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客观题突破必备知识《
一、怎样又快又准地读懂文本
1、注意文本的题目,弄清文本的话题。
2、注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弄清各句话之间的关系,有没有首括段、小结段、首括句、
小结句、中心句、过渡句、起重要作用的关联词语等等。找到核心的一句话。
3、大致标一下段意,12字以内。【特别重要】
4、去掉文本中作为材料的内容,挖掘出所要论证的话。
二、选择题选项的设置上的特点
(1)选项的部分内容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
(2)不少选项的叙述不再是较多的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不再纠缠于考察局部的、字面
上词语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
握、箍选。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括了一
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
三、设题的三种情形
1、形同意同一一信息吻合,直接判断
2、形异意同一一有所转换,实质一致
3、形似意异一一迷惑性大,格外留意
四、文题比对,筛选判断
比:围绕每一个选项内容查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语句,然后筛选出与选项相关的有效信息,
并在筛选出的信息前标明题号及选项号,例如与7题A项对应的原文就在该原文前加上“7A”,
依此类推,这样标记筛选出的原文,在将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快捷地寻找到原文
信息,节省了答题时间,提高了解题速度。
排:将题目中四个选项内容——与筛选出的原文信息比较,仔细找出选项与原文信息在表
达上的差异处,然后根据错误类型分析判断,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则是正确项,不符合原文意
思的选项则是错误项,最后根据题干要求选出答案。
【温馨提示】
1、有的变化是形式上的,其核心内容没有变化;
2、有的变化是本质上的,如张冠李戴、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其表述内容与原文不同。
3、需要特别注意的有些选项在原文中找不到相关的语句,需要仔细辨别是无中生有,还
是合理的分析与判断。
4、切记: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牢记]答案就在文本中
[客观题做题口诀]
词语理解身旁找,句子理解局部找。筛选信息全篇找,推断不是必须找。
搜索区域很重要,一找一比就知道。》论述类文本阅读提要《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设置陷阱的规律及应对策略
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意图,清楚
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这样就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
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九种类型:
陷阱一曲解文意
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
要表达的意思。
设错方式: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词句的含义故意加以曲解,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分析
和概括。
识别方法: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的理解等,还
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将选项与原文仔细对照,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就
不难得出答案。
陷阱二张冠李戴
所谓张冠李戴就是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是乙的观点,或者将甲的属性说成是乙的属性,
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设错方式:将甲事物表述成乙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把甲的事迹、观点、成绩
说成是乙的;或者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分析,而选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
识别方法:阅读原文时,将对象标注、圈画出来;答题时,对选项中的主语、宾语要特别注意。
陷阱三范围不清
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扩大或缩小。
设错方式:扩大范围(以偏概全)或缩小范围。如:以部分代替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替一般
(或相反)、以特殊代替普遍(或相反)。
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的修饰成分或者表轻重程度的限制成分。
识别方法:关注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常见的有:表数量多少的词(少数、部分、几
个、大多数等)、表范围大小的词(凡、全部、所有等)、表程度轻重的词(特别、尤其、十分、
稍微等)、表频率高低的词(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表多项并举的词(和、同、以及、另
外、还有等)。
陷阱四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是指将一些似乎一样的概念进行偷换,造成选项中表述的概念的属性、本质特征、
具体作用或发展趋势等内涵发生改变。
设错方式:在解释概念或者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如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属性、作用或者
发展趋势进行调换、改变,在貌似而实质不同中迷惑考生。
识别方法:阅读原文时,对概念、对象要特别关注,用圈点勾画和批注标注的方法做好标记。
做题时,分辨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特别注意选项的主语、谓语是否与原文一
致。
陷阱五因果混乱因果混乱就是故意弄错因果关系,以此迷惑考生。
设错方式:强加因果,把根本没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0
因果颠倒,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文中的“因(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
变成了“因(条件因。
识别方法:在阅读文章时,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词语,仔细分析选项中有
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陷阱六混淆时态
混淆时态,就是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故意把先期说成后期,
把已然说成未然,把或然说成必然。
设错方式:“已然”是已经发生的情况,“或然”是可能发生的情况,“未然”是还未出现的情
况。命题者设置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推论说成是既成事实。
识别方法:关注表示时态的词。如:似乎、已经、预计、尚未、之前、必将、一定、估计等。
陷阱七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也就是选项中所说的
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设错方式: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原文并无此意,凭空捏造0
识别方法:在做题时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能否根据原文合理
地推断出来。
陷阱八说法绝对
说法绝对是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
绝对的情况。
设错方式:选项把原文中的说法绝对化。
识别方法:表示全部范围的词语有“全”“都”“所有”“囊括”“共”“一概”等,表示范围限
定的词语有“只"'‘仅仅"''光”等,表示肯定的词语有“必定”“必须”“一定”“就”等,选
项中出现这些词语时要注意对应好原文,如果原文中没有这些词语,一般就是说法绝对。
陷阱九答非所问
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设错方式:常见的题干问法有:“下列不属于……的原因的一项是”“下列不能说明(没有体
现)……的一项是”等。
识别方法:要注意审明题干要求,看清题干问的是什么问题,选项回答的是什么问题。
【突破要点】
1.突破“知识”关:论证结构、论述思路、论证方法
2.突破“读文关”。把握观点,梳理段与段之间的逻辑,段落内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两
遍阅读后快速准确把握全文的思路、中心。
3.突破“转述和整合”关。细读比对选项表述,分析、判断选项文字在整合和转述过程中
的正误。熟悉客观题的常见陷阱设置。打通各类错误点,能具有敏锐发现错误的能力。
一、论述文阅读的前提:读懂文本,强化整体意识
1.从整体篇目看:核心话题(名词);限制词、修饰语、关联词
2.从段落看:论点+论证(段落间关系)
3.从句子看:分论点+论证(句子间关系)
二'读懂文本的关键——能用文字把文章结构'思路呈现出来
三.熟悉每道题的考查侧重点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和理解
分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论证思路、论证结构、论证方法、
观点材料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分析观点态度的迁移和推断】
四、客观题考点及主要错误点第1题主要错误点
①关注重要词语的增删或改动
名词(概念)、动词、副词(程度、范围、时间)、
关联词、代词(这、其)
第2题考查点:论证结构、论述思路、论证方法、观点材料的关系
①第2题,近三年考查角度不变,都选“不正确”的选项。
②“分析论点”3套题都有,且一般涉及两个选项,占比最大;
③“分析文章思路结构”,3套题也有两个选项涉及,有整体思路,也有局部思路;
④“分析论证方法”,2018、20分年设了选项,分别是“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
⑤“分析论据”,只有⑤19年设了选项。
⑥“分析观点和材料的关系”(2019年3卷,2017年2卷,2020年2卷,2020年3卷,
2021年甲卷)
⑦“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2017年2卷)
⑧“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2019年3卷)
⑨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臧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
《早春图》并非“原物”。(2020年2卷)
⑩“文章第三段列举多篇《古文观止》的选文,证明选本的经典性经得起历史检验”
(2020年3卷)
@“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2021
年甲卷)
第3题主要错误点
要推断观点态度,主要是比对关系:
①依据与结论的关系;
②句子内部成分的关系:即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的关系;
③分句间关系:因果、条件、转折、并列、递进等
五、信息筛选、内容理解
读:读全文,理出论述的核心问题、基本观点态度
找:回归文本,找出答案所在区域
比:比对词语、关系、结论和依据
六'尝试如下图样梳理文章思路结构
七、实用类阅读
【突破要点】
1.突破“信息筛选”关。熟悉客观题的常见错点。
2.突破“阅读图表”关。熟悉各类图表的阅读方法,捕捉客观题中的转述错误。3.突破
“要点整合概括”关。把握非连续性文本“一个话题多个角度”的阅读思路,迅速抓住每段材
料的要点,强化从文本中提取信息、概括整合的意识,强化审读题干关键字眼、承题规范做答
的意识,尤其注意题干内容之间的关联。八'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思路:
①梳理清楚语文答题术语
②要坚信答案就在文本中
③要分清作者的观点、选项的观点、文本引用的观点
④要注意选项之间的比较分析
⑤对于一些简单判断题要有信心
►►主观题答题思路与模板归纳《
【总原则】
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结论)与论
证结构,根据文章的行文思路(内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论证手法、论据等),分析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间的关系,分析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明了论证方法的类型:
【思考】论点是什么(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得出怎样的结论)、用了什么
论证方法证明观点、如何安排思路、怎样展开论证、怎样结构文章。
[题型1】行文脉络(行文思路):实际上就是概括文章各层大意。
【答题模式】回答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一把全文划分好层次,概括层次
内容(段意),依次回答即可。
【注意】必须使用“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2020新高考1卷.山东卷】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策略】读懂大意,梳理层次,概括内容,分点作答。
①材料一首先介绍了《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中的内容,说明了历史地理学在
中国的起源;(首先……说明…概括第一层内容)
②然后介绍了沿革地理的概念,论述了其存在的意义以及和历史地理学的区别;(然
后……概括第二层的内容)
③最后总结了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的关系,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最后……
概括最后一层的内容)
【变式问】简要说明材料二是如何对“中医药走进中小学”逐步展开论述的。(4分)
【审题】所谓“逐步”,即是有先后次序的,这就是“思路”的问题。
首先从中医药的特点、意义与现实困境说起,引发对中医药出路的探讨(1分),
然后从中小学这个切入点引出“中医药走进中小学”话题(1分),
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两条落实中医药进中小学的具体建议(2分)。
【题型2】论证思路【注意:与“行文思路(脉络)”相似,但又略有不同】
不同:侧重把全文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呈现的说清楚。[2021新高
考1卷】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途延思路。
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点,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
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
面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
照应。
[题型3]论证结构
先做判断:指出是什么论证结构(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
然后解释每部分是怎样体现这样的结构的:每部分之间如何体现层进,如何体现对照,如
何体现总分关系。
[2021新高考2卷】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①文章采用先总后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先提出网络行为尤其是青年的网络行为需要
规范这一论点,然后从网络行为的“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两个角度展开论证;
②“底线要求”和“基准意识”又构成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题型4]论证方法
答题方式与“论证结构”同,即:
先做判断,是什么论证方法:事实论证(举例),道理论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假设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
然后说明每种论证方法在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比如举例论证,举了什么典型事例,证明
(论证)了什么观点。
【常见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引用名言等作为论据来分析问题、说明道理。
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注:异类比方)
因果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正确合理。
类比论证:通过对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
从而证明论点。(注:同类相比)
【常见论证方法的论证效果】
事实论证(例证法):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增强文章说服力、趣味
性、权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道理论证(引证法):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引力。
对比论证(对比法):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使论证更有力或更
有吸引力。
比喻论证(喻证法):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①对比论证,将文学与一般娱乐、好作家与“文匠”、人与电脑或机器人进行对比;
②举例论证,以生活中很多日常现象为例,论证人类具有的特殊能力;③比喻论证,把人
类的心领神会比喻为“像对付一个趣起或一个喷嚏那样自然”。
[题型5】论证特点
论证特点几乎包括了前面所有的内容,如论证思路、结构特点、论证方法乃至语言特点等。
作答时要依据材料内容实际,从以上几个方面全面思考,灵活作答,踩准得分点。
另外,表述要力求简练达意,比如论证语言特点:严密,准确,逻辑性强;运用修辞,生
动形象,通俗易懂等。
[2019.11考试中心命制山东海南联考模考题】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
明。(4分)
①以设问开篇,引发关注;
②采用辩驳的论证结构,先立再驳;
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
【2020.3考试中心命制海南模考题】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①论证思路清晰。先指出共享经济存在的问题,再提出观点,然后论证并指出其意义,形
成递进式的论证结构。②论证手法多样。在论证时采取了举例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如
网约车的例子论证了这些“共享模式”是通过增量服务释放了潜在需求;用“倘若共享成色更
浓一些,比如对顺风车、拼车、合租等优化闲置社会资源的方式”进行假设论证等,从而推
导出这样做的好处。(每点2分)
【论证结构+论证手法+结合文本分析手法】
例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1)总分式的论证结构一文章开篇引出话题,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论点明晰,结构
清晰严谨。
(2)论证方法多样。采用了例证法、引证法等,论证有力。
(3)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接近”“已经”“还不能算是”等词句。(本题4分,每点2分,
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变式问】论证的严谨(严密)性
议论文的严谨周密,体现在以下四个角度:
(1)结构严谨有序,具有逻辑的力量;(2)语言准确严密,具有精确的力量;
(3)论证方法得当,具有说服的力量;(4)材料选择确凿,具有真实的力量。
【答题模板】
①论证结构严谨,加上文本分析。
②论证语言准确严密,有具体的词语、句子分析。
③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透彻地阐明其内涵。
④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加上事例分析。
例9.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第三段论证的严密性。(4分)
【答案]】①论证结构严谨。文段采用总分结构,先以设问引出观点,然后按事理逻辑逐
层分析;
②论点与论据高度统一。所举“夸父追日”等事例、所引孔孟等言论都能恰切论证观点;
③用词精炼准确。运用“事实上”等词语使表达恰切、有分寸。
(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4分。)
其他与论述文文体特点有关的题型,如:4.材料二引用了王国维“隔与不隔”的论据,请
简要分析其论证目的,(4分)
【思路】首先找出文中与试题有关的文字(第3-4段),然后借助试题提示(论据与论证)
加以分析即可。论连:先“破”后“立”,“破”“立”结合。
①引用王国维论据在于以此为论敌并指出其不足:②进而诞作者的观点,即诗歌既必须
寓新颖的情趣于具体的意象,也有“显"和“隐”的分别。
巩固训练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与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两种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联系。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
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历史
的叙事功能。唐代的刘知几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
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更认为历史叙事具有意义建
构作用,历史学家按照某种叙事秩序对过去的事件进行了编排,使之呈现为当下的样子,“历
史叙事不仅是有关历史事件和进程的模型,而且也是一些隐喻陈述,因而昭示了历史进程与故
事类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我们习惯上就是用这些故事类型来赋予我们的生活事件以文化意义的”
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是想象性与情感性。培根较早意识到想象对于历史是必不可少的,
“编年史的作者编撰校长历史阶段的著作时,必然面临许多空白之处,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
和猜测来填充这些空白”。这里所说的“猜测”就是想象。我国古人也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
象。例如《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中翅鹿自尽前的自白,清人纪的通过申苍岭之口说:“度
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说起历史的情感性,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司马迁《史
记》中对屈原和李广父子的描写去感受作者写作时倾注的无限同情。以至于怀特认为历史也是
诗性的行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活动,“本质上尤其是语言学的”,因为历史学家总得突出一些
事件而贬低另外一些事件,描述特征,变更视角,转换叙事策略等。
但是怀特无疑夸大了历史的文学性。历史终究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
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而情感性在历史写作中的作用更是有较大的争议。如,有人认
为司马迁本人遭受过宫刑,所以他对历史上同样受过冤屈的人如屈原或李广父子等投射了过多
的同情,对他们进行了拔高和美化。这里不去辨析上述争议的是非曲直,但至少说明叙事性、
想象性与情感性对于文学来说是整体的、必备的,而对于历史来说则相对是次要的、附属的,
也就是说,历史通常只具有低度文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历史的对象是实在的,文学的对象
是虚拟的。历史毕竟还“有一个独立于历史学家的历史实在,它作为客观给定物,过去和现在
的所有历史学家,尽管观点不同,都可以讨论它”。这个实在是可公度的,所有历史阐释可以
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批评和判断。文学则是虚拟的世界,没有这个实在可以比较、批评和判断。
可以说,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用金圣叹的话说,前者
是“以文运事”,后者是“因文生事”。(节选自汪正龙《重审文学的历史维度一一兼论文学与
历史的关系》)
材料二:
后现代历史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就是“把历史看成语言的虚构、一种叙事散文体的论
述”。怀特说“史皆文也”,连“历史”也瓦解了,历史成了文学,也不是真实的了。说实在话,
我并不认同后现代历史学对真实存在的“过去”和书写出来的“历史”的漠视和瓦解。对于后
现代史学,我们需要问儿个问题。
首先,历史学是否承认那个“过去”始终在制约着历史叙述的边界,是否承认那个真实存
在过的历史始终在限制着历史的书写?我们不能把这个隐约的制约力一概抹杀,总不能面对着
巨大的殷墟遗迹,说它只不过是一个叙述吧。特别是当我们做历史叙述时,过去存在的遗迹、
文献、传说、故事等等,始终制约着我们不要胡说八道。所以,我们要质疑后现代历史学,是
否承认一个曾经存在的过去,毕竟是在制约着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界,如果是这样,那么历
史就不可能是文学式的“散文”。
其次,是否承认不同的“叙述”只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尽管后现代非常深刻地揭
露出叙述和书写的意义,但它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种叙述和书写,只是代表了个人,只是某一
个片断、某一个角度,它本来并不应当把这种叙述和书写放大,当做普遍性的东西。你看,后
现代历史学在进行自己的叙述时,它也希望别人承认它是“历史”。这就有矛盾了,因为,你
在强调历史只是一种叙述和书写的时候,应该承认它只是个人视野中的历史,不能宣称自己已
经叙述了历史,甚至叙述了真正正确的历史,也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这种叙述。
再次,接下来要追问后现代历史学的就是,它是否承认自己的历史书写也是一种权力,也
是隐含了权力的话语,隐含了某种的书写。而且需要追问,是否承认在某个阶段,权力话语下
的叙事,是有意义和必要的。比如安德森,他说国家只不过是“想象的共同体”,但这个想象
共同体一旦存在,它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是否就具有了正当性与必要性?
(节选自葛兆光《历史是虚构作品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并非是完全隔离的,而是有着诸多的关联之处,但不能过度夸大历史的
文学性。
B.怀特认为,历史学家通过重建历史叙事,昭示历史进程与故事类型的关系,赋予生活事件
以意义。
C.一些学者不大认同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李广父子的评价,认为司马迁在叙事时主观色彩
太浓烈。
D.殷墟遗迹的存在,为相关历史叙述提供了客观依据,所以目前学界对殷墟的研究与认识相
对一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性的强弱程度是区分被叙述的事件在文化形态上究竟是属于文学还是历史的决定性因
素。
B.对于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历史学家或许存在阐释的差异,这瓦解了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
性。
C.后现代历史学在叙述历史时,也会受到影响,所叙述的历史也是自己视野中的历史。
D.葛兆光不认同安德森对“国家”的理解,认为“国家”并非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事实存在
的。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表述与材料二作者态度立场最接近的一项是()
A.清代学者章学诚在《章氏遗书外编•丙辰札记》中评价《三国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
构,以致观者往往为之惑乱。B.列宁指出,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事实
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
C.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在其作品总序中写道:法国社会将写它的历史,我只能当它的书记……
这样我也许能写出许多历史家没有想起写的那种历史,即风俗史。
D.历史学家安克斯密特认为,过去是混沌的一片,历史编纂学的目标不再是指向背后的“实
在”,而是把“实在”吸纳到表现自身之中。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春秋》记载郑庄公与共叔段相争仅“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一句,而《左传》将其扩
为一篇长文,文中母子“隧而相见”的情节尤为动人。请结合材料分析这种叙述差异。
1.I)2.C3.B
4.首先说明了文学和历史的两处相通性之一:叙事性,并以怀特的观点对这两处叙事的相通
性做了具体的阐释。接着阐释文学和历史相通性之二:想象性与情感性。最后得出了文学和历
史的不同: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
5.两者虽然都是编年体史书,但是《春秋》的成书时间早于《左传》,两本书作者的主观情感
不同,因此会对描述的着重点有所不同;编年体作者在编书时会融入自己的一些想象,使之更
具有想象性与情感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D.“所以目前学界对殷墟的研究与认识相对一致”错误,原文有“后现代历史学中最重要的观
念之一,就是‘把历史看成语言的虚构、一种叙事散文体的论述’……我们不能把这个隐约的
制约力一概抹杀,总不能面对着巨大的殷墟遗迹,说它只不过是一个叙述吧”,据此可知学界
对殷墟的研究与认识是不一致的。
故选Do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决定性因素”错误,整体上说文学还比是历史的文学性要强,但文中“《左传》中‘晋灵
公不君’中翅照自尽前的自白”“司马迁《史记》中对屈原和李广父子的描写去感受作者写作
时倾注的无限同情”也极具文学性,说是“决定性因素”过于绝对,不够准确。
B.“这瓦解了历史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错误,原文有“历史毕竟还'有一个独立于历史学家
的历史实在,它作为客观给定物,过去和现在的所有历史学家,尽管观点不同,都可以讨论
它
D.“而是事实存在的”错误,结合原文“比如安德森,他说国家只不过是‘想象的共同体',
但这个想象共同体一旦存在,它在某一个历史阶段是否就具有了正当性与必要性”,可知葛兆
光是说“国家”这个想象的共同体有时是“事实存在的”,并非一直是想象的。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它制约着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界;不同的“叙述”只
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只是个人视野中的历史,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这种叙述:历史书写
是隐含了权力,隐含了某种的书写。
A.“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不符合作者“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它制约着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
界”的观点。
B.“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即是说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
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也不如”表明“不同的‘叙述'只是
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只是个人视野中的历史,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这种叙述”;符合材料
二观点。
C.巴尔扎克的话指进行文学创作,以文学作品表现法国社会的种种,是不能称为“历史”的.
不符合“历史是真实存在的”观点。
D.安克斯密特的“历史编纂学的目标不再是指向背后的‘实在',而是把'实在'吸纳到表现
自身之中”不符合“历史是真实存在的,它制约着和规定着历史叙述的边界”的观点。
故选B。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脉络的能力。
第一段,''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
叙事性……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更认为历史叙事具有意义建构作用……”,首先说明了文学和
历史的相通性之一:叙事性,并以怀特的观点对二者叙事的相通性做了具体的阐释。
第二段,“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是想象性与情感性……培根较早意识到想象对于历史是必不
可少的……我国古人也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接着阐释文学和历史相通性之二:想象性
与情感性,并举例进行阐释。
第三段,''但是怀特无疑夸大了历史的文学性。历史终究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
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所有历史阐释可以进行有意义的比较、批评和判断。
文学则是虚拟的世界,没有这个实在可以比较、批评和判断。可以说,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
建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得出了文学和历史的不同:历史是以实在为依据的建
构,文学则是以虚拟为基础的创造。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春秋》和《左传》都是编年体史书,后者是对前者的扩充,而且因为两本书作者所处时代不
同,各自的“叙述”只是各个不同视野的历史观察,前者所以主观情感不会相同,前者注重事
实,更客观,故只有事件的结果“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后者更关注人物,二者描述的着
重点有所不同;《左传》作为历史散文,文学性更强一些,所以作者在编书时会融入自己的
一些想象,使之更具有想象性与情感性所以就有了母子二人“隧而相见”的动人情节,人物形
象更生动。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
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
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
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
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
去告朔之饰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
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
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
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字本是从亶从示。亶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
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
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
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
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
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
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己。曾子易簧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
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正
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
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
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
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
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
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我曾在有关论著中指出,在中国文化中,当制度没有了礼的精神,就成为机械死板的框框;
当社会没有了礼的统治,就变成没有灵魂的机器。今天的人,在西方思想影响下,或者普遍认
为只有民主、法治等制度才是决定一个社会是文明、进步还是野蛮、落后的主要标准,但若衡
诸中国文化,因为文化的逻辑不同,制度至上、规则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是行不通的。
礼治思想代表了中国文化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建设理想社会秩序的重要特点。尽管近代
以来人们大量批评儒学的所谓‘'泛道德主义”,可是如果我们从中国文化的习性出发,即可发
现这一批评之片面。不管现代人是否承认,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重建
秩序,而不能过多地指望法治等制度建设。所谓伦理道德,并不就是今人通常所理解的道德说
教,而主要包括社会风气的改造,行为规矩的塑造,社会道德的提升等内容。我们要明白,中
国人历来都是相信非正式的制度胜过正式的制度,习俗、传统的力量大于制度、法律的力量,
心理上认可的权威大于官方政策的权威。
如果法治代表的是用统一的、一刀切的制度来管理这个社会的话,礼治代表的则是通过习
俗、传统和规范的力量来管理。中国人认为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凡是不符合人情的制度、
法律和规则,随时会被人们根据具体情况变通。所以,礼才是维护社会和人间秩序最重要的纽
带,礼比法更能发挥约束中国人行为的作用。“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
尊尊之恩绝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这当然不是说中国人自古以来不重视法律,或中国
文化不需要法律。我只是说在中国文化中礼大于法,没有说以礼代法。可以这样说,礼是中华
文明成为文明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方朝晖《礼治与法治:中西方制度的基础研究》)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并不一定是文明的或是慈善的,也可能是含有野蛮与残酷的行为规范。在某种特定的环
境与条件下,杀人也是符合“礼”的。
B.礼与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维持礼与法的机构不同,法律要
依靠国家来维持,礼则不需要。
C.礼治似乎是一种在人们自觉意识下自动形成的秩序,实际上是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教化而
主动迎合成规的结果。
D.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满足了以传统应付生活的条件,且变迁更迭较为缓慢,因此它的秩序就
可以依靠礼治来维持。
2.根据材料一、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举颜渊问仁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法律制度是从外部约束人的,而礼治是人们自动
自觉形成的道德规范,从内部教化人的。
B.材料一将“礼治”与“人治”对比,说明“礼治”与“人治”有本质的区别,因为“礼治”
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的,而“人治”是依靠个人好恶来维持的。
C.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出发,“礼治”是建立于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而
这种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说教是不同的。
D.材料二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中国人来说,礼大于法,比法更能约束中国人,且成为
了中华文明的关键因素。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礼”的一项是()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B.逢国家大事要行祭祀之仪,祭祀的对象包括天地、社稷、祖先等。
C.古代官员父母去世,不归乡,仍然在朝为官。
D.对长辈晨昏定省,冬温夏清。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孔子有言:“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请结
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B2.A3.C
4.①先引出“礼”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②然后将“礼治”与“法治”进行对比,来阐释“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
统的习惯。
③最后论述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靠礼治来维持。
5.①非正式的制度胜过正式的制度,习俗传统的力量大于法律制度的力量,心理上认可的权
威大于官方政策的权威。②孔子重视礼的作用,认为以礼服人的治国之道要优于以法制人。③
用伦理道德来教化百姓,可以培养人们的知耻向善之心且能规范人们的行为,而以制度和刑罚
制人,虽然可以制止犯罪,但只会使人们产生畏惧而无羞耻之心。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句子含义的能力。
B.“礼与法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错,由原文”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
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可知,缺少了“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的条件,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将‘礼治'与‘人治’对比,说明’礼治‘与‘人治'有本质的区别”错误,由材料一最
后一段“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
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一句可以看出,文中虽然提及“礼治”与“人治”的概念,但并
未说明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属于无中生有。
C.“‘礼治’是建立于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错,材料二原文是说“礼治思想代表了中国文
化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建设理想社会秩序的重要特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D.“礼大于法”错,原文材料二是说“在中国文化中礼大于法,没有说以礼代法”,选项忽略
了条件。
故选Ao
[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
C.“古代官员父母去世,不归乡,仍然在朝为官”是不合“礼”的。古代官员的父母去世后,
官员必须立即停职回乡守制,才符合孝亲之“礼、只有在夺情情况下,可不必去职,以素服
办公,不参加吉礼。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划分结构层次,归纳概括层次内容,进而梳理论
证思路。
①材料一的第一段用举具体例子和引用《论语》语句的方法引出“礼”的概念,第二段进一步
阐述“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②然后中间的三个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礼治”与“法治”进行对比,来阐释“礼”
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③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
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一句可知,本段论述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靠礼
治来维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孔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
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
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孔子强调的是道德礼教的重要作用。
①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
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表明,历来人们都是相信传统的力量大于法律的力量,心理
上认可的权威大于官方政策的权威。
②从治国理念的角度来看,材料中“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
'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等可见孔子重视礼的作用,认为以礼服人的治国之道要优于以法
制人。
③从“政令刑罚”与“道德礼教”的效果来看,用道德来教化,以礼教来约束,可以培养人们
的知耻向善之心,并且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即“有耻且格”。而以制度来统治,以刑罚来制约,
虽然可以制止犯罪,但只会使人们产生畏惧而无羞耻之心,即“免而无耻”。
(三)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文化中,“隐”“逸”二字常常连用,其含义也非常接近。“隐”的本义是幽闭、藏
匿,这是一种韬光养晦的人生智慧。“隐”大致可以分为“身隐”和“心隐”两种。“身隐”限
于形骸,在表象,重名义;“心隐”旨在精神,在内核,重本质。身隐者未必能够做到心隐,
心隐才是更高的境界,这是对现实、对个体生命的一种超越。与“隐”略有不同,“逸”的本
义是逃亡,稍加引申,可以作避世来解。从遁世的意义上来讲,“隐”和“逸”可以相通,所
以常常把“隐”和“逸”连在一起用。
但是,“隐”和“逸”在内涵上又有区别。“隐”有精深、微妙之意,如《周易正义》中说:
“探踪索隐,钩深至远。”有时乂指幽静、幽深之境,“且其山川形势,则盘纤隐深”(嵇康
《琴赋》);或指表情达意的含蓄委婉。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文外之重旨”(刘勰《文心雕
龙•隐秀》)。“逸”常常指闲乐、安适,如《国语•吴语》中说:“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
逸,而处以念恶。”元稹《和乐天〈赠樊著作〉》诗中也说:“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逸
乐没有分寸,便成为放纵,所以《尚书♦大禹漠》劝诫人们“罔游于逸,罔淫于乐”。在文学
作品中,则表现为“体格闲放”(皎然《诗式》卷一)。
根据这样的一个准则,我们首先可以认定:王维尚“隐”,是“心隐”;孟浩然好“逸”,
是“形逸”。具体来说,王维生性内敛,淡泊宁静,雍容平和,在举手投足之间有一种温文尔
雅的气质,同时,他受佛家的浸染很深,耐得住寂寞,能够看透浮云一般的世事,所以他“晚
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相比之下,孟浩然性情外扬,仪态潇洒,任诞放达,在他的性格里
还时时能看到一种侠义豪放之风。如果将孟浩然与“竹林七贤”中的人作一个比较,可以看出,
孟浩然最接近嵇康。任情率性,疏放慵懒,不受礼法的束缚,是他们的共同性。
其次,我们要注意的是隐迹幽栖与逸兴放浪之别,王维是隐迹幽栖型的,孟浩然是逸兴放
浪型的。王维的“隐”是“内心”型的,可归纳为“三部曲”,就是:思归慕隐、掩扉闭关、
静坐而安。我们具体来看一下,一般人的行为选择都有一定的倾向性,固定的情绪常常引起习
惯性的动作或者联想,反映在诗里就是不同的诗人都有自己喜好的字、词。王维有着鲜明的回
归意识,在他的诗文中,总共138次用到“归”字。如飞鸟还巢,牛羊归圈,是“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送友人归去,是“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
卧南山陲”(《送别》);奉劝友人,是“杜门不欲出,久与世情疏。以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
(《送孟六归襄阳》)。读王维的诗,还会感觉到他有很强烈的自闭倾向,把自己闭锁起来。
《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王维奉佛,晚年长斋,穿着住行也很朴素。退朝之后,王维多是焚
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后不再娶,三十年间,他孤居一室,屏绝尘累。王维把僧徒生活和
隐士的生活结合起来了,开创了居士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反映在诗里面,就是“闭”
“关”两个字的多次出现。比如他说自己“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常自闲”(《答张五弟》)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归嵩山作》)。此外,在王维的诗里,他35次用到“坐”字,
比如“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轻阴阁小雨,深院画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都是坐观物化的范例。
孟浩然与王维的差异,还源于人性中与生俱来、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那就是贵远贱近。
王维身在官场,内心向往的却是山林别业中的静居独处和清净自由。孟浩然久居田园,所以向
往外边的世界,虽然他也心恋魏阙,却总是没有机会,只好向遥山远水去寻求情志的放纵。而
且孟浩然是无官一身轻,比王维有更多的游山玩水的时间。这恐怕是他们或偏于“隐”或偏于
“逸”的一个重要原因。
(摘编自尚永亮《诗映大唐春一唐诗与唐人生活》)
材料二:
孟浩然曾在求仕不得的情况下“山水寻吴越”“扁舟泛湖海”(《自洛之越》),所以他的山
水诗多是在行旅中写成的。孟浩然喜欢以流走的笔调描写动态的山水景象,他悠然地欣赏景物,
视点在自然地转移,读其诗如欣赏渐次展开的山水画卷。如他的《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士,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
泪,遥寄海西头。”诗中的“闻猿愁”“江急夜流”“风鸣”“月照”等都是动态意象,在时间上
表现出持续性和节奏性,在空间上表现出因位置移动而造成的变迁性。追忆往昔时,江水越向
前流,距维扬就越远,诗人对彼时彼地的维扬旧游就更加心驰神往,这样就达到了一种景物与
情感的逆向互动的效果。
而王维由于受到禅宗的影响,很少运用动态的视角来观察自然,多追求i种寂静与空灵之
美。他多以艺术家的态度和心灵悠然地静观默察周围的景物。我们以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
大》和王维的《辆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作一下比较就可看出他们的这种不同之处。孟诗:“山
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诗中叙述的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中持续发生的动
作,诗中描写的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着变化,从山光西落、池月东上的薄暮一直延续到
“中宵”夜半。后四句则直接描写因景物而兴发的心理活动,用“欲”“恨”“感”“怀”等词
来抒情言志。可以说,孟浩然的诗所追求的是类似音乐的律化情调。再看王维的诗:“寒山转
苍翠,秋水日潺溪。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0复值接舆醉,狂歌
五柳前。”全诗具有特指的时间即落日时分,并且空间位置也比较固定,通过“柴门外”“渡头”
“墟里”“五柳前”等表方位的短语,勾勒出景物的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它们彼此依存,从
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读这样的诗,应该在一个时间片段里从空间上去理解,把握诗人用
最高超的艺术手段所凝定下来的富有包孕性的瞬间印象,并且这种瞬间印象是可以用画面来定
格的。
总之,孟浩然的诗多叙述景物的动态姿势,强调在时间的延续中展现诗人的情感的律动;
而王维的诗多捕提对象的静态形貌,强调意象在空间中并置共存,表达诗人瞬间的感悟印象。
(摘编自徐保成《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比较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隐”和“逸”在内涵上有所区别,但是在“遁世”的层面上却又有相通之处,这是此二字
常常连用的原因。
B.诗人在自己的作品中往往有自己喜欢用的字或词,这与诗人日常的精神状态所引发的常态化
行为息息相关。
C.王孟两人在生活与文学创作上有区别,但从他们所追求的均不是自己当前状态这一点来看,
两人又是一致的。
D.王维的诗注重在某一时间片段里从空间把瞬间的印象凝定下来,在构成强烈的画面感的同时
亦突出体现音律美。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维尚“隐”,孟浩然好“逸”,体
现在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中就是一“静”一“动”。
B.思归慕隐、掩扉闭关、静坐而安的隐迹幽栖的生活方式造就了王维内心型的“隐”。
C.王维的诗渗透着一种寂静与空灵之美,既是性格使然,也是贵远贱近的人性表现。
D.孟浩然喜欢向遥山远水去寻求情志的放纵,所以他的山水诗多是在行旅中写成的。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孟浩然是逸兴放浪型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既体现唐人写诗注重情景结合,也体现孟诗抒情浓厚的特点。
B.孟浩然最忘怀不了的是家乡襄阳的山水,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