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 金陵怀古》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01【素养目标】【素养目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及创作风格,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2.学习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3.通过诗句的分析,理解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4.背诵全诗。02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2.相关背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王安石罢相,后退居金陵,出任江宁知府,这首词是他在金陵的登高怀古之作。当时,宋王朝表面上太平盛世、歌舞升平。其实在繁华的背后却是隐藏着种种的危机。这首词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作者登金陵有感而作。通过对金陵(即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自己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3.解题①桂枝香:词牌名,又名“疏帘淡月”,首见于王安石此作。②金陵:今江苏南京。为六朝古都所在。③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多用为歌咏古迹的诗题)。4.了解“咏史怀古诗”①形式上:标题中一般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②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衬托、借古讽今、吊古伤今、虚实结合等。③结构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古事——抒情志03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棹(zhào)鹭(lù)簇(cù)矗(chù)谩嗟(mànjiē)2.解释下列词语①澄江:清澈的长江。②练:白色的绢。③星河:银河,这里指长江。④门外楼头:指南朝陈亡国惨剧。⑤悲恨相续:指亡国悲剧连续发生。⑥谩嗟荣辱:空叹什么荣耀耻辱。⑦商女:歌女。(二)诵读感悟1.按照所标出的节拍,诵读该诗。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04三、文本研究三、文本研究【思考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思考2】上片围绕这样的景物特点,都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思考3】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思考4】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思考5】这首词的下片重在抒怀,结合词句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思考6】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思考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明确“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或“扣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思考2】上片围绕这样的景物特点,都写了那些景物?是怎样具体描画景象的?明确(1)澄江、翠峰、归帆、西风、酒旗、彩舟、白鹭。(2)有点有染,有实有虚,远近交错,动静结合。【思考3】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句中的景色。明确千里奔流的长江澄澈得好像一条白练,青翠的山峰俊伟峭拔犹如一束束的箭簇。【思考4】词的上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明确“似”“如”二字运用比喻的手法,“彩舟”、“星河”,色彩对比鲜明;“云淡”、“鹭起”,动静相生。全片由远而近,描绘了一幅肃爽的金陵晚秋图景。【思考5】这首词的下片重在抒怀,结合词句具体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明确“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千百年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他们只是徒然叹息荣辱兴废,但没有站到应有的高度去反思,没有想到从中吸取历史教训。而且现实中“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至今”和“时时”两个词说明了到现在为止,这种竞逐繁华的生活依然没有改变,统治者仍旧沉浸在表面的歌舞升平中而不去警惕繁华背后的危机。从这里看得出来,王安石没有像其他文人登临怀古一样,只是客观地慨叹兴亡,而是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用政治家的锐利眼光,总结六朝相继灭亡的历史教训,直斥现实朝政的积弊,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政见。吸取历史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这不是一般文人的见解,而是政治家的见解。这也说明了这首词立意高远。【思考6】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明确①借景抒情,借眼前壮美景色抒发失意无聊之时颐情自然风光的情怀。②借古讽今,借六朝皆以荒淫而相继亡覆的史实,希望当权者引以为戒。③用典自然贴切,笔力刚劲。05四、明晰主旨四、明晰主旨全词情景交融,境界雄浑阔大,风格沉郁悲壮,把壮丽的景色和历史内容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自成一格。此词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当时朝政的担忧和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06五、素材积累—王安石名句五、素材积累—王安石名句1、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2、隔岸桃花红未半,枝头已有蜂儿乱。3、不以先进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4、琴樽已寂寞,笔墨尚光辉。5、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6、归依法,法法不思议。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宝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7、含情欲说独无处,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