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_第1页
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_第2页
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_第3页
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_第4页
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选修1专题2课题2PCR技术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自学提纲:知识回顾:分子的结构(外侧、内侧、基本单位);2.DNA复制过程和特点;技术概念及应用。基本概念:变性、复性、TaqDNA聚合酶、引物理解PCR技术的原理掌握PCR技术的全过程比较PCR技术和体内DNA复制的异同点。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一、基础知识(一)、PCR技术的概念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它能以极少量的DNA为模板,在几小时内复制出上百份的DNA拷贝(二)、PCR技术的应用遗传疾病的诊断、刑侦破案、古生物学、基因克隆和DNA序列测定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PCR的应用1从蓝藻里面克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清除人体内细胞中自由基抗氧化、抗辐射、消炎、抗衰老、抗癌高压氧中毒、肺气肿、糖尿病、早衰食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基因库检索SOD的序列设计引物以蓝藻总DNA位模板做PCR获得的基因片断连接在表达载体原核表达蛋白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PCR的应用2检测粉末样品是否含有炭疽杆菌炭疽菌恐慌,降临美国,席卷全球生命力强、传染快、发作快、死亡率高。有两对引物是根据编码炭疽杆菌EF因子的基因序列设计的,仅与各种炭疽杆菌的EF因子同源。PCR产物是1247bp和208bp的片断。非炭疽杆菌均呈阴性。用营养肉汤培养2小时取培养液直接作PCR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PCR的应用3基因测序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一、基础知识(三)、PCR技术的原理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1、体内DNA复制的条件:解旋酶DNA母链4种脱氧核苷酸DNA聚合酶引物(RNA)打开DNA双链提供DNA复制的模板合成子链的原料催化DNA子链合成使DNA聚合酶能从引物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变性(80-100)Taq聚合酶(耐高温)20—30个核苷酸构成,是一小段DNA或RNAATP提供能量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2、DNA合成的方向(1)DNA单链两端的命名①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磷酸T1号碳5号碳3号碳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连接ATGCATGC5,端含磷酸基团3,端(含羟基)3,端5,端②DNA单链两端的命名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2)DNA聚合酶的特性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2、DNA合成的方向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3)DNA合成的方向从子链由5’

端向3’端延伸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3、DNA复制的前提

——是______________

用_________________方法

思考:DAN复制的前提是什么?体外扩增DNA如何打开双链?双链的解开控制温度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DNA双链单链变性(加热80-100℃)复性(缓慢冷却)4、DNA分子的热变性原理:PCR仪原理变性的目的:复性的目的:解开双链有利于引物Ⅰ和引物Ⅱ与两条单链的结合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思考:高温使DNA解旋,但普通DNA聚合酶会失活,

__________________找到耐高温DNA聚合酶P21托马斯.布鲁克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5、体外DNA复制的条件(PCR

反应的条件)①DNA模板;②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耐高温的聚合酶;⑤控制温度,但不需解旋酶.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以便增加大分子模板DNA彻底变性的概率二、PCR的反应过程1、循环之前的一次预变性2、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1)变性:当温度上升到90℃以上时,双链DNA解聚为单链。(2)复性:温度下降到50℃左右,两种引物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两条单链DNA结合。(3)延伸:温度上升到72℃左右,溶液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A,T,C,G)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链。二、PCR的反应过程3、每个循环包括:变性——复性——延伸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1)PCR循环--变性95℃变性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1)PCR循环--变性95℃变性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1)PCR循环--变性95℃变性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2)PCR循环—复性55℃复性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3)PCR循环—延伸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3)PCR循环—延伸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3)PCR循环—延伸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3)PCR循环—延伸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4、循环特点:①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为下一循环的模板②结果单链中有最初母链的只两条(无引物存于两个子代DNA分子中③其它子代DNA分子都为双引物分子式④处于两引物之间的DNA序列呈指数增长1×2N①②练习:见课课练P79第10题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二、实验步骤:①准备好PCR反应体系的配方②用微量移液器按配方在微量试管中加入各组分③盖严盖子,用手指轻轻弹击管壁④离心10分钟⑤将离心管放入PCR仪上,设置好循环程序⑥电泳检测PCR结果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三、操作提示:

操作提示

1.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实验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以及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

2.PCR所用的缓冲液和酶应分装成小份,并在-20℃储存。使用前,将所需试剂从冰箱拿出,放在冰块上缓慢融化。

3.在微量离心管中添加反应成分时,每吸取一种试剂后,移液器上的枪头都必须更换。所有的成分都加入后,盖严离心管口的盖子,用手指轻轻弹击管的侧壁,使反应液混合均匀,再将微量离心管放在离心机上,离心约10s,使反应液集中在离心管底部,再放入PCR仪中进行反应。目的:避免外源性DNA大量扩增造成假阳性反应。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四、结果分析与评价1、原理:DNA在260nm的紫外线波段有一强烈的吸收峰(图5-11)。可以利用DNA的这一特点进行DNA含量的测定。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四、结果分析与评价(了解)2、具体方法如下。1).将样品进行50倍稀释:取2μLPCR反应液,加入98μL蒸馏水。2).以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260nm处,将紫外分光光度计(图5-12)的读数调节至零。3).加入步骤1中的DNA稀释液100L至比色杯中,测定260nm处的光吸收值。4).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DNA含量。

DNA含量(μg/ml)=50x(260nm的读数)x稀释倍数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五、课题延伸1、PCR优点:2、PCR技术的意义原理虽然复杂,但操作却十分简单。快速、高效、灵活和易于操作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复习:PCR技术与体内DNA复制的区别:1.PCR不需要解旋酶;体内DNA复制需要;2.PCR需要耐热的DNA聚合酶(常用TaqDNA聚合酶),而生物体内的聚合酶在高温时会变性;3.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而生物体内DNA复制需要生物体自身的复制。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练习1、书本2、课课练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练习:见课课练P79第10题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9下图为PCR过程的前三次循环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请将PCR缓冲液中提供的4种组分填写在图中的方框内:

(2)第一轮循环中变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延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设PGR反应中的DNA模板为P,第一轮循环的产物2个子代DNA为

Nl,第二轮的产物4个子代DNA为N2,第二轮的产物8个子代DNA为

N3,则Nl、N2、N3中分别含有模板DNA单链的DNA分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若继续循环36次,则N36中将有——个DNA分子含有模板DNA单链。

(4)N3的8个DNA分子中①②是以N2中的_____________为模板复制而来的,③④是以N2中的

为模板复制而采的,⑤⑥是以N2中的

为模板复制而来的,⑦⑧是以N2中的

为模板复制而来的。从图中可以看出,DNA聚合酶只能特异地复制处于2个引物之间的DNA序列,使这段固定长度的序列呈指数扩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见课课练P79第10题新教材选修3—2PCR技术专题练习二(课堂检测)1、DNA单链的________末端为3,端,________末端为5,端,在DNA复制时,引物从模板链的___端配对结合.在__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引物提供____端,使子链向下延伸.2每次循环可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