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_第1页
二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_第2页
二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_第3页
二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_第4页
二单元单元复习课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二单元单元复习课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标: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1.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北平改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在天安门建人民英雄纪念碑。2.开国大典(1)时间与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2)内容: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是惟一的合法政府。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3.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国内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二、最可爱的人课标: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1.抗美援朝(1)背景:1950年6月,美军组成“联合国军”,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派飞机轰炸东北边境城市并阻止解放台湾,威胁中国的安全。(2)经过:1950年10月,彭德怀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抗击美军侵略。1953年,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3)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2.英雄人物及其高贵品质(1)黄继光:为取得上甘岭战役胜利,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2)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保证部队的安全,被大火吞噬。(3)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三、土地改革课标: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1.背景: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新解放区农民强烈要求获得土地。2.内容: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法律依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4.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四、工业化的起步课标: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第一个五年计划(1)时间:1953~1957年。(2)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成就: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五、三大改造课标: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1.时间:1953~1956年底。2.对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3.方式(1)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方式:建立生产合作社。(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公私合营。4.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课标: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1.中共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1)主要内容: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结果:由于党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思想准备不足,八大的路线和意见没有在实践中坚持下去。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开始:在1958年总路线的错误指导下发动了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失误原因:对国情分析不够;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3)造成后果: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4)吸取教训: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立足本国国情发展。3.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党的好战士”——雷锋。七、“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课标: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1.原因:毛泽东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分析,发动“文化大革命”。2.时间:1966~1976年。3.抗争:1967年2月的老一辈革命家抵制“文化大革命”,被诬为“二月逆流”。4.结束: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四人帮”)。5.后果:使得国民经济和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6.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政治内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政权成立巩固政权“一五”计划三大改造探索成就失误挫折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为工业化奠定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共八大良好开端经济建设成就巨大“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西藏和平解放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保卫了新中国的安全,志愿军指战员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1953年,我国编制“一五”计划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我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的错误。1966—1976年,我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一、标志类1.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西藏和平解放。3.抗美援朝结束——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4.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摧毁——土地改革的完成。5.我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一五”计划的完成。6.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三大改造的完成。7.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8.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9.“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标志——中共中央发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号召。10.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九一三”事件。11.“文化大革命”结束——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二、之最类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49年在北平召开。2.第一个机床厂——沈阳第一机床厂。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和平赎买。三、重要法律文献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颁布,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颁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四、重大历史时期1.巩固政权时期——1949—1952年。2.抗美援朝时期——1950年10月—1953年7月。3.土地改革时期——1950—1952年。4.“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5.三大改造时期——1953—1956年。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1956—1966年。7.“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1.(2012·泰州中考)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制定了《共同纲领》,确定以五星红旗为新中国的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2.(2012·聊城学业考)词汇有着鲜活的时代印记。与右图所示事件相符合的词汇是()A.开天辟地B.星火燎原C.当家做主D.改革开放【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结合图片以及其中的文字可知该图片反映的是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人民当家做主,成为新国家、新社会的主人,所以C项与此相符合。3.(2012·泸州中考)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A.抗日战争胜利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西藏和平解放【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除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和香港、澳门外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的大统一和大团结,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故D正确。【知识拓展】西藏解放:这是由于西藏的特殊性造成的。在人民解放军向西北和西南推进时,广大西藏人民和上层爱国人士拥护中央人民政府,渴望西藏早日解放,而帝国主义反华势力却指使和支持西藏地方政府中的亲帝势力拒绝解放,妄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成为帝国主义的附庸。为此,人民解放军于1950年10月实施了昌都战役,消灭了藏军主力,同时在国际上加强外交斗争,揭露国际反华势力分裂中国的阴谋。西藏亲帝国主义分裂势力内外交困,受到打击。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亲政。这时,在西藏上层爱国人士和广大僧俗群众的强烈要求下,西藏地方政府便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团长的代表团赴北京进行和平谈判。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4.(2011·温州学业考)右图为1950年11月3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局部),与该版新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解放战争B.抗美援朝战争C.“大跃进”运动D.文化大革命【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时间的掌握能力。解放战争发生于1945—1949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于1950—1953年,“大跃进”运动发生于1958年,“文化大革命”发生于1966—1976年,题干中的新闻发表的时间是1950年11月,故与抗美援朝有关。5.(2012·邵阳学业考)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土地制度【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历史意义的认识和辨析能力。A、B两项是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C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D项是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知识拓展】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不等同于封建制度,它仅是封建制度的内容之一,封建制度由多项制度组成,如政治上有封建帝制,这在辛亥革命时已被推翻;经济上有封建土地所有制,1952年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该制度也被摧毁。因此,从反封建角度上说,土地改革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6.(2012·内江中考)右图反映的是刘少奇在一次会议上作宪法草案的修改报告。以下各项中属于这次会议成就的是()A.通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通过了“863”计划C.初步建立了社会保障体系D.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刘少奇”“作宪法草案的修改报告”等,可知题干内容与宪法有关系。故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7.(2012·株洲学业考)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我国工业的落后状态,做出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集中力量发展以下哪一产业()A.农业B.手工业C.轻工业D.重工业【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以看出中国的重工业薄弱,因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故答案选D。8.(2012·连云港中考)如果为下面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学习主题,最恰当的是()

A.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艰难曲折的探索历程C.社会主义建设的转折D.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题干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三大社会主义改造,而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因此为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学习主题,A项最恰当,其他三个选项与其关系不大。9.(2011·扬州中考)某地一家院门上有一副对联:“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搞生产”,横批是“多快好省”。这副对联大致出现在()A.土地改革运动期间B.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C.“大跃进”运动期间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选C。1958年,党中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之后发动“大跃进”运动。10.(2011·泉州中考)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福建南安花生亩产13241斤(见右图),出现这则报道的历史背景是()A.福建农民科学种田B.当时“浮夸风”盛行C.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高D.福建实行分田到户政策【解析】选B。题干中的有效信息是“1958年”“花生亩产13241斤”,这不符合实际情况,是1958年“大跃进”时“浮夸风”的表现。11.(2012·怀化学业考)下列人物中,被誉为“解放军的好战士”的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一点:题干四幅图片中的人物都是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的杰出代表人物,要明确他们的称谓是什么。A项王进喜被称为“铁人”,B项焦裕禄被称为“党的好干部”,C项雷锋被称为“解放军的好战士”,D项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符合题目要求的是C项。12.(2012·江西中考)“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 D.三大改造的教训【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以此辨析备选项,B项与题意相符,因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在于忽视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由此判断B项正确。A项发生在战争年代,与题干不符,C项中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与题干不符,D项与题干相矛盾,所以不正确。13.(2011·宁夏中考)阅读:1966—1968年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请回答:(1)这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经济状况数据统计,你从中得出了什么结论?(2)“文化大革命”期间_________和________反革命集团先后被粉碎,请指出当时人民群众和干部对他们进行强烈抵制和抗争的两例史实。(3)概述“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文化教育事业造成严重破坏的史实。【解析】本题由两组图例入手,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有关知识的掌握。解答第(1)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并分析图示数据:从1966年至1968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第(2)、(3)题较易,结合所学内容回答即可。答案:(1)发动“文化大革命”,造成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逐年下降。(2)林彪江青;抵制抗争:1967年2月,老一辈革命家与林彪、江青一伙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1976年4月,北京及各地人民群众反对“四人帮”的革命运动。(3)①停课闹革命,各类学校正常教学秩序遭到严重破坏;②人才培养出现断层;③大批知识分子遭到迫害;④大量文物古迹和文化典籍被破坏。(回答出两点即可)14.(2012·临沂学业考)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闪烁着社会主义道德的耀眼光辉,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雷锋虽然离开我们快50年了,但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2012年3月3日《人民日报》(1)依据材料一,指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并说明“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材料二雷锋(1940-1962)是穷苦的孩子,新中国给了他新生,所以他就像孩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样,对新社会怀有感恩之心……雷锋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代精神。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很淳朴地有这种感恩心,积极向上,只是在雷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