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寄生虫实验七_第1页
病原寄生虫实验七_第2页
病原寄生虫实验七_第3页
病原寄生虫实验七_第4页
病原寄生虫实验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线虫:蛔虫、鞭虫、钩虫绦虫:猪带、牛带、微小膜壳绦虫吸虫:肝、肺、姜、日本血吸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阴道毛滴虫虫卵滋养体实验七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白蛉一、目的要求1、掌握两种微丝蚴的鉴别要点、丝虫对人体的危害2、掌握丝虫病常用的诊断方法----血液检查3、认识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基本形态4、了解白蛉的一般形态实验内容班氏丝虫、马来丝虫两种微丝蚴的形态观察(示教、操作)头间隙鞘膜体核体核尾核鞘膜头间隙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头间隙体核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尾核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大小较大,长244~296μm稍小,长177~230μm体态柔和,弯曲自然僵硬,大弯上有小弯头间隙较短,长:宽为1:1-2较长,长:宽为2:1体核较圆,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疏松较扁,大小不等排列杂乱,重迭尾核无有2个尾核厚血膜涂片法检查微丝蚴(瑞氏染色)溶血:血膜干后,滴水于血片,溶去红 细胞,至血膜呈灰白色。用滴管滴试剂1于已干的厚血膜上,染液覆盖全部血膜,染色1分钟,固定血片。滴加2倍量试剂2,轻摇玻片,使染液充分混合,2-3分钟后用水冲净,干后镜检。杜氏利什曼原虫(P38)黑热病曾为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世界六大热带病之一1、无鞭毛体(利什曼型、利杜体)寄生于单核巨噬细胞内卵圆形或圆形,4.4×2.8μm

。胞质、核、动基体、基体、根丝体。一、形态一、形态2、前鞭毛体(细滴型、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

梭形14.3~20μm×1.5~1.8μm

胞质、核、动基体、基体、鞭毛。二、生活史在人体内在白蛉体内无鞭毛体无鞭毛体前鞭毛体白蛉胃内发育、分裂、繁殖巨噬细胞内寄生、分裂、繁殖前鞭毛体二、生活史1、寄生部位:单核巨噬细胞内2、保虫宿主:狗(主要)3、传播媒介:白蛉

(主要为中华白蛉)4、感染阶段:前鞭毛体三、致病(一)内脏利什曼病1、长期不规则发热缓慢起病,多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常呈双峰热型,病程达数月。2、脾、肝、淋巴结肿大脾肿大出现率95%以上。一般在初次发热半月后即可触及,随病程进展而增大。3、全血细胞减少性贫血RBC↓血小板↓WBC↓贫血鼻衄、齿龈和皮下出血免疫力↓,易继发各种感染或并发症。常见并发症:肺炎、走马疳、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等。不治疗死亡率高,一经治疗,痊愈率高。走马疳:梭状杆菌和奋森氏螺旋体的混合感染,其特点是湿性坏疽,发病极快,一般在24小时内即可破坏龈的全层,暴露骨面,继而牙齿脱落,牙槽骨或颌骨坏死。4、肾损害病人排蛋白尿、血尿(二)淋巴结型黑热病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以腹股沟和股部最多见,其次是颈部、腋下和上滑车等。局部无明显压

痛或红肿。摘取淋巴级做连续切片可发现利什

曼原虫。多数患者可自愈。(三)黑热病后皮肤黑热病部分黑热病患者在用锑剂治疗过程中,或治愈后数年可发生皮肤黑热病。病人面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出现含利什曼原虫的皮肤结节,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状,常见于面部、颈部。(四)皮肤利什曼病常发生皮肤溃疡,溃疡中常有脓液渗出。溃疡可发生在肘、膝和手腕关节等部位。若继发感染,可并发淋巴管炎,面部的皮肤溃疡,愈合后留有瘢痕。四、诊断(一)病原学检查1、骨髓穿刺或淋巴结穿刺检查(确诊黑热病主要方法)骨髓穿刺――髂骨或脊突(检出率高)淋巴结穿刺――腹股沟,颈部肿大淋巴结(检出率低)2、皮肤活组织检查取皮肤组织液涂片染色检查。3、培养法穿刺液接种于三N培养基内,培养、观察有无前鞭毛体。4、动物接种法穿刺液接种在地鼠皮下或腹腔内,1-2个月后取骨髓压碎涂片,脾穿刺涂片,染色检查无鞭毛体。(二)免疫诊断法ELISA、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荧光试验。(三)分子生物学方法:五、流行(一)分布世界分布很广,除澳洲外,各大洲都有。我国主要流行于长江以北17个省、市、自治区广大农村。我国1958年宣布基本消灭黑热病。但近年有零星报告,2005-2010年全国上报黑热病例2450例,以新疆、甘肃、四川病人最多。五、流行黑热病在流行病学上,可分三种类型:1、人源型多见于平原。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患者以青少年为主)。传播媒介为中华白蛉、长管白蛉。2、犬源型多见于丘陵山区。传染源主要为犬,传播媒介为中华白蛉。患者多为儿童、婴儿。3、自然疫源型见于荒漠地区,又叫荒漠型。传染源主要是某些野生动物。患者多为幼儿,传播媒介为吴氏白蛉(主要),亚历山大白蛉(次要)。五、流行(二)因素1、传染源病人、病犬、野生啮齿类动物如鼠类。2、传播媒介我国主要为中华白蛉。3、感染途径1)人被白蛉叮咬,前鞭毛体随唾液进入人体(主要)。

2)人被白蛉叮咬时将其击碎,前鞭毛体从伤口进入(次要)。3)经输血感染或经胎盘传给婴儿。六、防治1、根治病人特效药物――葡萄糖酸锑钠和葡糖胺锑。治愈率95%以上。锑剂无效病人,可用喷他脒或二脒替。2、消灭病狗,减少传染源3、灭蛉防蛉,切断传播途径4、做好个人防护,防止白蛉叮咬白蛉长1.5—4mm,浅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