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古诗欣赏
中考试题汇编(截至2021年)目录TOC\o"1-5"\h\z\o"CurrentDocument"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2\o"CurrentDocument"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9\o"CurrentDocument"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52\o"CurrentDocument"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68\o"CurrentDocument"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72\o"CurrentDocument"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74\o"CurrentDocument"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74\o"CurrentDocument"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75\o"CurrentDocument"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75\o"CurrentDocument"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75\o"CurrentDocument"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81\o"CurrentDocument"过零丁洋(文天祥) 89\o"CurrentDocument"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10\o"CurrentDocument"南安军(文天祥) 122\o"CurrentDocument"别云间(夏完淳) 123\o"CurrentDocument"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 125\o"CurrentDocument"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127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古代诗词中不同题材的诗词为了表达不同的情感会用到不同的意象。请说说上文所属题材类别并写出两个最具代表性的意象。(2)下列哪一项与词人的心情最接近?请加以判断并简要分析。A.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D.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参考答案】【分析】《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解答】(1)本题考查诗词的题材和表达情感意象的把握。宋仁宗年间,范仲淹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承担起北宋西北边疆防卫重任。这首词作于北宋与西夏战争对峙时期。词中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和词人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同时还表现出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是一首边塞诗。“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2)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把握。这苜《渔家傲》不是令人消沉斗志之词,它真实地表现了戍边将土思念故乡,而更热爱祖国,矢志保卫祖国的真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老友已逝,只有无尽的怀念之情。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r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比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挥手,,这一动作体现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乐观豁达;“班马鸣”(或“萧萧“)化用典故,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故选:C.答案:(1)边塞诗:“羌管”和“霜二(2)C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H斜照孤城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点评】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曲的冢螭可池)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7.有些同学在默写时会把“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雁”写成“燕”,请向他们解释为什么这里用“雁”字。(2分).“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它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2分)【参考答案】.①北雁南飞是塞外秋天特有的景象,用“雁”更符合地域和时令特点。②大雁是边塞诗中的常见意象,寄寓着思乡之情,用“雁”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答出任意一点,意思对即可。2分。如有其他答案,分析合理亦可).示例一:通过描写绵长悠远的羌笛声和满地白霜,营造凄清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孤寂悲凉的情感。示例二:选择典型意象“羌管”和“霜”,渲染出萧瑟肃杀的气氛,蕴含着作者的思乡之情。示例三:“悠悠”写出了羌笛声的绵长、凄清,透露出作者的悲凉之感。(或:一个“满”字,写出了秋霜之浓,暗示了作者愁绪的浓重。)(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合理即可。2分)(2021河南)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明代的瞿佑在《归田诗话》中说:“予久羁关外,每诵此词,风景宛然在目,未尝不为之慨叹也。”词中,“宛然在目”的风景有怎样的特点?(3分).“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3分)【参考答案】.寥廓荒僻、萧瑟悲凉。解析:此题考查分折诗歌描写的景物特点。作答时,从“边声“角起”“落日”“孤城”可见荒僻、凄凉、萧瑟,从“千嶂里“长烟”可见寥廓。.抒发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争的厌恶和无奈,以及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心情。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情感。作答时可从“衡阳雁去”“家万里”分析出思乡之情,从''将军白发”“征夫泪”分析出将军黑发变白还在戍边、征人思家因战争而不能归,可见他们对战争的厌恶。结合时代背景和“燕然未勒归无计”分析词人忧国和壮志难酬的情怀。(2021江苏淮安)【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甲】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B.【甲】诗通过“归雁”、“大澳”、“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C.【乙】词境界阔大,气魄宏伟,刚健峭拔,苍凉悲壮。所以王国维称之有李太白“西凤残照,汉家陵阙”之风。D.【乙】词的上阕写景,围绕“异”字,分别从雁无留意,边声四起,孤城闭三个方面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22.在诗词大会上,有道文字线索题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在比赛中,主持人已给出了A、B、C三条线索,请你再编写一条D线索,让答题者最终锁定答案。(3分)A.该诗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尤长五言。B.世人将李白、杜甫与他并称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有“诗佛”之称。C.此诗是诗人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途中所作。D. 23.【甲】诗和【乙】词都借用了“勒石燕然”的典故抒发感情,有什么异同?(4分)【参考答案】【分析】【甲】《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乙】《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举解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ACD.正确;B.有误,全诗通过“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奇壮丽大漠的雄浑景色。“归雁”是作者出使边塞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京城,情境上如同“归雁”,传达出漂泊无的内心感受。故选:B,(2)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以及对一些文学常识的把握。A.考查的是文学常识;B.考查的是诗人的评价;C.考查的是这首诗的写作背景。D.由于这道文字线索题设定的答案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以这两句的妙处在于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先通读诗词,理解大意,然后结合用典的句子,来理解作者借用典故表达的思想感情。【甲】《使至塞上》中“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乙】《渔家傲》用典句子“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不甘心无功而返的思想感情。《雁门太守行》用典句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土。诗人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答案:<1)B(2)示例一:这两句诗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示例二:营造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氨围,表达了诗人对大漠奇特壮丽风光的赞美。(3)相同点:都表现了边关战事吃紧。都含蓄地表达出慷慨雄壮的思想感情。不同点:①【甲】诗作者借此典故,将镇守边关的节度使崔希逸比之为窦宪,有称颂其战功之意。②【乙】词作者借此典故,写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2020甘肃天水)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2分)(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分)【参考答案】12.(1)“衡阳雁去”“霜满地”(2)饮一杯浊酒遥寄万里思乡之情,功名未立,没有理由盘算还乡日期。此句用典,表达词人的思乡,却因未建功立业不甘还乡的矛盾之情。解析:先翻译句子再分析词人情感。(2020广东广州)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选出对范仲淹《渔家傲》赏析有误的一项( )BA.起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了地点、季节,一个“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B.上阕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C.下阕前两句写出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自己与征人们还未建立军功,还乡之计无从谈起的矛盾心理。D.这首词表面上写出作者的英雄气概和战士们生活的艰苦,其实是对宋王朝消极防御政策所造成严重后果的反映。(2020辽宁锦州)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的情感。(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参考答案】【分析】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是通过全词景物的描写,气氛的渲染,婉曲地传达出来。综观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们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解答】(1)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胸怀。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这个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一杯浊酒难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久戍边关功业未成,归家遥遥无期。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复杂情感。(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用流畅的语言把描绘的画面表达出来。“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杀之气。“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作者选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诗句中的“泪”一词集中表现了作者的感情。(2020青海)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这首词的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风景之“异”,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
C.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D.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分析】《渔家傲•秋思》是由范仲淹创作,是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时写的一首抒怀词。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上片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下片写戍边战士厌战思归的心情。范仲淹的《渔家傲》变低沉婉转之调而为慷慨雄放之声,把有关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到词里,可谓大手笔。【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内容、情感的理解及辨析能力。ABC.正确;D.有误,“羌管悠悠霜满地”的意思是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哪能安然入睡,将军士卒白了头发泪流不尽。它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写的是霜,不是月光。改为“以霜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二(2)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乡愁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而产生。燕然未勒也是《封燕然山铭》这个典故而来:东汉和帝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北伐匈奴,大破之,在漠北燕然山刻石记功,由班固执笔,颂汉威德,就是所谓“勒石燕然二勒字此处是雕刻的意思。这个典故委婉的表达了将士们的矛盾心理。一杯浊酒难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久戍边关功业未成,归家遥遥无期。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复杂情感。答案:D(2)示例:一杯浊酒难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但久戍边关功业未成,归家遥遥无期。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复杂情感。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随着军营的号角声响起,四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像千里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烟雾弥漫中,落日朦胧,只见四野荒漠,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笛的声音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将军和征人们不能入寐,他们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伤心眼泪。(2020四川广安)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1、下列对这首词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所写的一首词,“渔家傲”是其词牌名,“秋思”是词的题目B.词的上阕紧扣“异”字来描写塞下秋景,展现了一幅奇丽秀美的边塞战地风光画面。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兼具爱国激情和浓重乡思,情绪复杂而矛盾。D.全词以作者亲眼所见之景表现了作者的英雄气概和戍边将士的艰苦,读来真切感人。12、”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是本词的显著特点,请结合全词进行具体分析。(4分)【参考答案】11、B12、词的上阕侧重写景。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是借雁去衡阳回雁峰的典故,来反映人在塞外的思归之情。思归不是因为厌弃边塞生活,不顾国家安危。而是边防凄厉的号角声以及周遭的狼嗥风啸声,令人心寒。更奈何日落千嶂,长烟锁山,孤城紧闭,此情此景甚是令人怀念故乡的温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个长期戍边的老将,惦念亲人和家乡也是很自然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此句写得最成功,仅10个字便勾勒出一派壮阔苍茫的边塞黄昏景致。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下阕一开头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本是乳白色的米酒,这里也暗喻心情重浊。因为思归又不能归以致心情重浊。“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正在这矛盾的心绪下,远方羌笛悠悠,搅得征夫们难以入梦,不能不苦思着万里之遥的家乡,而家乡的亲人可能也在盼望白发人。“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沈沈懦IJ南震揭劭复杂感情。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2.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风景与中原地带风景的大不相同。B.上阕后半部分景物描写极具感染力,边声、号角声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样和之气的战地画面。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了词人与征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家乡,却又因战功未建,不能如愿而归。D.整首词意境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词中描写的是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词人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读来真切感人。【参考答案】12.B(B中的“充满样和之气的战地画面”是错的)(2018广西北部湾)【甲】《渔家做》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友征夫泪。【乙】《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两首诗词均借用了典故表达思想感情。【甲】词用典故,表达了;【乙】诗则用燕昭王筑台招纳贤士的典故,表达了。(每空]分,共3分).【甲】词委婉曲折,【乙】诗豪迈奔放。请选择其中一首,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3分)【参考答案】(3分)窦宪勒石燕然(1分),将上们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1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志向(1分)。(3分)答案要点:结合词句内容1分,分析2分。甲词分析须立足于“委婉曲折”,乙诗分析须立足于“豪迈奔放”。示例1:甲词借鸿雁南飞之坚决,借浊酒一杯之苦楚衬托征人思乡之深切(1分),借“燕然未勒”表达功业未成之遗憾(1分),委婉曲折的表达了戍边将士欲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1分)。(“委婉曲折”表现:情感的复杂性,抒情的含蓄性。)示例2: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1分),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1分),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1分)。(“豪迈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2018广西桂林)【甲】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乙】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下面对《渔家傲•秋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渔家傲,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在戍守西北边疆期间的感怀之作。B.词的上片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季节是秋天。“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傍晚。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便关闭了城门,这与内地华灯初上的景象迥然不同。“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将士们对戍边生活的怨恨之情。.【甲】【乙】两文都是写边塞内容的。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参考答案】8.D9.示例:《渔家傲•秋思》“浊清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运用了心理描写(或典故),表达了戍边将士功业未成,有家难回的矛盾心理和思乡愁苦之情。“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或外貌描写),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运用了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戍边将士的思乡愁苦之情。《使至寒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苦闷之情。"单"'‘张"写出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独落寞之情。(2018黑龙江绥化)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士们生活的艰苦。B.“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C.《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2分)【参考答案】.C.《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天净沙•秋思》衣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2018湖北黄石)
渔家傲范仲俺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用近乎白描的方式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笛瑟悲凉的边塞风光图。“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一到秋天,衡阳的大雁奋翅南飞,毫无留恋之意,生动表现了征人的内心感受。“将军白发征夫泪”皆因“燕然未勒归无计”,爱国热情,浓重相思兼而有之,构成将军、征夫复杂矛盾的情绪。D.这首词将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耳闻目睹,新身经历的场景,读来真实感人。.品析“浊酒一杯家万里”一句中“一杯”和“万里”的妙处。【参考答案】23.B24.简单的两个数量词,巧妙的连在一起,鲜活地勾画出边疆将土,想要借一杯浊酒消解乡愁,却因遥远的家乡还不知归途,而乡愁更浓。(2018湖北十堰)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11.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B【解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寒冷,生活很艰苦。.答案:上片侧重描写(1分);下片侧重抒情(1分)。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凄凉悲苦”、“愤懑不平”,答对两点给3分)(2018湖南怀化)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8.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AA.衡阳雁去 B.四面边声 C.长烟落日 D.孤城紧闭19.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C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20.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D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C.无为在纹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2018山东泰安)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2.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风景与中原地带风景的大不相同。B.上阕后半部分景物描写极具感染力,边声、号角声写动,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写静,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出一幅充满样和之气的战地画面。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正面揭示了词人与征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家乡,却又因战功未建,不能如愿而归。D.整首词意境苍凉悲壮,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词中描写的是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词人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读来真切感人。【参考答案】12.B(B中的“充满样和之气的战地画面”是错的)(2018广西南宁)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选出下列对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D“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里是“异”于内地的边城,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们的一种矛盾心理。C.“羌管悠悠霜满地”,夜寒霜浓之时,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D.这首词上片描写塞下秋景;下片抒情,集中抒发了成边将士的英雄气概和建功之志。(2018辽宁本溪)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 .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二答: 【参考答案】.①思念家乡。②渴望成就功业。(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示例:①选景典型生动,边声噪杂,号角呜咽,千嶂、长烟、落日、孤城,展现了边塞特异风光。②渲染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为下阙的抒情蓄势。(一点1分,共2分)(2017河南)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全词用语精炼传神。上片一个“”字,点明边塞战事吃紧;下片一个“"字,尽显征人无尽悲怆。(2分).“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揭示了征人的矛盾心理,请具体谈谈。(2分)【参考答案】10.闭泪 11.征人们都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2017湖北襄阳)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6.有关《天净沙•秋思》和《渔家傲•秋思》两首古诗,下列分析与理解专簿的一项是BA.这两首古诗词题目都是“秋思”,写的季节都同为秋天,反映的主题都有“思乡”。B.两首诗词写法上,均运用了典故,都写了“思乡之切”与“归家不得”的矛盾心理C.《天净沙•秋思》语言简约,风格悲凄;《渔家傲•秋思》语言凝练,风格更显悲壮D.“断肠人”道出游子的思乡之悲,''征夫泪”道出将土的思乡之愁。(2017四川眉山)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两句,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怎样的共同心理?(2分)【参考答案】【答案】这两句诗揭示了作者和征人们思念家乡却因未建功立业而无法回去的矛盾心理。【解析】试题分析:此首诗是边塞诗,根据所学所记,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与思想内容,抓住诗句中“家万里”和“归无计”两词,即可理解“征夫”与诗人思乡心切而又坚守边疆为国报效的矛盾心理。【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016黑龙江龙东)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①全词情调苍凉悲壮、感情抑郁沉挚,一改花间词柔媚词风,开了宋词工流派)的先河;抒发了边塞将士― 的感慨和 —的情怀。②首句写“塞下秋来风景异”,与词人家乡中原相比“异”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豪放派壮志难酬思乡忧国②“衡阳雁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家乡吴地大不相同(气候);“四面边声连角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是中原所没有的(声音):“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也异于内地城市华灯初上的景象(背景).(2016四川乐山)渔家傲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注释:(D星河:银河。⑵谩有,空有。(3)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8、(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一二两句所写的梦境。(2分)(2)下阕哪一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参考答案】8,(1)示例:清晨,茫茫的大海上,云雾弥漫,波涛汹涌。海风呼啸,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转动一般;而无数的船帆在风浪中飞舞前进。(2)答: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2016江苏盐城)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首句中的字统领了上阕景物。(1分).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此人怎样的心理。(2分)【参考答案】.异14.C15.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2015贵州黔南)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1)描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呈现的画面。(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矛盾心理?【参考答案】24.(4分)⑴(2分)示例:连绵起伏的群峰像千里屏障一样,烟雾迷茫中,落日朦,胧,暮霭沉沉,一座边城伫立在崇山峻岭间的荒漠上,孤零零的,城门紧紧地关闭着。评分说明:描.绘的文字切合情景,有画面感,意近即可。⑵(2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和亲人,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评分说明:意近即可。(2014湖北恩施)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6、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描写的景物有 (至少写三种)(4分)1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3分)【参考答案】.雁去(1分);雁、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任写三种,一种1分)(共4分)17、互文(1分):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2分)(共3分)(2015四川内江)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画线句描绘的景物特点是,“孤城闭”暗示了.(2分).写出全词所表达的情感。(2分)【参考答案】14、荒芜萧索 军事态势的严重15、这首词表达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答到其中一方面只得1分(2015广西钦州)【甲】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乙】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1)结合甲词乙诗内容,谈谈划线部分所流露出的情感有何异同?(2分)答:(2)乙诗颈联从视听两个角度展现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加以描绘。(2分)答:【参考答案】13.(1)同:甲词乙诗都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1分)异:甲词还抒发了将士久陷疆场,思念家乡,遥无归期的感慨。(1分)(2)【示例】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的青龙白虎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2分)(2015四川达州)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本词上阕描写边塞,下阕抒情。全词写景和抒情完美结合,表现出一种的艺术风格。.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氐州的一项是( )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和军事态势的严峻。“衡阳雁去无留意”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燕然未勒归一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参考答案】23.(2分)荒凉的秋景 苍凉悲壮(每空1分,意对即可)24.(2分)B(2014湖北十堰)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朝代)的(人名),其中“渔家傲”是,“秋思”是.(2分)(2)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边塞秋景,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下片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北宋(宋)范仲淹词牌名题目(2分,每空0.5分)(2)“异”(1分)思乡(忧国)(1分)(2014四川巴中)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上阕先用“异”字总写边塞秋景与内地的不同,然后以大雁、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意象描绘清朗、秀美的边塞风光。.“长烟落日孤城闭”是写暮霭生成,夕阳西下,城门紧闭。这一句反映了当时西北边关战事吃紧,守军戒备森严的紧张形势。C.下阕首句写将士远离家乡,戍守边关,旷日持久;“燕然未勒”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勒功而还得典故,表达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情激情与思乡之苦交相融会,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有一种苍凉而悲壮的美。【参考答案】.A【解析】A中的风景应为“萧瑟、苍凉”而非“清朗、秀美工(2013广西南宁)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以一个“”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2分).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运用了互文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参考答案】.边塞秋景异(每空1分,满分2分).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的哀伤,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思念家乡”、“功业难成”、“愤懑不平”各1分,满分3分)(2013湖北鄂州)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朝代)的,其中“渔家傲”名,"秋思”是。(2分)(2)这首词中“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突出了‘'塞下秋景”“天冷”、和的特点;词中的“家万里”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北宋(宋),范仲淹,词牌,题目。(2分。每个要点0.5分)(2)声杂、城孤(1分。每个要点0.5分,意思相近即可)。思乡(思乡、忧国)(1分)。(2013四川眉山)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词的上阙写景,围绕“”字着笔,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暗含着军事态势的严重;下阙抒怀,慨叹和,表现了戍边将士复杂的心态。(3分)【参考答案】10.(3分)异功业未立(或“燕然未勒”)思念家乡(或“归无计”、“归期无计”)(意思对即可)。(2013云南昭通)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结合上片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句词展现的画面。(3分)(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秋风萧瑟,残阳如血。万重山中,烟雾迷茫。一座孤城.潇然兀立:边声四超.清角吹凉。边关艰辛,尽在其中。(此答案仅供参考)(3分)(2)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2分)(仅答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给满分)(2012贵州毕节)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参考答案】9、【答案:对家乡的怀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10、【答案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2012湖南郴州)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对《渔家傲》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3分)A.“四面边声连角起”写出边塞战马嘶呜、朔风狂吹树木的尖啸和军营号角的凄厉oB.“长烟落日”本有塞外苍茫的意境,但与“孤城闭”连接之后又含有了肃杀之气。C.“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D.“将军白发征夫泪”是由于功业未建、故乡难返,与“风景异”的内容毫无关联。(2012辽宁沈阳)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首句中的“异”字统领了上阕哪些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2分)”异”统领的景物有: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3分)答: 【参考答案】.衡阳雁、边声连角、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答出4个景物可得2分).(3分)参考示例:西北边塞荒芜萧索,边地的悲凉之声和着营地的号角从四面八方传入耳中,重重叠叠的山嶂里,长烟直上天空,落日斜照,孤城紧闭,举目望去,一片凄凉。(意象正确,画面内容描述生动形象且语意通畅,可得3分,如直接翻译扣1分)(2012四川宜宾)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2分).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2分)答: .就表达方式而言,这首词的上阙运用了,下阙运用了o(2分).由“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词句,可以使人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表达塞外奇特壮美景象的诗句“,(2分)【参考答案】.与中原不同孤寂荒凉(2分).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之情。(2分).描写抒情(2分)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011贵州黔东南)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1分)13、“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参考答案】12、D13、写出了室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的情形,再现了边塞的悲凉。(2011江苏徐州)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9.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词人着意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内地景象的迥然不同。B.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从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卫国思家的心理矛盾。C.结尾三句情调激昂、高亢。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的腐朽和软弱及其不修武备、不重边功做法的愤懑之情。D.词人写了自己亲临目见的景物,表达了戍边将士复杂的情感,全词意境壮阔,形象鲜明,语言凝练,读来真切感人。(2011新疆乌鲁木齐)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8.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A.这首以“秋思”为题的《渔家傲》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时的感怀之作,“渔家傲”是词牌名。B.词的上片重在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点和时间,并以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边塞秋景与中原之不同。C.词的下片集中抒发边塞将士的愁思,反映出思乡与卫国的矛盾心理。结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以互文的形式,含蓄地表达了对朝廷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D.全词意境悲凉,与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起为宋词婉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11四川德阳)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一个“”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2分)(2)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赏析。(4分)【参考答案】11.6分:(1)异;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分)(2)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4分)。(2010贵州铜仁)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瘴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2分).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B.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参考答案】.千幢里,长烟落日孤城闭.C(2009新疆)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6.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B.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塞外边关秋景图,渲染了边塞的萧索荒凉。“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句,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7.“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描写的景象,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哪两句诗相似?请写出来,并谈谈二者的意境有什么不同。(3分)【参考答案】6、D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同的意境:“长河”句,萧条荒凉;“大漠”句,雄浑壮美。(2009广西梧州)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3、“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分)14、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3、天冷、声杂、城孤。14、思乡之情。(2008浙江金华)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D.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参考答案】7、B8、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分)(2007广西百色)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20、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21、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19、睡觉(2分)2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分)21、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2007贵州遵义)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6、①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1分)②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C、词的下片中“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参考答案】①雁去②C(2007湖北孝感)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参考答案】(1)本题2分,一点1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2)本题1分。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3)本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2007江苏泰州)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上面的作品都先以情景渲染气氛,不约而同地选取萧杀的季及声,渲染了气氛。(3分)(2)两首作品都描写边塞生活,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2分)【参考答案】1、秋号角紧张2,《雁门太守行》抒发决心慷慨赴战,报效朝廷,为国捐躯的情怀。《渔家傲秋思》中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2006广东广州天河)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参考答案】3.雁去4.C(2006年湖北仙桃中考试题)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参考答案】(1)D(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2005河南洛阳)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用“/”划分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3分)长烟落日孤城闭.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诗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这首诗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19.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自然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请写出一个表现西北风光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诗句:(1分)理解分析:(3分)。【参考答案】17.长烟/落日/孤城闭(3分)18.D(3分)19.(4分,诗句1分,理解分析3分。此题答案不求统一,符合要求即可。)(2003甘肃)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将士的思乡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范仲淹诗文中的名句,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3分)答: 【参考答案】5.D(3分)6.开放性题目,共3分。答案要点:①能明确更喜欢哪一句(1分);②能从内容、形式、知名度、使用频率等方面选一点来比较说明为什么喜欢。(2分)(2003广西玉林)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以上两首古诗词,分别用①“"②""三个字表达自己虽年老却不以为意仍愿为国效力的心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同是表达爱国之志,但运用的表现手法不一样:前者③,后者④。(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以“狂”字贯穿,纵情放笔,气势豪迈。请说说该词上片是如何体现"狂”的。(4分)【参考答案】.①示例:鬓微霜 ②.不自哀 ③.运用典故 ④.想象(联想).示例:上片起句陡兀,“老夫聊发少年狂”他写这首词时节三十八岁,却自称“老夫”,这是描绘的心态上的“狂”:接着描写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词人“左牵黄,右擎苍”的英姿,“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倾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亲射虎,看孙郎”,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射虎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这是举止上的“狂”。(2021湖北黄冈)【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乙】江城子李好古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少年有意伏中行①,就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双阙③远,空怅望,过维扬④。【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就(gu6):杀敌后割取左耳以记功。③双阙:指代朝廷。④维扬:即扬州。宋室南渡后金人多次攻入扬州,破坏惨重。.对两首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词运用典故:“亲射虎”作者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许,表示可以为国戍边;“射天狼”,喻指打败侵扰边境的西夏军队。.乙词中的''沙”“草”“天”“路”这些意象,为我们展现了维扬劫后的荒凉景象,再加上“平”“浅”“长”“茫茫”等修饰语,共同营造了辽远凄迷的意境。C.甲词上片记叙此次出猎的情况,下片以议论为主。乙词上片前五句描写见闻,下片结尾处点维扬,全词中间部分集中抒情,这种写法能使结构紧凑。D.两首词都表现了作者想奔赴沙场、英勇杀敌的报国壮志。苏轼虽带着不得重用的无奈,但更有进取的“狂气”。李好古虽目睹维扬破败,痛心惆怅,但仍有御敌情怀。【参考答案】C(根据甲词下片关键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可知,诗人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表达方式是抒情)(2021辽宁盘锦)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A.“聊”,姑且,暂且;“骑”,一人一马的合称;“天狼”,星名,传说天狼星“主侵掠”(《晋书天文志》),喻指侵扰西北边境的西夏军队。B.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记叙了身为太守的词人一次带领全城兵民激情出猎的情景;下片以抒情为主,抒发了词人对即将领兵出征西北为国御敌立功的热切期盼。C.本词气势豪迈。一个发狂出猎亲射虎的太守,一个开怀畅饮意气风发的老夫,词人年老而轻狂的表象中充满了渴望出征杀敌报效国家的激情与豪迈。D.本词善用典抒情。“孙郎”是词人以孙权自喻,表示勇武可用。同是用典,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表示自己有孙权一样的雄心壮志。(2021广西玉林)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①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亲射虎,看孙郎”中的“孙郎”指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辛苦遭逢起一经”一句中,“起一经”是指作者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B.《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过零丁洋》的表达方式都是先记叙后抒情。“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两句诗巧借地名,运用双关语,渲染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农村集体资产农民房屋租赁合同2篇
- 2025年度智能化农场承包经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幕墙施工安全协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营养面包研发与订购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专业摄影棚场地租赁及拍摄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木饰面产品市场推广与广告投放合同
- 房屋抵债合同(2篇)
- 2025版南京商业地产租赁税费结算合同4篇
- 着火场景的火源辨识与处置
- 红色革命故事《王二小的故事》
- 《白蛇缘起》赏析
- 海洋工程用高性能建筑钢材的研发
- 苏教版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英语48个国际音标课件(单词带声、附有声国际音标图)
- GB/T 6892-202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 冷库安全管理制度
- 2023同等学力申硕统考英语考试真题
- 家具安装工培训教案优质资料
- 在双减政策下小学音乐社团活动有效开展及策略 论文
- envi二次开发素材包-idl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