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楼镇中学高一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楼镇中学高一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楼镇中学高一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楼镇中学高一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楼镇中学高一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楼镇中学高一数学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直线经过点,,则该直线的倾斜角为(A) (B)

(C)

(D)参考答案:B2.函数f(x)=log3x+2x﹣8的零点位于区间()A.(1,2) B.(2,3) C.(3,4) D.(5,6)参考答案:C【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零点存在定理,若f(x)=log3x+2x﹣8若在区间(a,b)上存在零点,则f(a)?f(b)<0,我们根据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对四个答案中的区间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当x=3时,f(3)=log33﹣8+2×3=﹣1<0当x=3时,f(4)=log34﹣8+2×4=log34>0即f(3)?f(4)<0又∵函数f(x)=log3x+2x﹣8为连续函数故函数f(x)=log3x﹣8+2x的零点一定位于区间(3,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零点存在定理,我们求函数的零点通常有如下几种方法:①解方程;②利用零点存在定理;③利用函数的图象,其中当函数的解析式已知时(如本题),我们常采用零点存在定理.3.已知a=,b=,c=,则()A.b<a<c B.a<b<c C.b<c<a D.c<a<b参考答案:A【考点】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幂函数的实际应用.【分析】b==,c==,结合幂函数的单调性,可比较a,b,c,进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b=,c==,综上可得:b<a<c,故选A4.若函数f(x)=,若f(a)>f(-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1,0)∪(0,1)

B.(-∞,-1)∪(1,+∞)

C.(-1,0)∪(1,+∞)

D.(-∞,-1)∪(0,1)参考答案:C略5.如图,为测一树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B两点,从A,B两点分别测得树尖的仰角为30°、45°,且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60m,则的高度为()A.(30+30)m B.(30+15)mC.(15+30)m D.(15+3)m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在中,,由正弦定理得:,树的高度为,故选A.考点:1、仰角的定义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2、阅读能力、建模能力及正弦定理的应用.【思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仰角的定义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阅读能力、建模能力及正弦定理的应用,属于难题.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题型也是高考命题的动向,这类问题的特点是通过现实生活的事例考查书本知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耐心读题、仔细理解题,只有吃透题意,才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解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现实生活中的“树高”问题转化为书本知识“三角函数”的问题.6.周长为,圆心角为的扇形的面积等于(A)

(B)

(C)

(D)参考答案:D7.sin480°等于

A.

B.

C.

D.参考答案:D8.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表示既不在内也不在内的直线,若以①②③中其中两个作为条件,第三个作为结论,构成的命题中正确个数为(

)A

B

C

D参考答案:C9.若,则下列不等式:①②③④中,正确的不等式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C略10.两个球的半径之比为1:3,那么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A.1:9 B.1:27 C.1:3 D.1:3参考答案:A【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分析】利用球的表面积公式,直接求解即可.【解答】解:两个球的半径之比为1:3,又两个球的表面积等于两个球的半径之比的平方,(球的面积公式为:4πr2)则这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9.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单位长度:cm),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参考答案:12.函数的定义域为.参考答案:[0,+∞)【考点】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分析】由根式内部的代数式大于等于0求解指数不等式得答案.【解答】解:由,得,即2x≥1,∴x≥0.∴函数的定义域为[0,+∞).故答案为:[0,+∞).13.已知数列{an}满足,且,,则________.参考答案:2由题意得,n用n+1代,得,两式相加得,即,所以数列的周期为T=6,所以。填2.

14.将函数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参考答案:y=sin4x【分析】按照左加右减的原则,求出函数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的解析式,然后求出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时的解析式即可.【解答】解:将函数的图象上的所有点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sin2x,再将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则所得的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y=sin4x.故答案为:y=sin4x.【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函数的图象的平移与伸缩变换,注意x的系数与函数平移的方向,易错题.15.函数的值域是

.参考答案:{y|0<y≤1}【考点】指数函数的定义、解析式、定义域和值域.【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化已知函数为分段函数,分别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得值域,综合可得.【解答】解:由题意可得y=|x|=,由指数函数y=x单调递减可知,当x≥0时,0<x≤0=1,故0<y≤1;同理由指数函数y=3x单调递增可知,当x<0时,0<3x<30=1,故0<y<1;综上可知:函数的值域为{y|0<y≤1}故答案为:{y|0<y≤1}.【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值域,涉及指数函数以及分段函数的值域,属基础题.16.在△ABC中,已知,,,则B=_______.参考答案:45°【分析】利用正弦定理直接求解即可.【详解】在中,由正弦定理可得,又,,,所以,即或,又因为,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注意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的性质,属于基础题.17.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略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某校100名学生期中考试语文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其中成绩分组区间是:[50,60),[60,70),[70,80),[80,90),[90,100].(1)求图中a的值;(2)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3)若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某些分数段的人数(x)与数学成绩相应分数段的人数(y)之比如表所示,求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分数段[50,60)[60,70)[70,80)[80,90)x:y1:12:13:44:5

参考答案:【考点】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频率分布直方图;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可10(2a+0.02+0.03+0.04)=1,解方程即可得到a的值;(2)由平均数加权公式可得平均数为55×0.05+65×0.4+75×0.3+85×0.2+95×0.05,计算出结果即得;(3)按表中所给的数据分别计算出数学成绩在分数段的人数,从总人数中减去这些段内的人数即可得出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解答】解:(1)依题意得,10(2a+0.02+0.03+0.04)=1,解得a=0.005;

(2)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为:55×0.05+65×0.4+75×0.3+85×0.2+95×0.05=73(分);

(3)数学成绩在[50,60)的人数为:100×0.05=5,数学成绩在[60,70)的人数为:,数学成绩在[70,80)的人数为:,数学成绩在[80,90)的人数为:,所以数学成绩在[50,90)之外的人数为:100﹣5﹣20﹣40﹣25=10.19.已知函数()在区[2,3]间上有最大值4和最小值1,设.(1)求a、b的值;(2)若函数在[-2,-1]上有两个零点,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解:(1),因为,所以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故,解得.

--------------4分(2)由已知可得,所以设,可化为,化为,令,则因,故,对称轴,的最小值为当时,;当时,,所以函数在上有两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

--------------12分20.已知点,且原点分的比为,又,求在上的投影。参考答案:解析:设,,得,即

得,,21.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菱形.PB=PD,E为PA的中点.(Ⅰ)求证:PC∥平面BDE;(Ⅱ)求证:平面PAC⊥平面BDE.参考答案:【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常规题型.【分析】(I)设菱形对角线的交点为O,连接EO,可得OE是三角形APC的中位线,得到EO∥PC,结合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PC∥平面BDE;(II)连接PO,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中线与高合一,得到OP⊥BD.再根据菱形ABCD中,BD⊥AC,结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BD⊥平面PAC.最后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平面PAC⊥平面BDE.【解答】解:(Ⅰ)设O为AC、BD的交点,连接EO∵E,O分别为PA,AC的中点,∴EO∥PC.∵EO?平面BDE,PC?平面BDE∴PC∥平面BDE.…(Ⅱ)证明:连接OP∵PB=PD,O为BD的中点∴OP⊥BD.又∵在菱形ABCD中,BD⊥AC且OP∩AC=O∴BD⊥平面PAC∵BD?平面BDE∴平面PAC⊥平面BDE.

…【点评】本题以四棱锥为例,考查了空间的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以及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属于基础题.22.已知(Ⅰ)当a=时,解不等式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