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出的问题通会成为教学的起点。《语文课程标

准》在第二学段阅读要求中提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

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口语交际中要

求"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无论是阅读

的角度还是口语交际的角度都体现了"提问"这一核心能力。

第二单元为四上部编版教材阅读策略单元。人文主题是"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宋•陆九渊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提出自己的问题"。四篇课文其中一篇是童话,其他三篇都是科普性较强

的文章,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后一篇课文是前一篇课文的提高,以突出单

元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层次性、递进性和发展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三

篇精读从不同角度设计课后习题,并通过观察、思考、讨论问题清单的方

式整理提问的方法,并在语文园地中交流版块进行提问方法的系统归纳。

第5课《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正文前的提示,是要求阅读课文时要尝试

提问;课后练习2,通过泡泡提示,让学生发现可以从课文的部分和全文

不同角度提问。第6课《蝙蝠和雷达》,正文前的提示,告知阅读时提出

问题的操作方法写在旁边和文后,并提供了具体的范例。课后练习2,通

过学习伙伴的启发,学习从不同角度即:课文内容、写法、生活经验进行

提问。并通过课后练习3,尝试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第7课《呼

风唤雨的世纪》,根据正文前的提示和课后练习1、2,这一课是指导学生

明白为什么要提问,侧重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问题。第8课《蝴蝶的家》,根据阅读提示,这一课的阅读策略教学目标

是:能独立提出问题并尝试把问题分类,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尝试解决。

在单元整体安排上,紧紧围绕语文要素,环环相扣,逐层延展,不仅关注

提问方法的指导,也关注情感目标的落实,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的习惯。

本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如下:

1.会分类发现汉字结构规律,正确、规范、美观书写写字表中41个

生字。会通过猜测,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同伴间交流等方法,认识字

表中3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46个词语。

2.默读课文,有一定速度,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会根据课文提示角度

和课后习题的启发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文章空白处随时记录下来。

3.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借助课后习题要求和泡泡提示有所发现,会

给问题归类,从而习得、总结提问的多种角度、多种方法,探究对重点问

题的理解和体悟。并在略读课文中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4.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在学习、思考、交流、实

践的过程中养成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习惯。

5.习作写一个人,学习运用多角度观察、提问的方法,会从形象、习

性、性格等不同侧面与动物特点发生关联,发现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把印

象最深的地方写出来,会用比喻句,会展开联想,使语言更生动。

第二单元阅读策略单元总体构想

人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语文要素阅读时尝试从不

主题同角度去思考,

——宋•陆九渊

提出自己的问题。

体裁课语文要素解析关注点

课文5.《一个精读童话2尝试提问,侧重1.正文前的提示

豆荚里的从课文的部分和

2.课后题

五粒豆》整体不同角度提

问。

核心词:自由问

6.《蝙蝠精读科学2学习从不同角度1.正文前的提示

和雷达》小品即:课文内容、

2.旁边和文后提

写法、生活经验

问范例

进行提问。

3.课后题

核心词:多角度

7.《呼风精读科学2指导学生明白为1.正文前的提示

唤雨的世小品什么要提问,侧2.旁边和文后提

纪》重筛选出对理解问范例

课文最有帮助的

3.思考题

问题。

核心词:会筛选

8.《蝴蝶略读科学1能独立提出问题正文前的提示

的家》小品并尝试把问题分

类,选出最有价

值的问题尝试解

决。

核心词:会运用

习作从不同角度思考,写出人物建议:

印象最深的特点。

1.可以结合阅读提问策略的多角度

进行思考。如形象特点、习性特点、

性格特点,可以选择一个,也可以兼

顾。

2.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生动,

突出特点。

语文交流平台小结归纳提问方法及培养提问习惯

园地

识字加油站识字规律:形声字(声旁、形旁)、形近字

词句段运用表达特点1.排比,作用是句式整齐,增强表达情感。

表达特点2.设问句,作用是引发读者注意和思考。

日积月累关于善于提问主题的名言警句。

分课设计

5.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豌、按"等10个生字,会规范、美观书写"豌、按"

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豌豆、按照”等16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

解"僵硬、揭晓"等词语意思。

2.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把自己的疑惑问题写下来。

3.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问题,分类整理小组成员提的问题,可仿照课

后的问题清单和发现角度,说说问题是从哪个角度提出的,然后尝试解决

这些问题。

4.用课文有关语句做理据,与同学交流对小女孩病慢慢好了的原因。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思考题目,引起阅读期待

1.首先我们一起齐读课题《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看到这篇课文的题

目,你觉得课文会写什么内容呢?

【设计说明】题目是文章的窗口,对文章题目猜想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自

由交流,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故事的兴趣。

(-)感知大意,尝试提出问题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五粒豌豆即将分开时,它们各自的愿望是

什么?他们最后又到了哪里?结合学习单梳理文章内容,找到相关句子读

一读。

学生默读、批注、填写学习单,梳理文章内容。

《一个豆英里的五粒豆》学习单

任务(―)愿望去处用途

第一粒

第二粒

第三粒

第四粒

第五粒

任务(二)边读边思考,我能提出以下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说明】阅读策略单元在编写体例上属于阅读单元,而对课文内容的

理解是阅读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阅读策略教学要在重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

上进行。借助学习单,有助于学生快速抓住文章脉络,理清文章内容。

2.再读课文,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边读边记录下来。

【设计说明】紧扣阅读策略单元学习重点,学习任务自由、开放度高,不设

限制,意在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培养边思考、边提问的意

识,为第二课时做铺垫。

(三)自主交流,学习生字新词

1.通过查工具书、相互交流、归类、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读准字音,理

解词语意思。

如:

(1)形声字归类:"豌、按、僵、苔、框、溢"均属于左形右声或

者上形下声,进行识记。"囚"属于会意字,很形象。可追溯字形演变的

文化内涵,见资料补充。

(2)按音节声调归类,巩固字音。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如"豌",注意左窄右宽写好半包围结构字

"适",注意写好走之底;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恐""曾",注意结构

安排,部首在下,注意写略扁。

【设计说明】中年级学段,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种方式识字,会利用工具

书、联系上下文等基本方法。语文园地中识字加油站版块也是引导学生发现构字

规律,在第一课时识字环节通过分类活动渗透识字方法的学习。写字环节重视书

写指导,做到规范、美观,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交流讨论,互动答疑解惑

1.古语说得好"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上节课你都提出了哪

些问题呢?我们一起来交流讨论一下,看看身边的同学能不能帮你解答疑

革7

【设计说明】第二课时的切入紧紧承接第一课时的思考,鼓励学生善问,也

把思考、解答的主体还给学生,学生在生生互动中,感觉交流氛围更轻松,也促

进学生听得专注,说得明白,学得投入。而对于生生互动中的疑点、难点,老师

要适当介入。

(-)仿照清单,整理发现规律

1.明代陈献章曾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我们不就是在对问题的探讨中,对文章理解越来越明了、

深入了吗?小组内探讨,你们提出的问题都一样吗?比对一下,有什么发

现吗?

2.学生自由表达,老师评价肯定学生思考的角度。

3.联系课后习题,对比小组内成员的思考,聚焦本课落实的提问角度。

4.提问方法小结:提问可以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也可以针对整篇

课文。

【设计说明】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放手让学生去对比、去发现,落实单元

语文要素。在学生充分发现的基础上,在引入课后习题,总结归纳方法。学习由

发散到集中,由浅入深,让学生亲历学习的发生。

(三)聚焦问题,引发深入思考

问题一: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和

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思考要点提示:

1.那粒最小的豌豆生长过程怎样的?画出相关语句。

2.小豌豆的成长给生病的小姑娘带来了什么?可通过表格梳理。

小豌豆苗怎样长大小姑娘怎样变好

问题二:本想飞进太阳里去的那颗豌豆,在脏水里泡的胖胖的,它认

为自己最了不起。你同意它的看法吗?你觉得谁最了不起,结合文中内容

和关键语句谈一谈。

1.学生自由说一说。

2根据文章内容,结合有关语句,聚焦是否了不起关键在于对别人是否

有帮助,感受这篇童话带给读者的温暖。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还承担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对两个问题的

深入探讨,有利于帮助学生感受第五粒豌豆带给别人的帮助和感动。从而明白什

么是真正的“了不起”。

(四)读写结合,延伸思维发展

任务一:心灵寄语——写给小姑娘的话

假如你就是这朵粉红色豌豆花或者是这棵充满生机的豌豆苗,你想说

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做成爱心卡,送给生病的小女孩儿吧。

任务二:展开想象——续写故事

课文的结尾豌豆花开了,花谢了又会结出小豆荚,请你展开想象也写

写下面发生的故事吧!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感兴趣话题来写。

【设计说明】读写结合是学生阅读思考的延伸。设计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进

行角色的转化和体验,有助于学生延伸阅读的思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拓展阅读:

故事中的感动和温暖

关于这个小故事,安徒生在手记中写道:"这个故事来自我儿时的回忆,

那时我有一个小木盒,里面盛了一点土,我种了一根葱和一粒豆。这就是

我的开满了花的花园。”这个小故事,首先发表在1853年的《丹麦历书》

±o成熟了的豆荚裂开了,里面的五个豆粒飞到广大的世界里去,各奔前

程,对各自的经历都很满意。但是那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

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发芽、开花,给窗

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一粒豌豆与一个病孩

子建立了亲切联系,这种联系是如此温暖,如此催人奋发,使我们相信生

命的奇迹并不遥远。

6.蝙蝠和雷达

一、学习目标

1.能通过组词、按词性分类、按结构分类等不同游戏规则,正确认读

"蝙、蝠"等12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启示""敏锐"等词语含

义;通过组常用词、查字典发现词性特点、正确认读多音字"系"在本课

的读音。

2.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达、蚊"等14个字和"雷达"等13个

词语,能按字形结构特点,关注一类字的间架结构,写好结构一致的一类

字。

3.能参照课文提供的提出问题的示例,一边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的问

题,并以旁批的形式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4•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参照课后提供的讨论示例,了解提出问题的

角度,并尝试解决示例问题和整理后的问题。探讨蝙蝠探路的方法,理解

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5.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思考题目,引起阅读期待

1.首先我们一起齐读课题《蝙蝠和雷达》,蝙蝠大家见过吗?雷达熟悉

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你们看,这课一开始,老师就有了这样的疑问,还是那句话"学贵

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们这一课的学习策略还和如何提问

有关。

3.默读课文,看看文章都写了哪些内容?试着说一说。

【设计说明】题目是文章的窗口,采取老师提出的疑问人课,不仅激发学生

的阅读期待,更为了直接切入阅读策略这一单元主题。

(-)初读课文,边阅读边提问

1.通过第5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针对课文的一部分提问,也可以针

对全文来提问。今天的学习会提示我们哪些阅读策略呢?首先我们一起关

注课文前阅读提示,读一读,把"旁边"和"文后”圈出来。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你的问题在相应位置写下来。

学生默读、提问,感知文章内容。

【设计说明】温故知新,阅读策略单元教学是循序渐进的,首先通过关注课

文导语提示,建立文章前后安排上的联系,聚焦学习重点。

(三)游戏识字,拓宽识记方法

1.文中哪些生字对你来说陌生,迅速制作生字卡,通过查看生字表上

写拼音,下写字形,贴到黑板上来。

游戏一:请把上述卡片按三拼音节、两拼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分类。

也可按照声调(一声、二声、三声、四声进行分类)

游戏二:请把上述卡片按名词、动词、形容词分类,重点讨论"系"

"证"等词性兼有的字,可通过查工具书进行甄别。

2.指导书写左右结构的字如"横",注意写好笔画较多的字,横画较多,

内紧外松,注意写出横画间隔相等,平行之美。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字如

"系",撇画较多,注意写出撇画间隔相等协调之美,把字写正。

3.通过PPT或者练习小卷,进行字词检测,检查自学效果。

【设计说明】游戏的方式喜闻乐见,并促使学生注意力更为专注,因为争

辩、因为思考也使查工具书变得不枯燥,在游戏中对字音,字形、字义理解更为

深刻。中年级写字继续落实写字要求,做到规范、美观,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第二课时

(-)交流讨论,尝试问题归类

1.上节课大家都提出了哪些问题呢?简单交流后,一起看看书中提到的

问题,你能给这些问题分分类吗?

2.参考课后习题整体问题清单,看看有没有新的启发?

3.小结提问角度,可以是针对文章内容提问,也可以针对文章写法提

问,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提问。

4.小组内交流,尝试把小组内提出的问题分分类。

【设计说明】第二课时的切入紧紧承接第一课时的思考,在学生自主提问

的基础之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生生互动中,交流、思考、分类,尝试解决

困惑。借助课后习题的提示,为学生的思考搭设脚手架,促进规律性、方法性共

识达成。

(-)聚焦问题,深入研读文本

1.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写在小组疑问清单中,接下来我们共同

探讨。

(1)问题预设一:蝙蝠如何分辨、躲避障碍物?

解决策略:通过实验对比、画示意图来帮助理解。(解决内容上困惑)

(2)问题预设二: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文章开头写

飞机夜行?

解决策略:把问题抛给学生,组织交流讨论,得出结论:从习以为常

的现象入手,引起阅读兴趣,再探索理论原理,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解

决写法上困惑)

(3)问题预设三:三次实验,为什么第一次详细写,后两次没有具

体写?(解决写法上困惑)

解决策略:把问题抛给学生,组织交流讨论,利用学习单,对比得出

结论实验有相同和相通之处,略写不影响理解,也避免语言的重复啰嗦。

《蝙蝠和雷达》学习单

实验环境设置采取措施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

(4)问题预设四: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

解决策略:在学生交流后,与课后作业布置相结合。

2.简要说说小组问题,哪些是针对部分内容?哪些又是在针对全篇文

章?

3.阅读课后习题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学以致

用。

【设计说明】课堂就是学习的场所,教师退其次,组织引导学生质疑、讨

论、求证的过程本身就是科学探索的过程。引导学生把小组问题按针对部分内容,

还是针对全篇文章来提进行归类,进一步巩固第5课习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看

问题的角度不同,分类的标准也会不同,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做到知新而固旧,

进一步编织阅读策略体系。

(三)拓展阅读,丰富知识链接

1.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植物的启发呢?搜集阅读资料,

做一份仿生学探秘简报。

2.写清楚人类发明的仿生形象及利用原理。

3.图文结合,更生动。

【设计说明】作业的设计延续学生对仿生学的继续探究,激发学生了解仿生

学相关知识,培养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拓展阅读

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

飞行演习中,只见高速歼击机快速地拉升,降低,看得人胆战心惊,人

们都知道,飞行员在飞机突然加速时会因脑部缺血而产生痛苦,甚至血管

爆裂,那么飞行员有什么好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呢?原来是人从长颈鹿的

身上得到了启示。

长颈鹿是世界上目前最高的动物,其大脑和心脏的距离为3米,完全

是靠高160-260毫米贡柱的血液把血液送到大脑的,按一般分析,当长

颈鹿低头喝水时,大脑的位置低于心脏,大量血液会涌到大脑,使血压更

加增高。那么长颈鹿会在饮水时因为脑充血或血管破裂等疾病而死亡,但

裹在长颈鹿身上的一层厚皮紧紧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压。

长颈鹿是一种动物,而抗荷飞行服是超音速歼击机驾驶员的服装,二

者看似毫不相干,但科学却把它们连在了一起。

飞机设计师和航空生物学家依照长颈鹿皮肤原理,设计出一种新颖的

"抗荷服",从而解决了超高速歼击驾驶员在突然加速爬升时应脑部缺血

而引起的痛苦。这"抗荷服"内有一装置,当飞机加速时可压缩空气,也

能对血管产生相应的压力,这比长颈鹿的厚皮更高明了。

大自然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人们研究生物,从生物身上得到启示,

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

7.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学习目标

1.能在不同分类规则的游戏中正确认读"唤、技”等12个生字,能通过

分一分,说一说、板书示范等方法做到正确读写“唤、纪"等15个字和

"呼风唤雨”等17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呼风唤雨""千里眼"

"顺风耳"等词义。

2.通过表格梳理的方法梳理20世纪以前和20世纪有什么不同,把握文章

的主要内容。

3.能参照课文提供的提出问题的示例,一边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的问题,

并以旁批的形式写下来和同学交流,学习批注的方法。

4•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参照课后提供的讨论示例,学会筛选问题,了解

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

5.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发展科学技术还创造了哪些神话?再展开联想谈

谈对句子"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的理解,感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课时分配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温故知新,建立整体联系

1.本单元通过前两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提问的方法?有什么阅读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在学生汇报基础上归纳小结:

(1)提问可以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还可以针对全篇课文。

(2)提问角度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课文的写法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

2.本课的学习我们又将学习什么阅读策略来帮助我们思考呢?

3.一起看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把"提出一些问题写在旁边和文后”勾画下

来。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设计说明】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语文要素分角度阶梯设计,阅读策略

单元教学是循序渐进的,每课都所有侧重,通过关注课文导语提示,建立文章前

后安排上的联系,聚焦学习重点。

(-)利用表格,把握主要内容

1.快速默读课文,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和以往的任何时代有什么不

同?根据表格提示,迅速提取信息。

时间阶段时代特征与人类的关系我的感受

以往任何时代

20世纪

【设计说明】这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文章,适合学生做理性的思考,利用表格

这一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聚焦文章内容,视觉感受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

巨大的改变。

(三)交流识字,在互动中学习

1.结合生字表、词语表把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字词迅速制作生字卡,通

过查看生字表上写拼音,下写字形,贴到黑板上来。并通过分类巩固字音、

字形。

2.指导书写含有笔画捺的字如"唤""技""奥""联",和含有笔画点的

字"核""益""质",关注笔画捺、点在字中的体现,做到书写规范。

3.结合查字典、造句和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与"发明""改观"

与"改变"的异同。结合20世纪100年取得的成就来理解"呼风唤雨"。

4.通过PPT或者练习小卷,进行字词检测,检查自学效果。

【设计说明】中年级学段,字词教学逐渐弱化,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多种方式

识字,有一部分生字对不同的同学来说熟悉度是不一样,首先让学生做出筛选,

从学生学情出发,避免面面俱到,浪费课堂宝贵时间。游戏的方式喜闻乐见,并

促使学生注意力更为专注,因为争辩、因为思考也使查工具书变得不枯燥,在游

戏中对字音,字形、字义理解更为深刻。中年级写字继续落实写字要求,能做到

规范、美观,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四)边读边问,给问题归类

1.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你的问题在旁边和文后相应位置写下来。

2.交流问题,分小组整理问题,首先明确归类的类别。

(1)可以从针对文章部分和整体角度思考归类。

例如学生汇总的问题清单可以是:

针对部分内1."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

容提问2.”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

什么?

针对文章整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体提问2.为什么"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

代"?

(2)还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法、联系生活经验角度归类。

例如学生汇总的问题清单可以是:

内容角度什么是"程控电话"?

写法角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什么意思?20世

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

生活经验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角度

【设计说明】本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的疑问出发,确定教学的起点,在学习实践

运用前面两课学到的提问方法,进一步巩固学习方法,并为后面独立运用方法解

决问题做铺垫。

第二课时

(-)筛选问题,聚焦学习重点

1.小组内交流把同伴能够解答的问题划去。

2.小组轮换(顺时针或者逆时针)问题清单,把小组内能够解决的问

题做简要回答。

3.全班交流,小组内是如何帮助其他小组解决问题的?是从哪个角度

思考的?

例如:

(1)"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可以通过查工具书解决,也

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解决。

(2)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可以通过搜集课外资

料、结合生活经验的具体事例来阐述。

(3)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可通过身处不

同的时代想象自己的生活,对比不同的感受进行理解。

4.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梳理,全班探讨,可根据课后习题2

聚焦学习重点。

小结:有些问题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必深究。

关注文章写法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要把生活的体验与文章内容联系起来引发更为深刻的思考。

5.聚焦重点问题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力量。

问题一: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

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

问题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

比较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读起来有怎样不同的感受?

问题三:为什么20世纪的成就,文中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干

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问题链设计:

(1)说一说对诗句的本意的理解,出处。

(2)说说用短暂的"一夜”形容一个世纪的原因。

⑶能对这"一夜"的"黑暗",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做出具体描

述吗?

(4)"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指什么?

(5)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梨花"也竞相开放了?

你能模仿课文中"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这样的形

式,说得更好一些吗?

(6)能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感受,让同学们有所感悟吗?

【设计说明】提问策略的学习终究是为了解决疑问,通过小组质疑、小组

解疑的方式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意愿,聚焦学习的重点。对于预设一连串的问题,

帮助学生思前想后,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

的方法,而且很自然地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进一步理解这一句话在文章中所起

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联系生活,延伸学习空间

1.20世纪的100年已经成为历史,21世纪的100年也走过了近五分

之一。可以说我们所经历的时代每一天都在发生着改变,结合你的生活经

验和搜集到的资料补充下面的时间轴。分小组思考补充20世纪的科学技

术还创造了哪些神话?21世纪20年科学技术又创造了哪些神话?以及

未来时代科学技术还可能会创造哪些神话?再说一说你愿意生活在哪一

个时代?为什么?

20世纪以往20世纪100年21世纪20年未来时代

【设计说明】对于出生在21世纪的学生来说,他们所感受到的远远不止是

文章内容所描述的时代。借用时间轴的既视感帮助学生建立时空联系,进一步理

解科学技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和欲望。也将作为一项

学习效果延伸的呈现。

拓展阅读

《科学改变人类的100个瞬间》是2000年08月由浙江少年儿童出

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介绍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和科学发明,

有普朗克的量子理论、考古学碳14测年法。书中对这100个瞬间作了图

文并茂的解说,对其所产生的重大意义也作了精确通俗的描述,语言简炼

生动,又通俗易懂。两百多幅图片不仅再现了极具意义的闪光瞬间,使读

者对重大科学事件有更为直观了解;也给本书增添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8.蝴蝶的家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避"等5个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震撼""喧

嚷""素洁"等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雀"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

或据词定音。

2.能独立运用学过的方法、策略一边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的问题,并

写下来加以分类。选出能帮助理解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尝试解决。

3.同学间交流问题质疑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初步培养学贵有疑的精神。

4.培养学生关心小动物,同情、怜爱弱小生灵的心灵品质。

二、课时分配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回顾方法,明确学习重点

1.回顾前面的课文,我们学到了哪些关于提问的方法?

学生自由说一说。

小结:

提问层次:针对部分、针对整体

提问角度:针对内容、写法、联系生活

提问有重点:筛选

把问题随手记在旁边或文章后面。

【设计说明】课文编排紧紧围绕单元要素进行,本单元第4篇略读课文的

安排是为了让学生尝试运用学过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回顾整理下方法,是为了运

用做铺垫。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蝴蝶的家》,说说题目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学生自由说。

3.默读课文提示,把提示语重点标注出来并思考给大家提出了几个建

议?

梳理:

(1)提出自己的问题。

(2)把问题分类。

(3)选出最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

(4)尝试解决。

【设计说明】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是学生学习此篇文章唯一的重要抓手,指

导学生学会读懂、利用提示语很有必要,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思路,从而进行有目

的地读书。

(-)边读边思,提出自己疑问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把问题标注出来。

2.独立设计问题清单,用学过的方法给自己的问题归类。

3.问题预设:

(1)蝴蝶身上的彩粉是那样素洁,彩粉是做什么用的?

(2)"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

这么一问我也特别着急,也想知道蝴蝶躲在哪儿了。

(3)写蝴蝶的家在哪儿?为什么要用那么多问句?

(4)我发现文章2、3、4段落结尾都写为蝴蝶着急,这样重复写为

什么?

(5)蝴蝶的家到底在哪儿?

【设计说明】给学生阅读、思考、提问的时间和空间,不做限制,不做提

示,放手让学生自学,一方面给与学生独立思考运用学过的阅读策略进行学习,

一方面也检验前面的学习效果,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在交流平台的学习中查漏

补缺。

(三)设计清单,删选核心问题

1.你提出了哪些问题呢,自己设计一个问题清单,尝试汇总分类。并

不统一要求,也不提供范例。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去做。

2.预设1:

内容写法联系生活

针对文章部分问题1:

问题2:

针对全篇文章问题1:

问题2:

预设2:

内容上疑问

写法上疑问

生活经验上疑问

其他

3.小结,哪种梳理方式都可以,思考的角度不同,提问的问题也会不

一样,无论从层次提问还是从角度提问,都有利于帮助我们思考。

4.筛选问题,思考一下,哪些问题是你最亟待探讨,保留三个,其他

的可以课下解决。

【设计说明】放手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策略自主学习,老师对于达到怎

样的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学生遇到困难进行及时指导。在学生自由提问、

分类整理问题基础之上,进行问题的筛选,把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思考的过程

落到实处。

(四)尝试解决,探讨总结方法

1.小组内,轮换问题清单,能解决的,小组内解决,拿不准的记录下

来。

2.同学间交流,解决问题。

预设一:字词类,如对"震撼""暄嚷"的理解,可以联系上下文,

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预设二:内容类,如:"它们的身体是那样轻盈....怎么禁得起这猛

烈的风雨呢?"这句话中蝴蝶的翅膀禁得住风雨吗?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

经验,或者查阅资料。

预设三:写法类,如:"我发现文章2、3、4段落结尾都写为蝴蝶着

急,这样重复写为什么?"可通过朗读、对比发现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

(1)出示相关段落,分出层次读。

(2)从中你感受到什么?生:为蝴蝶担心

(3)三处放在一起读,感受到什么?生:情感表达更为强烈

再如:小女孩是怎样看待蝴蝶有没有家这个问题的?(三个"一定")

师可设计问题链,引发学生思考:

(1)找到文章相关语句读一读。

(2)小女孩连续说了三个"一定",你们想一想,小女孩在说这些话

时心里在想什么?

(3)在这篇文章里,这仅仅是小女孩的心声吗?你能从小女孩的话

中体会出作者哪种美好的愿望?

(4)好,让我们再读小女孩的话,通过小女孩的话把作者的美好愿

望表达出来。

师小结:

往往这样相同的结构反复出现,就是为了表达作者对蝴蝶的担忧、怜

爱、心疼的情感。写法是为了表达情感而服务的。在遇到类似写法的问题,

大家可以从情感的表达程度、表达效果去考虑。

预设四:联系生活类"谁要是能说给我,我就不着急了。"我想说给

他,却不知道答案,怎么办?文中没有答案,需要查阅资料,筛选资料。

3.师生交流,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内容写法联系生活

针对文章部分可杳阅资料思考文章段落的联系生活经验,查

关联,体会这样阅资料。

可联系上下文表达的好处,深

针对全篇文章

入体会所表达的

情感。

【设计说明】目是出问题是为了解力E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要的是习得

方法。在预设中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适时适度对学生的困

惑进行解疑。最后表格的梳理帮助学生建立问题与方法之间的联系,为今后的学

习做铺垫,有助于学生整体性思考。

拓展阅读:

蝴蝶的家在哪里?

下雨天蝴蝶要干的事不外乎躲雨。对于一只体重只有500毫克的大斑

蝶(monarchbutterfly)来说,暴风雨可不是一件小事:它被一滴70毫

克重的雨点击中,可能相当于两个小保龄球一样重的水球打在你我身上。

暴雨还会妨碍蝴蝶的活动。为了准备飞行,这些空中特技飞行员须让阳光

直接照射它们的翅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温暖它们的飞行肌(翅

肌),而阴天遮挡了它们起飞所必需的太阳辐射。因此,乌云密布天色晦

暗时,蝴蝶便会在栖息地寻找躲雨的地方:如高杆草或叶状植物之类可以

遮风挡雨的场所。当太阳重新露出笑脸时,它们常常会在几分钟之内重返

蓝天,四处寻欢作乐。另外如果蝴蝶真的被雨水淋到您也不必担心,因为

蝴蝶的翅膀是由几百片细小的鳞片组成的,和鱼身上的鳞片相似。下雨时

还能遮挡雨水,使它们不会被真的淋湿。

习作:小小“动物园”

一、教学目标

1.能抓住家人与动物的相似之处,写出家人的特点。

2.能主动与同学和家人分享习作,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体验表达的乐

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家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和动物有什么相同之处,写出

家人的特点。

难点:抓住家人的特点来写,写出真情实感。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老师也有喜欢的动物,老师喜欢

什么动物呢?大家来猜个谜语就知道了。

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

照。(猫)

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

花。(金鱼)

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呀?是呢,谜语写出了小猫和金鱼的特点。

你喜欢的动物有什么特点呢?如果你把自己的家想象成一个"动物园",

是不是很有趣?

今天,我们的习作主题就是围绕"动物园"来写。写一写我们的家人

都有什么特点吧。(板书:小小"动物园")

【设计说明】运用猜谜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抓住动物的特点。

(-)创设情境,捕捉特点(动物照片)

1.出示动物图片,大家看看这些图片,你能捕捉到动物的哪些特点?

这个特点又和家里的哪个人物最符合呢?

出示图片:熊鱼老虎

师:看完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例如你最喜欢哪个动物的身上的哪

个特点?并思考这是从哪方面来描写的呢?

(1)爸爸和熊建立联系(样子、性格):我的爸爸胖胖的,很憨厚,

像一只熊。(板书:样子和性格)

(2)姐姐和鱼建立联系(本领):我的姐姐游泳特别好,在水里像一

条自由自在的鱼。(板书:本领)

(3)爷爷和大老虎建立联系(神态、性格):我的爷爷很威严,就像

一只大老虎。

2.师小结:如果我们把每一个人都比作一种动物,就要找到人物和动

物之间的关系。在习作上叫抓住不同方面的特点,来描写人物。

3.你还能想到动物身上哪些特点和人物可以对应上呀?

例如:绵羊和妈妈的特点对应:卷发、吃素、性格温和

松鼠和姐姐的特点对应:可爱、乖巧、爱藏东西

4.师小结动物和人物之间建立联系可以是样子、可以是神态、可以是

性格、可以是本领、还可以是习惯等。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图片,捕捉动物特点,建立与人物的关系,拓展学生思路。

三、习作构思,尝列提纲

1.同学们想好写谁了吗?准备从哪些方面去写?仿照书上妈妈和绵羊

的例子列下提纲。

特点

妈妈都是波浪卷绵羊

都爱吃素

性格都很温和

2.再来思考,你准备怎样写突出妈妈的这些特点呢?学生交流,小结。

波浪卷一外貌描写

爱吃素一一生活习惯描写

性格温和——具体事例描写

3.看来我们平时积累的写作方法还各有妙用呢!结合自己的写作提纲,小组

间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人。

【设计说明】通过具体指导,让学生明白写作对象及具体要求,构建写作思路。

同时,通过口述,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

(四)完成初稿,交流修改

1.通过大家的交流,你的思路是不是更加清晰了,我们尝试动笔写

一写吧。

要求:抓住家人的一个特点,哪件事情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先把一个

特点写清楚,再写写你的感受,字数不限。

(1)学生尝试写作。

(2)教师巡视,适时提供建议和辅导。

(3)全班交流,学生点评,取长补短。

2.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抓特点、写人物。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

交流。生自由说。

3.最后,提醒大家,要使人物的特点更突出更鲜明,更容易打动读者,

我们可以围绕中心句来写,安排详略得当的结构,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设计说明】课堂练笔,能让学生把理论运用到实践,提高课堂是时效性,提高

学生当堂写作能力。

板书:小小"动物园"

抓特点:性格、样子、本领、习性……

要围绕中心写、结构有详略、情感要真挚

语文园地二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阅读体验,梳理学到的提问策略,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

好处,知道在阅读中要自觉运用提问策略。

2.能借助形声字的特点,认识"驻、钞、培”等12个生字。

3.能通过朗读、对比体会两组句子在表达上运用排比、设问的不同效果。

4.朗读、背诵有关提问的名句。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交流平台

1.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阅读方法上的收获呀?学生自主交流,

老师相机帮助学生梳理: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学到了既可以针对课文局部提问,也可以针对

课文整体提问。

《蝙蝠和雷达》一课学到了可以从内容、写法、获得的启示等角度提问

《呼风唤雨的世纪》明白了要提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

2.一起看交流平台,你对书中四位同学的收获哪一个最有体会?结合本单

元的学习说一说。

3.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运下用提问策略的阅读的好处?这些方法会对你今

后的学习有怎样的帮助呢?

【设计说明】调动学生梳理本单元的学习体验,再结合交流平台的内容进行方

法的梳理,从感性收获上升到理性方法的归纳,巩固学习方法。

(-)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每组汉字,注意读准拼音。

2.观察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部分:形近字左边为熟字,右边为生字。

第二部分:三组汉字,每一组的两个生字偏旁相同,读音和字义不同。

3.学习第一部分:大家可以根据偏旁的不同猜猜字的意思?再查字词典验

证一下?你会组出相应的词语吗?

如:"培"为土字旁,猜测字义可能和土相关,试着组词"培土",最后通

过查工具书知道这个字的本义是给植物或墙、堤等的根基垒土,后引申为

帮助和保护人的成长,所以还可以组成词语"培育、培养、培训”等。

如:"驻"有停留的一天,为什么是马字旁呢?查字典是和古代的交通工

具有关。

"钞"为什么是金字旁呢?是和古代的钱币有关。

4.第二部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先说说形旁所表示的意义,再尝试通过组

词来理解,最后查工具书进行验证。

如:"账"字,我们学过的哪些字也有"贝"这个偏旁呀?"财""货"猜

测贝字旁与什么有关呀?与"金钱"有关,因为在原始社会,贝壳是最早

具有钱币功能的事物。再尝试组词"账本""还账",最后查工具书验证。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在读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发现构字规律,拓

展识字方法。

(=)字词段运用

第一部分:

1.学生朗读两组句子,说说每组中两个句子表达的主要意思是否一样。

2.学生交流每组中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第一句反复使用"没有";第二句只用一次"没有"

第二组:第一句反复使用"叫";第二句没有反复使用。

3.学生反复对比读句子,说说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带给自己的感受有何不同。

第一组:对比第一句更能凸显落后,什么也没有。

第二组:对比第一句更能凸显那条狗十分爱叫。

4.引导尝试表达,自己仿照例子说一说。

第二部分:

1.自由读句子,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像这样自问自答的句子,我们

称为"设问句"。

2对比出示(非自问自答句和文中例句),对比读,你觉得怎样表达更好?

如,"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使飞机能在漆黑的夜里安全飞行"。

"人类呼风唤雨""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我们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加深体会。

如,《走月亮》中"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

是紫葡萄?都有。"

4.抄写句子,进一步体会表达的效果。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对比读中体会设问句的表达效果,再结合前文学过的内

容,加深对表达方法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表达效果。

(四)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大家能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吗?

2.谁能说说这些句子想表达什么意思呀?老师进行进一步解释和补充。

3.带着意思再来读一读,注意作者和出处。

4.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名言警句都是关于"提问"的,从

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善问的重要性。这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智慧呀。选择

一句或几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吧,激励自己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设计说明】传统文化重在背诵和积累,学生了解大意即可。联系本单元学习主

题,进一步体会提问的重要性,学习提问的方法。

单元整体预学习单

课文题目尝试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从课文提示和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