于王事。也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有难,而臣下起兵救援,称为“勤王”是因为夏商周时只有天子称王,其他是公侯伯子男等诸侯、

58、便宜从事: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59、僭位:指越分窃据上位。

60、缙绅:士大夫、官宦61、狷洁:洁身自好。

62、警悟:机警聪明。

63、介然不群:耿介,坚贞。(杨琼注:介然,坚固貌)

64、聪敏:聪明敏捷,伶俐。

65、审慎:慎重。

66、质厚少文: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

67、宽裕:宽宏大量。

68、峭直刻深:严峻刚直,酷烈苛刻。

69、温厚:温和宽厚。

70、介立:孤高独立,多指操守清高。

71、直质木强:刚直倔强。

72、笃仁:诚实仁爱。

73、倜傥: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