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分泌系统药理主讲:李军药理学教研室1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第35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背景1.1855年,ThomasAddison及其同事报道了Addison’病2.直到1920年人们方认识到肾上腺皮质对于维持人体功能的极端重要性3.1936年自肾上腺皮质提取物中制备了多种固醇结晶4.1948年人工制备了可的松并用于临床研究5.1950年发现可的松本身无生物活性,其产物氢化可的松具有治疗作用6.1958年发现了抗炎活性和稳定性更好的地塞米松2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
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方,左右各一,肾上腺分为两部分:外周部分为皮质,占大部分;中心部分为髓质,占小部分。
肾上腺皮质的组织结构自外向内分为:球状带盐皮质激素,主要为醛固酮束状带糖皮质激素,主要为氢化可的松网状带性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hormones)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激素的总称。3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4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性激素5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
【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6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ACTH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午夜12时血中浓度最低,凌晨渐升高,上午8-10时最高。由于ACTH分泌的节律波动,促使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也出现相应的波动。ACTH分泌的这种节律波动是由下丘脑CRF节律性释放所决定的。
皮质激素分泌的昼夜节律性7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糖皮质激素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生理功能必需基团:基本结构为甾核C3的酮基C4-5的双键C20的羰基C21的羟基
8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
糖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
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17位-羟基、11位-氧/羟基17位-无羟基、11位-无氧/与C18相连9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盐皮质激素化学结构C17上无-OH,C11上无O或有O与C18相联10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糖皮质激素化学结构改造:C1-2的为双键抗炎作用增强、水盐代谢作用减弱11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改造:C9引入-F,C16引入-CH3或-OH则抗炎作用更强、水盐代谢作用更弱12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常用GCS的比较13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根据GCs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将其分为:短效(<12h):可的松、氢化可的松中效(12-36h):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曲安西龙长效(>36h):地塞米松、倍他米松14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GCS的作用广泛而复杂,且随剂量的不同而变化,在生理情况下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主要影响正常物质的代谢过程。缺乏时,将引起代谢失调乃至死亡应激状态时,机体分泌大量糖皮质激素,通过允许作用等,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强烈刺激。超生理剂量(药理剂量)时,除影响物质的代谢外,还可产生抗炎、免疫抑制和抗休克等药理作用。【生理效应及药理作用】15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药动学】
吸收:口服、注射均吸收迅速、完全。
吸收后10%游离型10%清蛋白90%结合型80%CBG(肝病时CBG合成↓,肾病时CBG排出↑,可使free-GCS↑)
16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生物转化
在肝脏代谢转化:第一步---C4-C5间双键被加氢还原第二步---C3酮基由羟基取代第三步---羟基与葡萄糖醛酸或硫酸结合在肝内,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而生效,故严重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只宜应用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龙。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可加速GCS的分解。17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可的松氢化可的松泼尼松泼尼松龙
问题:肝功能不全时应使用何种激素?肝脏生物效应18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生理作用】1.糖代谢:肝、肌糖原↑,血糖↑
促进糖原异生↓葡萄糖分解为CO2的氧化过程,有利于中间产物乳酸、丙酮酸等在肝脏和肾脏转化为葡萄糖↓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总结:增加来路,减少去路,升高血糖---低糖饮食19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2.蛋白质代谢
加速分解→负氮平衡,抑制合成(较大剂量时)①提高Pr分解酶的活性。②加速氨基酸进入肝脏,生成肝糖原。
尤以胸腺、淋巴腺、肌肉、皮肤、骨组织等明显。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可使儿童生长减慢,肌肉萎缩无力、皮肤变薄,创伤难愈等。
注意:用药期间应多进食高蛋白食物。20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3.脂肪代谢
短期应用对脂肪代谢无明显影响长期大剂量应用升高血浆胆固醇激活四肢皮下的脂酶,促使皮下脂肪重新分解,重新分布在面、颈、上胸部、背、腹及臀部,形成满月脸和水牛背---向心性肥胖。21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22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
4.水和电解质代谢
↑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拮抗ADH,故能利尿;长期应用胃肠道---Ca2+的吸收↓,肾小管---Ca2+的重吸收↓---骨质脱钙。23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定义: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活性,但可给其他激素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如:糖皮质激素并不直接引起血管收缩,但必须有少量糖皮质激素存在时,儿茶酚胺的血管收缩作用才能表现出来。在应激状态,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所产生的强烈刺激二、允许作用(permissiveaction)24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药理作用】
三.抗炎作用(4倍于生理剂量):
1.抗炎作用强大2.对任何原因所致的炎症均有效3.对炎症的全程均有抑制作用炎症早期:↓渗出、水肿、毛细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及吞噬反应(红、肿、热、痛)炎症后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成,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4.抗炎不抗菌降低机体的防御功能(感染扩散、创口愈合延缓)25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机制
糖皮质激素与靶细胞胞浆内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结合后影响了一些参与炎症的基因的转录,从而产生抗炎效应。
26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27
作用机制糖皮质激素受体是由约80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组成,存在于细胞浆中,和几种蛋白质结合组成复合体而处于非激活状态。这些蛋白质主要包括热休克蛋白90(heatshockprotein90,HSP90)和热休克蛋白70(heatshockprotein70,HSP70)这些蛋白质所起的作用是帮助糖皮质激素受体维持一定的构型和处于未被激活状态,避免GR未活化时与靶基因DNA发生反应27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28
Theglucocorticoidreceptor28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8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糖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内与胞浆受体结合,并与HSP90解聚。以二聚体的形式进入核内,与DNA上的激素反应组分(GRE)结合。GRE增加mRNA转录,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而负性GRE(nGRE)则可阻遏mRNA转录,而减少相应蛋白质的合成。29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29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作用机制】
GCS与其R结合后,通过阻遏或诱导特殊基因转录而抑制炎症过程的某些环节
(1)对炎症抑制蛋白及某些靶酶的影响增加炎症抑制蛋白脂皮素的生成,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最终使炎症介质(如PG、LT等)生成和释放减少。(与NSAID的作用靶点不同)(图)抑制NO合酶和COX-2的表达,减少NO和PG的产生。NO生成增多可增加炎性部位的血浆渗出,形成水肿及组织损伤,加重炎症症状。30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0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31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1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
(2)抑制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产生
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慢性炎症):
促进白细胞的渗出、粘附激活内皮细胞、嗜中性细胞及巨噬细胞增加血管通透性,刺激LC增殖、分化。(3)诱导炎细胞的凋亡。32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2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4)收缩血管:通过允许作用使血管对CA的敏感性提高,使血管收缩,通透性降低,炎症减轻。33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3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抗炎作用的利和弊
利:改善炎症早期的红、肿、热、痛症状;防止炎症后期的组织粘连及瘢痕形成
弊:
↓机体防御功能→感染扩散、创口愈合延迟34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4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四.免疫抑制与抗过敏作用(1)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治疗量抑制细胞免疫;大剂量干扰体液免疫;35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5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特点:
①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吞噬和处理;
②抑制免疫母细胞的增殖和分裂;抑制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
③破坏参与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并使淋巴细胞移行至血管外、血液中LC↓
④消除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36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6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37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7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注意:GCS对正常生理免疫和病理免疫无特异性,长期使用可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感染。(2)抗过敏作用
机制: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过敏介质的释放38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8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五.抗休克作用
抗炎、免疫抑制、抗毒作用的综合结果抑制某些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组织损伤。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形成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但对外毒素无防御作用。39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39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休克BP内脏血管代偿性收缩内脏血管灌注降低酸中毒低氧缺血溶酶体破裂蛋白水解酶血浆蛋白(激肽原)心肌抑制因子(MDF)心肌抑制内脏血管持续收缩心输出量降低休克时MDF形成及糖皮质激素抗休克机制糖皮质激素类药物40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0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1.退热作用(迅速而良好)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反应性稳定溶酶体膜而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
2.血液与造血系统:(5多2少)增高: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功能降低)降低:淋巴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六、其他作用41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1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42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2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3.中枢神经系统:提高中枢兴奋性,可诱发精神失常;且能降低大脑的电兴奋阈值,促使癫痫发作,故精神病患者、癫痫患者慎用。4.骨骼和骨骼肌: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骨质疏松。GCS可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减少骨中胶原的合成,促进胶原和骨基质的分解,使骨质形成发生障碍。43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3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5.消化系统:
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食欲↑,粘液↓,肠粘膜的抵抗力↓,大剂量可诱发或加重溃疡。44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4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临床应用】1.严重感染(辅助治疗)
(1)严重急性感染--主要用于中毒性感染同时伴有休克者。细菌性感染: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GCS目的:利用其抗炎、抗毒和抗休克作用,增强机体对应激的耐受力,迅速缓解症状,防止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有助于病人渡过危险期。病毒性感染:一般不宜应用,因用后可减弱防御功能,有促使病毒扩散的危险。45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5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对于多种结核的急性期,特别是渗出为主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在早期应用抗结核药物的同时辅以短程GCS,可迅速退热,减轻炎症渗出,使体液消退,减少愈合过程中发生的纤维增生及粘连。但剂量宜小,一般为常规剂量的1/2-2/3.46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6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2)抗炎治疗及防治某些炎症的后遗症
糖皮质激素早期应用可防止或减轻脑膜、胸膜、心包、关节以及眼部等重要器官的炎症损害;炎症后期可抑制粘连、阻塞,改善瘢痕过度形成造成的功能障碍。47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7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2.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
①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严重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和肾病综合征等。可缓解症状但不能根治。多发性皮肌炎首选。一般采取综合疗法,不宜长期应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48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8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红斑狼疮多发性皮肌炎49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49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②过敏性疾病: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组织损伤和炎症过程(如荨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等)。治疗时以肾上腺受体激动药和H1受体阻断药为主,对严重病例或其他药物无效时,可辅以GCS。
③器官移植排斥反应:肝、肾、骨髓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与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合用,疗效更好。50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0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3.抗休克治疗适用于各种休克,有助于病人渡过危险期。感染中毒性休克:首选药,在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下,可及早、短时间、突击使用大剂量GCs;待微循环改善、脱离休克状态时停用,且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之后,停药则在撤去抗菌药物之前。过敏性休克:与首选药肾上腺素合用。低血容量性休克:补液补电解质,合用大剂量GCs51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1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4.血液病儿童急淋、再障、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过敏性紫癜等停药易复发。52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2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5.局部应用一般性皮肤病,湿疹、牛皮癣、接触性皮炎宜用氢化可的松、泼尼松龙或氟轻松6.替代疗法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脑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53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3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不良反应】1.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1)消化系统并发症:
因可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并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黏膜的抵抗力,故可诱发或加剧胃、十二指肠溃疡,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溃疡的特点是表浅、多发生在幽门前窦部,症状少,呈隐匿性,出血或穿孔率较高,有“甾体激素溃疡”之称。54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4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GCS可抑制机体的防御功能,故长期应用可诱发感染或使机体内潜在病灶扩散,如真菌、结核病灶扩散恶化。这是由于糖皮质激素抗炎、抗免疫而不抗菌,降低机体防御功能的缘故。在治疗严重感染性疾病时,必须给予有效、足量、敏感的抗菌药物。(2)诱发或加重感染55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5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3)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是过量使用激素引起脂质代谢和水盐代谢紊乱的结果。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皮肤变薄、多毛、浮肿、高血压、高血脂、低血钾、糖尿病等。停药后一般可自行恢复正常,必要时可对症治疗。56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6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57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7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4)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长期应用引起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5)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
与糖皮质激素促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及增加钙、磷排泄有关。骨质疏松多见于儿童、绝经妇女和老年人。严重者可发生自发性骨折。
58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8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59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59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6)妊娠头三个月偶可引起胎儿畸形,妊娠后期大量应用,可抑制下丘脑-垂体,引起肾上腺皮质萎缩,出生后产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7)糖尿病(8)其他:个别病人有精神或行为的改变,可能诱发精神病或癫痫。60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60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2.停药反应(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肌无力、低血糖、低血压、休克等原因:长期应用GC→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系统抑制→ACTH分泌↓→肾上腺皮质功能↓。此时停药:外源性减少、内源性不足→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防治方法:①缓慢减量,不可骤然停药。②停药后连续应用ACTH7天。③在停药1年内如遇应激情况(如感染或手术等),应及时给予足量GCS。61本文档共69页;当前第61页;编辑于星期三\8点13分(2)反跳现象:表现:原病复发或恶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服务保安工作总结
- 【正版授权】 ISO 59040:2025 EN Circular economy - Product circularity data sheet
- 2025-2030全球商业药品采购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草酸镥水合物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农机三角带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工业级硅酸钾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航空航天设备零部件用清洗机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直流电流分流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帐篷地面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500+Ah电芯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动高尔夫球车市场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长沙市2025届中考生物押题试卷含解析
- 2024年08月北京中信银行北京分行社会招考(826)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 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2025年教学质量监控督导工作计划
- 金字塔原理与结构化思维考核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安全事故案例图片(76张)课件
- 奢侈品管理概论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