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顶气录井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第1页
罐顶气录井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第2页
罐顶气录井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第3页
罐顶气录井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第4页
罐顶气录井影响因素探讨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罐顶气录井影响因素讨论论文罐顶气录井影响因素讨论论文【摘要】:^p:罐顶气录井作为一种轻烃气相色谱录井方法,在储集层油气水评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消费应用过程中,从钻井液、样品类型、烃岩、原油性质、样品采集等多方面总结了罐顶气录井的影响因素,对于全面应用罐顶气录井资料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p:罐顶气;影响因素;钻井液;后效1前言上世纪70年代末,罐装样录井技术在国外出现,并成功地应用于单井油气、烃岩评价。80年代以来,我国引入了该项技术,成功油地质录井公司于1996年开展了该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工作,并在生储层评价应用方面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影响罐顶气录井的诸多因素,制约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的进步,因此对其影响因素进展分析^p,对进一步解决校正和资料的准确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2罐顶气录井的影响因素2.1钻井液的影响罐顶气录井的检测对象是烃类气体,由于岩屑罐顶样是岩屑和钻井液的混合物,所以钻井液性能的变化,会对罐顶气分析^p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达在其类型、密度、粘度和添加材料等方面。2.1.1钻井液类型的影响钻井液类型会影响到烃类气体的检测,对于气体采集,水基泥浆较为可行,原油污染的泥浆会增加泥浆中气体的保持力,从而增加再循环气,导致较高的罐顶气分析^p值。尤其各类后效气体大量吸附聚集在钻井液中,往往造成岩屑罐顶气样品的高异常值。2.1.2钻井液中吸附烃类和后效的影响所谓后效显示是指钻井过程中,钻遇好的油气显示层或好的生油岩地层后,地层中的流体在地层压力作用下不断地向井筒中扩散和浸透,使井筒中的烃类物质含量增加。由于钻井液会吸附和溶解一定量的烃类气体,后效使钻井液中的烃类气体增加得很多,造成罐顶气分析^p值升高,增加了资料解释的难度。FS2井钻至井深5672.62m时,层位:沙四段,5668m、5670m、5672m罐顶气分析^p值出现明显异常,∑C1-C4:3545~14567ml/l,366~892ml/l,升幅到达20倍,最高可达100倍,组分个数为17~22个,综合录井全烃无异常变化,随钻过程中参考罐顶气资料将该段解释为可疑油气层。对井段5638m~5760.4m的地层进展了两开一关测试,结论为干层,取样器中取到少量气体,取样气罐顶气分析^p:∑C1-C4:1753ml/l,∑C5-C7:34.3ml/l,组分个数为7个,与岩屑罐顶气分析^p数值和构造完全不同。罐顶气出现如此大的异常的原因是由于该井在沙三段钻遇良好油气显示,地层中的油气进入到钻井液中,钻井液泥浆滤液产生的后效造成较高的罐顶气检测值,该异常为假显示。2.2样品类型的影响岩屑罐装样是岩屑和钻井液的混合物,岩心罐装样那么是在岩心中注入清水,样品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势必造成烃类逸散程度的差异,同一储层相邻深度的岩屑和岩芯罐装样检测值存在较大差异〔表1〕,由于钻头破碎的影响变小以及钻井液的影响,一般岩心罐装样的检测值更接近于地下真实情况,应用岩心罐顶气资料比岩屑罐顶气资料更利于油气层的评价。2.3烃岩的影响形成在较好或好烃岩中的储层的岩屑罐装样检测值往往容易受到烃岩的影响,烃岩包容吸附大量的烃类物质,岩屑罐装样的采样方式一方面造成局部烃岩掺杂在储层样品中,另一方面烃岩中的吸附烃类会随着钻头的破碎释放在钻井液中,此时罐顶气的高检测值不能真实反映油气层,尤其是对于砂泥岩间互的薄层储层更是如此。2.4原油性质的影响罐顶气录井是一种轻烃录井技术,检测的是C1-C7的轻烃组分,其分析^p数据与原油密度关系亲密。原油密度越大,轻烃含量越低,罐顶气录井油气层评价的`准确率越低。对于稠油层,罐顶气多表现为丰度低、组分少,难以评价储集层的含油气性,资料的参考价值较低。2.5样品采集的影响2.5.1取样质量的影响迟到时间计算的准确性及取样及时性直接关系到评价的准确性。假设取样不及时造成漏取之后,与气测、岩屑录井一样,将无法进展补取。2.5.2取样间距的影响与地化、定量荧光录井一样,罐顶气的分析^p对象是岩屑、岩心,提供的是离散数据,取样间距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在现场实际应用中,取样间距为5m1罐,甚至到达10m1罐,远远不能满足油气水评价的要求,所以对于目的层段,必须加大样品的取样密度,才能获得较好的评价效果。3完毕语综上所述,影响罐顶气录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通过对罐顶气录井资料影响因素的分析^p,有助于罐顶气资料的校正和资料的准确性的进步,有利于更好的发挥该项录井技术的优势。【参考文献】:^p[1]胡书林,张君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