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文稿生物氧化讲解_第1页
演示文稿生物氧化讲解_第2页
演示文稿生物氧化讲解_第3页
演示文稿生物氧化讲解_第4页
演示文稿生物氧化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选)第五章生物氧化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教学目的及要求1·描述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2·了解CO2的生成3·熟悉呼吸链的组成及两条重要呼吸链4·熟悉ATP的生成、转移、利用5·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偶联部位、影响因素6·了解穿梭重难点:生物氧化的概念呼吸链的组成及两条重要呼吸链ATP的生成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偶联部位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第一节

概述introduction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主要有两个来源:光能(太阳能):植物和某些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生物能。化学能:动物和大多数的微生物,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有机物质(主要是各种光合作用产物)存储的化学能释放出来,并转变成生物能。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氧化称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

H2O的过程。糖脂肪蛋白质CO2和H2OO2能量ADP+PiATP热能*生物氧化的概念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相同点生物氧化中物质的氧化方式有加氧、脱氢、失电子,遵循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物质在体内外氧化时所消耗的氧量、最终产物(CO2,H2O)和释放能量均相同。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1、加氧反应这类反应包括:加氧酶催化的加氧反应和氧化酶催化的生成水的反应。能够使氧分子直接加入到有机分子中。例如:

【甲烷】

CH4+NADH+O2

CH3-OH+NAD++H2O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2、脱氢反应(1)脱氢在生物氧化中,脱氢反应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许多有机物质生物氧化的重要步骤。催化脱氢反应的是各种类型的脱氢酶。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琥珀酸脱氢+2H+

2e-+COOHCHCHCOOHCOOHCH2CH2COOH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乳酸脱氢酶CH3CHCOOHOHNAD+

NADHCH3CCOOHO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2)加水脱氢酶催化的醛氧化成酸的反应即属于这一类。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3、脱电子反应从底物上脱下一个电子.Fe2+Fe3++e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是在细胞内温和的环境中(体温,pH接近中性),在一系列酶催化下逐步进行,能量逐步释放,便于机体以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形式贮存和利用能量.进行广泛的加水脱氢反应使物质能间接获得氧,并增加脱氢的机会;脱下的氢与氧结合产生H2O,有机酸脱羧产生CO2。*

生物氧化与体外氧化之不同点生物氧化体外氧化能量是突然释放的。产生的CO2、H2O由物质中的碳和氢直接与氧结合生成。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糖原三脂酰甘油蛋白质葡萄糖脂肪酸+甘油氨基酸乙酰CoA

TAC2H呼吸链H2OADP+PiATPCO2*生物氧化的一般过程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生物氧化过程中CO2的生成α-单纯脱羧α-氧化脱羧β-单纯脱羧β-氧化脱羧****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R—CH—COOH︱NH2R—CH2NH2αCO2氨基酸胺氨基酸脱羧酶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O

CH3—C—COOHO

CH3—C~SCoAαNAD+NADH+H+CO2HSCoA丙酮酸丙酮酸脱氢酶系乙酰CoA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CH2—COOH︱COCOOHO

CH3—C—COOHαβCO2丙酮酸脱羧酶丙酮酸草酰乙酸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NAD+NADH+H+CO2异柠檬酸脱氢酶HO—CH—COOH︱CH—COOH︱CH2—COOHOC—COOH︱CH2︱CH2—COOH异柠檬酸α-酮戊二酸αβ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生物氧化记忆:氧化分解在机体,底物酶链氧分子.生成CO2 、H2O能量,能量转化ATP.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三、参与生物氧化的酶类

1、氧化酶类直接利用氧,产物为水,辅基含铜离子。[例]细胞色素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等。SH2S2Cu2+2Cu+O2-1/2O22e2H+

+2eH2O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

2、需氧脱氢酶类以氧为受氢体,产物为H2O2,辅基为FMN、FAD。O2SH2S2H2HH2O2FMN或FADFMNH2或FADH2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3、不需氧脱氢酶类代谢物脱氢,氧不是直接受氢体,而是经过一系列传递交给氧,生成H2O.FMNH2或FADH2SH2SNAD或NADP+NADH+H+或NADPH+H+FMN或FADSH2S4、其它酶类加单氧酶、加双氧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等。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第二节

生成ATP的氧化体系

TheOxidationSystem

ofATPProducing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定义代谢物脱下的成对氢原子(2H)通过多种酶和辅酶所催化的连锁反应逐步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这一系列酶和辅酶称为呼吸链(respiratorychain)又称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ferchain)。组成递氢体和电子传递体(2H2H++2e)

呼吸链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一、呼吸链的组成1.以NAD+和NADP+为辅酶的脱氢酶类2.黄素蛋白3.铁硫蛋白4.泛醌5.细胞色素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NAD+和NADP+的结构R=H:NAD+;R=H2PO3:NADP+

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NAD+(NADP+)和NADH(NADPH)相互转变氧化还原反应时变化发生在五价氮和三价氮之间。【作用】辅酶接受代谢物脱下的2H,传递给黄素蛋白。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FMN和FAD结构中含核黄素,发挥功能的部位是异咯嗪环,异咯嗪的第1、10位N上可加氢氧化还原反应时不稳定中间产物是FMN•。黄素蛋白【作用】进行可逆的脱氢加氢反应。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铁硫蛋白中辅基铁硫簇(Fe-S)含有等量铁原子和硫原子,其中铁原子可进行Fe2+Fe3++e反应传递电子。Ⓢ表示无机硫铁硫蛋白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作用】将FMN或FAD中的电子传递给泛醌。【传递机制】单电子传递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泛醌(辅酶Q,CoQ,Q)由多个异戊二烯连接形成较长的疏水侧链(人CoQ10),氧化还原反应时可生成中间产物半醌型泛醌。泛醌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是一类以铁铁卟啉为辅基的催化电子传递的酶类,根据它们吸收光谱不同而分类。(简写为cyt.)是含铁的电子传递体,辅基为铁卟啉的衍生物,铁原子处于卟啉环的中心,构成血红素。各种细胞色素的辅基结构略有不同。线粒体呼吸链中主要含有细胞色素a,b,c和c1等,组成它们的辅基分别为血红素A、B和C。细胞色素a,b,c可以通过它们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鉴别。细胞色素主要是通过Fe3+

Fe2+

的互变起传递电子的作用的。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细胞色素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细胞色素aa3(细胞色素氧化酶)参与组成呼吸链的细胞色素排列顺序

Cytb→Cytc1→Cytc→Cytaa3→O2cyta和a3组成一个复合体,不易分开,除了含有铁卟啉外,还含有铜原子。cytaa3可以直接以O2为电子受体。在电子传递过程中,分子中的铜离子可以发生Cu+

Cu2+

的互变,将cyt.c所携带的电子传递给O2。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细胞色素c氧化酶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呼吸链组成及作用记忆法辅酶Ⅰ、Ⅱ黄素酶,泛醌铁硫色素系。逐级传递氢、电子,中间释放ATP。氧化都在细胞器,主要部位线粒体。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四种具有传递电子功能的酶复合体(complex)*泛醌和Cytc均不包含在上述四种复合体中。人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呼吸链各复合体在线粒体内膜中的位置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二、呼吸链成分的排列顺序依据: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到高的顺序

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1.NADH氧化呼吸链NADH→复合体Ⅰ→Q→复合体Ⅲ→Cytc→复合体Ⅳ→O22.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琥珀酸→复合体Ⅱ→Q→复合体Ⅲ→Cytc→复合体Ⅳ→O2*呼吸链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原核细胞的质膜上.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NADH氧化呼吸链FADH2氧化呼吸链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电子传递链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NADH电子传递链FADH2电子传递链

电子传递链的类型2H+2H+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三、胞浆中NADH的氧化胞浆中NADH必须经一定转运机制进入线粒体,再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转运机制主要有α-磷酸甘油穿梭(α-glycerophosphateshuttle)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malate-asparateshuttle)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1.α-磷酸甘油穿梭机制(脑、骨骼肌中)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

NADH+H+NAD+

线粒体内膜

线粒体外膜膜间隙

线粒体基质α-磷酸甘油脱氢酶呼吸链磷酸二羟丙酮α-磷酸甘油FADH2FAD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2.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机制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NADH+H+NAD+谷氨酸-天冬氨酸转运体苹果酸-α-酮戊二酸转运体苹果酸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谷氨酸苹果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胞液线粒体内膜基质呼吸链天冬氨酸NAD+NADH+H+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第三节ATP的生成TheproducingofATP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一、高能磷酸键与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大于21KJ/mol的磷酸酯键,常表示为P。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

高能磷酸化合物生物体内有许多磷酸化合物,其磷酸基团水解时可释放出20.92kJ/mol以上自由能的化合物称为高能磷酸化合物。按键型的特点可分为以下4种: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1.磷氧键型:焦磷酸化合物如三磷酸腺苷(ATP)是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典型代表。ATP磷酸酐键水解时,释放出30.54kJ/mol能量,它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在能量转换中极为重要;酰基磷酸化合物如1,3二磷酸甘油酸以及烯醇式磷酸化合物如磷酸烯醇式丙酮酸都属此类。CH3COOPOO-O-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

2.磷键型化合物如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

RCOSCoAOPOONHCNHNCH3CH2COOH3.酯键型化合物如乙酰辅酶A。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4.甲硫键型化合物如S-腺苷甲硫氨酸。此外,脊椎动物中的磷酸肌酸和无脊椎动物中的磷酸精氨酸,是ATP的能量贮存库,作为贮能物质又称为磷酸原。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levelphosphorylation)

是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生成高能键,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一)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PADPATP二、ATP的生成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

(二)氧化磷酸化定义氧化磷酸化(oxidativephosphorylation)是指在呼吸链电子传递过程中偶联ADP磷酸化,生成ATP,又称为偶联磷酸化。

氧化反应是磷酸化反应的基础,而磷酸化反应是氧化反应的结果。底物~PADPATP呼吸链2H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2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底物水平磷酸化底物~PADPATP氧化磷酸化底物~PADPATP呼吸链2H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3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甘油酸激酶3-磷酸甘油酸ADPAT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激酶丙酮酸ADPATP琥珀酰辅酶A合成酶琥珀酰辅酶A琥珀酸+HSCoAADPATPGTPGDP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糖酵解TAC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4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2.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NADH氧化呼吸链:3个;琥珀酸氧化呼吸链:2个。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5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线粒体离体实验测得的一些底物的P/O比值底物呼吸链的组成P/O比值可能生成的ATP数β-羟丁酸NAD+→复合体Ⅰ→CoQ→复合体Ⅲ2.4~2.83→Cytc→复合体Ⅳ→O2琥珀酸复合体Ⅱ→CoQ→复合体Ⅲ1.72→Cytc→复合体Ⅳ→O2抗坏血酸Cytc→复合体Ⅳ→O20.881细胞色素c(Fe2+)复合体Ⅳ→O20.610.681~每消耗一克原子氧所需消耗无机磷的克原子数称为P/O比值。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6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ATPATPATP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电子传递链自由能变化

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7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3.氧化磷酸化的偶联机理1.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hypothesis)

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H+)从线粒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度回流时驱动ADP与Pi生成ATP。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8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线粒体基质

线粒体膜++++----H+O2H2OH+e-ADP+PiATP化学渗透假说简单示意图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69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化学渗透假说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0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2.ATP合酶由亲水部分F1(α3β3γδε亚基)和疏水部分F0(a1b2c9~12亚基)组成。ATP合酶结构模式图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1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3.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1)ADP/ATP比值的调节ADP/ATP比值增大,氧化磷酸化速率加快;ADP/ATP比值减小,氧化磷酸化速率减慢。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2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使ATP的合成和分解都增加,它诱导Na+,K+-ATP酶的生成使ATP分解,因ADP导致氧化。它还使解偶联蛋白基因表达和耗氧,产热。

,(2)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3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3)抑制剂①呼吸链抑制剂【作用】阻断呼吸链中某些部位的电子传递,导致生命活动停止,引起死亡。[例1]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等:抑制复合物I的Fe-S蛋白。[例2]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抑制CytbCytc1(复合物Ⅲ)的电子传递。[例3]CO、CN-、N3及H2S等:抑制Cytaa3(复合物Ⅳ)。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4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CO、CN-、N3-及H2S×各种呼吸链抑制剂的阻断位点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5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②解偶联剂(uncoupler)【作用】使氧化磷酸化脱离解偶联蛋白:人体棕色脂肪组织中含大量线粒体,其内膜中含解偶联蛋白,它转运H+,释放热量,维持体温。(骨骼肌,心肌)③氧化磷酸化抑制剂【作用】对电子传递和ADP的磷酸化均有抑制。[例]寡霉素:与ATP合酶的F0部位结合,破坏H+回流,影响呼吸链质子泵的功能,抑制电子传递。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6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解偶联蛋白作用机制(棕色脂肪组织线粒体)ⅢⅠⅡF0F1ⅣCytcQ胞液侧基质侧解偶联蛋白热能H+H+ADP+PiATP新生儿橡皮肿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7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三、

ATP的贮存和利用(一)ATP的功能1、维持生理活动---分泌,吸收,收缩,神经传导等。2、生化活动----合成代谢等。(二)ATP的贮存磷酸肌酸(creatinephosphate,CP)是肌肉中能量的贮存形式。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8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贮存和利用

二磷酸核苷激酶的作用ATP+UDPADP+UTPATP+CDPADP+CTPATP+GDPADP+GTP腺苷酸激酶的作用

ADP+ADPATP+AMP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79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ADPATP~PATPADP~P氧化磷酸化胞液线粒体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0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ADPATP~PATPADP~P氧化磷酸化胞液线粒体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1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肌酸激酶的作用磷酸肌酸作为肌肉和脑组织中能量的一种贮存形式。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2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ATP的生成和利用ATPADP肌酸磷酸肌酸

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P~P机械能(肌肉收缩)渗透能(物质主动转运)化学能(合成代谢)电能(生物电)热能(维持体温)生物体内能量的储存和利用都以ATP为中心。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3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1.关于生物氧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物氧化是在体温,pH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

B.生物氧化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并逐步氧化,逐步释放能量

C.其具体表现在消耗氧和生成二氧化碳

D.最终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和能量

E.所产生的能量均以ADP磷酸化为ATP的形式生成和利用答案:【E】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4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2.关于呼吸链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它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的线粒体或微粒体

B.它是产生ATP,生成H2O的主要方式

C.NADH氧化呼吸链是体内最普遍的

D.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作用可以被解除

E.以上都不是答案:【A】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5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4.各种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的排列顺序是

A.aa3→b→c→c1→O2B.c→c1→b→aa3→O2C.b→c1→c→aa3→O2D.aa3→b→c1→c→O2E.c→b→c1→aa3→O2答案:【C】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6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5.1克分子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时,脱下的氢通过呼吸链传递,在氧存在时,可生成

A.1克分子ATP和1克分子H2OB.1克分子ATPC.2克分子ATP和1克分子H2OD.2克分子ATPE.无ATP和H2O生成答案:【C】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7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第四节

其他氧化酶系TheOthersOxidationEnzymeSystems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8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一、微粒体中的酶类(一)加单氧酶(monoxygenase)*催化的反应:RH+NADPH+H++O2ROH+NADP++H2O故又称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functionoxidase)或羟化酶(hydroxylase)。上述反应需要细胞色素P450(CytP450)参与。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89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90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二)加双氧酶此酶催化氧分子中的2个氧原子加到底物中带双键的2个碳原子上。

例如:

(O2)

色氨酸吡咯酶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91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二、过氧化物酶体中的酶类(一)过氧化氢酶(catalase)又称触酶,其辅基含4个血红素2H2O22H2O+O2

过氧化氢酶

本文档共98页;当前第92页;编辑于星期一\17点20分(二)过氧化物酶(perioxidase)以血红素为辅基,催化H2O2直接氧化酚类或胺类化合物

R+H2O2RO+H2ORH2+H2O2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