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学习班)_第1页
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学习班)_第2页
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学习班)_第3页
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学习班)_第4页
儿童病毒感染性疾病(学习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常见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谱复杂,病原学诊断较为困难,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包括: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FluA/B)、副流感病毒I、Ⅱ、III(PIV1,2,3)、腺病毒(Adv)、鼻病毒(Rhino)、博卡病毒(hBoVs)、人偏肺病毒(hMPVs)、人冠状病毒(hCoVs)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军团菌,大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卡他莫拉菌等不典型病原:如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等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SARS-2003FLU-AVIANFLU-A2009HFMD-2008近十年大范围流行病毒感染性疾病法定传染病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2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儿童常见病毒感染性疾病科种引起的主要疾病RNA病毒正粘病毒甲、乙、丙型流感病毒流感副粘病毒副流感病毒1-5型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间质性肺炎病毒普通感冒、支气管炎等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婴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披膜病毒风疹病毒风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小RNA病毒鼻病毒柯萨奇病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疱疹性咽峡炎、胸痛冠状病毒冠状病毒SARS冠状病毒普通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DNA病毒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EB病毒龈口炎水痘、带状疱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腺病毒腺病毒咽炎、肺炎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3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流行性感冒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4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甲型流感病毒与儿童Age(months)PositiveNo.(%)NegativeNo.(%)Total0-61(1.43)*69(98.57)707-1217(20.20)*75(79.80)9213-3683(43.68)107(56.32)19036-7287(55.77)69(44.23)156≥7346(50.55)45(49.45)91Total2343655992009年住院不同年龄患儿甲型流感IgM阳性率流行季节易感性对于流感病毒,人群普遍易感,感染或接种疫苗后1周出现抗体,2~3周达高峰,1~2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较低水平,流感病毒3个型别之间无交叉免疫常见并发症:肺炎、呼吸衰竭、合并细菌感染、化脓性病灶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5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临床特征冬、春季节,以6个月~2岁小儿多见,常感染下呼吸道骤然起病,高热(体温39℃以上)可持续7~10天左右咳嗽频繁、喘息,热退伴有气喘;可伴有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腹泻,严重者可并发肠出血肺部体征:听诊有细小水泡音或捻发音,胸腔可有积液

部分患儿肺炎早期,可发生昏迷或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降低:(1~2)X10(9)/L,淋巴细胞比例增高X线:肺门两旁的肺野有絮状或片状阴影,第2周开始吸收,恢复较快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6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virus)

单股RNA病毒,直径为150~300nm副流感病毒为副粘病毒1,2,3,4型,1,2型是秋、冬季喉-气管-支气管炎主要病原体。咽喉痛和干咳,声音嘶哑,严重者喉头水肿导致喉梗阻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7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副流感1型和2型主要引起小儿喉炎、气管-支气管炎;副流感3型能引起婴儿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和肺炎;副流感4型则引起轻微上呼吸道疾病,通常不引起肺炎

(1)发病缓慢:可有发热(体温多39℃以下),热程多为3~5天,咳嗽不甚剧烈,多无气喘表现,神经系统症状多不明显,几乎不发生心力衰竭

(2)肺部体征:肺部听诊可有散在的湿性罗音

(3)X线胸片:可见小片状阴影,吸收较快

(4)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多正常或偶有降低

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8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多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引起喘息和气道高反应,是儿科呼吸道感染住院的主要病原体。反复感染可致气道重塑秋冬季流行,临床常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9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幼儿急疹-疱疹病毒(HSV)也称玫瑰疹,疱疹病毒6型感染,6-12个月婴儿常见,发热3-4天后热退出疹,一般情况好,较少出现下呼吸道感染,一般对症治疗为主,无需特殊治疗,终身免疫注意与药物过敏鉴别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0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其他引起呼吸道感染病毒巨细胞病毒(CMV)CMV包涵体病变多样性:肝脏、神经、呼吸道、肾脏等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1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EB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IM是原发性EBV感染所致,典型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颈淋巴结肿大,可合并肝脾肿大,外周血异性淋巴细胞增高IM是一良性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出现噬血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2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Diagnosis初次感染既往感染VCA-IgGNoinfection(n=60)(n=95)(n=9)(n=116)IM24(40.0%)3(3.2%)1(14.3%)5(4.3%)Respiratoryinfection25(41.7%)74(77.9%)7(77.8%)94(81.0%)Kawasakidisease2(3.3%)6(6.3%)7(6.0%)EB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3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腺病毒感染(Adv)有发热、流清鼻涕、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多于3~4天后退热,咳嗽症状可持续1~2周

腺病毒肺炎主要由3型和7型引起,病变呈点片状或为融合性肺炎,炎症可延及整个肺叶,易发生胸膜炎

咽结合膜热,最常见的病原为3型,常在儿童中引起流行。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炎、单侧或双侧眼结膜炎及颈淋巴结肿大

④眼部感染。可表现为滤泡性结膜炎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4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抗病毒药物抗DNA病毒疱疹病毒胸苷激酶激活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喷昔洛韦、阿糖腺苷非胸苷激酶激活剂膦甲酸福米韦生、曲金刚胺人乳头瘤病毒咪喹莫特鬼臼毒素乙肝病毒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广谱抗病毒干扰素-2a、利巴韦林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5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抗RNA病毒丙肝病毒细小核糖病毒Pleconaril

流感病毒阿比多尔、奥司他韦、扎拉米韦、金刚乙胺广谱抗病毒干扰素-2a、利巴韦林Boceprevir,Telaprevir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6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金刚乙胺抗甲型流感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强4~10倍,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而对乙型流感病毒无效,因乙型流感病毒无M2膜蛋白病毒M2蛋白抑制剂,与流感病毒的包膜M2蛋白离子通道结合,使病毒内不能达到脱衣壳所需的酸性环境,阻断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内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7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奥司他韦(Oseltamivir)扎那米韦(Zanamivir)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能阻止病毒从感染细胞的释放,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8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RSV抗体Synagis(palivizumab,帕利珠单抗)1988年获得FDA批准治疗单克隆抗体帕利珠单抗用于高风险的儿童患者严重下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并不能用于治疗已经患有这种疾病的儿童帕利珠单抗半衰期是20天,所以每月注射一次,第一次必须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季节开始即11个月之前,常规疗程为5次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并直接中和病毒发挥作用,帕利珠单抗的抗病毒活性比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高20~30倍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19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IgA单克隆抗体HNK220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F糖蛋白动物实验证实有明显抗病毒作用,临床研究亦取得一定进展,与IgG型抗体相比,HNK220更接近呼吸道自然产生的抗体形式,较少参与炎症过程,因此疗效更好,基本无副作用,能取代IgG型单克隆抗体防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20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传统经典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1970年首次合成,1980年推出利巴韦林吸入剂,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儿童治疗FDA于1998年批准利巴韦林+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利巴韦林是目前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唯一有效的化学药动物实验结果:以气雾形式给予适当的剂量,可使肺和鼻中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滴度减少,药物能直接到达细小支气管,而其他方式给药则很难获得治疗浓度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21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用法:通常将浓度为20mg/ml的利巴韦林装入持续产生气雾器中,通过帐状物或氧面罩每天持续给药12~18小时,一般疗程为3~5天。在治疗48~72小时后,患儿的临床症状可明显改善该药气雾治疗能减少机械通气、供氧和需监护的时间,并能显著降低高危指征患者RSV感染的病死率高危指征患者指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病(包括肺动脉高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他慢性肺疾病,免疫缺陷或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儿,以及早产儿中孕周小于37周者和患有其他严重疾患的幼儿等

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22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抗疱疹病毒感染药物

疱疹病毒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病毒,有8种类型,抗病毒药物对其中4种病毒感染(HSV-1、HSV-2、VZV和CMV)有确切效果,有2类:(1)核苷和核苷酸类似物:阿昔洛韦(ACV)/缬昔洛韦(VACV)、西多福韦(Cidofovir)、泛西洛维(Famciclovir)/喷西洛维(Penciclovir)、更昔洛韦(Ganciclovir)/缬更昔洛韦(Valganciclovir)(2)无机磷酸盐类似物:膦甲酸(Foscarnet)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23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抗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药物HSV的原发性感染多发生在儿童期,多为亚临床表现。在原发感染后,病毒潜伏在背根神经节,在不同的状态下,被激活而复发HSV感染临床表现差异大,轻者无症状,重者危及生命,皮肤粘膜的感染较常见HSV分为2型(HSV1及HSV2),HSV1多引起面部及口腔感染,HSV2主要引起成人生殖器疱疹,两者均可引起脑炎和全身弥漫性感染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24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阿昔洛韦(ACV)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和缩短排毒时间,但可能产生病毒耐药株,故不推荐在正常儿童中使用,一般在免疫力低下的儿童中应用HSV脑炎及新生儿HSV感染应早期使用ACV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25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水痘发病后24h内口服ACV,可缩短及减轻发热时间等全身症状、减少皮疹数、缩短出疹时间,但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26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抗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更昔洛韦是抗CMV的首选药物,作为鸟嘌呤衍生物能通过以下机制抑制病毒:(1)竞争性地抑制病毒DNA聚合酶;(2)掺入病毒及宿主细胞的DNA内而导致病毒DNA延长的终止等其他抗CMV包括缬更昔洛韦、西多福韦、膦甲酸等

更昔洛韦最常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40%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15%出现血小板减少,2%出现贫血,在长期使用更昔洛韦的儿童中可能出现耐药性本文档共31页;当前第27页;编辑于星期三\1点30分IVIG静脉用RSV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