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教程硬笔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1页
书法教程硬笔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2页
书法教程硬笔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3页
书法教程硬笔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4页
书法教程硬笔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法教程——硬笔书法概论SHUFAJIAOCHENG--YINGBI第一单元指导老师:单元导读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成大篆、小篆、隶书,到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如今不仅传统书法蓬勃有致,硬笔书法也如雨后春笋,遍及国内外。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各个历史时代的文化精神。追寻几千年书法发展的轨迹,可以清晰地看到书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同步,强烈地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书法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灿烂之花。书法艺术典型地体现了东方艺术之美和东方文化的魅力,是我们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它具有世界上任何艺术都无法与之相比的深厚群众基础和艺术特征,具有实用与艺术的双重社会价值。01了解我国书法历史上出现的五种书体

02了解学习书法的

意义03掌握学习书法的

方法目录『CONTENT』▷第一节『书法简史』▷第二节

『学习书法的意义和方法』一、篆书二、隶书三、楷书四、行书五、草书一、学习书法的意义二、学习书法的方法第一节『书法简史』知识探究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它既是文化交往的工具,具有实用价值,也是一门独放异彩的视觉艺术,极具欣赏价值。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作为表现对象,以笔(毛笔、钢笔等)作为书写工具,以线条的造型作为表现手段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简单地说,书法就是汉字的书写方法和书写法规。书法不仅要求把字写对,不能写错字、别字,而且要求字写得美观、漂亮,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的书法才能称之为艺术。据考古发现,早在八千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代就出现了文字,那时的文字为甲骨文。随着时间的推移,相继出现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种书体。篆书一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之上的文字。严格地讲,中国的书法是由甲骨文开始的。甲骨文已初步具备了中国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笔法、结构、章法。笔法上,因刀的锐钝、骨的疏硬不同,所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又因刻画不便,线条多为直线,弯中多有方折。结构上,字形虽大小不一,但间架成均衡、对称的格局。章法上,整体错落疏朗、端庄严整。金文脱胎于甲骨文,是铸刻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铭文,又称钟鼎文。因金文是用毛笔写在毛坯上而后铸刻在青铜器上,所以带有毛笔浑厚自然的特点。在笔法上,金文线条较甲骨文粗壮,既有方的转折,也有曲的圆转,富于变化。在章法上,金文较甲骨文端庄而稳定,体势雍容,线条凝重。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从现有资料来看,它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故称其为“石刻之祖”。秦石鼓文与西周金文一脉相承,较金文更匀整、圆转,字形呈长方形。通篇开阔均衡,平正稳实。“书法始于篆”。一般以秦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为界把篆书分为大篆(广义)与小篆两种。(一)大篆篆书一(二)小篆小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统一六国后作为秦朝通用文字,故称“秦篆”。小篆的出现,使汉字有了较为固定的结字法则,以长方结体,取纵势,线条粗细均匀,圆润和婉。隶书二隶书上承篆书,下启楷书,产生于秦代,通行于汉代,相传为狱吏程邈所创。“篆书有转无折,隶书有折无转”。由篆到隶,在文字的发展和书体的演变上都是一大进步,它是古文字到今文字的转折点,在书法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楷书三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兴于汉,盛于唐。到唐代时,楷书不论笔法和结构都达到了丰富、完美的程度。楷书的出现,是书法艺术迈向成熟的决定性一步。楷书结构严谨,整齐美观,较之隶书更易于书写,至今仍然是我们学习各种书体的基础。古代最有成就的楷书大家有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行书四行书起于东汉,兴于魏晋,盛于唐宋,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书体。行书写得比较规矩且近于楷书的叫行楷,写得比较流动且近于草书的叫行草。行书字既易认,书写时又方便快捷,颇受人们喜爱。草书五草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分为章草、今草、狂草。章草起源于西汉,其特点是笔画有波磔,但无牵连;今草书体连绵且笔意奔放;狂草又称为大草,书写速度比今草更快,一气呵成,气势磅礴。第二节『学习书法的意义和方法』知识探究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兼具哲学的微言奥义、史学的深邃精密、诗歌的纷披情采、绘画的生动气韵,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学习书法的意义一(一)弘扬民族精神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和精神的体现,而书法艺术则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哲学观、美学观、人生观和宇宙观。通过学习书法,可以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灿烂而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十分重要。书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体现出文化传承、艺术欣赏、实用技法三重价值。因此,学习书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二)陶冶情操练习书法需要平心静气,切忌浮躁。通过学习书法,可以培养学生专心致志、沉着稳重、持之以恒、严谨认真、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这些优良品质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学习书法的意义一(三)提升学识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字是人们学识、能力、修养的一种标志。书法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涵盖多门学问和多种智慧。通过学习书法,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体系,提高审美情趣,提升涵养与气质。(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书法在引导学生欣赏美、领略美的同时,能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亲自动手去体验美、创造美,手脑并用,身心共济。学习书法的方法二明确目的培养兴趣循序渐进学习书法要有明确的目的,好字利己利民,服务社会;学习书法可以去除浮躁、陶冶情操,可以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及综合素质。学习书法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要不急不躁,遵循书法艺术的规律:先楷后行,先大后小,先专后博,逐步练习,方可登堂入室。学习书法要掌握基本技法,如书写姿势、笔法、点画、结构、章法等,这些都很重要。临摹碑帖学习书法,自古以来最为有效的方法乃是临摹碑帖。学习书法先学楷书,学习楷书一般先学习颜体,而后遍临多家。临摹练习要选名帖,帖中选好字,认真临摹。练习时要做到“一步到位,一次成功”,即先专一帖,从中选好字,对每个好字先套写50遍,临写20遍,以达到像的效果。这样的书法练习可使初学者所书写的汉字进入高标准状态,并建立高度自信。学习书法,要不断发掘汉字与书法的魅力,做到有始有终,持之以恒,这样才能不间断地激发自己对书法的喜爱与兴趣。书法教程——硬笔硬笔书法SHUFAJIAOCHENG--YINGBI第二单元指导老师:单元导读中国的毛笔书法历史悠远,贯通古今,它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门独特的东方艺术。近代以来,硬笔书法的出现,给整个书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目前,硬笔中的钢笔已成为现代中国人的主要书写工具。硬笔书法作为书法艺术的一个分支,与毛笔书法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书法艺术之美。01了解硬笔的种类

02了解学习钢笔

书法的方法03掌握硬笔书

写姿势04掌握硬笔书法

的笔法目录『CONTENT』▷第一节『硬笔与硬笔书法』▷第二节

『用具的准备』一、硬笔二、钢笔书法三、学习硬笔书法的方法一、钢笔二、墨水三、纸▷第三节

『姿势与笔法』一、姿势二、笔法三、临摹第一节『硬笔与硬笔书法』知识探究

在古代,采用铁、铜等锐器在骨片或木石上刻写文字无疑开创了硬笔书法的先河,而毛笔(或软笔)则是从硬笔书法中逐步演变而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书法工具。通常将采用硬物质(如铜、木、竹等)作为书写工具进行文字书写的方法统称为硬笔书,而将采用笔(或软笔)作为书写工具进行文字书写的方法称为软笔书。硬笔的种类较多,主要有铅笔、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和粉笔等,广义地说,凡是体小头尖可以书写的物品均可作为硬笔。硬笔一硬笔中的钢笔是西方国家发明的一种书写工具,20世纪初传入我国。相对传统毛笔来说,钢笔书写和携带更加方便,所以很快成为大众群体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圆珠笔和签字笔相对钢笔来说,是更加优化的书写工具,它们弥补了钢笔书写笔尖旋转受限制和吸墨水等方面的不足,使用更加便利,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必备的书写工具。钢笔与圆珠笔都属于硬笔,同毛笔相比,它们的笔尖硬,弹性小,书写的笔画粗细差距不大,握执部位偏下,书写阻力小,所以书写流畅快捷是它们共同的特点。钢笔与圆珠笔相比,钢笔笔尖稍有弹性,再加上吸进的墨水,所以比较容易写出轻重感和从毛笔书法继承过来的起笔、收笔的节奏。圆珠笔笔尖圆滑,可以360°旋转,比钢笔灵活得多,尤其书写行书或行草,若有一定基本功,使转行笔,牵丝萦带非常便捷。也正是这一突出的优点,使得圆珠笔不易把握书写的快慢,不易写出书法的顿和挫、提和按、行和驻的韵味。因此,本书重点讲解硬笔中的钢笔书法。钢笔书法二硬笔中的钢笔书法是指用钢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它脱胎于毛笔书法,所以它的基本理论、学习方法、点画安排、形势布置(结体)及审美要求等,与毛笔书法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又有着有别于毛笔书法的独特气质——钢笔书法的特点。(一)钢笔书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20世纪80年代以来,钢笔书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群众性的学书热潮席卷全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它缔结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良缘。人人需要写字,而钢笔使用起来较毛笔更为方便,而且更易于为人们所学习和掌握。我国著名书法家沈鹏先生说:“钢笔书法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群众性和实用性。”钢笔随处可带,随处可用,即便到了计算机较为普及的今天,钢笔书法的应用价值仍然无可替代。钢笔书法二(二)钢笔书法具有独特的艺术性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殊途同归,也经历了从实用性的“写字”到艺术性的“书法”这一过程。钢笔书法从传统的毛笔书法中吸取了有益的成分,在用笔、结构、章法上兼收毛笔之长,又充分发挥了钢笔的书写特点:或凌厉挺拔,刚健瘦硬;或纵横挥洒,飘逸秀美;或凝重浑朴,韵味隽永。书体也由楷、行、草书拓展为篆、隶、魏碑诸体,形态各异,风格迥然。(三)钢笔书法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钢笔书法同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其生存、发展与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钢笔书法的异军突起、爱好者之多、普及之广已远远超过了毛笔。钢笔书法的兴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繁荣了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它扣住了时代的脉搏,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时间效率观念相吻合,这便是钢笔书法得以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学习硬笔书法的方法三书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历代书法学者在总结其成功经验时,发现的共同点首先就是勤练古代名碑名帖,其次是注重理论研究,增强审美能力,调整笔法技巧。(一)对汉字的认识学习写字最好先弄清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然后直接练习两个以上的有内涵意义的汉字。首先,既要注意笔画之间不可相互拥挤、辨认不清,还要注意字与字之间有一定的间隔,行与行之间有一个合理的间距。其次,书写汉字时一定要把字写正确,不能出现错别字。只有坚持多练习,认真书写,才能逐步将汉字写好。学习硬笔书法的方法三(二)汉字书写注意事项重心平稳是最基本的结字原则。它要求书写时对每个字的重心要进行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落笔书写,将字的各个笔画围绕重心安排与组合,使之安稳平正。对于不规则的字,要求找出它的主笔,即字中起主要作用的一笔,这样把主笔写端正了,写平稳了,其重心也就端正了。1.忌歪斜书写汉字时,除了握笔稳之外,还要平稳行笔,以不歪不斜为标准。笔画不要摇摆不定、忽左忽右,不要出现明显的抖动或斜翘。2.忌重心不稳学习硬笔书法的方法三如果个别汉字书写得太大或太小,就会影响整篇的布局和美观。3.忌字太大或太小书写汉字时,笔画繁密的字要写得紧凑一些,而且一个字无论是多横或多竖都要做到疏密有序、匀称合理,不可堆砌;笔画稀疏的字要写得宽松一些,但不能失度,失度则结构松散。总之,一个字的笔画无论多少,都要看上去没有过稀或拥挤的感觉,这样写的字就整齐美观了。4.比例协调汉字的结构是有明显的比例关系的,只有恰当地安排好各个笔画应占的比例位置,才能使人看后有主次分明、清晰明快的感觉。5.疏密有序学习硬笔书法的方法三(三)如何学习硬笔书法在练习硬笔书法过程中,要博览群帖,增长见识。因为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风貌,相同的笔画有不同的写法,在学习中应注意观察,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决定主攻某一种书体,这样就比较容易提高硬笔书法的书写水平。1.规范入门汉字书写规范是指汉字书写要正确,它包括汉字笔画、笔顺和结构,也包含行款格式和整篇的章法布局。要做到规范化最重要的是不写错别字,同时,要用规范的执笔姿势,规范的笔画、笔顺和结构写出正确的汉字。2.博览群帖学习硬笔书法的方法三学习硬笔书法的一般顺序是先基本笔画,后结体成行,再连绵成篇;先正楷,后行草;先继承,后创新。正楷是汉字手写的标准字体,学习硬笔书法宜先从楷书入门。有了一定的楷书基础后再连笔和省笔练习行草。中职生练习正楷一般应采用分项专练的方法。分项专练是系统地学习书法的方法,包括:一练汉字笔画,先基本笔画,后复杂笔画;二练笔顺,笔顺规范熟练,书写速度就快;三练偏旁和部首,它们往往是独体字的变形,练习它们为汉字结体打好基础;四练结体,掌握汉字的结构规律;五练行篇布局,硬笔书法以实用为主,横向左起的新格式是练习硬笔书法的主要内容。3.循序渐进学习硬笔书法的方法三在学习硬笔书法的开始阶段,都是需要临帖的。在临帖时,历代书法名家的碑帖都是可以学习的。开始练习的过程是一个抛弃故我的过程。要全心全意地取字帖之精华,学习标准的笔画结构。在认真的摹写(描红)和临写过程中,要用感知和记忆中的范字“标准像”,来冲淡、替代自己原有的不好的书写模式。练习者应先学习标准的书写技法,再逐渐形成有个性的、较好的书写风格。临摹要仔细,要思考。临摹得像,才有学习效果,不能“照猫画虎”,要“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摹写描红要不出边,完全合二为一;对临要位置居中,大小相似,笔画结构相同。临摹时不要只动手不动脑,要找出范字与自己书写的不同点,思考范字为什么写得好,进而找出好字的共同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心不在焉,这两种心态都不利于练字。放松心情,清除杂念,凝思笔端,可以听着轻柔的音乐,在享受中体会笔画、结构之中的美妙。这样,每练一遍都会有新的进步和提高。4.临摹思考第二节『用具的准备』知识探究

练习硬笔书法前需准备以下基本的用具。

钢笔一最好的练字硬笔是钢笔。在书写中,钢笔的笔尖,提起来细,按下去粗,使书写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每一支钢笔的书写效果和手感都有差异,选择一支好用的钢笔,让它成为好助手。钢笔的选择要以笔尖好用为准,不要被漂亮的笔杆所迷惑。好用的笔尖应有以下特点:(1)笔尖圆滑,每一个角度都不拉纸(可写“8”加以检验)。(2)出水适中或稍微偏多,写出的线条墨色饱满。(3)笔尖的弹性好,按下去粗,提起来细,收拢迅速,变化敏锐。(4)笔尖不要太细,粗一些的可使线条鲜明、厚重,出效果。拥有一支好的钢笔后要爱护它,保养它,用完钢笔马上套上笔帽,以免墨水干了以后堵塞笔尖或钢笔滚落到地上戳坏笔尖。钢笔要经常清洗,保持出墨畅通。墨水二练字的墨水选择纯蓝、蓝黑都可以。黑色墨水(或碳素墨水)色泽浓重沉着,与白纸形成鲜明对照,视觉美感强烈,一般在书写书法作品时使用。作为初练者,最好选用黑色墨水。要长期使用一种墨水,不要混用,否则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沉淀,堵住钢笔出水管。如需换墨水一定要先将钢笔洗刷干净,以免造成麻烦。纸三练习硬笔字之初,要使用带格纸。纸上的格可约束我们把字写得比较规矩。比如田格本中的中线就很有用:字的中心要写在竖中线上,竖写不直也可以依靠它来纠正。写书法作品一般用复印纸,可以用红笔打格,也可用计算机设计格式。漂亮的纸,规整的格,对一幅书法作品有很好的美化作用。第三节『姿势与笔法』知识探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发现一些人肯于吃苦,坚持经常练习硬笔书法,但进步不大,收获甚微,其原因是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凡有志学好硬笔书法的人,要从基本的姿势与笔法开始正确的练习。姿势一练习硬笔书法,正确的坐姿是书写的前提,应做到头正、肩平、背直、胸挺、臀稳、脚实,再加上三个“一”。(1)头正:指写字时头部端正,稍向前倾。(2)肩平:松肩平放,左手按住桌面上正放的纸,右手执笔垂肘。(3)背直:后背成前倾斜直线。(4)胸挺:前胸配合后背成前倾斜直线,不要含胸拱背。(5)臀稳:臀部坐在椅子三分之二处,两脚平行着地,与两肩等宽。(6)脚实:两脚踏实平放,双腿与臀部共同支撑上身使其平稳。两腿不可交叉、重叠、内蜷或一屈一伸而致两脚不实。(7)三个“一”:①眼睛距离桌面上的纸一尺左右;②前胸部距离书桌边沿大约一横拳头;③笔与书写者的鼻梁大致保持一条直线。练习硬笔书法,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书写者才能呼吸顺畅、力点均布、重心稳置、书写自如。

笔法二(一)执笔硬笔一般比较短小灵便,且书写速度较毛笔书法快,因而执笔方法相对简单。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各自功能的协调发挥,简单称之为捏、挡、垫(见右图)。笔法二1.捏捏,即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向内弯曲与中指的上节端夹住笔杆,形成合力,为运笔主要力量。2.挡挡,即中指第一关节侧上方挡住笔杆,笔杆上部斜倚于“虎口”,将笔牢牢控制在三个手指之间。3.垫垫,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依次垫在中指下面,既增加中指力量,起到移动支点的作用,又加强了五指用笔的稳定性。书写时无名指和小指不可向掌心勾入,也不要向外独立翘起。笔杆与纸面的夹角约呈50°(一般视书写者手的大小而自动掌握夹角度数),夹角大于或等于90°时书写速度偏慢,夹角小于30°也不利于书写。总之,夹角在35°~75°之间,夹角度数与书写字体的大小成反比。笔法二(二)运笔钢笔书法的运笔靠指和腕的协调运动来体现各种线条的变化,同样也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虽然不像毛笔书法那样强调逆锋取势、中锋行笔和回锋收笔,但为了使钢笔笔尖也能写出像毛笔那样变中求美的点面,对钢笔书法的运笔也有一定的要求。起笔又称下笔、落笔、入笔,指书写第一笔点画的开始。其方法为横画竖起笔,竖画横起笔,斜画斜起笔,即欲横先竖、欲竖先横、欲斜先斜(指撇画)。在表现形式上又分藏锋起笔和露锋起笔(根据不同的风格确定)。所谓藏锋,就是在起笔时用毛笔逆锋取势的方法,如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与毛笔书写时的藏锋不同,钢笔书写时的藏锋多用“空逆”,即“有其势,无其迹”。而露锋就是斜落笔,笔锋入纸时其锋外露。露锋是钢笔书法的主要入笔方式。1.起笔笔法二2.行笔行笔又称走笔,即起笔之后到收笔之前笔尖在纸上的运行过程。其方法是落笔后沿笔画的运行方向,通过指腕的协调作用,使笔尖有轻有重、有疾有缓地在纸上行走,如能使笔尖的正面始终在点画之中则为最佳行笔。3.收笔收笔又称止笔、终笔,即一笔点画运行的结束,同时也孕育着下一点画起笔的开始。收笔的笔锋也有藏露之分,其基本方法也是毛笔的“无垂不缩”原则,也就是每一笔画至终结之时,笔尖停顿作收;露锋则要求笔锋轻轻逐渐提起,出锋作收(如撇捺画)。笔法二(三)用笔狭义的用笔即运笔,专指用笔方面的三步骤,即起笔、行笔和收笔;而广义的用笔,除上述内容(笔法)外,还包括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腕(指、肘、肩)方法以及使用笔锋的原则等。硬笔用笔还要体会轻重。适度的轻笔会形成活泼的笔画造型,用笔重能表现笔画的力度。而轻重又是相对的,一般来说,起笔、收笔、折笔和钩处蓄势部位用笔较重;行笔、出锋的收笔则用笔较轻。行书中汉字的笔画用笔较重而笔画间的连带牵丝用笔较轻,即实重虚轻。硬笔用笔还有个快慢问题。一般轻笔稍快,重笔稍慢。轻重快慢是执笔提和按引起的,它们又是形成硬笔书法节奏美的必要条件,因此必须细细体味,在练习中揣摩感悟,进一步去掌握。临摹三硬笔书法临摹练习是为以后的创作实践打基础的。“临”的主要功能是学习汉字的结构,而“摹”的主要功能是学习汉字的笔画。临摹时,不要看一画写一画,要看一眼写一个字,这样既可锻炼目视力,又可以学习每个汉字的笔画比例和整体间架结构。临摹不是单一的抄写,如果抄写一遍而满纸没有几个像样的字,那就失去了临摹的意义。临摹的主要目的是锻炼观察字体的笔画、比例和间架结构的能力。一般来说,临摹包括选帖、读帖、摹帖、临帖等步骤。临摹三(一)选帖选帖就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切合自己实际情况的规范硬笔书法字帖。一般来说,选择字帖有两种方式:一是选择小楷毛笔的古帖,二是选择现代规范的简体硬笔字帖。(二)读帖读帖是临摹的第一步,即临摹前须对所临之帖的笔画、结构等特点和整体风貌有所熟悉,经过认真阅读与细心揣摩,掌握临摹要点,这一步的目的就是学会观察。(三)摹帖摹帖,即用透明性强的薄纸覆盖在帖上,笔随影画,写得多了,便可得帖字之位置,也就是得其结构,为今后临帖、把握字形不至于“走调”打下坚实基础。临摹三(四)临帖在进行读帖和摹帖之后,就要进入实质性的对临。对临,即把字帖放在自己的左前方,对照字帖,一笔一画认真临习,写完后再看看哪点像帖,哪点不像帖。这一过程又可称为“分析临摹”。切忌看一笔写一笔,甚至没看准拿笔就写,这样往往事倍功半。对临又有形似、神似之分。所谓形似,即所临字的点画,结构像字帖;而神似,不仅体现在形态上,更体现在神态上。练习至此,当可称为小有所成。1.对临2.背临背临也称默临,就是合上字帖,凭记忆来写帖上的字。这是在通过多次对临已对帖上的字基本掌握了以后,才能采取的临帖方式。或可形象地称之为“印象临摹”。初次背临,会有较大退步,要多次重复书写、对照、评鉴之后,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不可只有几个字像帖,就认为自己已经“入帖”,更想“出帖”创作。临摹三(1)初用钢笔临摹,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法帖范本。(2)摹帖、临帖都要一举写完,即使有的笔画写不到位,也不可重笔,切忌反复描画。(3)帖既选定,临摹必须专一,不到一定程度,不可随意改学他帖。不可朝三暮四,不要急于求成,要注重功力,锲而不舍。学习书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先专后博、循序渐进。只有通过不懈的练习,逐步达到熟而致巧,融会贯通,然后才可自出新意,别具形体,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来。3.临摹需要注意的问题书法教程——硬笔钢笔楷书SHUFAJIAOCHENG--YINGBI第三单元指导老师:单元导读楷书,又叫真书、正书,也叫楷体、真体、正体。所谓楷,有字中楷模之意;所谓正,意为各种字体中的正宗。楷书是汉字书写的楷模。练习钢笔楷书,要掌握楷书的特点,遵循楷书结构端庄工整、对称均衡的原则,注重楷书“落笔轻、着纸重、取势远、出锋疾”的运笔规则,每一笔画既严谨又富动态之美。01掌握钢笔楷书

基本笔画的写法02掌握偏旁部首

在楷书构字中的书写要领03掌握楷书独体字

与合体字的结构与布局目录『CONTENT』▷第一节『钢笔楷书基本笔画与写法』一、点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二、横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三、竖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四、撇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五、捺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六、提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七、折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八、钩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目录『CONTENT』▷第二节

『钢笔楷书偏旁部首的写法』一、两笔二、三笔三、四笔四、五笔五、六笔六、八笔▷第三节

『钢笔楷书的结构』一、独体结构二、合体结构第一节『硬笔与硬笔书法』知识探究

初学书法,一定要在“法”上下功夫。楷书的每一个笔画都有标准形态和规矩写法,写好楷书的基本笔画是写好楷书的第一步。钢笔楷书的基本笔画由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八个笔画构成。自古以来,初学书法的人,往往从“永”字开始练习,因为“永”字把汉字最基本的笔画都包括在内了。点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一“点”是汉字基本笔画的基础,点画书写得好坏,直接影响字的表现效果。根据点的形态不同,又可分为右点、竖点、左点、长点等。(一)右点右点也称侧点,它有头有尾,有背有腹,要写出头尖尾丰的特点。其具体写法为:取右侧势,下笔较轻;笔画由轻变重,向右下方顿压;然后轻提下行,回锋收笔。点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一(二)竖点一点直下似竖画的写法,由于短而成点,故称竖点。其具体写法为:侧锋“切笔”入纸,宜轻;急转中锋直下(似写竖);然后速止笔。点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一(三)左点取左侧势,下笔较轻;笔画由轻变重,向左下方顿压;然后轻提下行,右上回锋收笔。点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一(四)长点长点又称斜点,形如反捺,只是比反捺短且收笔有异。其书写方法为:右向取势,顺锋斜下笔;由轻渐重,右下行笔;然后至一定长度(按字灵活掌握)顿笔回锋收笔。横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二横画变化不多,只有短横和长横两种。传统说法“横平竖直”之横平,不是水平、平直,而要斜中求平稳,且不同的字的横画斜度不同;横画欲右先左,横画竖下笔是其下笔要领。(一)短横取仰视斜落笔,笔画根据所在部位不同,有重按下笔轻提收笔和轻下笔重收笔之分。(二)长横斜落笔,(向左下45°)少顿。取横势向右行笔,使笔画由重到轻,至中间时再由轻到重,收笔时向右下顿压,回锋收笔。短横宜直,长横宜曲不可直(中间上凸并略细);两个横画以上,须相互平行,且相互间距离基本相等。横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二竖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三竖画要直,与横画一样,为一字之骨干,相当于人之纵轴或躯体。通常使用的竖画有垂露竖、悬针竖和短竖三种。(一)垂露竖垂露竖,顾名思义,竖画之末端如清晨草禾之露珠欲滴,书写方法为:斜落笔,少顿。取竖势向下行笔,中间少细,笔末稍顿,回锋收笔。竖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三(二)悬针竖悬针竖,顾名思义,犹如针之倒悬,其运笔方法上部与垂露竖相同,当笔下行至三分之二处时,要边行笔边提笔出锋,渐行渐提,最后快速出锋。此画应正直劲健,不可歪斜,不可轻率迅速收笔,也不可太长,多见于末笔竖。竖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三(三)短竖短竖书写方法如垂露竖,短促有力为其要则。收笔时也不必像垂露竖那样明显。撇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四撇画是向左下斜伸的笔画,多与捺画搭配形成字之两翼,支撑着字的平衡。由于撇画在字中的位置不同,书写方法也有变化,主要有长撇、短撇、竖撇、大弯撇、平撇五种。(一)长撇侧势斜落笔,顿笔左下转锋(靠指的转动);左下斜伸舒展而出,边行笔边提笔出锋收笔;笔势略向上微曲,注意力送笔端,势尽收笔,切不可偏锋快速送笔而显轻率。撇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四(二)短撇短撇与长撇只是长短不同,书写方法相似。但要写得短促、果断而不草率。撇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四(三)竖撇竖撇的起笔、行笔、收笔皆如同长撇。先竖后撇,只是竖与撇之间自然衔接,不要留痕迹。撇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四(四)大弯撇书写方法仍同长撇,但必须写成竖撇的形式,只是竖与撇的过渡阶段更长,弧度更大一些。撇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四(五)平撇书写方法也如长、短撇,只是切锋下笔后向左方平势撇出(微向下斜),锋尖不要向下垂,也不要上翘,一般写在字首笔。捺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五在汉字结构中,撇与捺经常搭配使用。书写时,钢笔书法不像毛笔书法那样强调“三折其锋”或“一波三折”,但也要按此路线起伏有变,伸展有节,圆润洒脱。常用的有长捺、短捺、曲捺、平捺、反捺。除反捺与长点相似外,其余四种捺画的下笔、行笔和收笔均遵照同样的原则和方法:顺锋右侧势下笔;由左上向右下约呈45°下行(长、短捺,第一波可省去,而曲捺较明显);行笔时力度渐次加重,使笔画由细渐粗,至捺脚处最重;顿笔蓄势以收笔,注意要渐提笔平势徐徐出锋。要特别注意的是,捺脚不可翘起或垂下。反捺露锋起笔,向右下顿按,前轻后重,呈弧形,左上提收。提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六提也叫挑,为自左下向右上斜势提出的短画,根据提出的角度,又分平提和斜提。其书写方法为:取仰势,笔尖侧势切笔入纸,即从左上向右下落笔;落笔后稍顿,蓄势向右上方斜势挑出;边行笔边挑出,注意由重渐轻,由钝渐锐。折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七折画是衔接两笔或两笔以上笔画的关节,须方中有圆,太方显得死板,过圆显得无力。根据组合笔画的不同,分为横折、竖折、撇折等。(一)横折横折的起笔先写横,到折笔处,提笔、顿笔、转锋,接下来写竖或撇。(二)竖折竖折由竖和横两画共同组成,其书写要领为:起笔先写垂露竖;到折笔处提笔,向右下稍顿,转锋接着写横。竖之末端略向左倾斜,至竖横连接,略顿笔后即刻转锋写横,藏锋收笔。横画起着支撑上面内容的作用,宜向上略凸,不宜平直,也不宜过长或过短。折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七(三)撇折撇折在汉字笔画中出现的机会较多,可与长点、短横、短挑等结合,其书写技巧也很简单,只是在撇画势尽时不作收笔,即转锋向右写下一笔画,两画一气呵成,且不可分成两笔画。钩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八钩画,附于其他笔画的末端来表现其形态。无论是横钩、竖钩、斜钩、卧钩、仰钩、高钩和弯钩,均须先顿笔再出锋,且不同的钩出锋方向不同。(一)横钩横画收笔处向左下斜角约45°伸出一个钩。要求在钩出之前必须顿笔蓄势,看准角度轻轻提笔撇出小钩,同时横画不宜过平。钩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八(二)竖钩竖钩又分为左竖钩和右竖钩,不同的字其钩的角度与大小有所不同。左竖钩下笔写竖,到起钩处,稍微向左上钩出,出尖收笔,钩的尖角约为45°,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右竖钩则向右上钩出,钩的尖角同为45°。钩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八(三)斜钩斜钩也称“戈”字钩,书写时宜长、弧度要自然、钩的方向要略向左上,不可垂直向上,更不要向右上翻笔成钩。钩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八(四)卧钩卧钩也称“心”字钩,书写时顺锋轻下笔,右下斜势作横弯状,行笔由轻渐重、由斜渐平至钩出前微微上翘,然后蓄笔向左上钩出。钩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八(五)仰钩仰钩的书写方法与斜钩相同,因其起笔至收笔往往属多画连接组成为一画,故收笔时的钩宜相对作仰状,钩的方向几乎呈垂直向上且略向左偏,但不宜过分向左斜。钩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八(六)高钩高钩又称竖弯钩,高钩之形如同白鹅“浮绿水”,故又称“浮鹅钩”。其书写方法为:右斜下起笔稍顿,折锋向左略弯;竖画与横弯相交处宜圆润自然,不可显方折;横弯段要平中见曲,显示力度;行至钩处,要驻笔蓄力蓄墨,然后垂直向上翻笔出锋。钩画的分类及其书写方法八(七)弯钩弯钩又称左曲钩、弧钩,“反犬”字旁的字和“象”“豕”“家”等字的弯钩均属此类。书写方法为:轻落笔右下再弯至左下呈弧状;笔力由轻渐重,至起笔锋尖的垂线下处止笔蓄势,随即左斜上方钩出,“钩”的弧度与“弯”的弧度对称。此钩较其他钩稍长而圆满。第二节『钢笔楷书偏旁部首的写法』知识探究

绝大多数的汉字都是由偏旁部首加上其他部分构成的合体字,在熟练掌握汉字八个基本笔画的基础上,对汉字偏旁部首的结构、形态、书写要点等加以研究,找出书写规律,对学好钢笔书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笔一

(一)单人旁单人旁先写撇,要陡而短,后写垂露竖,上轻下重且起笔在撇的中间偏右。两笔一

(二)言字旁言字旁点取斜势,在第二笔折点上方偏右,保持距离。横微斜,竖直下,折提角度要小。两笔一

(三)又字旁又字旁先写横折撇,左低右高,撇长微弯,末笔斜捺。居左捺改成点,如“双”字。居右撇收缩捺伸展,如“取”字、“叙”字。居上、居下时,上下变扁,取正位势,如“支”字、“圣”字。两笔一

(四)立刀旁立刀旁首笔上轻下重,较短,居竖钩的左中偏上,右斜。末笔挺拔有力,竖直向下且和首笔留有适当的距离,不可两竖紧靠。两笔一

(五)左耳刀左耳刀形状为上宽下窄。先写横折折钩,横取斜势,左低右高。第二折有折角无折意,自然流畅,末笔是垂露竖且不与上横接触。两笔一

(六)右耳刀右耳刀形状为上窄下宽。先写横撇弯钩,后写悬针竖。首笔第二折有折角,要流畅、协调、美观,悬针竖上边与横接触封口。两笔一

(七)单耳旁单耳旁先写横折钩,后写悬针竖。横取斜势,左低右高,折竖向左下写,折角小于90°,悬针竖挺拔有力、直下。两笔一

(八)偏厂旁偏厂旁横微斜且短,左低右高,撇起点在横的左端稍偏右,要长而陡。两笔一

(九)人字头人字头先写撇,后写捺。结字时左右伸展,一气呵成,配合协调自然,两笔末端为左低右高。两笔一

(十)同字框同字框的左竖上虚下实垂露,稍向左下斜,横左低右高,折向右下稍斜且低于左竖末端,呈上窄下宽状。两笔一

(十一)区字框区字框的上横短且凹腰,竖折的竖画要微微右鼓且粗壮有力,下横要长于上横且较平。三笔二

(一)草字头草字头先写长横,后写左、右竖。左竖且短向右斜,右竖变成竖撇。两竖形成左竖低右竖高,左竖细右竖粗,左竖短右竖长,上开下合,上大下小,横被竖分成三等份。三笔二

(二)提手旁提手旁横短微斜,左低右高。竖钩较长,位置在横的中间偏右,提画不宜长。三笔二

(三)寸字旁寸字旁竖钩写在横的中间偏右。点不能紧贴竖钩,要注意整体的协调平衡。居右时,横变短,竖钩长,如“耐”字、“对”字。居下时,横长,竖钩短,如“寺”字、“寻”字。三笔二

(四)食字旁食字旁撇陡而长,横钩起笔较低且短而上鼓,竖起笔在横钩的中间偏左且不宜长微右鼓,竖提夹角要小。三笔二

(五)双人旁双人旁上撇写成短斜撇,下撇起笔在上撇的中间、稍长、稍陡,末笔在下撇的中间偏右,写成上虚下实的垂露竖。三笔二

(六)反犬旁双人旁上撇写成短斜撇,下撇起笔在上撇的中间、稍长、稍陡,末笔在下撇的中间偏右,写成上虚下实的垂露竖。三笔二

(七)大字旁大字旁撇用竖撇,捺用斜捺。居上时,横短,撇、捺把横分成三等份,如“奋”字。居下时横长,撇短,反捺,如“类”字。居中时取正位势。三笔二

(八)巾字旁巾字旁左竖用垂露竖、右斜,横折钩的竖画左斜,两个竖画成上开下合势,末笔用悬针竖,三竖间距均匀,不可太紧或太松。居右时取正位势,如“帅”字。居下时取正位势,但中竖出头较短,如“市”字。居左时左右变窄,上下拉长,中竖变垂露竖,如“帜”字。三笔二

(九)夕字旁夕字旁前两笔写法同“各”字头,末笔用点,点落在长撇的上三分之一处。三笔二

(十)竖心旁竖心旁先写竖,后写左右两点。竖是垂露竖,左点为垂点,位置偏上,与竖留出适当的距离,不可紧贴竖画,而右点稍高于左点贴在竖画上。三笔二

(十一)绞丝旁绞丝旁首笔撇折,折向斜下方;第二笔的撇折,折写平;末笔提,落笔重、收笔轻且斜度大。三笔二

(十二)寻字旁寻字旁先写横折,横微上扬,横短折长,折竖向左下微斜;第二笔的中横稍短且平;第三笔下横左低右高且长。三笔二

(十三)土字旁土字旁上横微斜,左低右高,下横长且平。居内时取正位势,如“在”字。居上、居下时,左右伸展,上下压缩,如“幸”字、“尘”字。居左时上下拉长,末笔变提画。三笔二

(十四)工字旁工字旁的上横微斜凹腰,竖画短而有力,下横为长横。居上、居下时取正位势,稍扁,如“贡”字、“差”字。居左时,竖稍长,末笔改成提画,如“功”字。三笔二

(十五)口字旁口字旁先写竖,后写横折,再写横。横折为复合笔画,这样“口”就出现了两个横和两个竖。两个竖是左高右低,左长右短,左细右粗。两个横是上横长下横短,呈上开下合状。居上、居下、居右取正位势,如“呈”字、“各”字、“和”字。居左时要写小些,位置在右部的中间偏上,如“叶”字。被包围时写扁些、宽些,如“同”字。三笔二

(十六)山字旁山字旁先写中竖,再写竖折,后写短竖,三竖间距均匀。第二笔和末笔构成下框,取上合下开势。居上、居下时取正位势,如“幽”字、“岁”字、“岳”字。居左时,竖折变成竖提,位置在右部的中间偏上,如“屹”字。三笔二

(十七)折文旁折文旁先写短撇,再写横折撇,后写斜捺。第二笔的横不宜长且左高右低,撇捺要飘逸伸展。捺的末端高于横折撇的末端。居上时取正位势,如“冬”字。居下时撇捺左右对齐,如“夏”字。三笔二

(十八)三点水三点水的上点倾斜,中点稍平且位置稍向左,下点为提点,它的起笔点在上点和中点之间的中竖线上。三笔二

(十九)宝盖头宝盖头先写竖点,再写垂点,后写横钩,横要细且上凸,钩要向左下斜进。三笔二

(二十)走之旁走之旁先写斜点,再写横折折撇,后写平捺。斜点在横折折撇的第一个折点上方偏右且保持距离;横折折撇取右下倾斜势且第二折和第三折要柔和、协调、自然,其横不宜长;平捺要逆锋,一波三折。三笔二

(二十一)女字旁女字旁的撇折要陡,微弯,撇前重后轻,折前轻后重。撇长而伸展,横为长横。居右、居下时取正位势,如“妆”字、“要”字。居左时上下变长,左右压缩,横变提,如“姐”字。三笔二

(二十二)弓字旁弓字旁的横折起笔较短,第二笔的下横长于上横且左低右高,末笔起笔在下横的左端偏右。居左时字形长而窄,如“弛”字。居下时字形扁而宽,如“弩”字。四笔三

(一)示字旁示字旁的点在横折撇的上方偏右且与横折撇保持距离,垂露竖上虚下实且不宜过长,末笔在撇与竖交点偏下。四笔三

(二)木字旁木字旁的横微斜,竖垂露,撇捺伸展。居右时取正位势,如“林”字。居左时横更短,竖偏右,捺变点,如“相”字。居上时取正位势,竖变短,如“杳”字。居下时横长竖短,撇捺变点,如“呆”字。四笔三

(三)火字旁火字旁先写左右呼应点,左点低右点高,撇为竖撇,捺为斜捺,捺末高于撇末。居右、居下取正位势。居左时捺变点紧贴在撇画上,如“灶”字。居上时笔画缩小,捺变点,如“炎”字。四笔三

(四)王字旁王字旁的上横为凹腰横,三横间距相等。竖要直且粗壮有力。居右时取正位势,如“班”字。居上、居下时取正位势且稍扁,如“弄”字、“全”字。居左时左右变窄,末笔变提画,如“玩”字。四笔三

(五)反文旁反文旁首笔起笔的撇斜而陡,横起笔较低,下撇起笔在横的中间偏左,下撇和捺要微弯、伸展、协调,捺的末梢低于撇的末梢。四笔三

(六)四点底四点底的间距要均匀、紧凑、协调、自然,一气呵成。左右两点方向相反,稍大;中间两点为竖点,稍小;四个点的底部在一条水平线上,四点向上指向字头的中心。四笔三

(七)心字旁心字旁的三点分别为左点、仰点和右点,三点呈阶梯状,左低右高,仰点不能陷于斜钩中。斜钩要露锋落笔,前虚后实,呈自然、协调的弯势。四笔三

(八)户字旁户字旁的斜点在横折的中间偏右位置,横折的横不能过长,折笔后向左下斜。长撇要陡而弯且伸展有力。四笔三

(九)日字旁日字旁的左竖低右竖高,左竖细右竖粗,中横不写满,底横不超出右竖。居左时左右写窄,末横变提画,如“时”字。居右时取正位势,如“旧”字。居上、居下时取正位势,要写小些,如“是”字、“者”字。四笔三

(十)月字旁月字旁的竖撇较长,横折钩的横短折长,折竖左鼓;两中横写在横折钩的中间偏上且不写满,还要注意两中横的方向变化。居左写窄些,如“肚”字。居右取正位势,如“朗”字。四笔三

(十一)贝字旁贝字旁的左竖短右竖长,左竖细右竖粗,竖撇不与左竖相交。居左时左右变窄,末笔内收变小,如“败”字。居下时取正位势,如“责”字、“贾”字。四笔三

(十二)见字旁见字旁的前三笔写法同“贝”字,末笔竖细横粗,转弯处无折角。结字时取正位势。四笔三

(十三)方字旁方字旁的斜点与横之间留出距离;横折钩的横要左高右低,折偏向左下方;末笔撇紧贴横画上。居左时横变短,如“放”字。四笔三

(十四)牛字旁牛字旁起笔为短撇,然后是上横短下横长,末笔为悬针竖。居左时下横变提画,如“牧”字。居下时竖出头稍短,如“犁”字。五笔四

(一)病字旁病字旁的点与横要留出间距且居于横中间,横左虚右实且短,撇要长,但弧度不能过大。后两点是右点和提点,要笔断意连,呼应协调。五笔四

(二)春字头春字头的前两横较短,末横较长,三横间距均匀,方向要有变化。长撇、长捺微弯、伸展,撇、捺末端左低右高。捺起笔在横画上,撇捺之间留出距离。五笔四

(三)四字头四字头先写左斜竖,接着写横折,横长折短且折角小于90°,然后写中间两竖,前竖用左斜竖,后竖改成竖撇,最后用短横封口。字形呈左右宽,上下短,上开下合状。五笔四

(四)金字旁金字旁的撇陡长而点小。点起笔较高,上横短而平,下横稍长而斜,提画起笔于上横略偏左,提角要小。五笔四

(五)禾木旁禾木旁的上撇平短且与下横留出距离,竖长且居于横的中间偏右,下撇和捺长而伸展。居上时取正位势,但竖变短、字形变扁,如“香”字。居左时左右变窄,捺变点,如“移”字。五笔四

(六)石字旁石字旁的横短撇长,撇的落笔点在横的中间偏左,口字不宜写大。居左时位置靠上,如“矿”字。居下时横长撇短,字形扁平,如“砦”字。六笔五

(一)卷字头卷字头先写左右两呼应点,左点低右点高;再写两横,上横短下横长;末了两笔的写法如同“春”字头的撇和捺。六笔五

(二)西字头西字头的上横较短,下口呈扁形,上开下合,三横间距相等,中间两竖左为弯竖,右为竖撇。两中竖与上横间留出距离,最后封口。六笔五

(三)虫字旁虫字旁的口呈扁形,上宽下窄,上开下合;竖稍长且粗而有力。横变平提,点陡些。六笔五

(四)竹字头竹字头的左右两部分内容一致。先写左边,后写右边,左小右大,左低右高。撇短而斜,横左尖且起笔较低,斜点不能太靠左。八笔六

雨字头雨字头的第一笔为短横,秃宝盖如宝盖头去上点,内四点呈放射状,要对应且保持协调、平衡。第三节『钢笔楷书的结构』知识探究

结构,又叫间架结构,也叫结字、结体。其意思是像造房子,对砖瓦木石给予合理的、巧妙的、科学的安排,使房屋美观、结实。同样,要写好字,特别是写好楷书,除掌握笔画、偏旁部首的书写外,还必须了解结构的形式,掌握结体的原理、规律和方法,把各种笔画有机地搭配在一起,使之成为美观、规范的字。汉字结构分为独体结构(独体字)和合体结构(合体字)。独体结构一

独体结构即独体字是由一个或多个基本笔画组成的一个独立构成的汉字整体,不能再分解,少者为一两画构成,多的也可达十几画。独体字大约有两百余个,在汉字中占较小的比例。独体字的书写要因字而异,妙在自然。独体字的外形是不一样的。有长形、扁形、三角形、菱形的,有取斜势的,还有梯形、多边形的,书写时顺其自然,要注意笔画的疏密聚散、展敛开合和重心平稳,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对比中求协调。独体结构的汉字书写较难。为此,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六种形态,供大家学习。独体结构一

(一)整齐平正,横平竖直独体结构一

(二)点画呼应,重心平稳独体结构一

(三)长短适度,疏密均匀独体结构一

(四)字形欹倾,斜中求正独体结构一

(五)松紧适度,离而不散独体结构一

(六)几何形状,对折稳合合体结构二

合体结构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部分所构成的汉字结构。其笔画多,结构杂。对于左右结构或左中右结构的汉字,除注意结构间大小、高低、宽窄的变化外,还要注意互相避让、压缩等问题。对上下结构或上中下结构的汉字,除注意结构间笔画长短、互相避让、重心平稳外,还要注意字形长短、扁方问题。对包围结构的汉字应注意疏密匀称、重心平稳。对于“品”字结构的汉字应注意上正、左下小、右下大,且重心稳。合体结构二

左右结构的字由左右两个部件构成,系横向排列。书写时务必注意左右两部分(偏旁和部件)结构间的大小、宽窄的比例关系,要注意或高或低、或长或短的位置安排。要相互配合,穿插呼应。(一)左右结构合体结构二

1.左右相等合体结构二

2.左窄右宽合体结构二

3.左窄右宽合体结构二

4.左长右短合体结构二

5.左短右长合体结构二

左中右结构也属横向排列,由三部分构成,要注意三个部分的宽窄、高低、大小等比例关系,伸缩避让,使之浑然一体。(二)左中右结构合体结构二

1.左中高右低合体结构二

2.左中右相等合体结构二

3.中间窄左右宽合体结构二

上下结构的字,取纵向排列。由上下两部分重叠成字。书写时注意上下两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要注意左右伸缩、上下收放的变化和重心的平稳。(三)上下结构合体结构二

1.上下相等合体结构二

2.上窄下宽合体结构二

3.上宽下窄合体结构二

4.上分左右合体结构二

5.下分左右合体结构二

上中下结构也是纵向排列,由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书写时应掌握比例,使上、中、下各部所占的大小、宽窄、长短匀称自然。要掌握重心,使字整体平稳。上、中、下各部宜略扁,防止狭长。(四)上中下结构合体结构二

1.上下窄中间宽合体结构二

2.上下宽中间窄合体结构二

半包围结构是指字心被两面或三面包围的字。书写时应使字心部分向外框部分稍稍靠拢。(五)半包围结构合体结构二

1.左包右合体结构二

2.上包下合体结构二

3.左上包右下合体结构二

4.下包上合体结构二

5.右上包左下合体结构二

6.左下包右上合体结构二

这类字外面呈方框,书写时整体应比其他字缩小,由于被包围字心笔画的繁简,使外框出现高低、宽窄的变化。字框有长方形、窄方形、扁方形三种。书写时,先写左竖和横折竖钩,再写字心部分,最后写下横封口。字心部分切忌偏小、偏大或偏向一边。要力求内外相称,协调自然,使字结构缜密,字形饱满。扁方形的要上框稍宽、下框稍窄,使外框呈上开下合之势。长方、正方的外框,左竖稍短,右竖或右竖钩稍长,横画略向右上取势,这样,字就会匀称美观。(六)全包围结构书法教程——硬笔钢笔行书SHUFAJIAOCHENG--YINGBI第四单元指导老师:单元导读关于行书,历来有多种说法。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说,行书“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就是说行书在字的构形和点画形态上不都依循楷书,而是有所突破和变化,力求比楷书便捷,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流动”的特征。人们一般认为,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形式,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不管如何定义,都离不开一点,即行书是富有动感的字体,且具有一种缓和、流动的美,它强调的是体态神情的生动活泼。行书兼楷书、草书两种书体之长:既有草书的流动简练之美,又有楷书的整齐之美。它比楷书写起来简捷流畅,又不像草书那样难以辨认;它笔势流动,体态活跃,变化自然。从产生至今,行书一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深受大家的喜爱。美观高效的行书是最实用的汉字书体。01了解行书

与楷书的差异02掌握行书的书写

特点及技法03掌握行书的

结字规律04掌握行书与楷书

各种章法的书写格式目录『CONTENT』▷第一节『钢笔行书与楷书的关系』▷第二节

『钢笔行书的书写技法』一、行书与楷书的差异二、行书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一、行书的结字规律二、行书偏旁部首变化举例▷第三节

『钢笔行书与楷书的章法』一、幅式二、形式三、格式第一节『钢笔行书与楷书

的关系』知识探究

在现今硬笔作为主要书写工具的时代,行书自然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最需要的一种书体。学写钢笔行书,除了需要熟悉和掌握行书的特点、笔画书写与结构外,还必须打好楷书基本功,因为楷书是学好行书的基础,很少有不学楷书就能把行书写得潇洒漂亮的人。通过行书的特点来辨析它与楷书的异同,这对学习钢笔书法,由楷书向行书过渡是很有益处的。行书与楷书的差异一楷书的每一笔画都要求工整规范,书写起来很费时,行书与楷书相比有明显的流动感,书写起来速度快,既节省时间又实用。(一)在形态上有差异楷书笔画的形态比较规矩,平直独立,笔画之间、结构部位之间互不连接,端庄稳重。行书的笔画则完全不同,它变得灵便、流动、圆转,书写时结构部分之间互相交织错综,变化多端,长短、大小参差错落,笔画之间牵丝映带,使字表现出优美的形态,极大地丰富了汉字的艺术表现力。行书与楷书的差异一(二)在用笔上有差别楷书起笔、行笔、收笔等要求严格,书写要平稳,有轻重、提按变化,并有具体的入锋、顿笔、回笔等要求,一定的行笔规则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而行书的用笔比较灵活、方便,一般不需要逆锋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过多的提按,只要求笔画流动,行笔灵活、巧妙。此外,行书在书写时还可依书写者的习惯而使笔画的行笔出现各种变化,或依个人不同的书写风格去追求或创造出不同的笔画线条。(三)在笔顺上求变化行书笔顺可根据具体情况改变,这在楷书书写中是不允许的,而行书的笔画书写到具体部位时,由于笔画的联结、映带、减省等情况使字形变化,笔画和笔顺也当然随之改变。行书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二行书是楷书的快写,其诀窍是连笔和省笔。而连笔和省笔又是从古至今约定俗成的,它有一定的法则和规律。(一)简化汉字的连笔要符合识字教学中的汉字笔顺规则,不可随意乱连汉字笔顺规则有七条,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这“四先三从”的规则是根据汉字书写的特点,以及古人写字的习惯和大多数人右手执笔写字的生理功能总结的,它既适用于繁体字,也适用于简化字。行书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二(二)要养成“竖右横左”的书写习惯硬笔书法,尤其是硬笔行书,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用于社会交流,因此在格式上要规范。整篇竖写从右边开始,是传统书法的格式;整篇横写从左向右,是当今书写的格式。在练习硬笔书法时,既要学习古人的用笔、结字和章法,又要摸索从左向右横写的规律和技巧,尤其是行书横写,字内的连笔萦带,字外的牵丝过渡,行间的布局。只有熟能生巧,不断探索,不断推进,才能在习惯中总结出较为成熟的经验,才能在推广中有新的突破,从而使横向左起书写格式的技巧同传统竖向右起格式的技巧一样丰富完美。行书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二(三)行书不是一味地快和连通俗地讲,行书是楷书的“快走”,不是“快跑”。行书是在楷书一笔一画的基础上连笔和省笔的,行书的用笔保留着一些楷法,行书的结字有着鲜明的笔画节奏感。如果一味地追求快,则会破坏上述法则和节奏感,甚至写出的字不像汉字,久而久之,练不成硬笔书写的技能。一味地连笔也是错误的,连笔过多,滑媚浮浅,缺乏主次、虚实的对比和映衬,有损于汉字的形体美。字要连得自然,连得有主次、有虚实,要时而连、时而断,才能尽展汉字书写的艺术魅力。第二节『钢笔行书的

书写技法』知识探究书写行书时应注意使笔画流动起来,执笔轻松,行笔才能自如。提笔、按笔、折笔等笔法要交错使用,在笔画连接时要巧妙地书写,往往有笔画处实,无笔画处虚,笔画之间牵丝自然。有时在书写中两个笔画的连接或交叉点出现了断线,但从书写的笔迹上看,在意思上仍然相连,也就是笔画虽断,笔势相续,意到笔不到,这就是“笔断意连”。产生笔断意连的原因主要是书写者在熟练书写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笔画接触现象,也是为了避免过多出现牵丝的一种艺术加工。这里包含书写者巧妙的结构搭配和科学的笔画组合的书写技巧,将充满意味的断笔与灵巧主动的连笔结合起来,从而使汉字书写更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行书的笔画书写速度可以稍快,它表现在笔势流动、减省笔画及用笔灵活等一系列书写特点上。书写速度的快是要按严格的书写要求行笔,并不是笔笔都快,盲目地快,要快慢结合,快中有慢,慢中有快。一个字的主笔就要写得慢一些,连带的笔画就可以快一些。这也体现在用笔上,在快慢表现的同时还要使笔画有节奏、有韵味,方笔圆笔兼而有之,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知识探究

行书偏旁部首的书写要注意与其他结构单位的关系,左偏旁最后一笔与右边结构部件要自然连带,往往取自左下向右上之势,上部字头最后一笔与下部分要取右上向左下之势,两部位书写时自然连带或笔断意连。行书的结字规律一

学习行书,最主要的是掌握好笔画的组合规律。当然,也可以像学习楷书那样,从笔画形态一笔一画学起,再学偏旁部首的搭配关系。但行书与楷书是不同的,行书的笔画以及偏旁部首的形态和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行书甚至一个字可以有好几种写法,变化多端,所以行书中的字例也只是行书字形中的一种。通过对行书书写字形的分析,可以发现行书的结字有以下规律。行书的结字规律一

书写时有笔画处实而厚重,无笔画处上下笔之间提笔落笔自然,牵丝映带线路明显,笔画的提顿、轻重对比鲜明,笔画和单位结构之间的联系也会加强,字形、字势会随之生动活泼,体势连绵,笔意奔放。(一)牵丝连带行书的结字规律一

行书的转折不必像楷书那样顿笔出骨,而是转而成圆,动作连贯。横也不必像楷书那样平直平稳,而要圆曲流动,顺应笔势,左右摆动,上下连贯。行书的运笔节奏如轻歌曼舞,行云流水,疾徐变幻,流畅自然。(二)圆转流畅行书的结字规律一

行书的书写中,为了求得上下笔之间的自然衔接,使构字部件的连带方便,在具体书写时改变了笔顺,使字更加整齐,统一协调,表现了汉字书法的丰富多彩。(三)改变笔顺行书的结字规律一

行书的书写,要求点画更加简便省略。实际上,行书可以既兼用草书的使转,又融合篆书的笔法,还可掺入隶书的韵味,在用笔和结字上有较大灵活性和伸缩性。其中笔画的书写就可以互相替代,如以点代横、以点代捺、以点代口、以点代竖、以横代点、以提代点、以竖代点、以竖代撇、以简代繁等。(四)点画替代行书的结字规律一

为了书写简便,行书的书写对楷书的某些部分做了简化,减省了笔画,合并了线条。可以省略部首笔画,相同的笔画可以简略替代,有时为了书写顺畅方便,还可以顺势省略,笔画书写中两个笔画也可以一笔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