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讲义稿_第1页
人类学讲义稿_第2页
人类学讲义稿_第3页
人类学讲义稿_第4页
人类学讲义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学讲义稿读书笔记模板01思维导图读书笔记目录分析内容摘要精彩摘录作者介绍目录0305020406思维导图人类学人类学发展路径中国全书人类学社会民族理论研究历史观念文化志文字费孝通知识中国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系统地分析了西方人类学的类别和发展路径;中篇集王铭铭教授多年研究体会,指出西方人类学存在的局限,并探究解决这些局限的出路之所在;下篇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讲述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路径,细述了中国人类学在先辈们的努力下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又看到了中国人类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终,为中国人类学指出了一条自身特色与世界抱负相结合的道路。本书堪称专为国内学习人类学的学生量身打造的本土教材。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对这本书第20章阅读思考,成功的是文明的创造者,失败了是精神病。🎊#赠书福利#🎊同学们好!浪浪酱来给大家送福利喽!阅读本书并【**+评论】,2月28日将随机抽送纸书1本(仅限中国大陆地区的小伙伴)!欢迎大家积极参与,继续**【后浪出版】,浪浪酱将不定时赠送,好书等你来~🌹。《人类学讲义稿》为王铭铭教授多年来教学经验的精华,可称得上是专为国内学习人类学的学生量身打造的本土教材。前言文笔滞涩,啃得尤其辛苦:多用“之”替代“的”,能用“因”就不用“因为”,这种简单的不流畅毫不讨好,很难进入,前前后后看了三遍:讲学术源流,自己看得清楚写不明白,气闷得难受。下篇“内外”重复较多。这本书的编辑十分混乱,给后来者打个补丁好了。全书的编辑是混乱的,但是作者的思索大抵是围绕着两条线展开的,一是中国的人类学学科发展史,二是西方的。这里建议先看21、28、31到35这几篇,然后再展开来。精彩摘录精彩摘录它更**人的“身心”与“身外之物”之间关系的探究,更侧重于“小我”与“大我”的辩证,更集中于人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包括“我”与“他”、前人与后人之间)、自由与规范之间、“分离”的必然与“团结”的必要之间(包括认同与等级之间)的关系之理解。对人类学家而言,个人只有作为种族或社会群体的成员时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人类学家一致**的重点主要是群体而不是个人人类学家从古史和“未开化民族”中的“杂糅”状态中提炼出整体社会的形象,将之与人们想象的“层级化”或“破碎化”的现代社会相比较,使之成为一种远在的“他者”(Other)。第一种是英国与实利主义哲学有密切关系的人类学传统,很现代,也很实在,尽管大量吸收了欧陆的观点,却一向保持自身的特征;第二种是德国和美国的,是以“民族精神”(ethnos)或“文化”(culture)概念为出发点的,相对古朴而注重历史,广泛流传于德语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美国得到发扬;第三种是法国的社会学年鉴派传统,社会哲学意味很浓。他将人类学重新定义为一个深入的参与观察过程,认为人类学不应是基于二手资料对历史进行的“臆断”,而应是对被研究的社会生活的亲身研究,这种研究需以居住于被研究的社区、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为基础,以整体把握被研究者如何创造和维持自己的社会为目的。目录分析第一章人类学作为人文科学第二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分类研究第三章亲属制度:纵式、横式与观念第四章《论礼物》:“物的社会生命”及其限度第五章经济嵌入“非经济领域”的方式第六章从“没有统治者的部落”到“剧场国家”010302040506上篇第七章从“礼治秩序”看法律人类学及其问题第八章一篇讲稿透露出的人类学宗教观第九章神话学与人类学第十章符号人类学与“象”的理论上篇第十一章文字的魔力:关于书写的人类学第十三章文化会消失吗?第十二章艺术人类学:艺术与艺术家的魅惑上篇第十四章“自我与普遍同情之间的平衡”第十五章说“文明”第十六章从《癫狂与文明》看通常的人类学观第十七章从“当地知识”到“世界思想”——对民族志知识的反思中篇第十九章超社会体系——文明人类学第十八章我所了解的历史人类学中篇第二十章文字这把“双刃剑”——从一个“反例”看第二十一章乡村与文明——过程与观念的历史想象第二十二章口述史、口承传统与人生史第二十三章民族志与“四对关系”第二十四章从“朝圣”看作为“历史中的文化翻译”的人类学12345下篇第二十五章仪式研究与社会理论的“混合观”第二十六章葛兰言何故少有追随者?第二十七章从礼仪看中国式社会理论第二十八章“中间圈”——民族的人类学研究与文明史第二十九章中国——民族体还是文明体?第三十章从中国看“超社会的社会”:钱穆启发010302040506下篇第三十一章民族学与社会学之战第三十二章吴文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理论第三十三章费孝通的鸡足山与林耀华的凉山第三十四章从潘光旦的土家研究看“民族识别”第三十五章民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课题12345下篇作者介绍同名作者介绍王铭铭,1962年生,人类学家。1985至1987年厦门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1992年6月英国伦敦大学人类学博士毕业。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