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琵琶行(并序)琵琶行孺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诵琵琶篇唐宣宗挽白居易联《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作者简介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解”白居易每做一首诗都念给不识字的老婆婆,不断地修改,直到她能听懂才把诗定稿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陪太子读书的闲职。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文章要贴近现实,贴近事实,要把握时代脉搏,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课文背后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但都被权贵们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又造谣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却作赏花诗,“有伤明教”。于是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贬为江州司马(九品小官)。白居易获罪的真正原因主要是他写的针砭时弊的讽谕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对于这次遭贬,诗人既感伤又愤慨。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更使他感受到社会世态炎凉,他有满腔的怨愤无处倾诉。这首诗是诗人贬职到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一年)秋天写的,当时诗人45岁。
“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统称“歌行体”。它的特点是“篇无定句,句无定字”,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句法长短不一,富于变化。唐以后,歌行一般用五、七言古诗体裁。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2.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3.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四、逐段疏通及重点讲评(一)小序
1、小序对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艺。(状语后置句)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状语后置句)我离京调外任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2、小序的内容和作用?文言知识积累回答问题左迁:出官:迁谪: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以歌赠之(前置)内容:交代了——————作用:(1)说明本诗的————————。(2)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3)抒情色彩很浓的————————。
2、小序的内容和作用?文言知识积累回答问题左迁:降职出官:京官外调迁谪:降职因为长句:于是撰写歌以赠之:以歌赠之(宾语前置)内容: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及写作作用:(1)说明本诗的写作动机。(2)奠定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3)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
(二)第一段小标题“浔阳江边闻琵琶”
1、第一段第一句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原文翻译赏析回答问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____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________。
我________________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____________。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___________________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1基调?
2修辞?
3“惨”理解
4作用?
写秋风中的枫叶、芦苇,渲染秋天的__________,为全诗奠定了一种___________的基调。(二)第一段小标题“浔阳江边闻琵琶”
1、第一段第一句描写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原文翻译赏析回答问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1冷落萧条
2互文
3“惨”理解
4铺垫下文
写秋风中的枫叶、芦苇,渲染秋天的冷落萧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伤感凄凉的基调。
用一句七言诗句概括各个诗节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1段:浔阳江头夜送客第2段:江心聆听琵琶曲第3段:曲终自叙身世苦第4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第5段:琵琶再起青衫湿第一次: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略写)(暗写)侧面烘托琵琶女的技艺高超。
2、文中写了琵琶女几次演奏?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第三次:“感我此言”“却坐促弦弦转急”(略写)(明写)“凄凄不似……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一、江头送客闻琵琶1、“枫叶荻花秋瑟瑟”有什么作用?明确:1、枫叶荻花瑟瑟,渲染离别时的萧瑟愁绪。2、在全文开头,奠定全诗悲怨哀凄的基调。2、“别时茫茫江浸月”有什么作用?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烘托出送别客人时的感伤孤寂之情。二、江上聆听琵琶曲1、请认真读第二节,为段落分层。第一层:寻声—半遮面第二层:转轴—如裂帛第三层:东船—秋月白邀请琵琶女乐音悠扬(主体)侧面烘托技艺高超2、都说这首诗歌在音乐摹写方面很有特点,请问诗人如何将“仙乐”表现出来?1、如急雨
2、如私语
3、珠玉落盘
4、花底莺语
5、冰泉冷涩
6、银瓶乍破
7、铁骑突出
8、如裂帛
(1)请找出描写乐声的八个比喻句所描写的音乐的特征1、粗重急骤2、轻微柔婉3、清脆圆润4、宛转流畅5、阻塞压抑6、激越奔涌7、高亢雄壮8、短促急迫(2)“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句在诗歌中有何作用?明确: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从侧面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1)、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为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视觉、听觉融通——通感)2)、用“嘈嘈”“切切”等象声和“间关”“幽咽”等双声词来描摹琵琶声,更增加了诗歌语言的音乐感。
3)、一曲虽终,而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2、都说这首诗歌在音乐摹写方面很有特点,请问诗人如何将“仙乐”表现出来?三、琵琶女诉身世苦1、琵琶女的身世苦体现在那些方面?(1)离乡漂泊(2)年老色衰
(3)委身贾人(4)独守空船2、“绕船明月江水寒”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3、本节诗歌中最显著地表现手法是什么?对比,琵琶女自叙身世,将少小欢乐事与如今漂泊生涯作对比,尽显人生悲凄之意。少年得意
年老失意年轻貌美
年老色衰门庭若市
门前冷落下嫁贾人
独守空船3、段落最后说“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你怎么看琵琶女对往事的眷恋?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她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都深有体会,并且哀戚难忍。但是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四、同病相怜伤迁谪1、我为何自称“天涯沦落人”?明确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2、“黄芦苦竹绕宅生”在诗中有何作用?
明确:写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3、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4、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
离乡漂泊,年老失意,年老色衰,独守空船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凄凉落魄
家在京都,少年得意,年轻貌美,门庭若市
琵琶女诗人五、重闻琵琶青衫湿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1)伤琵琶女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2)伤己
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句留江上别离情。
小结1、诗人介绍2、如何描写音乐?3、掌握诗歌中通过景物的描写烘托渲染感情的写法。4、理解诗人与琵琶女之间经由音乐产生的心灵共鸣。文章结构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重闻琵琶青衫湿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少年欢乐晚年沦落悲苦心境琵琶行独自弹琵琶欣赏琵琶演奏琵琶感叹世态自述身世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为君翻作琵琶曲却坐促弦弦转急满座重闻皆掩泣诗人琵琶女送客闻琵琶
第三段:江中诉说苦身世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过渡句——由弹奏琵琶转入自述身世。自言本是京城女……秋月春风等闲度。早年生活:奢华惬意弟走从军阿姨死……梦啼妆泪红阑干。年长色衰:寂寞冷落前后两种处境的转变原因是什么?
弟走从军、阿姨身亡、年长色衰
诗的前半部分写乐事,是否与琵琶女的苦身世矛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不矛盾起对比反衬作用年轻美貌——年长色衰门庭若市——孤守空船夕日欢笑——今日辛酸夜梦往事——孤寂伤感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歌妓。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
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那么,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
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过渡句——承上(第二、第三段);启下(第五段)表达了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是全文的主题句。作者与琵琶女的共同之处我从去岁辞帝京……呕哑嘲哳难为听。表现诗人谪居江州后的凄凉生活和郁闷心情。今夜闻君琵琶语……为君翻作《琵琶行》邀请琵琶女再次演奏琵琶。“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写琵琶女对诗人自述的反应,包含了非常复杂的感情:有对诗人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得到诗人同情和尊重的知遇之感。所以满腔激情通过琵琶声自然流露。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皆掩泣”比“悄无言”程度更深,表现了他们对两个不幸者的深切同情。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用设问句表现自己感伤程度之深,全诗在哀怨之声达到顶峰时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充分的回味余地。年长色衰:寂寞冷落。主题
《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写作艺术1、层次分明,故事完整。这是一篇叙事诗,从作者江头送客闻琵琶声、寻声邀弹者相见写起,接着写琵琶女演奏、倾诉身世,最后写作者触发迁谪之感而收束全篇,层次分明,结构紧密。2、叙事与抒情紧密结合。强烈的抒情气氛贯彻始终,诗歌所叙之事本身饱含感情成分,而景色的渲染,情节的描述,人物的自白,又都渗透着感情,使诗歌的故事性和抒情性融合无间。3、刻画细致,语言生动。人物的举止神态,通过细节描写,把内心活动也细致入微地表现了出来。如诗中琵琶女自述身世的话,写得生动、形象、简洁。琵琶女的演奏(三次)第一次(暗写):诗人送客闻琴(略写)
“醉不成欢惨将别”(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第二次(明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详写)
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第三次(明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略写)
“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同是天涯沦落人”照应(点明主旨)琵琶女三次演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环境描写: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互文)江头送客闻琵琶第一次演奏:“惨”!(离愁、沦落)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琵琶女:寂寞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江上聆听琵琶曲第二次演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第二曲序曲(初弹):转、拨、掩抑、思、诉开始:大弦—嘈嘈—急雨小弦—切切—私语错杂弹、落玉盘间关—滑幽咽—难冷涩—凝绝不通—暂歇银瓶-乍破-迸铁骑-突出-鸣收拨、划一声、裂帛秋月白过渡:发展:高潮:尾声:《霓裳》《六幺》(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过程场景特点方法浊杂粗重轻细凄切清脆圆润婉转凝咽声弦暂歇雄浑激昂清脆尖利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以议评声以喻摹声以形绘声以人衬声以景托声直写间写雄浑、激昂、大气悄无言点评:泼墨如水、气势恢弘、不同凡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水浆迸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音乐旋律乐曲旋律及情感的变化倾诉悲情急切愉悦幽愁暗恨激愤难言郁结胸中重闻琵琶青衫湿第三次演奏: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满座皆泣
诗人:重闻琵琶青衫湿
琵琶女:却坐促弦弦转急第三曲凄凉、悲伤却坐、促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皆掩泣无尽的感伤以音写声、以人衬声、惜墨如金、无尽感伤点评:讨论:这首诗是如何表现乐声美妙的?1、以声喻声,声中有情,声中有形。用一连串比喻(博喻)来描写虚渺飘忽,过耳即逝的无形的音乐,不仅以读者熟悉的种种声音来形容读者比较生疏的琵琶声,还使读者在闻其声的同时能见其形,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2、直接妙语点睛,通过对乐声的描写评价来揭示乐曲的无穷含蕴。3、通过听者的反应间接表现乐声的美妙,用景物烘托乐声的感染力。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闻声作叹息《琵琶行》结构图月夜弹琵琶凄凉话身世满座皆掩泣却坐促弦急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翻作琵琶行月夜听琵琶歌女的身世诗人的感受故事情节明线(实)感情波澜暗线(虚)听戏(叶君健)
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它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民村出租田地合同范本
- 农村院落租房合同范本
- 个人购买地皮合同范本
- 乡镇门面房购房合同范本
- 公司租地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招商加盟合同范本
- 出租水泥模具合同范本
- 北京市公寓出租合同范例
- 个人房屋托管合同范本
- 农村农民工劳动合同范本
- 四川省自贡市、遂宁市、广安市等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 22G614-1 砌体填充墙结构构造
- 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文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案全册
- GB/T 44464-2024汽车数据通用要求
- 2024年新改版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 人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 GB/T 25085.3-2020道路车辆汽车电缆第3部分:交流30 V或直流60 V单芯铜导体电缆的尺寸和要求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张琳主编 PPT
- 小学交通安全主题班会:《一盔一带 安全出行》
- 《公共政策分析》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