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考点11水循环及水量平衡作业课件_第1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考点11水循环及水量平衡作业课件_第2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考点11水循环及水量平衡作业课件_第3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考点11水循环及水量平衡作业课件_第4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基础练专题四地球上的水考点11水循环及水量平衡作业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11水循环及水量平衡经典3+2

[2020全国Ⅰ卷]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上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1—2题。1.

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③人工岛足够长④人工岛足够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B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以降水补给为主,降水多、下渗的雨水较多时,咸/淡水界线会向海岸线方向扩展,降水少、下渗的雨水少时,咸/淡水界线会向人工岛中部收缩,因而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时,地下淡水区相对稳定,①对、②错。人工岛狭长时,大气降水会很快通过地面流入海洋,地下淡水补给少,地下储存的淡水较少,地下淡水区小,保持相对稳定的难度大;人工岛足够宽,降水到达地表后下渗的面积较广,地表径流的下渗量多,地下淡水补给较多,地下淡水区较大,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③错、④对。故选B。答案经典3+2

[2020全国Ⅰ卷]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上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1—2题。2.

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2.D一般情况下,人工岛面积较小,降水后渗透到地下的水量有限,因而地下淡水储量较少,无法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D正确。人工岛主要由碎石和泥沙填造而成,地下淡水多为潜水,埋藏深度小,易开采,取水难度较小,A错误;人工岛地下淡水储量较少,因而开采利用周期不长,B错误;人工岛上人口少,生产生活污染少,地下淡水水质较好,C错误。答案经典3+2规律总结地下水按埋藏条件主要分为潜水、承压水和上层滞水三种类型,在地下分布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如下图所示:经典3+2

[2023安徽蚌埠质检]西藏纳木错是念青唐古拉山西北侧大型断陷洼地中发育的内流湖,湖泊面积与冰川融水量、陆地降水量、陆地蒸发量、湖面降水量、湖面蒸发量有明显相关性。统计资料表明,1971—2004年间,随着年均温的升高,纳木错流域冰川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增加。下图为纳木错流域1971—2004年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3.

纳木错流域实际蒸发量最大的地区可能是A.山地冰川 B.湖岸平地C.湖岸坡地 D.湖面

答案经典3+2

[2023安徽蚌埠质检]西藏纳木错是念青唐古拉山西北侧大型断陷洼地中发育的内流湖,湖泊面积与冰川融水量、陆地降水量、陆地蒸发量、湖面降水量、湖面蒸发量有明显相关性。统计资料表明,1971—2004年间,随着年均温的升高,纳木错流域冰川融水产生的地表径流量增加。下图为纳木错流域1971—2004年年降水量和年蒸发量统计图。据此完成3—4题。4.

从湖泊水平衡角度分析,纳木错湖泊面积变化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面积增大—流域内降水量增多,冰川融水量增多B.面积增大—冻土、冰川大量融化,湖面蒸发减弱C.面积减小—山地冰川退缩,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D.面积减小—气温升高,气候变干,生态环境恶化经典3+24.A依据水平衡原理,湖泊水量收入小于支出时,湖泊面积变小,湖泊水量收入大于支出时,湖泊面积变大。结合材料分析如下:答案经典3+25.

[2023江苏南京调研]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若尔盖湿地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平均海拔3400m,其四周被高耸的群山包围。流域内河流主要是黄河水系,包括其支流黑河、白河等大小河流约430条,河网密集,湖泊众多。下图为若尔盖湿地河流分布图。(1)用虚线画出黄河流域和麻尔柯河流域的分水岭。从水循环原理的角度,说明若尔盖湿地形成的原因。(8分)(2)分析若尔盖湿地对其下游段黄河水文特征的影响。(6分)经典3+25.【参考答案】

(1)画图。(2分)原因:高山冰川广布,多冰雪融水(或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降水多);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高原地形,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地势较为平坦,水流缓慢(或河道曲折,水流不畅;四周高山,河水不易外泄)。(6分,任答3点即可)(2)湿地可以沉降上游来水泥沙,使河流下游含沙量减少;黄河水位季节变化大,湿地可以调蓄水量,使其下游河段水位变化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湿地地势较平缓,可使其下游水流流速减慢。(6分,答出3点即可)答案经典3+2【解题思路】第(1)问,分水岭画在两大流域分离处。分析湿地的成因时,要把握好其关键词“水循环原理”,主要立足蒸发环节、下渗环节及径流环节作答。第(2)问,解答该问需把握三条线索,一是湿地对河流含沙量的影响;二是湿地对河流的调蓄作用;三是湿地对河流流速的影响。答案创新1+1

新角度·水盐垂直运动机制[2022吉林期中]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某地区气候—地下水埋深影响水盐垂直运动的机制。据此完成1—2题。1.

图中地表积盐高低与月干燥度、潜水水位之间的关系是

A.降水少,蒸发多,则积盐少B.降水多,潜水位下降,土体脱盐C.降水少,蒸发多,则积盐多D.降水多,潜水位上升,土体积盐1.C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强烈蒸发—积盐线与月干燥度过程线大致平行,月干燥度主要取决于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在非雨季,降水少,蒸发多,月干燥度大,积盐多,A错、C对;进入雨季后,由于地下水位高(潜水位上升),土体脱盐,B、D错。答案创新1+1

新角度·水盐垂直运动机制[2022吉林期中]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某地区气候—地下水埋深影响水盐垂直运动的机制。据此完成1—2题。2.

华北地区人们利用水盐垂直运动规律,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可行性措施是A.大面积人工降雨

B.大量增施有机肥C.大规模建棚种蔬菜

D.喷灌与滴灌相结合创新1+12.D大面积人工降雨可以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但成本过高,A错;大量增施有机肥与调控水盐运动无关,B错;蔬菜大棚内温度高,土壤水分散失会加快,使盐分在地表积累,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C错;华北地区降水量较少,蒸发量较多,灌溉用水多,易造成次生盐渍化,应该合理灌溉,排灌结合,杜绝漫灌、浸灌,人工调控水盐运动,D对。答案思维建模防止次生盐渍化的措施(1)合理灌溉,有灌有排,控制地下水位;(2)用地膜或农作物秸秆覆盖地面,减少水分蒸发;(3)种植耐盐碱的农作物,吸收土壤盐分;(4)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灌区林木覆盖,改善农田小气候,发挥生物排水作用。创新1+1

新考法·千泉湖形成的原因[2023山东潍坊摸底]千泉湖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水域面积达5000亩,湖边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有大小泉眼3000多个,泉泉相连。下图示意千泉湖位置及千泉湖区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3—4题。3.

图示区域地下水水位变化最大的部位是A.扇形地上部 B.扇形地中部C.扇形地下部 D.扇缘带创新1+13.A读图分析如下:答案创新1+1

新考法·千泉湖形成的原因[2023山东潍坊摸底]千泉湖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水域面积达5000亩,湖边一望无际的芦苇丛中,有大小泉眼3000多个,泉泉相连。下图示意千泉湖位置及千泉湖区域地质剖面。据此完成3—4题。4.“千泉奇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水在薄弱覆盖层处流出B.地势低洼处汇水而成C.断裂发育泉水出露D.岩浆活动地下水上涌创新1+14.A读图可知,千泉湖位于扇缘带,由于该地地表覆盖层较薄,土壤为黏土,地下水不易下渗流出,地下水埋藏浅,所以地下水在薄弱覆盖层处流出,形成千泉湖,A正确。千泉湖位于扇缘带,地形有一定坡度,并非低洼处积水而成,B错误。从地质图中看不出该地有断裂与岩浆活动,C、D错误。答案创新1+1

新情境·城市低影响开发[2023江苏扬州考试]低影响开发要求在城市水文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中,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设施来实现对降水产生的径流的控制,以使区域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状态尽量接近开发建设前的自然水文状态,促进城市水文系统的良性循环。下图示意城市传统开发与低影响开发径流变化过程。据此完成5—6题。5.

导致图中两种开发模式径流峰值存在较大差异的直接因素是A.降水量

B.蒸发量C.下垫面

D.外排量5.C读图可知,与传统开发模式相比,低影响开发模式径流集蓄利用较多,导致径流外排量较少,而下垫面渗水性能强会使集蓄利用水增多,故C正确;两种开发方式对降水量、蒸发量影响不大,A、B错误;外排量大小受径流量大小影响,而不是原因,D错误。答案创新1+1

新情境·城市低影响开发[2023江苏扬州考试]低影响开发要求在城市水文系统的规划与建设中,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控制设施来实现对降水产生的径流的控制,以使区域开发建设后的水文状态尽量接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