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教学设计1300字_第1页
《浣溪沙》教学设计1300字_第2页
《浣溪沙》教学设计1300字_第3页
《浣溪沙》教学设计1300字_第4页
《浣溪沙》教学设计13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浣溪沙》教学设计1300字

《浣溪沙》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晏殊及词牌,理解词句含意,背诵全词。2、理解晏殊的思想情感,体会婉约派的艺术风格特点。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后用作词牌名,属小令。均双调,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共42字。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二、整体感知:1、作者: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北宋大臣,词人。十四岁中进士。累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均出其门下。曾以枢密副使出知应天府,延请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其词清新婉丽,“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名句。谥元献。存《珠玉词》和清人辑《晏元献遗文》。2、背景资料:《浣溪沙》这是晏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其语言疏淡闲雅,而意蕴却虚涵深广,能给人们哲理性的启迪。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4、词的上片写由眼前景物触发的怀旧之感、伤今之情、惜时之意。词的下片抒写了消逝中的再现、重现中的变化,以及词人对这种现象的感受与思索。三、细读品味: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由景触情,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2、“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是全词中的绝妙之笔,传诵千古,被誉为“天然奇偶”。“无可奈何”表现出对落花怀着的深深叹惜;“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着的迷离思绪。惜时之情、怀旧之感融合在一起。4、“小园香径独徘徊”——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徘徊”一词表达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四、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千古名句?明确:“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被誉为“天然奇偶”,对仗工整而不露痕迹,词人对此也颇为得意。“无可奈何”,表现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着迷离的思绪,词人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拥有了什么,似虚似实,意味深长。“燕归来”与“花落去”为实笔,但一经与“似曾相识”“无可奈何”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无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活的哲理。五、教师小结:《浣溪沙》首句歌咏自己富贵闲适的生活情趣。二句引发出怀念昔日之感。三句,就眼前景抒怀,有落日余晖之迟暮情感。下片融情人景,写其旧情难忘,好景不长的叹惋。《浣溪沙》这首小令,通过惜春表达了作者感伤年华飞逝,好景不长的惆怅思绪。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七、板书设计:浣溪沙上片:怀旧之感、惜时之意;下片:无法挽回、有意自慰。————年华流逝、好景不常。

第二篇:《浣溪沙》教学设计2100字《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教学设计教材说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出自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系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之一。选自《东坡乐府》,是东坡总共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学生情况介绍:八年级学生对苏东坡并不太熟悉,只在本单元文言学习中接触到苏某的《记承天寺夜游》,结合该课文,学生对东坡的生平遭遇及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有一定地了解。但于东坡这样一位大家来说仍是很陌生的,而且是第一次接触苏轼词,同时对有关词的特点学习也是本单元的新知识,所以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力求做到让学生对苏轼有进一步地认识,对词也有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词●理清借景抒发人生哲理层次,体味描写的精妙●培养乐观旷达的情怀教学重点:诵读词,进而把握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词的意境,教学设想:通过朗读、想象把无形的意境转化为有形的画面,以此来品味词的妙处;借用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积极鼓励学生互助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并出示“学习目标”:明确:一首词的意境往往是由画面构成的,我们要学会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每一首词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今天要体会的是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二、苏轼及其背景介绍(结合幻灯片);教师配乐范读全词(课件出示课文内容):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2、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幻灯片出示问题)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幻灯片出示总结)4、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幻灯片出示问题)学生沉思中,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配乐范读全词。三、全体学生初读全词:四、整体感知全文: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1、子规——布谷鸟;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幻灯片提示)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五、由苏轼的心境引入画面赏析:1、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苏轼在游清泉寺时心情是怎样的?”对学生各种不完全的回答,教师随机引导。2、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能体会出这幅画面的意境,也许我们就能体会出词人的心情。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朗读走进这幅画面,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上阙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布谷)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下阙转入抒怀:——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幻灯片出示图片)3、向学生介绍画面赏析的方法:反复诵读、抓住特征、调动感官、联想想象。六、学生评点词的意境。学生口头交流所看到的画面。学生老师共同评点,最后点出这首词的意境是“清淡幽静”。七、全体、个人朗读全词。八、由画面意境引出词人心情:1、教师提问:“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情下,笔下的景物才会如此清淡幽静?”学生讨论后答:“平静、宁静。”(出示幻灯片)2、教师紧跟着问:“苏轼面对挫折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学生答:“旷达乐观。”(出示幻灯片)3、教师再设置疑点:“那么苏轼会不会就此放弃世俗的一切,不再执着于自己的理想了呢?”学生可在老师的提示下,看词的下片,从而得出答案。教师补充:“事实上,苏轼在屡遭贬谪的晚年仍敢怒敢骂,可见他的坚毅执着。”(出示幻灯片)九、朗读下片,理解含义。1、学生自由畅谈对下片的理解或所受启发。2、教师结语:“这是不服老的宣言,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勇往直前。我们还应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同学们,你们说对吗?”(出示幻灯片)十、全词小结:全词情景理交融,充分体现了苏轼旷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给我们以生活的启示。(出示幻灯片)情——宁静自适景——清淡幽静情景理交融理——旷达乐观十一、学生自由背诵全词:十二、拓展练习:(出示幻灯片)描述以下句子表现的画面,说出其中包含了怎样的人生感悟。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美好晚景的恋惜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对美好事物的留连,对时光易逝的怅惋,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希望。)十三、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全词。2、积累蕴含人生哲理的诗词句五条。+《浣溪沙》教学设计发表于:2022.12.6来自:字数:1320手机看范文《浣溪沙》教学设计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教学目标:1、了解晏殊及词牌,理解词句含意,背诵全词。2、理解晏殊的思想情感,体会婉约派的艺术风格特点。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释题导入: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又名浣溪纱,后用作词牌名,属小令。均双调,上下片三个七字句,共42字。此调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二、整体感知:1、作者:晏殊(991—1055)字同叔,临川人。北宋大臣,词人。十四岁中进士。累官至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范仲淹、富弼、欧阳修、韩琦等均出其门下。曾以枢密副使出知应天府,延请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其词清新婉丽,“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名句。谥元献。存《珠玉词》和清人辑《晏元献遗文》。2、背景资料:《浣溪沙》这是晏殊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小令,其语言疏淡闲雅,而意蕴却虚涵深广,能给人们哲理性的启迪。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4、词的上片写由眼前景物触发的怀旧之感、伤今之情、惜时之意。词的下片抒写了消逝中的再现、重现中的变化,以及词人对这种现象的感受与思索。三、细读品味:1、“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由景触情,包蕴着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糅合着深婉的伤今之情。2、“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同时也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是全词中的绝妙之笔,传诵千古,被誉为“天然奇偶”。“无可奈何”表现出对落花怀着的深深叹惜;“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着的迷离思绪。惜时之情、怀旧之感融合在一起。4、“小园香径独徘徊”——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独”字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徘徊”一词表达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四、合作探究:如何理解“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千古名句?明确:“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被誉为“天然奇偶”,对仗工整而不露痕迹,词人对此也颇为得意。“无可奈何”,表现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似曾相识”,表现出对归燕带着迷离的思绪,词人似乎失去了什么,又似乎拥有了什么,似虚似实,意味深长。“燕归来”与“花落去”为实笔,但一经与“似曾相识”“无可奈何”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无限扩展,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就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活的哲理。五、教师小结:《浣溪沙》首句歌咏自己富贵闲适的生活情趣。二句引发出怀念昔日之感。三句,就眼前景抒怀,有落日余晖之迟暮情感。下片融情人景,写其旧情难忘,好景不长的叹惋。《浣溪沙》这首小令,通过惜春表达了作者感伤年华飞逝,好景不长的惆怅思绪。六、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词。七、板书设计:浣溪沙上片:怀旧之感、惜时之意;下片:无法挽回、有意自慰。————年华流逝、好景不常。

第二篇:《浣溪沙》教学设计2100字《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教学设计教材说明:《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出自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系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5课《诗词五首》之一。选自《东坡乐府》,是东坡总共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学生情况介绍:八年级学生对苏东坡并不太熟悉,只在本单元文言学习中接触到苏某的《记承天寺夜游》,结合该课文,学生对东坡的生平遭遇及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有一定地了解。但于东坡这样一位大家来说仍是很陌生的,而且是第一次接触苏轼词,同时对有关词的特点学习也是本单元的新知识,所以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力求做到让学生对苏轼有进一步地认识,对词也有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理解词人情感主线。背诵全词●理清借景抒发人生哲理层次,体味描写的精妙●培养乐观旷达的情怀教学重点:诵读词,进而把握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教学难点:体会词的意境,教学设想:通过朗读、想象把无形的意境转化为有形的画面,以此来品味词的妙处;借用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积极鼓励学生互助学习。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并出示“学习目标”:明确:一首词的意境往往是由画面构成的,我们要学会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每一首词都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今天要体会的是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二、苏轼及其背景介绍(结合幻灯片);教师配乐范读全词(课件出示课文内容):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2、教师问:“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幻灯片出示问题)引导学生答:“愤懑、抑郁、凄凉。”(幻灯片出示总结)4、教师由此发问:“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幻灯片出示问题)学生沉思中,教师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配乐范读全词。三、全体学生初读全词:四、整体感知全文: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教师提醒重点:1、子规——布谷鸟;白发——代指老年;黄鸡——代指时光流逝。(幻灯片提示)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参考: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五、由苏轼的心境引入画面赏析:1、教师提问:“大家觉得苏轼在游清泉寺时心情是怎样的?”对学生各种不完全的回答,教师随机引导。2、教师引导:“如果我们能体会出这幅画面的意境,也许我们就能体会出词人的心情。下面请大家闭上眼睛听着朗读走进这幅画面,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一会儿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上阙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布谷)在啼叫。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下阙转入抒怀:——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幻灯片出示图片)3、向学生介绍画面赏析的方法:反复诵读、抓住特征、调动感官、联想想象。六、学生评点词的意境。学生口头交流所看到的画面。学生老师共同评点,最后点出这首词的意境是“清淡幽静”。七、全体、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