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_第1页
第一章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_第2页
第一章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_第3页
第一章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第二节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是由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功,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使右心扩肥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病,发病多在40岁以上。(一)病因1.支气管、肺疾病以慢塞性肺气肿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支气管气管扩张。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的肾柱后侧凸,脊椎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肺血管疾病,如过敏性肉芽及肺动脉。4.其他原发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二)发制(重要考)先决条件肺的功结构的不可逆性改发生反气道感染和低氧血症。系列的体液因子和肺血管的变化,使肺阻力增加,肺动脉血管的结构重构,产生肺动脉高压。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其中TXA2,白三烯等活性因子。2)肺血管阻力增加的解剖学因素主要原因是:①长期反发作的及支气管周围炎可邻近肺脉,引起血管炎,管壁管腔狭窄或纤维化,甚至完全闭塞,使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②随肺气的加重泡内压增高,压迫毛细血也造成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③肺泡壁破裂造细血管网的毁损,毛细血减损超过70%时则肺循环阻力增大,促使脉高压的发生。④肺血管缩与肺的重构,慢性缺氧血管收管壁张力增高直接刺激管壁增生。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慢性缺氧产生的继发性RBC增多,血粘度增流阻力增加,缺氧也可使醛固酮增加,潴留,进而使肺动脉压升高。2.心脏病变和心力衰竭3.其他重要器官的损害(三)临现1.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主要是慢阻肺的表现。①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可感心悸、呼吸困难、乏力和耐力下降。②体征可有明显肺气肿征,听诊多有呼吸音减偶有干、湿性,次晨消失。心浊音常因肺气肿而叩出。心音遥远,但肺动脉有第二心音亢进,提示有肺动脉高压。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或剑突下示心脏搏动,多提示有右心室肥厚,扩张。部分病例因胸腔高,影响静脉回流,可见颈静脉充盈,界及下缘明显地下心病患者常有营养不良的表现。2.肺、心功能失代偿(包括急性加重期)临床主要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①呼吸衰竭急性呼吸道感染为常。②心力以右心衰竭为主,也可心律失常。(四)诊断患者有慢、肺气其他肺胸疾病或肺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室肥大或右心功能不全,并有心电图、X线表现,再参考心电向量图、超声心动图、肺阻抗血流图、肺功能或其他检查,可以作出诊断(X线表现和ECG表现考生要牢记,非常重要的考点,多为论述大题和病例分析)。(五)鉴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的病史或心电图表现,心衰竭的发作史、原发性高血压、高脂、糖尿病史更有助鉴别。体检、X线及心电图检查呈左心室肥大为主的征象,可资鉴别。心病合并冠心病时鉴别困难,常需综合。2.风湿性心瓣膜病有风炎和心肌炎的病史,风心病三尖瓣病变和肺心病尖瓣关闭不全鉴别。其他瓣膜如二尖瓣动脉瓣常有病变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有特殊表现。3.原发性心肌病本病多大,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无肺动脉高压的X线表现等。(六)治疗1.急性加重期1)控制感染要积极有效,为很重要措施。可根据痰涂片革兰染色选用抗生素。2)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二氧化碳潴留。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后,心力衰竭症状可有改善。①利尿剂减少血、减轻右心负荷、浮肿的。原则上宜选用作用轻量的利尿剂,如嗪,氨苯蝶啶。②正性肌力用指征是a.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得到良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力衰者;b.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c.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应用指征要牢记)。强心剂多用小剂量,约为常规剂量1/2或,选作用快,排泄快的药物,如毒毛花K。③血管扩剂应用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低心肌,增加心肌收缩。4)控制心律失常,在抗感染后,心律失常可缓解或消失,持续存在可选择药物治疗。5)加强护理工作。2.缓解期原则上是采用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去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如长期氧疗调整免疫功能等。3.营养疗法至少为每日125KJ/Kg,其中碳水化合物不宜过高。(七)并发症(考生要熟记,多为问答)。1.肺性脑病由于呼吸功致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精神障碍,神统症状的综合征,是肺死亡首要原因。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由于缺O2和CO2潴留引发,类型多样。3.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缩及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紊乱性房性心动最具特征性,也房扑动和颤动。4.休克发生原因①感染中毒性休克;血性休克,多由上消化道出血引起;③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所致。5.消化道出血6.弥散性血管内凝(DIC)(八)防治主要是足以引起本病的管、肺和肺血管病。1.积极采取各种措(包括宣传,有效的戒烟药),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