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最早的工学研究机构之一01历史沿革科研成就文化传统科研条件人才培养目录03050204基本信息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工学研究机构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中国科学院,曾命名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2001年8月,根据科研领域和科技发展目标的调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简称上海微系统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学科领域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方向为微小卫星、无线传感网络、未来移动通信、微系统技术、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有在职职工780人,其中一线科技和管理人员685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9人,有院士3人;有8个研究室,6个分支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历史沿革历史沿革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928年6月9日,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在上海成立,蔡元培任院长。1928年6月,国立中央研究院理化事业研究所(含物理、化学、工程三组)在上海成立。1928年7月,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分开建所,首任所长周仁。1930年初,物理、化学、工程三所共用的理工实验馆动工建造。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研究所内迁昆明。1945年9月,研究所在昆明更名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工学研究所。1946年6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研究所回迁上海,留下部分为昆明工作站。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1950年3月,曾命名为中国科学院工学实验馆。1953年2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周仁任所长。1955年,筹建长沙分所。科研条件人员编制科研部门合作交流设施资源科研条件人员编制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有在职职工780人,其中一线科技和管理人员685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9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8人次。
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王曦
科研部门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有8个研究室,6个分支机构(共建机构)
,研究所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2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
合作交流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参与欧洲第六框架计划、欧洲伽利略空间计划、中芬信息通信技术(ICT)战略联盟等国际合作计划,与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共建“中德超导与生物电子学联合实验室”、与荷兰IMC公司共建“SIMIT-IMEC物联网联合实验室”,在超导、生物电子、无线通信、物联网、医疗电子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举办了集成电路设计与产业所企对接会,和东南大学合作建立的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成为江苏省产业研究院2015年度5家预备研究所之一,与中科大信息学院、中国电科49所等机构签署项目合作协议,与南通市政府合作成立中科院南通光电工程中心。
2014年,研究所与杭州临江新城签约共建“中科院杭州汽车电子工程中心”,并成立产业化公司,与嘉兴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建“中科院海宁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工程中心”。
设施资源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微系统工艺平台坐落于上海市宜山路800号,于2003年建成,微系统工艺平台建有100级净化厂房70平方米,1000级净化厂房700平方米
;微系统封装平台位于上海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拥有封装和测试设备,净化室总面积约800平方米,总资产超过4000万元
;上海市集成光学技术研究中心位于上海市长宁路865号,中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工艺加工平台和测试实验室。中心现有1000级净化厂房100平方米,10000级净化厂房250平方米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构建了多个科研研究平台,建有上海材料与制造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心现有大型仪器超过100台,总金额约6亿元
。通过中科院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平台将100余台通用仪器设备实现了公用共享,主要仪器设备如下表所示: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图书馆馆藏为:中文图书1万多册,西文图书1.4万多册,西文、日文、中文期刊共500多种,已开通了ISIWebofKnowledge,Elsevier,Springer等网络数据库,并与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建立了全文传递服务。中西文图书和期刊均已实现全天候网络查询。
科研成就学术期刊科研成果科研成就科研成果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已获得国家级奖励50余项、部委省市级奖励330余项。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技术中心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
。2013年,研究所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461篇,其中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144篇,EI(工程索引)收录159篇,申请专利234项,授权专利154项。
2012年,研究所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395篇,其中SCI收录142篇,EI收录135篇,申请专利268项,授权专利139项。
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联合重点实验室承担了本领域的2个973项目;在传感技术领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实验室负责承担了4项重点项目和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并负责承担了多项863项目
;中科院太赫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承担了973、86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与重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科研项目50余项
。学术期刊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于1995年创刊,是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反映功能材料与器件领域中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和应用技术进展的论文、简报、综述和消息。期刊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文摘杂志》、《化学文摘(网络版)》、文摘与引文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库》、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北大2008版核心期刊、北大2011版核心期刊、维普期刊MARC数据、维普期刊DC数据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人才培养教学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中科院硕士、博士研究生重点培养基地之一,设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培养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培养点,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博士后流动站: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培养点: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培养点: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
中科院重点学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1998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确立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研究所后,确定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大学科领域和微小卫星、无线传感网络、未来移动通信、微系统技术、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五个学科方向。
教学建设根据2016年1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有在学研究生442人,其中硕士生267人、博士生175人,在站博士后16人。学生4次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5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8位研究生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特别奖,33位研究生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优秀奖,另有60余人次获得中科院冠名奖和上海市奖励。
文化传统文化活动形象标识文化传统形象标识释义:从形状上看,所标是用四条弧线叠加构成的动感形态,象征着有序的结合、信息波的无限扩展,给人有无限的想象空间,突出体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开拓进取、乐于探索、勇于创新、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理想追求。四条弧线表示作为中科院高技术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始终明确自己的定位、发展目标及应有的贡献。从色彩上看,蓝色是指蔚蓝的天空和湛蓝的海洋,表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科学的殿堂里上天搏击、下海遨游、乘风破浪、不断攀登高科技领域尖端科学的气魄。蓝色又表示平和、朴实,反映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科研人员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科学精神。从整体上看,整个设计体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建所来凝聚出的“团结、高效、严谨、创新”八字所风,四条弧线的紧紧叠加和开放式的伸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企业办公场地租赁合同范例
- 2025租房合同签订的细节
- 实施班级经济意识教育的方向计划
- 小班孩子的梦想启航计划
- 2025年版权许可使用合同模板
- 2025公司股权转让合同范本模板
- 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计划
- 2025年有固定期限合同乙方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吗
- 轴承摩擦学特性的实验研究总结
- 2025年呼和浩特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学情分析
- 中英对照版-中文版-The-Dead-By-James-Joyces死者-詹姆斯-乔伊斯
- SL721-201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
- 2024年广东省万阅大湾区百校联盟中考一模数学试题
- 《短视频拍摄与制作》课件-3短视频中期拍摄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马述忠 第13-22章 数字贸易综合服务概述- 数字贸易规则构建与WTO新一轮电子商务谈判
- 2024年电路保护元器件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污泥技术污泥运输方案
- 年产3.5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 【方案】分布式光伏项目勘察及建设方案
- 半导体行业对国家国防战略的支撑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