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管理体制 61、饲料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62、屠宰及肉类加工业 73、种畜禽业 8二、饲料行业概况 91、基本情况 9(1)产量增长快 11(2)饲料产品质量明显改善 11(3)产品结构日趋合理 12(4)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12(5)饲料添加剂工业取得较大发展 132、竞争状况及利润水平 133、市场容量 14(1)饲料需求将持续增长 14(2)饲料工业普及率进一步提高 15三、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概况 161、基本情况 16(1)行业格局 16(2)行业盈利能力 162、行业发展趋势 17(1)行业集中度加强 17(2)产业链的延伸 18(3)品牌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8(4)食品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 193、市场容量 19四、种猪行业概况 211、种猪养殖业基本情况.....................................................................................21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2、种猪竞争状况及利润水平 223、种猪业发展趋势 23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 241、饲料行业 24(1)饲料行业具有一定的行业准入和技术壁垒 24(2)严格的行业进入许可 24(3)较高的营销能力要求 25(4)较高的企业品牌要求 252、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 25(1)资金门槛 25(2)品牌门槛 26(3)产品质量门槛 26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271、有利因素 27(1)饲料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7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27②下游行业需求拉动 27③技术进步和传统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28(2)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8①国家政策的支持 28②行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 30③消费升级带动行业发展 31④先进的技术与营销方式 31⑤潜在市场容量巨大 322、不利因素 32(1)饲料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2①蛋白质原料供应短缺、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频繁 32②畜禽疫情的影响日趋加剧 33③饲料添加剂还有部分依赖进口 34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⑤饲料安全问题 34⑥养殖户的整体素质偏低 35(2)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5①肉品安全问题 35②生猪疫情问题 36③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低 36④对外出口面临较多障碍 36七、行业技术特点及经营模式 371、行业技术特点与水平 37(1)饲料企业的技术特点 37(2)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技术特点 39①屠宰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 39②肉制品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 40(3)种猪繁育技术 40①品种类型的转变 40②联合育种协作组织繁育体系的逐步建立 41③育种技术水平的发展 41④发展趋势 41⑤产品质量方面 412、主要经营模式 42(1)饲料加工企业经营模式 42(2)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经营模式 43①产业链经营模式 43②“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44③区域性生产经营模式 44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44(1)饲料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44(2)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 45八、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46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1、饲料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相关性 46(1)饲料上游原料产品供应稳定,有利于饲料行业平稳发展 47(2)饲料下游产业养殖业稳健发展为饲料产业发展提供较大空间 472、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相关性 48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一、行业管理体制我国饲料行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产业政策、行业准入、行业质量管理与技术监督、卫生标准主要由国家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部门制定。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为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中国肉类协会以及中国畜牧业协会,主要负责行业的自律管理、研究行业发展方向、拟订生产技术规范,产品质量行业标准,并组织贯彻实施与监督检查等。1、饲料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我国饲料行业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以下简称:“农业部”)。农业部畜牧业司承担饲料行业管理的具体职责,主要包括:(1)负责组织拟定畜牧、饲料的行业发展战略及政策;提出行业发展重大技术进步措施,起草行业的法律、法规、规章并组织实施,拟定畜牧、饲料方面的标准并组织实施,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计划;(2)负责指导行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负责提出畜牧行业投资计划建议、初选项目、组织行业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及竣工验收等工作;(3)编制畜牧业和饲料工业基本建设、综合开发和财政资金项目的规划,并组织实施;(4)负责组织畜禽品种、畜产资源、饲料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资源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工作;负责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研究拟定畜禽饲养、品种改良和运输方面的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5)负责种畜禽、草种、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登记及进出口审批;(6)负责组织拟定畜牧、草原、饲料的标准和技术规范,饲料产品标准的审批和质量监督,审核发放种畜禽、草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和饲料生产许可证;(7)负责组织畜牧、草原、饲料科研和技术推广项目的遴选及实施;(8)负责畜牧、草原、饲料行业经济、技术信息工作。饲料行业所属行业协会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和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的主要职责有:承担全国畜牧业(包括饲料、草业、奶业)良种和技术推广,畜禽、牧草品种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畜牧业质量管理与认证,草地改良与生物灾害防治等工作。中国畜牧业协会主要负责开展全国行业调查、召开专业会议、评估行业项目等。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的主要职责有:制订饲料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行业规划和措施提出建议;组织制订和贯彻饲料工业标准;组织开展饲料生产许可证审核工作;组织开展饲料工业行业评比工作;推广饲料工业行业高新科技成果;承办饲料工业行业重大投资、改造项目的评估和论证,为饲料工业行业的企业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议等。2、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所处行业为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商务部负责全国生猪屠宰的行业管理工作,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的行业准入、产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品质量、卫生标准主要由商务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部门制定。本行业内企业由各地的商务主管部门、卫生主管部门、农牧主管部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主管部门实施管理。本行业属于食品工业的范畴,根据2008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本行业的自律性组织是中国肉类协会,该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的全国性肉类生产流通行业社团组织。主要职责是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接受政府委托加强行业管理(包括研究肉类行业发展方向,向政府提出发展战略、产业政策的建议等),积极为行业内企业服务,开展国际交往活动和发挥行业整体优势。目前,我国在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已基本形成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的由法律、管理办法、条例、实施细则和标准规范共同组建而成的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3、种畜禽业种畜禽业的行政管理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业部畜牧业司承担畜牧行业管理的具体职责。种畜禽行业自律组织是中国畜牧业协会。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1994年4月15日,国务院令第153号发布《种畜禽管理条例》,基本内容有:生产经营种畜禽的单位和个人, 必须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申领《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凭此证依法办理登记注册。2005年12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基本内容有:从事种畜禽生产经营或者生产商品代仔畜、雏禽的单位、个人,应当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人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依法办理工商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生产经营畜禽冷冻精液、胚胎或者其他遗传材料的,由国务院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畜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注:以下行业数据未经特别说明的均引用自《中国饲料工业年鉴》、《中国畜牧业年鉴》以及《中国肉类年鉴》。)二、饲料行业概况1、基本情况饲料是指在合理饲喂条件下能对家畜、家禽、水产动物提供营养物质、调控生理机制、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且不发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质。按来源分类,饲料可分为植物性、动物性、矿物质和人工合成或提纯的产品;按形态分类,饲料可分为固体、液体、胶体、粉状、颗粒及块状等类型;按饲用价值分类,饲料可分为粗饲料、青饲料、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营养性添加剂及非营养性添加剂等。按照饲料企业的生产标准及养殖户使用方法,饲料可分为预混料、浓缩料和配合料。饲料工业是现代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连接着种植业,成为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世界饲料业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到了本世纪,受到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影响,饲料工业产量、产值迅猛增长。尽管受金融危机、持续的动物疾病以及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困扰,2008年全球工业饲料总产量仍创造了新记录,《FeedInternational》杂志数据库认为,全球饲料产量由2000年的6.1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7.01亿吨(2007年为6.8亿吨),首次超过7亿吨,比2007年增加2.9%。我国饲料工业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伴随着中国农村体制改革的发展而发展。 1982年10月,邓小平同志指出: “要搞饲料工业,这也是一个行业。”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饲料行业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的快速发展中,我国的饲料行业呈现出以下五个主要特点:(1)产量增长快1980-2009年间,饲料产品产量由200万吨增加到14,813.24万吨,增长了74倍,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00%。《全国饲料工业统计资料 2009》显示,2009年我国饲料工业总产值为4,713.2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工业饲料总产值4,266.4亿元,同比增长13.1%,饲料添加剂319.9亿元,动物源饲料71.4亿元,饲料机械设备55.5亿元。工业饲料产量达到1.48亿吨,同比增长8.4%。配合饲料产量为11,535万吨,同比增长8.9%;浓缩饲料产量2,686万吨,同比增长6.2%;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量为592万吨,同比增长8.5%。(2)饲料产品质量明显改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开始进入扩大企业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产业升级阶段。1987年第一次饲料产品质量全国抽查,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样品合格率仅为20%;1990年、1995年、1998年、1999年进行的配合饲料产品质量四次全国统检,抽样合格率分别为59.7%、62%、89.7%和95.7%。2003年以来,全国配合饲料合格率均在90%以上。(3)产品结构日趋合理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改变了过去饲料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2007年禽、猪、水产和反刍家畜配合饲料的比例为54:26:14:4,猪饲料比例有所下降,禽饲料比例逐步放大;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三者的比例为1:5:19,配合饲料相对06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养殖业实际情况的产品结构,促进了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和持续发展。(4)科技含量不断提高随着大量现代饲料科技的应用,饲料转化率水平不断提高, “十五”期间,肉鸡配合饲料的转化率已由 “八五”时期的2.5:1提高到1.8: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1,出栏缩短18天左右;肥育猪由3.3:1提高到3.0:1,出栏缩短40天左右;养殖水产品由2.0:1提高到1.8:1。(资料来源:饲料行业“十一五”规划)(5)饲料添加剂工业取得较大发展饲料添加剂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饲料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饲料发展的初期,国产的饲料添加剂品种少、产量低、质量差,基本上依靠进口。进入本世纪来,饲料添加剂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品种大幅度增加,产量快速增长,彻底改变了依赖进口的局面,许多产品还进入国际市场。以赖氨酸为例,1999年产量为9,327吨,2009年达到67.9万吨,10年增长72.8倍,并从2001年开始出口,2007年实现净出口数量达到7.2万吨。2、竞争状况及利润水平饲料行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包括饲料加工业、饲料添加剂工业、饲料原料工业、饲料机械制造工业和饲料科研、教育、标准、检测等较为完备的饲料工业体系。饲料加工业是一个完全竞争的产业。八十年代饲料工业发展的初期,绝大多数饲料企业系粮食系统的企业,基本上是按照过去经营面粉、油脂的思路来经营饲料,企业面对的是简单单一饲料产品之间的竞争, 随着配合饲料的普及,饲料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整个饲料行业呈现出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外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遍地开花”的局面,行业集中程度较低;近年来,饲料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品牌竞争力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成为市场主流,企业集团化和兼并联合趋势加快,行业集中程度逐步加强。1990年,全国饲料加工企业14,010个,其中年产5吨以上的企业551个,不到4%;2008年全国饲料加工企业13,612个,较2007年减少1,764家,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187家,较2007年增长了30家;2008年我国年产百万吨的饲料企业达到到16家,产量达4,56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33.4%。(来源于《2009中国饲料工业年鉴》)由于下游养殖业的周期性变化、上游原料价格的不确定性变化,再加上疾病对养殖业的冲击,使得饲料行业处于一个困难的生存空间中,行业利润水平较低,饲料企业主要是依靠自身规模化的生产、品牌的营销、区域性的销售以及精细化的成本控制来维持企业的生存。3、市场容量(1)饲料需求将持续增长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中国居民的食物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对小麦、大米等口粮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小,而对副食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量则越来越大,主食下降为副食,而副食上升为主食。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对生产畜产品的饲料需求也会随着畜产品和养殖水产品消费的增加而迅速扩大。同时,我国的畜产品具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有成本和价格方面的成本优势, 只要做好监管工作,加强卫生安全方面的控制,进入国际市场的潜力很大。(2)饲料工业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传统饲养往往利用青绿饲料、桔杆、糟渣等饲料,或者由农户自行利用饲料谷物加工直接喂养,工业饲料的普及率并不高,猪肉的工业普及率只有45%,也就是说每年人们消耗最大的动物产品,有一部分是来自农村散养所喂出来。随着我国传统养殖业的转型,规模化的养殖方式将逐步取代过去农户散养的传统饲养模式,规模养殖场所占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生产专业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无疑将提高工业饲料普及率。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2月25日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年肉类总产量7,64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4,889万吨,牛肉产量636万吨,羊肉产量389万吨。牛奶产量3,518万吨,禽蛋产量2,741万吨,全年水产品产量5,120万吨。假设工业普及率都达到100%,且料重比不变的情形,2009年饲料的需求量将达到3.65亿吨,可见饲料市场广泛的空间。(饲料需求量=Σ料重比×工业普及率×各动物品种产量)。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三、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概况1、基本情况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是世界上肉类生产第一大国和消费大国,但长期以来,落后的生产、流通方式阻碍了屠宰加工企业规模化扩张,行业呈现出区域性、分散化的产业布局,行业内企业普遍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盈利能力不强。(1)行业格局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属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进入门槛低,小作坊形式的企业、工厂遍布全国各地,使得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同时,受传统生鲜消费习惯的影响,肉品的销售半径比较短,再加上各地风味产品消费的区域性,都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屠宰加工企业的规模化扩张;长期以来,当地的肉品市场都是由当地的屠宰加工企业垄断控制。因此,全国范围内肉类加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都比较小,地域性、区域性明显,行业集中程度不高。(2)行业盈利能力随着现代先进工艺、设备的不断引入,我国的肉类加工企业在生产技术、管理水平、经营理念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大型现代加工企业数量增多,亏损企业数量逐年减少,行业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2009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年全国肉类屠宰及肉类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5.9亿元,比2008年增加52.2亿元,增长了33.9%。其中畜禽屠宰加工实现利润103.7亿元,增加23.3亿元,增长了29%;肉类制品及副产品加工实现利润102.2亿元,增加了28.9亿元,增长了39.4%(数据来源:中国肉业网)。屠宰及肉类加工业是一个完全竞争行业,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产品同质化程度严重,创新程度低,价格竞争相当激烈;同时,企业又要受到上游猪价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一直以来都使肉类产品的毛利率水平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根据双汇发展的年报,2009年,行业龙头企业“双汇”的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的毛利率分别为12.64%和9.90%,生鲜冻肉的毛利率只有4.81%;从以上数据可见一斑,行业内企业的生存压力非常大,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规模、成本、品牌优势的匮乏,生存的空间越来越狭小。2、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集中度加强随着一批品牌龙头企业的异军突起,打破了行业内长期区域分散的格局,2009年畜禽屠宰及肉制品加工企业的规模结构中,大、中型仅占9%,但其在行业资产中占有60%,销售及创利占一半以上。大型肉品加工企业,如双汇、雨润、金锣、得利斯、顺鑫、唐人神等,在技术装备、产品品种、工艺、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力,正逐步实现从区域性市场向全国市场扩张的目标,市场占有率不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断提高。政府对肉类加工企业监管程度的加强,如定点屠宰政策的实施,也使生猪屠宰加工趋向规范化和集中化,规模化的加工企业在逐渐取代个体、小型屠宰加工场。(2)产业链的延伸围绕生猪屠宰、肉类加工,大型的肉类加工企业纷纷寻求产业链上的纵向延伸,通过在重点养殖区域收购或者合作建设生猪养殖基地,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从源头上保证了原料的质量,提升了产品的增值能力。同时,这些企业也通过扩大自己的销售网络,建立起直销网点、品牌连锁专卖,拓展了产品的销售渠道,改变了过去单一农贸市场的销售模式,实现了与国际通行营销模式的接轨。这种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3)品牌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更加讲究食品的安全、卫生、营养以及风味,从一般价格便宜的低档产品开始转向高档品牌产品的消费; “绿色安全食品”、“放心肉”等一系列安全、健康、口感好的品牌产品成为人们的首选。据中华全国信息中心统计,目前低温肉制品市场前 10位品牌综合占有率为56.95%;火腿肠市场前10位品牌综合占有率为82.73%,其中双汇占38.34%,金锣占12.69%,雨润、得利斯分列三、四位。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4)食品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我国肉类食品安全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004-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委派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先后对广东、广西、浙江、四川、重庆等全国各省市的肉类食品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平均达到75%以上。不过受世界畜牧、养殖的大环境影响,我国的肉类产品仍然会受到世界范围内疫情的波及;同时,国内的一些小型加工企业为了能谋取暴利,使用劣质原料、滥用添加剂,也使得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严重的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在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之后,肉类食品安全更加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旦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不但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更加会使企业多年来苦心经营的品牌毁于一旦。3、市场容量1)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自1992年起成为世界产肉量最大的国家后,此后的十多年在全球肉类生产的份额不断上升。2009年,全年肉类总产量达到7,642万吨7,比08年增长了5.0%。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我国虽然是肉类生产大国,但人均占有量却远远少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人均肉类占有量于2002年首次突破50公斤,比1992年增长20多公斤,此后稳步增长;在经历了06、07年猪肉供应紧张的情况下,目前人均占有量保持在50公斤左右。相比我国,发达国家的人均占有量一般在70-130公斤之间,平均近100公斤。由此可见,中国人均肉类的消费需求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肉类人均消费远远低于城市。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肉类消费群体将逐年扩大。(2)消费结构的改变。我国传统的肉类消费结构正发生转变,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从牛、羊、禽肉的比重上看,猪肉比重逐渐下降,1990年猪肉的比重是80%,到了2009年猪肉占比只有63.98%,禽肉产量有了大幅上升,肉类品种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此外,未来小麦、大米等口粮的消费也会部分被肉、蛋、奶等畜产品替代。3)肉类产品种类多。肉类产品从大类上可分为生鲜和制品两大类。我国传统肉类消费以生鲜为主,其中主要是热鲜肉、冷冻肉,而冷鲜肉所占比重较小;所谓冷鲜肉,是指对经过严格检验检疫屠宰后,再迅速进行冷处理的鲜肉;冷鲜肉经过排酸处理,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在西方发达国家肉类市场占主导地位。肉制品按照加热处理的温度不同,可分为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按加工工艺区分,分为西式肉制品和中式肉制品。目前低温制品消费量还较小,未来低温制品、冷鲜肉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4)根据《全国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到2010年,肉类总产量超过8,000万吨,其中猪肉、牛羊肉、禽肉各占60%、20%和20%左右,肉类制品产量超过 1,100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13.1%。四、种猪行业概况1、种猪养殖业基本情况我国是世界上猪肉生产第一大国。2009年猪肉产品4,889万吨,比上年增长5.8%;生猪年末存栏46,985万头,增长1.5%;生猪出栏64,507万头,增长5.7%。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我国生猪主产区主要在沿海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和福建,东北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中部地区的河北、山东、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南地区的广西、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共 19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2008年,上述19个地区猪肉产量、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分别为4,253.3万吨、42,406.7万头、56,149万头,占全国总量的92.1%、91.6%及92%。(数据来源于《中国畜牧业2009年鉴》)2008年底,我国能繁母猪存栏 4,990.7万头,按母猪年更新率33%,良种母猪占60%计算,我国每年需要补充良种后备母猪 1,070万头。(摘自《猪业科学》 2009第9期)根据湖南省“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生猪发展目标: 出栏生猪8,500万头,猪肉产量590万吨,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比重提高到 65%以上。按每头存栏母猪年提供出栏生猪16头计算,到2010年存栏能繁母猪500万头,其中良种母猪占65%,即良种母猪325万头。母猪按年更新率33%计算,每年需要更新良种母猪107万头。(摘自《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湘政发[2008]9号)无论是全国还是湖南省,每年仅需更新补充良种母猪量很大,湖南省年需约100万头左右,全国年需约1,000万头左右,良种猪场的市场容量巨大。2、种猪竞争状况及利润水平种猪产业是养猪业产业化发展的龙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消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费需求的升级,我国种猪产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势头 ,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据农业部信息中心数据,2007年全国有种猪场3,500个左右,近年来,我国种猪企业一直处于高利润期。现阶段我国良种猪繁育基础设施薄弱,品种改良工作相对落后,而品种改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对种猪场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出台了许多鼓励繁育良种的优惠政策。有的地区为了推动本地区良种改良进程,对优良种猪的引进还从地方财政给予补贴。由于政府对良种猪的生产、引进、利用的大力支持,对于提高种猪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利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种猪业发展趋势种猪的品质对我国养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种猪业发展很快,种猪的流通渠道增多,给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也提供了条件,随着我国种猪业逐步融入世界养猪业大环境,种猪的品质是客户引种第一位制约因素。引进品种优良的种猪是养猪企业顺利发展和实现食品安全的基础,品质优良的种猪是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种猪的性能水平直接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随着生猪产业逐步走向成熟,养猪人对品种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选购种猪逐步由表面到全面。不仅需要好的体质外貌,性能的选择更是客户选择的重点,如日增重、饲料转化率、繁殖能力、肉质等,要想在种猪市场竞争中立足,良好育种成绩、翔实的数据资料将成为种猪质量的基本标志。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根据畜牧业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到2015年,我国猪肉需求量将达到5,580余万吨,比2001年增加31.92%(资料来源:《中国农业信息网》)。五、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饲料行业(1)饲料行业具有一定的行业准入和技术壁垒饲料安全即食品安全。加强饲料安全、提高质量、改善环境是发展饲料工业的关键。我国对设立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实施行政审批制,企业从事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还需获得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新研制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必须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后方可投入生产。相对严格的行业管理和较高的质量要求有利于淘汰部分不规范的企业,有利于行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进一步遏制行业的无序竞争。(2)严格的行业进入许可我国政府对预混料生产企业实施严格的行政审批制, 企业从事预混料生产,需要获得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新研制的预混料,必须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后方可投入生产。 众多小型饲料生产企业难以通过严格的相关许可认证进入饲料生产领域。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3)较高的营销能力要求饲料的最终用户主要是农村养殖户,养殖户选择饲料产品时,对产品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饲料企业建立广泛的营销网络,并通过服务营销、示范营销等各种方式提高营销效果。规模小、营销能力差的饲料企业难以成功做到这一点。(4)较高的企业品牌要求尽管随着饲料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饲料产品的配方技术同质化程度日益提高,但由于不同厂家在原材料采购、工艺设备、品质控制、营销技巧、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方面存在差异,只有知名饲料品牌才能较为容易地被养殖用户接受。2、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与饲料行业类似,屠宰及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度较低,行业进入的门槛较低,作坊式的企业仍然普遍存在,不过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增加,品牌好、质量高的品牌产品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好的品牌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小型企业由于缺乏有竞争力品牌和完整的终端销售,生存空间会渐渐受到压缩。(1)资金门槛大规模的生猪采购需要充足的现金用于支付采购款, 而资金需要经过生产、贮藏、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后才能予以收回,因此,规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模越大的企业需要的流转资金量也越大,特别是2007年生猪收购价格大幅上涨使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大幅增加。另外,行业内大型企业的冷却肉及低温肉制品生产线大都是从国外引进,设备的引进与维护需要很大的开支。在销售环节,冷却肉和低温肉制品还需要持续稳定的低温环境,建设和维护可靠的冷链物流体系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上述情况使进入屠宰与肉制品加工行业的资金门槛越来越高。(2)品牌门槛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食品包括肉及肉制品的消费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口味、营养等。市场上的知名品牌都是经过消费者的认同和市场竞争的严酷考验逐渐形成的,企业塑造、维护一个知名品牌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建立强大的产品研发体系、严格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巨额的广告费用等,这都为进入本行业的企业设立了较高的门槛。(3)产品质量门槛200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卫生方面的政策法规,并开展了对猪肉质量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使一批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的屠宰场或屠宰点被大量关闭,小作坊、黑窝点、小刀手的数量大量减少。2008年新修订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和《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对屠宰行业的不规范行为进一步加大清理力度,2009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对食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对于损害消费者权益的食品生产企业的处罚力度更大。随着未来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完善,产品质量门槛将进一步提高。六、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饲料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①国家政策的支持为了促进饲料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如:饲料产品销售、商品猪及种猪销售免征增值税,这些政策的实施对饲料工业的稳定发展将发挥重大的作用。《饲料工业“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是逐步实现安全、优质、高效、协调发展,确保饲料产品供求平衡和质量安全;实现饲料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提高科技对饲料工业的贡献率,饲料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饲料工业生产与经营的法律体系,保障饲料工业持续、健康发展,逐步将饲料大国转变为饲料强国。②下游行业需求拉动饲料是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促使畜牧业较快发展,从而带动了饲料市场的继续扩张。工业饲料普及率的提高,养殖业中利用工业饲料比例的逐步攀升,必然进一步拉动对饲料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的需求。在饲料产品方面,根据国家农业部关于饲料工业“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的要求,“十一五”时期配合饲料年产能将达到1.7亿吨左右,实际产量达到9,500万吨,浓缩饲料产量达到3,000万吨,预混合饲料产量达到600万吨;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达95%以上,创新添加剂及其预混合饲料总体合格率达90%以上;饲料科技成果转化率总体水平达55%,个别领域达65%。国内饲料产品市场将呈不断扩大态势。③技术进步和传统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我国传统的以农户为主体的小规模粗放养殖模式效率低下,料肉转化率低,粮食浪费严重,资源利用效果差。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进步,农户的养殖观念与养殖方式开始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养殖模式增长较快,工业饲料普及率逐年提高,土地、人力、粮食的产出率逐步提高,这为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在农业部“三大战略”、“九大行动”的部署下,生态养殖理念得到推广,为构建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养殖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发展饲料工业和规范养殖将从整体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2)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①国家政策的支持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属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一直以来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一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系列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文件,包括六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产业政策方面,2001年农业部发布的《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以肉类和奶类加工为重点,以冷却肉、分割肉、液态奶为突破口,生产方便卫生的肉制品,努力提高我国畜产品的国际市场声誉,扩大出口。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与农业部共同发布的《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将肉类加工业确定为“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的八个重点行业之一,并提出:在“十一五”期末,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肉类加工业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企业组织化程度和行业生产集中度明显提高。2007年1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07年4号《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推行屠宰加工企业分级管理制度,开展畜禽屠宰加工企业资质等级认定工作,扶优扶强。 2007年月19日,国务院公布了修订后的《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加强了对生猪屠宰的管理,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2007年7月30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扶持力度,建立能繁母猪补贴制度,积极推进能繁母猪保险制度,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2009年1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农业部、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首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的调控预案《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在生猪价格过度下跌时,国家将采取发布预警指标,采取综合调控措施,促使猪肉与粮食比价、仔猪价格、生猪存栏、能繁母猪存栏等指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肉类行业确定的“十一五”发展战略中指出,到2010年末,全国大中城市要全部实现肉类工业化和机械化屠宰, 县级城市工业化屠宰要达到70%,半机械化屠宰达到30%,乡镇半机械化屠宰达到40%-50%,全国定点屠宰要达到 100%。②行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2009年,《食品安全法》于2月28日获得通过并于6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规定任何食品添加剂目录外的都将不能用、任何食品都不能免检、权益受损消费者可要求10倍赔偿等,这必将促进生产高标准、高品质产品的食品企业快速发展。2009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指出:要大力整顿食品加工企业,对全国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许可、市场准入、产品标准、质量安全管理方面逐项检查,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加工企业,严肃查处有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非法进出口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提高食品行业准入门槛,明确食品加工企业在原料基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地、管理规范、生产操作规程、产品执行标准、质量控制体系等方面的必备条件,加快制定和修订乳制品、肉及肉制品、水产品、粮食、油料、果蔬等重点食品加工行业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上述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必将有利于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长远、健康、规范地可持续发展。③消费升级带动行业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 消费者的食品消费观念已经从最初的满足于温饱发展成为追求高品质、 方便快捷的消费,因此对营养价值高、食用便利、安全卫生的冷却肉及肉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肉类的消费将朝着更加安全、卫生、方便、快捷、营养和制品化的方向演变,肉类制品尤其是低温肉制品、分部位冷却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以及以肉类为原料的方便食品、功能性食品、休闲食品和旅游食品的消费将明显上升。④先进的技术与营销方式生猪的致昏技术、真空放血技术,动物自动跟踪技术,两段式快速冷却技术和分割加工等先进技术的引进大幅提升了国内生猪屠宰的技术水平;从国外成套引进的高温和低温肉制品生产装备跨越式地提高了肉制品加工的技术水平;此外,肉类流通的“冷链”化,连锁化肉类专卖店等现代营销方式在我国的发展,有效扩大了产品的销售半径,改善和增强了行业的营销方式和营销能力。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⑤潜在市场容量巨大就国内市场而言,我国肉类工厂化屠宰率仅占上市成交量的25%左右,2007年肉类制品及副产品加工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为14.6%,2008年该比例据测算为15.1%,而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全部实现工厂化屠宰,且肉制品占肉类产量的比重达到50%(资料来源:2007年肉类工业发展概况》、《二〇〇八年我国肉类工业发展概况》、《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上述数据一方面表明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发展水平低,但同时更显露出行业未来的市场空间巨大。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也将催生出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预期目标,“十一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未来我国居民收入的增长将会带动肉类消费的增长,肉类产品的市场潜力依然巨大。2、不利因素(1)饲料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①蛋白质原料供应短缺、饲料原料价格波动频繁我国是世界第一大饲料消费国,第二大饲料生产国,但蛋白质原料长期短缺,一直依赖大量进口;国外资本利用资金、区位和信息优势拥有玉米、豆粕、鱼粉等大宗饲料原料定价权,使我国饲料原料长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期受制于人,导致了近几年饲料原料价格的大起大落,增大了我国饲料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饲料产品生产需要价格相对稳定的原材料供给。玉米和豆粕是饲料业的主要原材料,两者成本合计约占饲料生产成本的50%左右,但其价格受气候、农民种植偏好及农业总收成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近三年来总体呈小幅上升势头,这将降低饲料行业的利润空间。蛋白质原材料匮乏。首先,蛋白质原材料缺口较大,国内蛋白质资源严重不足,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外汇进口豆粕、鱼粉。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的蛋白质原材料总缺口为3,800万吨(其中仅饼粕类的缺口就达1,520万吨);其次,中国饲料粮食紧缺,随着养殖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的缺口为4,300-8,300万吨。②畜禽疫情的影响日趋加剧近两年,疫情对养殖业和饲料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2004年初发生的禽流感疫情由于波及面较小, 对养殖业影响不大,对饲料行业仅造成轻微打击;同年,“非典”疫情虽然对养殖业的影响不大,却使饲料厂停产近2个月,使饲料行业受到严重冲击; 2005年,疫情对饲料行业的影响日趋加剧,虽然只是四川局部地区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却使全国猪价持续普遍下滑,饲料行业受到严重打击,饲料产量由上半年的同比增长 16.3%急剧下降至第三季度的同比增长 1.4%;2006年以来,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高热症等动物疫情在全国的蔓延,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造成了畜禽业生产受阻和消费需求的急剧下降。畜禽业的下滑,使饲料行业的经营受到较大影响。③饲料添加剂还有部分依赖进口饲料添加剂是配合饲料的核心部分,其开发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含量高,在国际上主要被一些大的化工医药集团所垄断。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饲料企业仍以生产配合饲料为主,在饲料行业的核心技术―添加剂研制和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除维生素、赖氨酸、香料等部分国产化,许多添加剂仍需要进口。这导致了我国饲料行业的成本偏高,且添加剂价格的频繁大幅波动,增加了饲料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⑤饲料安全问题目前市场上少数饲料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品,超范围使用饲料添加剂的现象仍未杜绝,滥用饲料添加剂的情况时有发生,制约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问题严重,添加违禁药品的现象仍未杜绝,滥用饲料添加剂的情况时有发生 (如瘦肉精中毒及苏丹红鸭蛋事件),有毒有害物质未得到有效控制,威胁了养殖动物的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⑥养殖户的整体素质偏低由于我国农民缺少资金及技术,目前小规模养殖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类型的养殖还占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而小规模养殖户一般都不注重也不精通科学绿色养殖,养殖户目前的这种养殖观念将会对饲料行业的发展构成一定的影响。2)屠宰及肉类加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①肉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些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对食品加工行业颁布和实施了GMP(良好生产规范)、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的认证。目前国内畜产品分级标准、国家认证制度和相关法规仍然很不完善,执法环节也有一些不规范之处。很多中小型屠宰和肉制品加工企业以作坊式的生产为主,企业的生产管理停留在经验管理水平上,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比较少,造成“注水肉”、“瘦肉精”事件时有发生,影响居民对肉食消费的信心,不利于肉类市场的健康发展。市场急需一批管理规范、具有实力的规模企业不断扩大生产、销售规模,成为市场的主力军,保障亿万消费者吃上放心肉。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②生猪疫情问题亚洲人口密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卫生、防疫等社会事业不发达,这些因素导致动物源性疾病更容易在亚洲爆发。我国的生猪养殖以农村散养为主、容易发生疫情。2005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相继发生猪链球菌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猪肉的消费。为此,按照动物防疫法以及《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做好检疫工作,依法取缔无证(动物产地检疫)交易,取缔私屠乱宰,鼓励和支持正规的、符合条件的定点屠宰加工企业进行屠宰加工是政府目前采取的重要措施。③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低我国的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企业数量太多、布局不合理、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品种单一,大型企业市场集中度比较低,肉类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很突出。此外,在物流配送、保鲜包装、营销手段等方面,传统落后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没有形成现代化的经营体系,有80%以上的产品通过集贸市场销售。肉类深加工转化率不高,主要表现在初级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屠宰环节白条肉、冷冻肉比重大,分割肉、冷却肉少;高温肉制品多,低温肉制品少;老产品多,新产品少。④对外出口面临较多障碍我国肉类产销基本上是内需型的, 出口量占产量的比例较低。其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主要原因为,一是环境污染导致我国肉制品在卫生标准和产品质量上难以达到国际标准的要求;二是肉类的安全与否关系到进口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各国在进口肉制品方面都制定了严格标准,有的甚至成为保护本国产业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如欧盟和日本于2006年启动了更加严格的食品检测新标准,对我国食品出口包括肉类出口都构成了不利的影响。七、行业技术特点及经营模式1、行业技术特点与水平(1)饲料企业的技术特点近年来饲料企业的发展速度较快,但开发力度不够,国家和企业对饲料科技投入占饲料工业产值的比重较小,科技投入的不足导致科技研发基础薄弱,使得企业之间产品、技术同质化趋势明显,企业之间的差距体现更多的是品牌、规模、销售、服务环节的差异。饲料添加剂是配合饲料的核心部分,我国的饲料企业仍以生产配合饲料为主,在饲料行业的核心技术―添加剂研制和生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高效环保型饲料添加剂研制能力差,许多添加剂需要进口。另外饲料原料、产品及添加剂的快速检测技术缺乏,手段落后,还不能满足在线快速控制配合饲料质量以及贸易中饲料原料、产品和添加剂的质量和安全性的检测要求。a.配方技术:饲料产品的技术含量主要体现在产品的配方上,而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不完全在于生产线的先进程度,因此饲料配方往往是饲料生产企业的核心技术,一般掌握在公司总部。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的生产均是根据各自的原材料配方进行均匀混合的过程,但其计量精度、技术要求不同。我国目前的新型有机生物饲料添加剂(又称绿色环保型添加剂),如植酸酶等,主要依赖进口。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加,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同时节约了大量的粮食。在动物全程饲养平均饲料转化率(动物增加1千克活体重所需消耗饲料量)方面总体上提高了25%左右,饲养周期亦大幅度缩短。如猪配合饲料的转化率由“八五时期”的4.0:1提高到“十五”时期的3.0:1,饲养周期由约180天出栏缩短为140天;肉鸡配合饲料的转化率由“八五”时期的2.5:1提高到“十五”时期的1.8:1,饲养周期由约60天出栏缩短为42天;蛋鸡配合饲料的转化率由“八五”时期的3.0:1提高到“十五”时期的2.4:1;水产配合饲料的转化率由“八五”时期的2.5:1提高到“十五”时期的2.0:1。b.设备技术:饲料生产设备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企业可根据当地市场对不同饲料产品的需求,生产不同种类的饲料产品。c.工艺水平:我国现在的饲料工艺水平基本接近了发达国家水平,电脑自动控制技术已普遍使用。d.技术发展趋势:随着饲料业竞争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我国在设备技术、工艺技术、检测技术方面将会进一步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随着饲料原材料供给渠道的相对稳定化、 饲料原材料企业生产规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模的不断扩大,快速自动监测技术将会逐步得到推广。(2)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技术特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屠宰、肉类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一批大规模的肉类加工企业为了适应消费结构转变的趋势,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装备与工艺,使得加工技术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围绕安全、质量、效益展开的基础科研不多,肉品营养、口感、风味的机理性研究还很欠缺,肉类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还很低。此外,由于传统初级产品的消费习惯,企业的深加工比例比较低,加工转化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①屠宰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近十几年来,我国屠宰及肉类加工行业中的大型企业主要从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屠宰加工设备和生产线,迅速提高了屠宰工艺水平。但行业内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生产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中小企业因资金短缺,其生产工艺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目前,行业内大型企业引进并大规模使用的屠宰工艺技术主要有:改善动物福利和肉质的屠宰致昏技术,如三点式低压高频电麻、二氧化碳麻醉;防止加工过程中污染的真空放血技术,蒸汽烫毛、燎毛、刮黑技术;动物自动跟踪识别技术;屠宰中先进的同步检疫检验系统;两段式快速冷却和分割加工技术,以及依照HACCP危害控制规范建立的质量保障体系等。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②肉制品生产装备和工艺技术行业内大型企业的肉制品生产设备大都从国外成套引进,包括高温肉制品生产线和低温肉制品生产线,生产线中的关键设备主要是斩拌机、自动灌肠机、连续包装机、盐水注射机、烟薰炉、封口打卡机等。近年来,生产设备的国产化程度逐步提高,原来依赖进口的斩拌机、自动灌肠机、包装机、打卡机、烟薰炉等已经国产化,但大部分设备与进口设备在性能上仍有很大差距,所以目前大型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仍然采用进口生产设备,以保证产品的品质。行业内企业在引进生产装备的同时,还引进了一些肉类加工前沿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如腌制技术、乳化技术、栅栏技术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技术等,缩小了我国肉制品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目前行业正在加大技术研究的力度,主要研究计划有:(1)国家“863计”划高科技支撑项目,主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品发酵剂的核心技术。(2)开发无淀粉、不添加胶体和非肉蛋白的高档低温肉制品。(3)开展畜禽骨血的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3)种猪繁育技术①品种类型的转变脂肪型猪品种已转化为瘦肉型猪品种。脂肪型猪品种由于市场原因而逐渐淡出,而瘦肉多、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的瘦肉型猪品种,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通过连续不断的选育已成为主流品种。②联合育种协作组织繁育体系的逐步建立利用联合育种协作组织进行纯种繁育和杂交的繁育体系开始建立与发展,该体系内包括原种场、育种协作猪场、生产两品种杂交的一级繁殖场、生产三品种杂交的二级繁殖场、以及利用三品种杂交优势的育肥场。③育种技术水平的发展育种技术是生猪养殖技术的关键。目前,我国种猪繁育以常规三元杂交技术为主,配套系统发展较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种猪质量不高和良种率低,远落后于国外生猪养殖发达国家。④发展趋势以配套系选育为主进行品系间杂交优选;育种方向将由提高瘦肉率和生长速度方面转向提高繁殖力及肉质改良方面;以分子生物技术作为主要手段,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主要经济性状和增强抗病性。⑤产品质量方面由于畜禽疫病、药物残留和卫生状况等因素对生猪产品的质量影响极大,因此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对质量要求越来越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高。目前,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完善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检疫制度。国家农业部目前正在抓紧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饲料工业标准体系,重点是在逐步提升现有饲料原材料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修订完善饲料卫生安全强制性标准、转基因和动物性饲料检测方法及标准。2、主要经营模式(1)饲料加工企业经营模式随着饲料企业集中度的加强,行业高利润、高增长时期已经结束,已经进入了新的整合关键时期,整合提升、优胜劣汰的速度加快。饲料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做大做强后,不仅实现了优势互补,扩大优势,增加自身实力,也使企业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增强,有利于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单纯的饲料企业生存空间逐步缩小,产业链的建设将成为企业发展最有效、最迅速的途径;现代畜牧业的加快发展也带动了一批有影响、有规模、有效益的饲料企业集团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投向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这些企业以“公司+园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采取帮扶等形式,引导、带动养殖户进入市场,逐步形成了与农民共创利益、共担风险的经营机制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化效益。总体来看,饲料产业更接近于传统产业,具有完整的 “供应-生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产-销售”体系。饲料生产企业向上游原料提供商采购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赖氨酸、蛋氨酸、药物、豆粕、载体玉米、大豆、鱼粉等原料,并利用自身的生产能力加工成各类饲料产品,然后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将饲料产品销售到养殖户(场)。(2)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经营模式国家的定点屠宰政策使得屠宰加工企业的集中化程度加强, 不过单一的屠宰加工企业只能获得廉价的加工费用, 无法从源头上保证肉品的质量,无法实现肉品的深加工以及提升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更不可能实现企业品牌化的生产和跨区域、远距离的销售。因此越来多越多的肉类初级加工企业向着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发展, 实力更强的一些企业,纷纷加强与饲料生产企业的合作, 真正从源头上保证肉品的质量。从商品猪的生产采购、屠宰到肉品的深加工、品牌连锁经营,这种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①产业链经营模式企业拥有饲料加工、生猪养殖到肉制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生猪供应与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从而能防止其他生产经营模式造成的生猪供给不稳定的情况发生,而且能对肉制品的品质实施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始终如一。这种模式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要求较高, 目前生猪养殖-饲料-种猪-屠宰行业分析报告本公司就是采取这种模式。②“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行业内其他大型企业都采取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收购生猪的来源为集中养殖基地和散养农户,企业与养殖户签订相关的采购协议,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生猪育肥后由企业统一上门收购。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可以加强对上游猪源以及猪源质量的控制,也能够将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于肉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③区域性生产经营模式行业内一些中小型的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往往采取这种模式。 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资金及生产规模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生猪采购、屠宰加工与销售,只是局限于对一定区域内的生猪进行收购、 而后加工并销售给临近区域,产品大都以热鲜肉为主。采用这种生产经营模式的企业往往生产工艺水平较低, 产品附加值很小,因而利润率也较低,而且产品因储运条件及品牌的影响,其销量也不大。3、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1)饲料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点饲料行业是养殖业的上游。我国是人口大国,对畜、禽、水产品的需求量很大,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后勤管理培训
- 炎症性肠病全程管理
- 雪灾应急演练
- 5.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 泌尿结石耗材解决方案
- 2024年小学生迎新年演讲稿范例(3篇)
- 中学安全管理“一岗双责”制度
-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教学工作总结范例(2篇)
- 2024年感人的同学聚会发言稿样本(3篇)
- 中学“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2篇)
- 学校提高《规范书写水平、传承汉字文化》活动方案3篇
- 2024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动漫产业园行业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规划展望报告
- 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DB3502T 148-2024中小型水库生产运行标准化管理规程
- 公司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 预习-21《蝉》导学案
-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运算律》单元测评必刷卷(北师大版)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2023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