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人工合成抗菌药_第1页
第38人工合成抗菌药_第2页
第38人工合成抗菌药_第3页
第38人工合成抗菌药_第4页
第38人工合成抗菌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合成(rénɡōnɡhéchénɡ)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yàowù)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第一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喹诺酮类药物

第一代萘啶酸(1962,已弃用)第二代吡哌酸(PPA1974)第三代(含“F”)诺氟沙星(1979)培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司氟沙星第四代加替沙星莫昔沙星第二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氟喹诺酮类

药动学吸收:吸收迅速、完全,除诺氟沙星、环丙外,其余(qíyú)利用度>80%分布:组织穿透性好,分布广。可进入骨、 关节、前列腺、脑(氧氟、环丙、培氟)达治疗浓度代谢与排泄: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少数以原性形经肾排泄,尿中浓度高,培氟沙星经胆汁排泄第三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抗菌作用(zuòyòng)(第三代)1、抗菌谱广广谱杀菌药

G-菌:大肠、痢疾、伤寒、变形、产气杆、淋球——强;绿脓(环丙、氧氟)

G+菌:金葡、链球——敏感(mǐngǎn)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敏感

厌氧菌几乎无影响第四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2、抗菌机制(jīzhì)

抑制细菌(xìjūn)DNA回旋酶,干扰DNA复制3、耐药性亲和力,膜通道,主动外排与其他类药物无明显交叉耐药第五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AA第六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3、耐药性:同类存在交叉耐药,有增长趋势机理

回旋酶基因突变:药物与回旋酶亲和力↓

细胞膜通透性

(通道(tōngdào)蛋白的改变或缺失)

菌体内药浓

主动排出机制↑第七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临床(línchuánɡ)应用

1、敏感(mǐngǎn)菌感染

泌尿生殖道、消化道、呼吸道感染

2、伤寒、副伤寒(首选)3、可替代青霉素与头孢菌素4、急、慢骨髓炎、化脓性关节感染(首选)

第八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

较常见,厌食、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发生率3-5%)2、神经系统症状

兴奋症状

可能是药物阻断了GABA与受体结合(jiéhé)所致3、过敏反应

药疹、红斑、光敏性皮炎4、可致畸、影响幼儿骨关节发育

孕妇、哺乳妇女、儿童避免使用相互作用:心脏毒性,茶碱第九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常用药物(yàowù)特点

诺氟沙星(氟哌酸)

第一个含“F”喹诺酮类口服(kǒufú)生物利用度低,仅为35~45%,尿道、胆道、肠道浓度高主用于肠道、尿路及胆道感染,亦可用于妇科、外科、耳鼻喉感染疗效一般第十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环丙沙星应用最广口服(kǒufú)F为38%~60%,仅比诺氟高,比其他喹诺酮低,可静滴给药抗菌作用:对G-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在同类中最强应用:胃肠道、泌尿道、呼吸道、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氧氟沙星(氟嗪酸)

高效广谱抗菌药口服F比诺氟沙星高1倍,分布广:脑脊液中浓度高尿液浓度高(首位)抗菌作用:比诺氟沙星强(一般菌)应用:泌尿道、呼吸道、胆道、皮肤软组织、耳鼻喉、眼科感染等治疗伤寒(shānghán)及副伤寒(shānghán)疗效肯定

结核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左氧氟沙星(可乐(kělè)必妥)

1、为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2、抗菌谱同氧氟,作用(zuòyòng)强,为氧氟沙星的2倍,抗结核作用强,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3、不良反应少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氟罗沙星(多氟沙星)

特点:1、生物利用度高(近100%) 2、体内抗菌活性强,(氧氟、环丙) 3、抗菌谱广:除一般敏感菌外,对厌氧菌,支、衣原体强4、t1/2长,1次/d应用:艾滋病患者的细菌感染(gǎnrǎn)不良反应:常见(20%)胃肠道反应及神经系统反应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司帕沙星(司氟沙星)

特点:1、抗菌活性及抗菌谱 (1)对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结核分支杆菌(gǎnjūn)最强 (2)对G-菌作用同于环丙沙星2、t1/2长,1次/d3、应用(1)敏感菌(含厌氧菌)及耐药菌 (2)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3)第二线抗TB药4、不良反应光敏性皮炎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第四代喹诺酮类

莫昔沙星特点:1、对阳性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结核分支杆菌(gǎnjūn)加强2、对耐药的金葡、肺炎球菌亦有效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磺胺类药物

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优点(yōudiǎn):1、抗菌谱较广2、某些感染有显效:流脑(SD)伤寒(SMZ+TMP)3、使用方便(口服制剂),稳定性强缺点:1、不良反应较多:肾损害(sǔnhài),过敏2、抗菌活性不高,易耐药且存在交叉 耐药性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抗菌谱较广(多数G+、G-菌)G+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G-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流感、鼠疫(shǔyì)杆菌(链霉素首选)、大肠、变形、伤寒(SMZ)无效: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支原体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作用(zuòyòng)原理

抑制二氢叶酸合成(héchéng)酶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héchéng)

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

二氢+PABA二氢叶酸四氢叶酸喋啶

二氢叶酸二氢叶酸还原酶合成酶

嘌呤、嘧啶(mìdìnɡ)

合成蛋白质一碳转移酶抑制(yìzhì)甲氧苄啶抑制(yìzhì)叶酸还原酶外源性叶酸(人及动物)磺胺类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解释(根据作用(zuòyòng)原理)1、抗菌谱广?多数细菌有PABA途径(tújìng)2、毒性低?人体靠外源叶酸,不能自己合成3、首剂加倍?PABA和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较磺胺类药物强5000-25000倍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耐药性单用易产生耐药性,为永久性、不可逆同类间交叉耐药机制:细菌(xìjūn)改变代谢途径:自身制造PABA,增加酶量,利用外源叶酸等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分类1、用于全身感染的磺胺(huánɡàn)(易吸收)

短效(t1/210h):磺胺异噁唑(SIZ)4次/d中效(t1/2:10-24h):磺胺嘧啶(SD)2次/d 磺胺甲噁唑(SMZ)2次/d长效(t1/2>24h):磺胺多辛(SDM)少用2、用于肠道感染的磺胺(难吸收) 柳氮磺吡啶(SASP)3、外用磺胺磺胺米隆(SML)磺胺醋酰(SA) 磺胺嘧啶银(SD-Ag)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1、用于全身感染(gǎnrǎn)的磺胺药动学:

口服易吸收,BBB与血浆蛋白,在中性尿酸性尿中形成(xíngchéng)结晶,易损伤肾脏临床应用1、流脑

首选SD

2、呼吸道感染选用中、短效 如SD,SMZ+TMP3、尿路感染SIZ,SMZ+TMP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4、肠道感染

肠炎(chángyán)、菌痢——SMZ+TMP

伤寒——SMZ+TMP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不良反应1、肾损害:在酸性尿中易形成结晶,刺激肾,致结晶尿、血尿(xuèniào)、管型尿,以SD多见预防:(1)多饮水:大于1.5l/d(2)碱化尿液(NaHCO3);预防结晶尿(3)查尿常规(4)老年、肾功能不全慎用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不良反应2、造血系统:粒细胞,血小板,再障,缺G-6-PD可致溶血性贫血3、过敏反应:皮疹、药热、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注意用药史+糖皮质激素4、其他(qítā):神经系统:头晕、乏力

新生儿、早产儿易引起核黄疸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2、用于肠道感染(gǎnrǎn)的磺胺柳氮磺吡啶(SASP)

1、口服难吸收2、治疗溃疡性结肠炎(chángyán)、节段性回肠炎(chángyán)、肠道术前预防感染3、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精选ppt3、外用(wàiyònɡ)磺胺磺胺(huánɡàn)米隆(SML)

创面感染(化脓、绿脓)、烧伤

磺胺嘧啶银(SD-Ag)对铜绿假单孢菌感染作用强、刺激性小、兼有收敛作用和促进创面愈合用于创面铜绿假单孢菌感染磺胺醋酰(SA)眼部感染第三十页,共三十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