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边英雄祁发宝英勇事迹心得体会3篇_第1页
戍边英雄祁发宝英勇事迹心得体会3篇_第2页
戍边英雄祁发宝英勇事迹心得体会3篇_第3页
戍边英雄祁发宝英勇事迹心得体会3篇_第4页
戍边英雄祁发宝英勇事迹心得体会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3年戍边英雄祁发宝英勇事迹心得体会3篇戍边英雄祁发宝英勇事迹心得体会。在草木不生的阿里,就有这样一群人,用如火的热忱守卫万家灯火,用铮铮的傲骨安定万里边疆。他们是戍边的战士,是守国的兵将。驻守藏北阿里高原的边防营营长祁发宝,就是这样一位可敬可爱的戍边将士。他用如火青春,灌溉着阿里贫瘠却宝贵的土地。

戍边英雄祁发宝英勇事迹心得体会1

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

立春过后,大江南北暖意渐浓,高原深处的加勒万河谷依然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

这里是祖国的西部边陲,也是守卫和平安宁的一线。来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进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热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3年4月以来,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在加勒万河谷地区抵边越线修建道路、桥梁等设施,蓄意挑起事端,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甚至暴力攻击我前往现地交涉的官兵。

面对外方的非法侵权挑衅行径,我边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让,尽最大诚意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边防官兵对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有效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官兵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展现出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涌现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某机步营营长陈红军和战士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先进典型,彰显了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昂扬风貌。

中央军委授予祁发宝"卫国戍边英雄团长'荣誉称号,追授陈红军"卫国戍边英雄'荣誉称号,给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追记一等功。

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

"决不把领土守小了,决不把主权守丢了!'万千官兵发扬喀喇昆仑精神,克服极度高寒缺氧,守边护边、不怕牺牲,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战位上。

巍巍喀喇昆仑,座座雪峰耸峙。

千里热血边关,遍地英雄屹立。

戍边英雄祁发宝英勇事迹心得体会2

北京向西4000多公里,向上海拔4000多米,有一条叫做加勒万的河谷,深深锲在西部边境的喀喇昆仑山脉之中。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地方,更没多少人关注这个地方,直到那场有关外军严重违反两国协定协议、蓄意挑起的事端

作为某边防团团长,祁发宝英勇作战、誓死不屈,率领部队对外军的暴力行径予以坚决回击,取得重大胜利,为捍卫祖国领土主权、维护国家核心利益身负重伤。

面对数倍于己的对手,他张开双臂,用胸膛迎向重围,把后背留给祖国。

这个背影,将永远留在边防官兵的记忆里,像一座丰碑屹立在喀喇昆仑之巅!

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崖壁上,有他新任团长时带领官兵刻下的8个巨幅大字:"大好河山,寸土不让'!

那是新时代英雄官兵血性胆气的庄严宣示。

英雄有痕

不久前,伤愈归队的祁发宝出席军队青年典型代表座谈会,他胸挂多枚勋章,头部左侧的伤痕依旧明显。

"军人有两种勋章,一种挂在胸前,闪闪发光;一种融入身体,终身珍藏!'"伤疤,才是军人最高的荣耀。'祁发宝的伤疤,打动了无数网友。

2023年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越线搭设帐篷。

按照处理边境事件的惯例和双方之前达成的约定,祁发宝本着谈判解决问题的诚意,仅带了几名官兵,蹚过齐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过程中,对方无视我方诚意,早有预谋地潜藏、调动大量兵力,用钢管、棍棒、石块发起攻击,企图凭借人多势众迫使我方退让。

祁发宝临危不惧,指挥官兵组成战斗队形与数倍于己的外军对峙,自己则张开双臂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渡河,就像一堵墙死死地挡在他们面前。

突然,一块石头砸中了他的左前额,顿时血流如注。

"团长快走!'有人伸手去拉祁发宝,想把他拉进身后的人墙里面保护起来,却被他用力甩开:"你们先撤!快!快'

还没等话说完,祁发宝的身子一晃,魁梧的身体轰然倒地

这条位于喀喇昆仑山脉的边境线,是离天最近的地方,也是边防军人离使命最近的地方。

军医韩子伟记得,现场为祁发宝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住院治疗期间,祁发宝潜意识里还保持着战斗状态,经常在梦中呼喊"打过去',本能地做出一些指挥手势和搏斗动作。

戍边有生死,精神无懈怠。英雄早已把血性融入血液,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

英雄无畏

一次任务,祁发宝带队沿河行进,河水把河谷冲刷成一块块高低不同的平台,需要一次又一次地蹚冰河、过险滩、爬冰架。

反反复复上百次涉水过程中,官兵们的裤子、鞋子被河水浸透,又结成"冰甲'。中士李亚斌形容那种冷"是深入骨髓的,经历一次就能记住一辈子'。

"虽然不忍心,但我还是下命令不准任何人休息,因为只要一停下来人就会直接瘫倒。'圆满完成任务后,祁发宝与副团长郑鑫复盘,"但最终都撑住了!'

1997年,高中毕业的祁发宝报名参军,带着新兵营"军事课目考试第一名'的成绩向组织申请:到高原去、到斗争一线去。

哪里艰苦去哪里,哪是一线去哪里。对于祁发宝的这股"倔劲',同样有着15年卫国戍边经历的哥哥祁发富一点也不意外。

"刚学骑自行车那会儿,什么路他都非得骑过去。'祁发富回忆道,"小时候家门口有个陡坡,他每天骑,每天摔,最终是膝盖带着血骑上去。'

走上高原是因为理想,留在高原则考验信念。祁发宝坚守着无数边防军人用生命筑起的精神高地,扎根奋战在边防斗争一线,从未动摇。

2023年11月,时任连长的祁发宝带队前往海拔5000多米的恰尔丁山口巡逻。他在翻越一个达坂时不慎崴了脚,却依旧和战士们手拉手在暴风雪中艰难前行。

有战士看出连长疼痛难忍,便提议原地休息,派代表登顶巡逻。但祁发宝坚定地说:"我是边防连连长,就是爬也要爬上去!'

像界碑一样铆在风雪边关,祁发宝一干就是24年。期间,他先后处置大小边情千余次,40余次遭遇暴风雪和泥石流,1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英雄有泪

在祁发宝办公室的一角,堆放着3个鼓鼓囊囊的背囊,大衣、睡袋、脸盆一应俱全,那是为任务转换太快来不及换洗而准备的。

边防斗争任务说来就来而他,时刻准备着。

在祁发宝就任团长的半年时间里,勤务班战士倪康乐在团机关只见过他2次。

第一次是团长就任当天。"团长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倪班长你好!'倪康乐说,感觉特别亲切,就像一个老大哥。

第二次就是祁发宝受伤那天,远远看到团长躺在轰鸣的直升机里,头上缠着纱布,浸满了血。

"他真是一个好团长!'倪康乐红着眼睛说。

战士爱团长,源于团长对战士们的爱。祁发宝所在团一直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对峙时干部站前头、战士站后头,吃饭时战士不打满、干部不端碗,野营时战士睡里头、干部睡风口。'

采访中得知,硬汉祁发宝也哭过

2023年,为了完成某装备架设任务,时任边防营营长的祁发宝带领官兵奋战在雪山之巅。下山途中,一名新兵因体力透支,从300多米高的山上滚下,昏迷了过去。

恢复意识后,那名战士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拿手砸自己的胸膛,一边砸一边喊"营长我疼!营长我疼'

战士的呐喊深深扎进了祁发宝的心,在缺医少药的雪山之巅,祁发宝只能紧紧地抱着那名战士,眼泪吧嗒吧嗒地往下掉。

那一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对战士们更好一些。

回到营地,为了能让战士们在睡前洗个热水脚,祁发宝连续几个月,每天晚上给大家烧洗脚水。

平时甘苦与共,战时生死与共。那场战斗中,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陈红军不惜生命营救团长,战士陈祥榕则死死地护住营长上下同欲、生死相依,这就是我军的胜战密码。

如今,在加勒万河谷,在班公湖两岸,在喀喇昆仑之巅,在祖国的万里边防线上

那个永不磨灭的背影,如同一粒粒种子,在每一位边防官兵心中生根发芽。

戍边英雄祁发宝英勇事迹心得体会3

艰苦严寒的边境,他们用鲜血和汗水捍卫祖国山河,脚下的青山和大地见证了他们的勇敢与忠诚。守土有责、寸土不让他们把青春誓言刻在石头上,立于喀喇昆仑之巅!

"祁发宝戍边20多年,10多次与死神擦肩,但他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选择,但我无怨无悔!'2月20日,"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的儿时伙伴崔德荣动情地告诉记者。

当兵是他的梦想

2023年2月20日,天祝县哈溪镇河沿村,和煦的暖阳洒向村子,穿过一条有"油菜花海'字牌的古哈(古浪至哈溪)公路,车子在一个叫"马莲槽'的路牌旁停下,沿水泥路上坡不远处,"河沿村马莲槽组51号',就是祁发宝的老家。

老家现在只有二哥祁发贵一家四口居住。20日上午,河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吕光祥与祁发贵赶到兰州,搭乘当晚兰州飞往乌鲁木齐的航班,去看望祁发宝。

"小叔,过年好!'"你们过年好,吃饭了吗?'当日下午,祁发贵的儿子祁卿儒与远在新疆的小叔祁发宝用微信视频拜年,互致问候。

虽然只聊了2分钟,但一旁祁发贵的妻子崔小梅看得出来,三弟祁发宝的精神状态相当不错!

挂断电话后,崔小梅长舒了一口气。"去年大半年我们没有一点他的音讯,后来知道他受伤了,一家人都急坏了。'

今年54岁的崔小梅是祁发宝的二嫂,嫁进门时祁发宝才15岁,大哥当兵,家里就公公、婆婆、祁发宝和他们两口子。

祁卿儒是祁发贵与崔小梅的二儿子,现在是甘肃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四学生,他的哥哥也在新疆工作。

"他爱打篮球、爱玩枪,从小就想当兵,小时候经常拿着一个用木头做的玩具枪玩,有时候睡觉都拿在手里。'崔小梅说着从茶几上的几张照片中挑出一张,满脸稚气的祁发宝手里拿着一把玩具枪,笔直地站在门口,像极了站岗的哨兵。还有一张背面有"92年在哈溪'字样的祁发宝蹲马步的照片,让崔小梅忍不住笑出了声,"他小时候就爱做这样的动作。'

"三喜,过年好啊!'"喜成,你过年好!'2月19日晚9时,祁发宝与"发小'任生鹏通过微信语音电话相互拜年。

"祁发宝弟兄三个,他排行老三,小名叫三喜,我的小名叫喜成。不管他回家探亲待多长时间,我是他非见不可的人。'现任天祝二中体育教研组组长的任生鹏说。

任生朋与祁发宝都是哈溪镇河沿村马莲槽组人,从小到大一起长大,小学、初中、高中都是同班同学,关系甚好。两家相距300米,孩童时经常互相串门,祁发宝家那间自己住的土房子,是两人从小到大说私密话的地方。

"祁发宝的父亲是老民兵,也是村里的老支书,大哥是军人,或许是受父亲和大哥的影响,他从小就想当兵。小时候在路边碰见穿军装或警察制服的人,他都要走上前敬个礼,再围着人家仔细打量一番。他的房子里墙上贴的都是军事画报。'任生鹏说。

孙有喜是祁发宝在哈溪镇龙滩初级中学读书时的班主任,在众多学生中,祁发宝是孙有喜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说:"祁发宝初中三年都担任班长,他穿着很朴素,经常穿哥哥脱下的旧军装,当兵是他最大的梦想。'

1997年高中毕业后,祁发宝报名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从小就有爱心

"祁发宝这孩子从小就有爱心,学习踏实认真,勤奋刻苦,关心同学。哈溪河西面是龙滩初中,河东面是河沿小学。春天转暖冰雪融化后哈溪河水暴涨,从西面到东面的小学生过不了河,从东面到西面的龙滩初中女生和年龄小的学生也过不了河。早上上学时,祁发宝就一个一个把学生背过去,下午放学后再一个一个背过来。大大小小一二十个孩子,从冰凉的河水中一个个背过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孙有喜说。

天祝县交通运输局高级工程师崔德荣也是河沿村马莲槽组人,与祁发宝同岁,两人是小学、初中同班同学,初中毕业后他考入天祝一中。

他回忆,哈溪小学附近有个小树林,四年级一次上学时,祁发宝见一位50多岁的孤寡老人住在树林里,他就把自己带的干粮给老人吃,可老人不吃也不说话。起初,祁发宝以为给得少了,于是又把崔德荣、任生鹏带的干粮也要来送给老人。持续送了一个星期后,老人不见了。

孙有喜说,冬天教室里生炉子,祁发宝是第一个从家里背柴火到校的学生,等其他同学入校时,他已经把火炉子里的火弄旺了,教室也暖和了。学校女老师和年龄比较大的老师提水不方便,祁发宝早晨到校后书包一放,就到离学校200米的哈溪河里帮老师提水。

"上小学那会儿,从学校到家的路是土石路,坑坑洼洼,天气晴好时都不好走,雨天就更难走了,祁发宝就喊我们几个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用铲子平整路面。秋收时节,山坡种庄稼的地到村口的土路因大雨冲刷不好走,他与父亲以及哥哥把路铲平,这样,架子车就好走多了,我都跟着他们铲过好几回。'任生鹏说。

"他挺有号召力的,我们年龄相仿的几个都跟着他转,他说干啥我们就干啥。初中毕业时他啥农活都会干,父亲经常责怪我,你看人家祁发宝啥活都会干,你咋就不会呢?更让人佩服的是,干完农活,第二天上学祁发宝的头发和衣服仍然干干净净。'崔德荣说,"即便是小时候,他对自己的要求就很严格。'

"有一次在视频上看到他巡逻时嘴唇裂开了个大口子,那么艰苦的环境下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真的很心疼。他参军入伍后我们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他谈得最多的是理想、生活和人生规划,有一次他说戍边20多年,10多次与死神擦肩,但他说,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我的选择,但我无怨无悔!'

唯一一个学生党员

在孙有喜看来,祁发宝自理能力强,学习主动,作业认真且完成质量高。他不光学习好,体育也很棒,中长跑、单杠、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