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相关资源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相关资源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相关资源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相关资源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相关资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城故宫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刘屿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本草纲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1.科技名著(1)药物学著作《天工开物》(2)科技巨著《农政全书》(3)农业科学巨著2.建筑(1)明长城(2)北京城3.文学和艺术(1)小说(2)艺术①目的②规模③组成④特点⑤作用①修建②布局③建筑①代表作②影响①书法②绘画③戏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追根溯源,鉴古知今,更好地认识过去,我们才能更好地创造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作重要讲话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郑重执笔,书写人生。同学们,下节历史课再见!明朝有哪些著名的科技著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科技名著时李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本草纲目》①作者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嘉靖十三年,乡试,李时珍落选。嘉靖十六年,乡试,李时珍落选。嘉靖十九年,乡试,李时珍落选。李时珍与仕途决绝,全身心地投入他那艰苦而又漫长的医药科学实践和研究之中,直至成为一代大家。李时珍(1518—1593)成书李时珍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深感医生对药物的辨识和使用至关重要,有必要对古代的药物学书籍加以整理和补充,编写一部新的医药学著作。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并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查,向人们请教。他不辞辛苦,到深山僻野中采集药物标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本草纲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本草纲目》②内容d.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a.全书约190万字,共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载的增加370多种。b.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收录的增加4倍。c.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190万字山楂“消食积、补脾;化饮食,消肉积”;“化血块气块,活血。”白萝卜“生吃可以止咳、消胀气,熟吃可以补气顺气”小米“降胃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胃冷者不宜多食”。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本草纲目》③地位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李建元《进本草纲目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本草纲目》④传播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2011年,《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名录》。界世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本草纲目》念纪李时1982年,李时珍墓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李时珍的故里——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纪念馆。珍应宋星《天工开物》

明末清初(1587年-约1666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天工开物》明代宋应星①作者

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五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

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天工开物》②内容a.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全书18卷,分别记载谷物、纺织、染色、谷物加工、制盐、食糖、食油、陶瓷、冶铸、舟车、锤锻、煤石烧制、造纸、五金、兵器、矿物颜料、酒曲和珠玉等内容,几乎涵盖了人们生活中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重农思想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最后。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天工开物》②内容b.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绘有120多幅插图,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c.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猜猜下图分别描绘的是什么场景?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天工开物》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天工开物》③传播传到国外,被译成日文等多种文字。④地位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纪念馆光徐启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徐光启(1562-1633)①作者拥有“全球化视野”

与农业不解之缘博览群书,刻苦钻研,结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虚心请教,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翻译出《几何原本》,学贯中西。祖辈世代从事农业生产,生活在农村,从小关注农业,研究农业,深知农民的辛苦。《农政全书》

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农政全书》a.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②内容b.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政农全《农政全书》

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阅读《农政全书》,所了解到的不仅仅是有关古代农业的百科知识,而且还能够了解到一个古代科学家严谨而求实的大家风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③地位《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几何原本》书《农政全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都总结了历代的成果,既具有实用性,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都凝聚着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智慧。想一想:这三本科技名著有哪些共同点呢?固巩边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明朝建立以后,退回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贵族鞑靼、瓦剌诸部仍然不断南下骚扰抢掠。为了巩固北方的边防,在明朝的200多年统治中几乎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工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目的防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规模嘉峪关鸭绿江关隘之一雁门关城台烽火台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和烽火台等组成,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形成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组成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汇聚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有“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组成嘉峪关为明长城西端的终点,这里地势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西门外有石碑,上刻“天下雄关”四字。明长城秦长城嘉峪关山海关鸭绿江临洮辽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组成地位长城修筑史上,明代修筑长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完善,工程质量更优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特点长城像巨龙盘旋在群山之中,起伏在峻岭之巅。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影响b.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地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用随着长城的修筑,中原王朝在边地设立郡县发展贸易……在两个民族关系融洽时期,长城的重要关口以及边塞各城镇,都成了经济交流的驿站和互相贸易的市场。

——《试评嘉峪关长城的积极作用》a.抵御外族入侵,带来稳定和平。警徽与臂章

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地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作用京北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后,选定北京作为都城,从1406年至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5代封建王朝辽金元明清的都城北京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修建明成祖朱棣(1360-1424)依据图片概括北京城布局特点?a.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由蒯祥等人设计,是北京城的核心,皇城在宫城外面,内城在皇城外面,外城在内城南面。b.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宫城即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北京城的核心。皇城在宫城外面,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9个城门。外城在内城南面,设有7个城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布局b.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大街小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建筑城墙周长3.4公里,有六门。c.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建筑总面积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建筑禁紫城我们要肩负历史责任,加强对古建筑的保护。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建筑故宫修补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代表作明朝时候,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桃园结义武松打虎三打白骨精成书元末明初作者俗称《三国演义》罗贯中主要内容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地位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在这部小说这后,长篇说史的小说大量涌现出来。1330年-1400年艺术特点全书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代表作被亚、欧、美诸国译成60多种文字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代表作元末明初施耐庵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提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施耐庵(1296年—1370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书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点代表作

施耐庵纪念馆座落于大丰市白驹镇,依清代“施氏宗祠”原样而建成的。韬光养晦,一代英才居胜境;激浊扬清,千秋峻笔著奇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代表作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代表作明代中期吴承恩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境,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小说的语言生分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吴承恩(1501年-1582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成书作者主要内容艺术特点代表作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并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