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效课堂精研精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教学 课件_第1页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效课堂精研精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教学 课件_第2页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效课堂精研精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教学 课件_第3页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效课堂精研精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教学 课件_第4页
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效课堂精研精讲】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教学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2023)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十单元《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元复习)学习要求: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时间:1978年5月开始标志:《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内容: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纠正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的“左”的错误。意义: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历史性转折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12月18日~22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内容:(1)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2)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3)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思想路线的转折:“左”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政治路线的转折:阶级斗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组织路线的转折: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实践:1、拨乱反正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3、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有效调动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1)时间: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2)内容:科学总结了新中国32年以来的历史(3)意义: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1)背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2)时间: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内容: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定(4)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二)改革开放进程经济体制改革a、农村起步: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各地逐步推广开来。b、向城市推进: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前期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c、理论准备和确立目标:1992年南方谈话;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继续推进:中国十四大以后,我国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财政、税收、外汇、外贸、价格、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改革。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外开放a、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b、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建立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d、90年代,开放浦东,建设浦东新区e、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f、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二)改革开放进程对外开放g、21世纪的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又好又快的发展方针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三)一国两制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含义:在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1.香港、澳门不属于联合国认可的“殖民地”;2.香港、澳门不享有《宣言》中的自决权;3.香港和澳门问题中国自行寻求解决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三)一国两制中国政府同葡萄牙政府签署了中葡联合声明1987中英两国政府举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宣告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7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中国政府同英国政府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1984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三)一国两制澳门、香港回归意义: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解决了外国列强的占领。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三)一国两制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1)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中国政府推动大陆同台湾同胞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双方人员往来。(2)“九二共识”: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香港举行会晤,形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3)“汪辜会谈”——1993年4月,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基会理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标志着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经过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往来日渐频繁,民间交往不断扩大,经贸合作蓬勃发展。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三)一国两制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4)《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台湾独立”、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5)会面: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反对“台独”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学习要求:1、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2、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意义;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学习要求:3、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认清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4、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形成过程及意义的系统认识。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阶段理论领导人解决问题写入党章确立为指导思想意义形成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江泽民科学发展观胡锦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2002年中共十六大2002年中共十六大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2007年中共十七大2012年中共十八大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7年中共十九大2017年中共十九大继承和发展最新成果重要组成部分行动指南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1997年中共十五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引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新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提出)2、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提出)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4、载入宪法: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5、载入宪法的意义: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上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了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表现:1、国民经济保持着快速增长2、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3、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4、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逐年发展中国的外汇储备位居全球第一。高速铁路总里程、高速公路里程都居世界第一。世界港口吞吐量前十中国占七席展示了中国自主研发和制造的实力。中国移动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人工智能助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三)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事业逐年发展表现:中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文化产业持续发力,公共文化服务面向基层,均等化、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文化创作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电影票房连创新高;艺术唱响主旋律,媒体融合深度发展。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三)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表现:国防和军队改革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执行钓鱼岛维权斗争、南海常态化战斗巡航,有效进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会点;大国关系:推进协调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框架;周边国家关系:“亲、诚、惠、容”理念;非洲关系:“真实亲诚”原则,形成休戚与共、共同发展、文明互鉴的友好合作关系;欧洲、拉美之间:相互增进了解,加强合作;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中东和平进程等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29、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三)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促进全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