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几代领导人对台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掌握“九二共识”及“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了解海峡两岸交往概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通过阅读课文,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激发爱党情感;通过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认识到统一是大势所趋,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教学难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乡愁》的朗读音频。师: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和愿望?他们的愿望实现了吗?没有实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对,表达了诗人渴盼回归祖国怀抱的情感。教师请同学们细细品味“祖国的宝岛”一词,它包含哪些含义?提示:一是说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二是说台湾是一方宝地。可是,作为中国的领土,两岸的人民却不能自由往来,甚至处于长期的隔绝、长期骨肉分离的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样的隔绝状态是什么时候被打破的?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了解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一)台湾——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展示台湾地图:2.教师:我们常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那么,我们有哪些史料可以证明?提示:三国时期,就有万人大船队从大陆到达台湾(当时叫作夷洲);元朝时,中央政府正式对台湾实行管辖;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人手里收复台湾;1684年,康熙在台湾设置台湾府。3.老师通过展示表格,增强学生的印象:历史时期史料三国时期东吴派大将卫温率船队到达夷州即台湾元朝时期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明清时期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4.史料展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中国。——《开罗宣言》5.教师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也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世界大国的认同。6.引导学生回答:台湾最后与祖国分离与前两次分离以及香港、澳门与祖国的分离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提示:前两次分离以及港澳的分离是由外国侵略造成的;台湾最后一次与祖国分离是国共内战导致的,属于中国的内政。(二)对台政策1.读课本第68页的内容。2.提出问题: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大陆对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解放台湾”;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又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3.教师讲述:1958年到1979年的对金门炮击政策。1958年8月23日,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以空前猛烈的炮火轰击金门,仅2小时内,就有4.5万多发炮弹密集倾泻到金门岛,炮战持续64天。这场战争后来演变成象征性战役。逢年过节都停炮三天,再往后一般炮弹里又只装宣传品。金门方面也照此办理,开炮就逐渐成为象征性的军事行动。这样的“炮战”,从1958年秋冬一直延续到1979年元旦,整整打了20年。4.读教材,分析讨论:1979年后,两岸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提示:1979年开始,解放军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三)两岸关系在新时期的发展1.图片展示:2.教师提问:看上图,图中左右角显示的是什么会?它们成立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提示:海基会和海协会。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中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3.引导学生回答:两会在历史上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提示: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4.教师讲述:之后,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在反对“台独”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化,不断取得进展。目标导学二:日益密切的交往1.图片展示:《还珠格格》剧照、周杰伦、林志玲、王力宏等影视明星的照片。2.教师讲述: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3.史料展示:材料一:材料二:2007年,两岸投资贸易继续保持发展势头。据商务部统计,全年大陆批准台资项目3299项,实际利用台资17.7亿美元;全年两岸贸易额为1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5.4%。其中,大陆对台湾出口234.6亿美元,同比增长13.1%;大陆自台湾进口10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大陆继续是台湾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2008年大陆赠送给台湾一对大熊猫4.读材料,提问:材料列举了哪些方面的交流?海峡两岸的经济交往呈怎样的态势?在海峡两岸关系逐渐缓和的今天,还有哪些势力在阻碍我们的统一大业?提示:文化和经济。两岸经贸日益密切。“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5.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学习本课你认为海峡两岸能否实现统一呢?为什么?提示1:能实现统一,因为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收复台湾提供了坚实后盾。提示2:有“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政策的指导;海峡两岸同文同种,统一是共同心愿,是大势所趋。6.教师总结:作为青少年不仅一定要好好学习,也要心系天下。下面请你们设计一条呼吁台湾回归的宣传语来结束本课的学习吧!提示:学生自拟。三、课堂总结本课以台湾和大陆的交流方式为主线,介绍了60多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潮流所在。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国家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我们都坚信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会实现,因为两岸人民血脉相连,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都是中国人。3板书设计《海峡两岸的交往》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涉及到了台湾问题,从中国古代史到中国近代史部分都已经学过台湾的问题,学生已经了解但了解后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湾的方针的转变及台湾的相关因素,这是本节课学生不理解的地方,需要老师通过视频材料等方式告知学生,对台湾问题的本质也应该通过香港,澳门的对比等得出结论。告诉学生这属于内政问题,其他国家和个人不得干涉。海峡两岸的交往效果分析本课内容政治性很强,台湾问题又是我国当今的热点问题,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对台湾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的也很多,所以学习本课难度相对较小。但是台湾问题形成的来龙去脉学生不易理顺,在备课中从台湾在历史上与大陆的分分合合梳理起,再到两岸之间的恩恩怨怨的发生,再到为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大陆实行了哪些对台政策,最后到两岸之间走向缓和,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海峡两岸走向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最后使学生对祖国的和平统一充满信心。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讨论和组织答案的能力欠佳,需要老师深入其中,多方位地提示,因此老师得不到解放,讲的就显得多了。《海峡两岸的交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三课,是讲述祖国对台政策变化及海峡两岸交往的内容,是13课香港,澳门回归的继续,介绍的是50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以及政府对台基本方针的变化,旨在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两岸人民及部门的努力下,海峡两岸打破三不政策,交往日益密切。海峡两岸关系不断变化,但处理两岸关系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政府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归做着不懈努力。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课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决定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A.一国两制 B.和平方式解放台湾C.武力解放台湾 D.“三不”政策2.1987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三不”是指 ()①不接触 ②不谈判 ③不妥协 ④不合作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一个中国 B.两种制度 C.和平谈判 D.互补互利4.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 ()A.“三不”政策 B.海协会决议 C.海基会决议 D.江泽民的八项主张5.台湾同胞“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这一想象出现至少在哪一年 ()A.1949 B.1950 C.1977 D.19896.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总体目标是 ()A.解决香港回归问题 B.解决澳门回归问题C.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D.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二、材料解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1997年3月26日江泽民接受法国《国际政治》杂志采访时说⑴说出近代史上列强侵略台湾的史实?⑵目前的台湾问题是怎样形成的?⑶新中国建立后美国是怎样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的?⑷在台湾问题上,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海峡两岸的交往》课后反思今天上了《海峡两岸的交往》,应该说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开始的时候设计的导课是利用余光中的《乡愁》,在一则材料上又看到了一个台湾士兵因想念家乡跳海想游过去而被带了回去处决的故事。都可以展示当时两岸的对峙关系和有着深厚的亲情关系。这两个导课都可以,都舍不得删掉,都用上了,对于整堂课是没有影响的,但是总有重复的感觉。其实还是简明的好。在自主学习阶段,因为学生有长期的训练,再加上这次出的题目也比较明确,学生背诵的比较快。只是检查了四号学生,应该是效果还是不错的。有一个题目是“九二共识”的内涵,没有提到。就反复的提问,加深印象。在这个环节中,还有一个就是在提问学生的时候,总是再重复一遍问题,这样应该是耽误时间的,这个问题也有个老师在评课的时候提出来了。自主学习后,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简单的梳理了一下,在三国的时候,在元朝的时候,在清初的时候,在乾隆的时候,在抗日战争的时候。这个环节没有让学生再记忆。有的老师提出来,应该让学生记一下。第二个问题是台湾的重要性。对于台湾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台湾的军事战略意义,学生因为知识面很窄,没有能够回答出来的。教师只能介绍,台湾是中国的东南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最近的地方离大陆只有130多海里,如果被分割出去,台湾就会被外国侵略者当成进攻台湾的跳板。还有美国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而设置了三道封锁线,这是第一道封锁线(见图),台湾如果独立,中国就真的被封锁,发展就会很慢,台湾如被统一过来,中国就会突围。所以,台湾对于中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于台湾问题更是更加的关注。接下来我们共同探究台湾的过去,台湾的现在和台湾的将来。对于这个问题的设计和处理,我认为这个问题虽然不是本课的目标,但应该需要学生知道的,哪怕是作为拓展知识面也是应该的。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台湾情结是重要的。并且可以引发学生更加关注的作用。在合作学习的时候,第一个版块是台湾的过去。我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台湾问题的由来,通过图片材料回答: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解决这样问题有什么方式?这个问题也不是本课的目标。但是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起着启下的作用。接着是看我们党和国家历来的政策,利用表格的形式列举。思考分析: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方式有何转变?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第一个问题简单,在第二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只知道,和平的方式可以避免灾难,有利于台湾的发展。几个同学只有这个说法,可能是因为受到港澳的问题影响。我想从另一个角度启发,也没有设计出好的问题,这个是应该深入研究的。第二版块是台湾的现在。在这样政策的引导下,两岸有什么样的交往,列举了1987年,1992年,1993年,1995年等。其实这个设计和政策有重复的地方,尤其是和后面的环节,两岸的携手有重复的地方。应该是有模糊不清的地方。接着是展示两岸从政治、经济、文化、民间等方方面面的交流。出示了一个问题:双方交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和后面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有重复,并且学生也分不清楚。最后一个版块是:台湾的将来,第一个问题两岸统一的不利因素有哪些?这个比较简单。我们应该怎样做?出示了国家反分裂法和十八大、两会关于台湾的主要政策。重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212-2025甲基萘油
- 颅脑非肿瘤病变
- 二手房抵押合同协议书
- 银行债权承揽协议书
- 驻场人员管理协议书
- 转让酱菜技术协议书
- 装修委托代管协议书
- 项目联合投资协议书
- 菏泽港口合作协议书
- 高龄健身免责协议书
- 杭州市2025年中考作文《勇敢自信》写作策略与范文
- 起重机司机(限桥式)Q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鉴定参考试题(附答案)
- 热点主题作文写作指导:古朴与时尚(审题指导与例文)
- 河南省洛阳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原卷)
-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招聘考试模拟测试
- 河北开放大学2025年《医用基础化学#》形考任务4答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押题卷生物学(三)试题(有解析)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检查表(2024版)
- 江苏南京茉莉环境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铝屑粉尘清扫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