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七年级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七年级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七年级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七年级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4页
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七年级初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顺义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卷

考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29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后,制作了下列知识

卡片,符合下图知识卡片中描述的古人类是

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保存火种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A.元谋人B.蓝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2.考古学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远古先民能够

石磨盘

D.制造瓷器

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

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由此可见,华夏民族的形成是

A.由多部族交融而成B.由单一的华夏族演变而来

C.靠部落战争完成交融D.完全保留了各部族的差异性

4.“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夏朝体现“国”与

“家”融合的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刺史制

5.文物浓缩历史,青铜器反映了我国古代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

青铜器是

A.二里头铜鼎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I页(共8页)

6.右图中的文字(括号内文字除外)属于我国已发现

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反(田)

件)(酒)

映了商朝的社会生产和生活。这些文字被称为

X年f

A.甲骨文B.小篆(禾)傣)(鸡)

C.楷书D.草书

7.下图所示内容为夏商周时期的大事件,其中填入①处的事件应为

大禹建夏|—成汤建商|①|—平王东迁

A.盘古开天B.炎黄联盟C.涿鹿之战D.武王伐纣

8.对下列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周王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②分封制稳定了周初的政治形势,扩大了统治范围,,

A.①属于历史结论B.①说明了分封制的历史背景

C.②属于历史史实D.②阐释了分封制的历史意义

9.吕思勉在《先秦史》中说:“盖齐工商之业既盛,海利富饶,富强之基久立,故得管仲以用

之,而桓公遂为五霸之首也。”这表明齐桓公能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原因有

①齐国经济比较发达②任用管仲为相

③齐国拥有渔、盐业优势④大夫田氏主理国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④

10.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使成都

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该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秦长城

D.秦始皇陵

11.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为改变以

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而实行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B.统一度量衡C.统一货币D.统一岭南

1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收集到“大泽乡”、“揭竿为旗”、“王侯将相宁有种

乎”等关键词,据此判断此历史小组研究的历史事件为

A.楚汉之争B.陈胜、吴广起义C.王莽夺取政权D.黄巾起义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8页)

13.据史书记载,西汉建立之初,“皇帝的马车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

乘牛车。”为改变这种局面,汉高祖刘邦采取的政策是

A.增加赋税B.休养生息C.严刑峻法D.加重徭役

14.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汉武帝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汉武帝

时间大事件

前136年为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各置博士

前134年兴办大学,礼聘名师教育天下学子

前124年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弟子按成绩授予相应官职

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B.奉行无为而治政策

C.加强国家经济控制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

15.为加强对西域的经营,某王朝专门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

36国,这也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此王朝是

A.秦朝B.西汉C.东汉D.北魏

16.《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我们了解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提供了重要资料。下列史实能在这本书中查阅到的是

A.北京人知道使用火B.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C.曹操统一北方D.司马炎建立西晋

17.下图所示为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施政措施,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矛盾

A.恢复经济并巩固统治B.激化了民族矛盾

C.造成了贪官污吏现象D.导致了朝政腐败

18.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和寿命,与此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皇帝和帝荡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

即位年龄1011311281512149

寿命(岁)27231303936341454

A.“七国之乱”的爆发B.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C.州牧割据局面的形成D.“八王之乱”的兴起

19.某同学在撰写的历史人物小论文中提到了“五禽戏”“麻沸散”等词,由此可知,此历史人

物是

A.扁鹊B.华佗C,胡昭D.郦道元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3页(共8页)

20.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寺院建筑的中国化B.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道教文化的兴起D.雕塑艺术的宏伟与精湛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3.某位学者对北魏时期部分女性服饰做的研究统计如下表。北魏都城迁到洛阳后,女性

服饰出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服饰组合都城在平城时穿着人数迁都洛阳后穿着人数

风帽、鲜卑长袍1140

襦裙(汉服的一种)72188

A.统一北方政权B.重视农业生产C.推行汉化措施D.重视吏治改革

24.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以

下属于祖冲之的特殊贡献是

A.发明了割圆术B.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C.编写《九章算术》D.绘制《洛神赋图》

25.右图为某位同学所作专题梳理的部分内容,其中①处----------------------------

锤繇:创楷书,刚柔兼备

应该填写的人物是

魏碑: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A.拓跋宏B.顾恺之

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C.王羲之D.范缜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4页(共8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本部分共4道大题,共50分。

26.(14分)动荡与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

材料一

历史地图文字材料

春秋战国时期,京津冀地区北有燕国、南有邢国、

赵国,中部有中山国;在燕国的东边有商初建国的孤竹

(在今河北卢龙、迁安一带),战国时被灭,燕国北边有

东胡。在不断的争霸中,京津冀地域形成燕赵对峙的

格局。燕国占领河北北部,包括今天的天津、北京;河

北中南部为赵国的疆域;齐国占领河北东南部一小块。

——首都博物馆《京津冀历史文化展》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在地图上①②处填入相对应的诸侯国名称。(2分)概括春

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局势。(2分)

材料二

春秋以前的“耦耕”完全依靠人力,春秋战国时期有了牛

耕,利用畜力进行耕作,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春秋末至

战国早期普遍使用石、木等制成的农具,铁农具不占主要地位,

战国中后期铁农具的数量超过了其他工具的总和。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先秦卷)》

(2)依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耕作技术的进步。(2分)

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使用的特点。(2分)

材料三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管理)也,纷纷则易

;使(驱使)也,信(诚信)可以守战(守城作战)也。

i------《商君书•农战》

商鞅变法对秦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成功地把秦民全部变成了国家工具:

:一种是“生产工具”,为国家增加财富;一种是“战争工具”,为国家拓展疆土。

——摘编自白效咏、黄朴民《天地大变局与帝国秩序重构》

百)筱福林首三靠房A所学:箱山南套行花宸位前面最…田分)面函后山写屁花三『:尾

产工具”和“战争工具”相对应的商鞅变法的措施。(2分)

材料四

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是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它的建立与齐国统治集团图

霸争雄的政治目的密切相联。不同学派聚集在此讲学,众多著名学者思想交流、碰撞,促

进了各家学说相互吸收与融合。

----摘编自樊克政《学校史话》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指出稷下学宫创办的作用。(2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5页(共8页)

27.(12分)大一统的秦汉时期

地方以郡统县……由朝廷下至郡、

县、乡(亭)、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

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

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

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

模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结合所学,将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2分)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材料,

谈谈秦朝这种制度产生的影响。(2分)

材料二

偃说上日:“……愿陛下令诸侯推

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

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渐

渐地)弱矣”O---《汉书》

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汉书•董仲舒传》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武帝下诏禁止郡国铸钱……统一由三署铸造成五

铢……实现了铜料国有和铸权国有……使五铢钱成为最稳定的方孔钱币,行用七百余

年,至唐才废。——摘编自任双伟《货币里的中国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图示反映的历史问题并说出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

取的措施。(3分)从以上措施中任选一条,说出其产生的作用。(2分)

材料三

秦汉时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秦汉时期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盐铁官营

等经济措施,成为后世统治阶级奉行的经济统治准则;其推行的移民迁徙、和亲、在民族

地区设道等民族地区统治政策等,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交融,成为后世统治者治理民

族地区的典范;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思想一经形成便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成为中国几千

年社会意识形态和历史发展的主流。在“大一统”思想的影响下,每次分裂之后,随之而

来都是更高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摘编自段红云《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对中国各民族形成与发展的意义》

(3)依据材料三,概括秦汉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中的历史地位。(3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6页(共8页)

28.(12分)交往•交流•发展

材料一

自古以来,西北地区是许多不同民族进进出出的地方,千里驼铃,渡过沙磺,翻过山

隘。自从汉代开通西域的丝道,中国经由这个西北的出入口,与中亚、中东及欧洲接触,

两千年来从未停止。中国的丝帛西运,西方的宗教东来,佛教、袄教……都从这一条通道

传入中国地区,也再转输东亚其他地区。中国获得了贸易的利润,然后西方思想的刺激,

更为深切地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

----许伴云《万古江河》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与“汉代开通西域”相关的历史事件。(2分)谈谈“丝

道”的历史作用。(2分)

材料二

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

图一少数民族男子耕田图二汉族人吃羊肉串图三穿裤褶服的汉族女子

(2)依据材料二,指出魏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出现的历史现象。(2分)仿照示例,洋学用

一或图二加以说明。(2分)

示例:图三,汉族女子穿少数民族的裤褶服,说明在服饰和生活习俗方面吸收了少数

民族的习惯,活动更方便°

材料三

楚越之地(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

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

或稔,则数都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

衣天下。

——《宋书》

(3)依据材料三,说出在不同时期江南地区发生的变化。(2分)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

原因。(2分)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7页(共8页)

29.(12分)奠定中国文化自信的文明成果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ABCD

①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③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④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将思想家及其主张对号入座。(填写序号)(4分)

材料二

在造纸术发明以前,我国通常用竹木简或

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竹木简笨重,帛的价格昂

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

贵。……蔡伦总结前人的经验,用树皮、麻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