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导入:同学们知道民国时期的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大文人吗?大家都知道:每年深秋时节,红叶似火的香山总是游人如织,络绎不绝。可少有人知,在北京香山的一处很不起眼的小山坡下,长眠着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伟人——梁任公先生。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梁实秋先生走进清华,去领略梁任公的风采,感受他作为一位学者的独特魅力。二、教学目标:1、走进文本,感受梁任公先生的人物形象。2、结合文本,学习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体会文本,感受梁启超的人格魅力和爱国情怀。三、整体感知:初次走进演讲,感知梁任公的风采文章的题目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既然是演讲,那么这是一次怎样的演讲呢?你们能不能结合文本概括一下呢?(效果、对作者影响、对我们的认识上)【预设】① 这是一次在清华举行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的演讲。(从演讲地点及内容概括的。)② 这是一次让所有人感动又触动了不少人对中国文学爱好的演讲。(从演讲给人的感受和效果概括)③ 这是一次让作者无比崇敬、赞叹,久久不能忘怀的演讲。(从演讲对作者的影响上谈的。)④ 这是一次尽显梁任公先生精神气质、人格魅力的演讲。(从我们对先生的认识上概括的。)▲▲师:同学们都说的不错,那么,作为演讲的主角梁任公先生又给大家留下哪些印象呢?能用一句话概括吗?【预设】①他的情感非常丰富②他充满自信,风神潇洒③他是一位非常关心国家大事人。有魅力、有学识、很严谨、情感丰富的人。好,这是咱们同学们初读这篇文章的感受。四、见微知著:为梁任公先生画像要想准确的把握这一人物,我想,咱们不妨让时光回到90年前,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清华高等科楼的大教堂里,去见一见先生,去听一听他的演讲。▲▲请同学们带着情感读2-9,圈画出”描写梁任公的精彩语句”品一品,看: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的梁任公先生呢?又是如何刻画出来的呢?然后小组交流,资源共享。一会儿和大家分享一下。【预设】①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的写在……,十分美观(第2段)a. 一位做事认真、谨严有学问,有修养,有才情(学问和书法修养很高)的梁任公。②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第3段)a.简练传神地刻画出一位(精干、睿智)、自信、沉稳、潇洒、神采飞扬的处处展示着大家风范的梁任公。(如何读出的呢?)b.抓住任公的外貌特征:从身材、穿着、神情、精神气质等。不仅写出了形,还绘出了神。表达学生对教师的由衷的赞美之情。(1921年梁任公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朋友劝他不要去各大高校演讲了,可他仍然坚持,因此学生们成立“北京梁先生保命会”但梁先生却没有半点颓废之相。)③眼光向下一扫,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第4段)a.一位谦逊、自信又自负,幽默风趣,有良好文学修养的梁任公。b.这是一个奇特的开场白,抓住其独特表情特点、语言描写:写出了和既谦逊又非常自负(腹有诗书大学者的自负)的性情。(谦逊之中带着自信)c.三个动作一“扫”一“翻”一“点”活现出一个老顽童形象。“一扫”准确绘出:目光的敏锐、思想的睿智、平易近人。“一翻”字写出了先生不摆大家范儿,幽默、可爱的一面,活现出一个老顽童形象。“一点”字,写尽了先生的极度自信。④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我们能听懂他的每一字。(第4段)a.对梁任公声音特点的描写。b.“我们能听懂他的每一字”语言富有感染力,是用情来传达思想的。⑤先生博闻强记,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第7段)a.“敲头”的动作描写极为传神,这一动作是一个可爱之举,显得先生很有亲和力,仿佛一个邻家老者。不是一个刻板、高高在上的老学究。(所以梁实秋先生写得特别的动情。)b.“随时引证,大部分都背得出,成本大套”等词语的描绘展现出了他的才华横溢,博闻强识。敬仰之情(引不完的知识,敲不痛的秃头,挡不住的激情,忘不掉的记忆;真不愧为学界泰斗!)⑥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笔,有时太息……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a.运用一系列的动作和表情的描写,写出了一位情感充沛,率真、不拘小节、忘我的性情中人,让人为之感染。(实乃真性情)(成功的作家欲写情感,心理,往往是从动作入手的。)总结:同学们,都能较好地结合自己的独特感受,多角度的品读作品,使我们认识了一位独特魅力演讲家。那么,这一形象在梁实秋先生的神笔之下又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及细微复杂的情感的最好手法。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个性人物形象。笔端饱含深情地梁实秋用一个个细节描写,活化出一位平凡而又不凡的大人物:让我们领略了谦逊而又自信,神采飞扬而又幽默风趣的演讲家;认识了一位博闻强识而又平易近人的至情学者。五、疑难解读:传神写照多余韵但老师认为能达到这种高度的演讲家、学者不在少数啊,却笔而记之。我相信先生一定有更独特的魅力和不同凡响之处。1、咱们一起看看梁实秋是如何用直白的言语给以评价的!请同学们齐读10段。“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可见评价之高。至于先生的学问,文采我们已经领略了,可是为什么说先生是“热心肠”的学者呢?谁能告诉我“热心肠”是什么意思?【预设】a.乐于助人(文章有提到梁先生乐于助人吗?---没有。)b.先给“热”组个词---火热,炽热、热烈,很好!原来“热心肠的学者”是说梁先生有一颗?(火热、热血沸腾的)心啊!2、而这颗火热的心在梁先生演讲的几次内容中尤为强烈,建议大家结合发的资料,研读一下先生演讲的三个内容:(然后小组交流,待会儿起来说说你的观点。)①梁任公讲到《箜篌引》为何能活化出一场悲剧?他会想到什么?(有怎样的情绪?情绪背后体现先生怎样的精神?)②梁任公读到《桃花扇》时,为何痛哭流涕悲痛不能自已?③梁任公读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为何又张口大笑?★★哪个小组来回答第一个问题?1、《箜篌引》:(幻灯片)公无渡河——劝诫:不能渡,这一点甚至连渡河人自己也清楚。公竟渡河——质疑:不能渡,最终还是毅然渡河,究竟是为什么呢?渡河而死——结局:渡河导致了悲剧奈若公何——追思:我们又能对他做什么呢?★为何能活化出一场悲剧?他会想到什么?a.箜篌是一种古老的乐器,这种乐器声音悲凉凄怆,让人心伤。b.诗中讲到两个人物:一个拼命要渡河的人,一个力劝他不要渡河的人。结果是渡了,死了。如此明确地以疯狂与死亡为审美对象,格外使人颤栗。——使人悲伤。c.这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先生想到了‘戊戌六君子’中的谁呢?变法失败的谭嗣同,他本可以不死,但他坚决不肯逃离,临刑前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种勇气就是渡河之人。先生是由《箜篌引》中,渡河人想到了甘愿牺牲,以救国民的谭嗣同,这种爱国情操和勇气让先生为之敬佩,感慨!先生如此之悲,也恰恰体现了先生满腔爱国情,热心肠!(把自己想象成梁任公先生,咱们齐读《箜篌引》,再来感受感受)★★哪个小组来分析一下第二个问题?2、《桃花扇》(幻灯片)释:《桃花扇》是写南明的历史剧,唱词是左良玉哭崇祯皇帝早逝的一段。崇祯皇帝是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17年,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朝积重难返,大势已去。★此时,梁启超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流涕悲痛不能自已?a.想到了他敬重的光绪帝。光绪帝也是一位年轻发奋的君主,以社稷为重,推行变法,但由于慈禧太后的干涉,导致戊戌变法失败。先生悲的是光绪被软禁,悲的是变法失败,悲的是他空有一腔爱国情怀却无法实现。——欲飞无羽翼,欲渡无舟楫。b.亦会想到自己国家的兴衰:山河破碎,国运艰难,生灵涂炭。——这是无奈的爱国情,热心肠。★★最后一个问题,哪个同学愿跟大家分享?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幻灯片)释: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安史之乱”后,国家动乱不安,人们流离失所,诗中描写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情感肯定是喜极涕下。★读此处为何也能声泪俱下?他与杜甫所处时代有何相似?与杜甫之心又有何相通之处呢?a.梁任公演讲时国家军阀混战、动荡不安,西方列强纷纷侵占我国大好河山,这是时代的相似。——先生为此“哭”b.这首诗与“护国之役”、讨袁大捷之后的狂喜相吻合,他因为收复失地,故此张口“大笑”。(在他的一“涕”一“笑”中,我们看出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崇高的爱国情怀。)总结:回过头来我们再读文章时不难发现:梁任公先生,他的悲、他的哭、他的笑,都源于他那掩不住的爱国情。梁任公先生,不是不谈政治,而是将他的政治理想转移到了校园,走上了讲台,培养我中国少年,圆中国梦想!求之当世能有几人?唯先生古道热心肠!下面让我们一起怀着敬仰、热爱的心情齐读:梁实秋对先生最高的赞誉:六:练笔训练,拓展提升现实生活中,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也不少,也许就在我们身边,能不能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借助刚学的写人技法表达出来呢?细心观察班级的一位任课教师,选择其上课的精彩片断进行描写,要求体现人物个性,不少200字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多数具备了最基础的感知语言、体验情感等能力。在文学作品阅读方面已有了初步的感性积淀,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阅读兴趣,渴望更多地了解作品本身及其相关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在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写人记事文本的文体特点,有层次地朗读、欣赏、品鉴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有深切体会必须细细品读,抓住细节分析文章。然后让学生进行圈点筛选主要段落语句,进行点评,了解梁启超的其性格特征及写作的技巧与情感,最后让学生依据所学的用细节表现人物的方法进行写作修改,以淋漓尽致地表现生活中的人物的性情。效果分析
总体看来,这节课的目标达成度是比较高的,今后需要在课堂上多多关注目标的达成度,通过观察、提问、同伴交流互检等多种方式来掌握每个环节的目标达成度,然后决定课堂深度和进度。老师不能一味的只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和预设,更多要关注学生。教材分析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新课标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略读文章,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文章偏重于记述讲演的过程,突出讲演者的形象,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文章篇首介绍梁启超,结尾评论梁启超,中间按梁启超讲演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还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结构层次清晰,语言风趣而又带感情,这些都可作为教学的内容,设计小问题,加以了解和体会。梁启超的名气在于他的政治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可文章并未从政治活动家、思想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通过外貌,尤其是他讲演时的神态语言表现其学识渊博、自由洒脱的真性情。《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后检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与所给注音一致的一项是()
A.划huà策划划分划时代划拳行令
B.角jué
主角
角逐
牛角尖
清角吹寒
C.屏pínɡ
屏风
屏障
荧光屏
屏息以待
D.强qiánɡ
富强
强盛
强行军
博闻强记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和日丽左顾右盼状极愉快涕泗交流
B.张口大笑黄流滚滚宏亮激亢不能自己
C.泪下沾襟大汗淋漓短小精悍叱咤风云
D.莅临讲话步履稳健迥乎不同黄沙弥漫
3.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信息产业部处长、现任蚂蚁互动网络平台董事长高红冰认为,互联网监管规范有三个目的:第一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第二是避免企业的恶性竞争;第三是保护用户的利益。
B.我们付出的仅仅是1%的关爱,而学生获得的却是100%的感动。也许,教师的神圣就在这里,它让作为教师的我真正地体会到了“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示范”这句话的真谛。
C.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创设117年来,中国籍作家首次获此奖项。诺奖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D.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发言时曾援引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强调应将这种不朽的智慧应用到今天的工作中。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季羡林老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这使得外语尚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B.世人了解梁启超,多是从政治的角度。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梁启超同时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执牛耳者。
C.体育明星们在体育场上叱咤风云,求学路上也不甘落后,他们中甚至不少人已经拥有博士学位,着实让人钦佩。
D.中国男足6日迎来2014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二轮赛事,客场对阵约旦队。比赛开始,中国队气势不凡,一改上场主场畏首畏尾的模样,左右顾盼,大开大合,打得有模有样。
5.下列各句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原因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B.梁启超在上海读到《天演论》,他在“物竞天择”的基础上,阐发出了“适者生存”的概念,进而发表了一系列宣扬社会进化论的文章,比如《新民说》《新史学》,影响了未来中国的走向。
C.1926年,梁启超明知自己被西医误诊误医之后,他怕因此影响西医在中国的声誉,带病撰文,禁止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性。
D.晚年梁启超学贯中西,在清华大学就任导师,深受欢迎,“每逢上课,教室不但座无虚席,而且走廊、过道、门外都挤满了学生”。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回忆老舍
梁实秋
最近我到美国去,无意中看到我的女儿文蔷收藏的一个小册,其中有一页是老舍的题字。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老舍和我都住在四川北碚。老舍先是住在林语堂先生所有的一栋小洋房的楼上靠近楼梯的一小间房屋,房间很小,一床一桌,才可容身。他独自一人,以写作自遣。有一次我问他写小说进度如何,他说每天写上七百字,不多写。他身体不大好,患胃下垂,走路微微有些佝偻着腰,脸上显着苍老。他写作的态度十分谨严,一天七百字不是随便写出来的。他后来自己说:“什么字都要想好久。”他的楼下住着老向一家,但是他们彼此往来并不太频繁。老舍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内心却很孤独。
老舍之死,好久都是一个谜。现在不是谜了。他死得惨。他的父亲也死得惨。胡洁青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的时候,他父亲死在南长街的一家粮店里。是舅舅家的二哥回来报的信,这个二哥也是旗兵……他败下阵来,路过那家粮店,进去找点水喝,正巧遇见了老舍的父亲。攻打正阳门的八国联军的烧夷弹把父亲身上的火药打燃,全身被烧肿,他自己爬到这个粮店等死。二哥看见他的时候,他已不能说话,遍身焦黑,只把一双因脚肿而脱下的布袜子交给了二哥。后来父亲的小小衣冠冢中埋葬的就是这双袜子。这时老舍不足两岁。
这段悲惨的家史是天然的小说题材,在老舍的一生中,不管走到哪里,它都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他的记忆里,勾起他的无限辛酸和义愤。
老舍父子都是惨死,一死于八国联军,一死于“四人帮”的爪牙。前者以旗兵身份战死于敌军炮火之下,犹可说也,老舍一介文人,竟也死于邪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毒箭之下,真是惨事。我们的了解是,他不是溺死在一个小湖的水里,他是陈尸在一个小湖的岸边。他的尸首很快地火化了,但是他的骨灰盒里没有骨灰!像老舍这样的一个人,一向是平正通达、与世无争,他的思想倾向一向是个人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他的写作一向是属于写实主义,而且是深表同情于贫苦的大众。何况他也因格于形势而写出不少的歌功颂德的文章,从任何方面讲,他也不应该有他那样的结局。然而,不应该发生的事居然发生了。
老舍最后一部小说是《正红旗下》。一九八O年六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四二页,九万七千字。这部小说作于一九六一年底和一九六二年。据胡洁青的代序说,这部小说的遭遇很惨,经过也很曲折。小说以写满人为主,而且是清朝末年的满人,并且是以义和团那个时代的骚动为背景。所以在体裁上当然与所谓“现代体裁”不同。老舍所以敢动笔写这一部早就想写的小说,是因为他以为他已获得允许可以“在一定的大前提之下自由选择体裁”,但是他想错了。一九六二年下半年,起了一阵“现代文字狱妖风”,株连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谁愿意莫名其妙地因写小说而被戴上‘反党’的大帽子呢?”“这些文艺政策上的不正常现象就构成了《正红旗下》既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
10.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该段分层筛选信息,抓住关键词“四十多年前”加以概括,不难得出答案。分析段落在结构上的作用,可以从段落的位置、与上下文的关系等方面考虑,在这里,该段处于段首,由下文的内容可以看出起铺垫的作用。
【答案】回忆四十多年前老舍生活、写作的情景及其为人与性格。为下文写老舍的不幸遭遇作铺垫。
11.作者写“老舍之死”,为何连带写了“他的父亲也死得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时既要抓住第二段文字了解老舍父亲惨死的情形,也要结合第四段文字理解作者如此写的用意,从对比中归纳重点。
【答案】作者写“他的父亲也死得惨”,目的是说明老舍的悲惨家史,为下文写老舍之死作铺垫,也借此来感叹老舍死得无辜,同时通过比照来揭示“四人帮”的残暴。
1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画波浪线部分提到的“任何方面”具体涉及哪几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可从第四段中概括。
【答案】为人处世、思想倾向、写作态度、思想感情、政治表现。
★13.(对应本课“重难突破”第1题)老舍最后一部小说《正红旗下》既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概括能力。要点分布在最后一段,根据要求,提取归纳各要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答案】《正红旗下》以写清朝末年的满人为主,以义和团时代的骚动为背景,在体裁上与当时所谓“现代体裁”不同。由于文艺政策上的不正常,当时又起了一阵“现代文字狱妖风”,老舍不愿意莫名其妙地因写小说而被戴上“反党”的大帽子。这就是《正红旗下》既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
教学反思现在有这样的观点:一种认为在进行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的预设之前,应该至少有单元目标的预设,也就是说,每一单元的学习重难点不能集中在一篇课文中或每篇课文都涉及,而应该分散到每一篇课文能中,既相互呼应,又各有侧重,最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另一种观点认为,教材中有的篇目可以少上或不上,学生完全自学即可。这两种做法都是为了相对减少教学内容的容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学生参与的时间。但是,第一种做法没有把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区分开来,第二种做法又忽视了教材编排的科学性,如果按照这两种做法来看,教材中又何苦要有自读课文的一席之地呢?那么,如何使用好自读课文呢?事实上,单元目标的预设和分散讲解确实必不可少,我认为,在讲读课文中,应该结合文本,从三到四个角度来讲解同一类型文章的写作和阅读技巧,然后在自读课文中加以运用,这样既有知识点的积累,也有鉴赏力的训练。《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选自语文教材第一模块第三单元,本单元侧重于写人记事类文章,在前面的讲读课文的讲解中,我已经初步培养起学生圈点勾画的阅读习惯,也讲解了写出人物个性的基本方法,因此,准备在这篇课文的学习中,以学生自学为先,以课堂交流为主,提高鉴赏水平。布置了相对应的预习作业:1、阅读课文,找出有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食品工艺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股东无息借款合同
- 化肥销售合同范本3篇
- 水电施工合同
- 的股权协议书模板
- 接电合同书样本
- 2024年度钢筋销售代理协议3篇
- 公司转让免责协议书范本
- 自建房装修合同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甲乙双方关于合作开展体育赛事的合同
- 安装工程估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山东建筑大学
- 2024年中考历史(辽宁卷)真题评析
- 酒店数字化运营概论 课件 项目四 酒店新媒体推广认知
- 2024年东南亚健身房和俱乐部健身跟踪器市场深度研究及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塔格糖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中国传统建筑》课件-中国民居建筑
- 家庭教育主题家长会(3篇模板)
- 第13课 太空新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 广东省医疗收费项目《一、综合医疗服务类》
- 基于STM32的车辆综合无线监控系统设计
- JBT 8881-2011 滚动轴承 零件渗碳热处理 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