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数学-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分解因式执教者宋本朝指导者: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因数分解到因式分解的类比过程;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相关问题中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知道它与整式乘法在整式变形中的互逆关系。【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推导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教学资源1.北师大版八下教材2.课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因式因式分解的意义。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难点】:通过观察,归纳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以及每一步变形的依据。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教学准备1.学生对整式的乘法及整除问题的有关知识。2.提前发给学生学案进行具体的预习。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二.课堂教学第一环节【温故知新】整式乘法:单项式乘以多项式:a(m+n)=多项式乘以多项式:(a+b)(m+n)=.整式乘法的公式(1)平方差公式(2)完全平方公式设计意图:此时学生对因式分解还相当陌生的,但学生对用整式乘法计算应该相当熟悉.引入这一步的目的旨在设计问题情景,复习知识点与计算,引入新课,让学生通过回顾整式乘法计算——因数分解这一特殊算法,通过类比很自然地过渡到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上,从而为因式分解的掌握和理解打一个台阶。第二环节新知探究:1.能被100整除吗?===99×9800=99×100×98所以,能被100整除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小明做法的关键是什么?(老师点拨: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把化成了怎样的形式?)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得出结论2.你能否类比993-99的推算过程,补全下面a3-a的推算过程a3-a=a∙-a∙=a∙(-)=a∙(a+)∙(a-)设计意图:以一连串的知识性问题引入,在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先让学生解决一些具体的数的运算问题,通过简便运算把一个式子化成几个数乘积的形式,并且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逐步让学生体会分解因数的过程和意义。这一环节的设置对学生理解下面因式分解的概念起到了很大帮助,体现了知识螺旋上升的思想。学生活动:学生口答3.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计算下列各式根据左面的算式填空:(1)(1)=3();(2)(2)ma+mb+mc=m();(3)(3)=()();(4)(4)=(.(5)a(a+1)(a-1)=(5)=a()().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填空教师提出:左边属于什么运算?右边属于什么运算?体会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设计意图:通过两组互逆关系的练习,类比两种不同的逆运算,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分解因式,这个时候,分解因式的概念已基本在学生头脑中确立。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逐步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4.归纳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化成几个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因式分解。因式分解也可称为分解因式。教师提出注意:(1).因式分解的结果要以积的形式表示。(2).每个因式必须是整式。练一练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乘法?哪些是因式分解?(1)(2)(3)(4)(5)5.想一想: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联系?整式乘法a(a+1)(a-1)分解因式整式的积整式的积多项式整式乘法分解因式学生活动:根据教师的课件演示提炼出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设计意图:利用图形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第三环节学以致用:1.下列式子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为什么?2.把左右两边对应的式子连起来,并说明哪些变形是因式分解,哪些是整式乘法.y(xy(x-y)x2-y299-25x2(3-5x)(3+5x)((x-y)(x+y)(x+1)2x2x2+2x+1xy-y2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探究,从具体实例中进一步理解概念,抽象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加深对新概念的掌握。【课堂小结】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分解因式的意义,即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是相反方向的变形.活动目的:回顾、总结、提高知识的系统性。板书设计:4.1分解因式1.因式分解的定义2.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课后作业】课本1、2、3、4《因式分解》学情分析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熟悉乘法的分配律及其逆运算,并且学习了整式的乘法运算,因此,对于因式分解的引入,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它为今天学习分解因式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对于八年级学生还比较生疏,接受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因式分解》效果分析本节课学生通过因数分解类比出因式分解,通过观察对比,学生自己得出因式分解的概念,同时理解这是一种和差化积的变形。概念强化阶段,以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对比,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通过两个分析,使学生充分理解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整节课主要通过类别思考的思路使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接受新知识。总之,学生既熟练技能,又发展思维,学生在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发生深刻的变化。整节课师生互动比较默契,学生小组合作也比较成功,基本达到预期目的。《因式分解》教材分析《因式分解》这一章是代数的重要内容,它与整式和第五章即将要学的分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式分解是在学习有理数和整式四则运算上进行的,它为今后学习分式运算,解方程及方程组及代数式和三角函数式恒等变形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继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节是因式分解的第1小节,它主要让学生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类比思想,分解的思想,逆向思考的作用,体会数学思维之间的整体联系。本节课理解由整式乘法到因式分解的变形是一个逆向思维.在前面整式乘法的较长时间的学习里,造成思维定势,容易产生“倒摄抑制”作用,阻碍学生新概念的形成.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定为:教学的重点: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理解教学的难点: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区分.评测练习1.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为什么?(1)(a+3)(a-3)=a2-9;(2)m2-4=(m+2)(m-2);(3)a2-b2+1=(a+b)(a-b)+1;(4)2mR+2mr=2m(R+r).2.下列各式由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分解因式的是()A.a(m+n)=am+anB.a2-b2-c2=(a-b)(a+b)-c2C.10x2-5x=5x(2x-1)D.x2-16+6x=(x+4)(x-4)+6x3.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1)4a(a+2b)=4a2+8ab;(2)6ax-3ax2=3ax(2-x);(3)a2-4=(a+2)(a-2);(4)x2-3x+2=x(x-3)+2.《因式分解》课后反思本节课我主要以学生的思维进程发展为主线,采用逐步渗透,螺旋式类比方法,在概念引入时,我将学生对因式分解的记忆退到了次要的位置,把因式分解作为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全面思考、灵活解决矛盾的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因数分解类比出因式分解,对学生进行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通过观察对比,学生自己得出因式分解的概念,同时理解这是一种和差化积的变形。到概念强化阶段,又以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对比,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也使得学生对于因式分解概念的引入不至于茫然。再通过学以致用,充分理解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的关系及相互作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思维进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接受新知识。根据课上学生的反馈情况来说,学生对因式分解有了清晰的认识,理解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即相反变形),并基本掌握了运用这种关系检验因式分解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整节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教态比较自然,师生互动比较默契,学生小组合作也比较成功,基本达到预期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在对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讲解中,没有注意到语言的准确性,总之,通过本次实录课,非常感谢我校领导和同组老师的指导帮助让我在专业知识,教学技巧,多媒体操作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出课经验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所以以后要继续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