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园林工程测量园林艺术设计_第1页
第八章园林工程测量园林艺术设计_第2页
第八章园林工程测量园林艺术设计_第3页
第八章园林工程测量园林艺术设计_第4页
第八章园林工程测量园林艺术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园林工程测量园林艺术设计第一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8-1概述施工放样、测设,是测绘的逆过程。基本任务:定位、标高的现场放样;8-2测设的基本工作测设的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测设水平角的测设高程测设第二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设计长度的测设1.钢尺法测设:经纬仪定线;钢尺测设DAO;用大木桩标定O。已有:起点A、和AB方向已知:水平距离DAO(设计已知)

定:另一端点O一.设计长度的测设DA)第三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测距仪测设距离DAB;120AB2.全站仪距离放样全站仪准备:A安全站仪,定向点B上立杆。99.60HR893626HR★1283626测量模式S/AP1↓偏心放样m/f/iP2↓F1F2F3F4在测距模式下:SD:m第四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操作步骤:①进入距离放样功能模式②设置放样点距离(100m);

③照准:照准定向点标杆。④跟踪测距:指挥棱镜沿视准轴方向前后移动,并按测量键进行跟踪测距。注:若为﹙-﹚,则还没到待标定点;若为﹙+﹚,则超过待标定点(显示实测距离与设置距离之差值)当读数为0.000m时,棱镜所在位置为放样点.)第五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设计角度的测设已有:测站A、后视方向B已知:水平角数据(设计已知)

定:C方向CC测站A后视B待定点

C一般方法放样角(经纬仪正倒镜分中法)。CC二.设计角度的测设——放样已知数据的水平角正拔与反拔第六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例:已知水准点A的高程

HA=24.376m,要测设某设计地坪标高HB=25.000m。三.设计高程的测设已有水准点A已知B点设计标高HB,

定HB标志第七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测设过程如下:①在A、B间安置水准仪,在A竖水准尺,在B处设木桩;②对水准尺A读数,设为a=1.534m,HA=24.376HB=25.000大地水准面ABaHib③计算:水平视线高Hi=HA+a=24.376+1.534=25.910mB点应有读数b=Hi-HB=25.910-25.000=0.910m第八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④紧贴B点木桩立水准尺,并在观测员指挥下上下移动水准尺,直至水准尺上的读数恰好为0.910m;而后紧靠尺底在木桩上画一横线(此横线即为B点设计标高的位置)。ABHib0.910第九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设计平面点位的测设现场至少有一条基线(两个相互通视的已知点)

测设方法

测设数据直角坐标法角度(直角)、距离D极坐标法角度

、距离D距离交会法距离D1、距离D2角度交会法角度1、角度28-3点平面位置的测设——将设计的平面点位测设到实地上。第十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直角坐标法◆多用于建筑物轴线的放样◆现场有控制基线,且待测设的轴线与基线平行。⑴绘制测设详图.⑵计算测设数据,并将测设数据注于图中相应位置.⑶实地测设①设置辅助点a、b。A架仪,瞄准B点,并在此视准轴方向上分别测设水平距离60m,72m,标定出点a和点b。方法与步骤第十一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直角坐标法72.000m(检核)ABX=600.000mY=700.000mX=600.000mY=900.000m建筑基线待建房屋①②3X=698.000mY=832.000mX=650.000mY=760.000m60.000m68.000m50.000m48.000m50.000m48.000m②标定角点2和点1:a架仪,以A点定向后,左转90°,沿视准方向测设水平距离50m,定点2;再测设水平距离48m,定点1。③标定角点3和点4④检测4!第十二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极坐标法二.极坐标法1.计算放样数据AB(XA,YA)(XB,YB)P(XP,YP)设计2.A架仪,以B点定向后,向右测设,用钢尺测设D,得P点设计位置。AB=tg-1YB-YAXB-XAAP=tg-1YP-YAXP-XA=AP-ABD=(XP-XA)+(YP-YA)ABAPD第十三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角度交会法三.角度交会法ABP(XA,YA)(XB,YB)(XP,YP)设计1.计算AB、AP、BP,则:1=AP-AB2=BP-BA122.在测站A测设1,得AP方向;在测站B测设2,得BP方向,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测设时,通常先沿AP、BP的方向线打“骑马桩”,然后交会出P点位置。注意交会角30150第十四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距离交会法四.距离交会法

ABP(XA,YA)(XB,YB)(XP,YP)设计1.计算DAP、DBPDAPDBP2.在测站A用钢尺测设DAP;在测站B用钢尺测设DBP,相交得P点,定P点标志-----通常待定点P离已知点A、B不超过一尺段,地面平坦,便于钢尺作业。第十五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五.全站仪三维坐标放样●根据已知点三维坐标和待放样点的设计坐标和高程,用全站仪在实地上定出放样点平面位置,并确定其填挖高度。第十六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已知:测站点A坐标(XA

,YA),定向点B坐标(XB

,YB)或方位角

及待定点P坐标(XP

,YP)

仪器计算:

AB待放样点P●全站仪三维坐标放样原理通过照准有:当前立棱镜点0º00′00″第十七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根据输入的站点A坐标和后视点B坐标,仪器自动计算定向边的方位角aAB。●根据站点A坐标和输入待放样点P的平面坐标,仪器自动计算A-P的aAP及DAP。●根据aAB和aAP计算出所需水平角值ΔHR并显示、转动照准部使ΔHR为0º00′00″,即为AP方向;●沿视线方向立棱镜,根据仪器计算的DAP及测得的当前立镜点至站点的距离计算距离差ΔD并显示,移棱镜使ΔD为0.00m即为P点的位置。高程放样原理:●根据站点A的高程,可测得待放样点的地面高程。●根据待放样点P的地面高程和输入的设计高程,仪器自动计算P点的填挖深度。点平面位置放样原理:第十八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全站仪三维坐标放样方法与步骤准备:A测站点,安置全站仪,量仪高i。B为后视点(定向点),安棱镜。测站A后视B(XA,YA,HA)(XP,YP,Hp)设计(aAB)已知第十九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基本操作步骤:进入坐标放样功能模式●输入纵坐标N(XA),确定;●输入纵坐标E(YA),确定;●输入高程Z(HA),确定;

③放样测量①设置测站点②设置后视点:*方位角定后视*坐标定后视--输入待放样点的坐标F1:输入测站点F2:输入后视点F3:输入放样点坐标放样坐标放样菜单屏幕第二十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输入待放样点的坐标后按确定(显示当前视准轴方向方位角与待标定方向方位角的差值)●旋转照准部,直至水平度盘读数为0度0分0秒。

(此时便确定了待标定点p的方向.)●沿视准轴方向放置棱镜,显示的距离为立棱镜点和

待标定点距离站点的水平距离的差值.p测站A后视Bp′26.530.0该例为:-3.5m说明:若为﹙-﹚,则还没到待标定点;若为﹙+﹚,则超过待标定点①定方向②定点位第二十一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指挥反射棱镜沿仪器视准轴方向前后移动,直到显示的距离为0.000m。(该点即为待标定点p的位置。)●按相关键,显示现标定点位置的斜率和高差。(此高差为实测值与待定值之差。)说明:若为﹙-﹚,则实测点比待定点低,要﹛填﹜;若为﹙+﹚,则实测点比待定点高,要﹛挖﹜;③定施工量第二十二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已知:*基准点A(3148.712m,2567.730m);

B(3154.672m,2831.493m);*测设85m×60m的矩形MNPQ。ABNMQP●施工坐标系(局部坐标系)---施工坐标30.00087.366第二十三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ABNMQP*以基准点A为施工坐标系的原点;*以基线AB为纵轴(X′轴);*自基线顺时针旋转90°为横轴(Y′轴)X′Y′则P点坐标(87.366,-30.000)Q点坐标(87.366,-90.000)M点坐标(172.366,-90.000)N点坐标(172.366,-30.000)87.36630.000●建立施工坐标系(局部坐标系)第二十四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直角坐标法72.000mABX=600.000mY=700.000mX=600.000mY=900.000m建筑基线待建房屋②360.000m50.000m48.000m50.000m4作业一:如何建立施工坐标系,计算各点的施工坐标.1第二十五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作业二:已知A点的坐标(200.00,300.00),

B点的坐标(250.00,350.00),求边长DAB和坐标方位角αAB。A(200.00,300.00),B(150.00,250.00A(200.00,300.00),B(150.00,350.00A(200.00,300.00),B(250.00,250.00!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土建工程主要有:*园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土方工程:场地平整、凿水筑山等;*建筑设施工程:亭、廊、台、榭等;●绿化工程:各类植物的种植施工。园林工程主要包括:土建工程和绿化(种植)工程线路工程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中线测量纵横断面测量土石方计算●勘测设计测量

(勘测设计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线路工程施工测量

恢复线路中线、测设施工控制桩、测设线路边桩、边坡的测设分为:线路勘测设计测量和线路工程施工测量。§8-4线路工程测量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中线测量将路线中心线的平面线形按规定的桩距标定在现场。主要内容:选线曲线测设转角测量里程桩的设置河70755•4•3•2•1••A•按限制坡度选定最短线路●勘测设计测量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踏勘、选线●收集资料如地形图、水文等资料,拟定线路方案。●图上选线:在图上定出路线的起、止点和交点。(考虑坡限、地质条件等,力求短、顺、平。●现场定线:即在实地测设起点、终点、交点和转点第三十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河7075JD5•JD4•JD3•JD2•1•JD1•A•交点(JD):路线的转折点.1、起、终、交点的测设第三十一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测设方法:baJD(1)c1、根据地物测设交点2、根据导线点测设交点sJD(1)AB第三十二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转向角的测定右左前进方向转向角(又称偏角):指路线由一个方向偏向另一个方向时,偏转后的方向与原方向的夹角。往右偏为右;往左偏为左.AJD1JD2第三十三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里程桩的设置桩的编号:里程编号:依该桩距线路起点的距离进行编号。

如K0+000,K0+050,…K3+150,…K7+814.19等。加桩:地形加桩、地物加桩、人工结构物加桩、工程地质加桩、曲线加桩。--------里程桩即沿中线打的桩又称中心桩整桩:自线路起点起,沿线路方向每隔一定的距离(20米、30米、50米等)打的桩。第三十四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JD1JD2ZD1K0+000K0+050K0+286.70JD1JD2ZD1第三十五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标定路线中线的位置和长度*测量路线纵、横断面的依据里程桩的作用:桩顶露出地面约20cm,字面一律背向线路前进方向第三十六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圆曲线的测设1、圆曲线符号、要素及计算转折点:JD①符号:JD1JD2k0+000ZYQZYZ前进方向k0+050YZ(圆直点)QZ(中点)三主点:ZY(直圆点)第三十七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转向角(测定)R:圆曲线半径(根据公路设计速度确定30~1000m)L:圆曲线曲线长T:圆曲线切线长E:圆曲线外矩②要素及换算:----切曲差(校核之用)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第三十八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圆曲线主点的测设1)主点里程的计算第三十九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⑵测定路线转折角的分角线方向(曲线中点方向),测设距离外距E,即为QZ点。

(极坐标法测设)2)主点测设方法⑴JDi架仪,照准JDi-1,测设距离T,得ZY点;照准JDi+1,测设距离T,得YZ点。!第四十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路线纵、横断面测量(一)路线纵断面测量1.基平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四等水准测量)即沿线路方向设置水准点,建立线路的高程控制。目的:测定中线各中桩的高程,用以绘制纵断面图,从而为线路设计提供资料.工作步骤:先基平后中平。第四十一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TP1TP20+0400+0200+0510+0000+0600+16000+2000+180BM1水准点的设置:

2)设置密度:永久水准点山区:0.5km-1km;平原地区:1km-2km临时水准点山区:100m-200m;平原地区:300m-500m1)位置:埋设在距中线50-100m,且不易破坏之处。第四十二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水准仪法--------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2.中平测量在基平测量后提供了水准点高程的基础上,逐个测定中桩的高程的工作.⑴定义:⑵方法:H前=H视-前视读数H视=H后+后视读数采用视线高法:第四十三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TP1TP20+0400+0200+0510+0000+0600+16000+2000+180BM1

高速、一级公路:二级及以下公路:

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以相邻水准点为一测段:注:TPi点称为转点。0+000、0+020、0+040等称中间点。第四十四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线路纵断面水准测量手簿测站点号水准尺读数视线高程(m)高程(m)备注后视读

数中

视读

数前视读

数1BM11.69014.00412.3140+0001.89412.1100+0501.39412.6100+1000.11413.8900+1080.52413.4800+1200.40413.600TP10.02013.984

2TP11.60015.58413.9840+1400.42415.1600+1601.44414.1400+1800.74414.8400+2001.12414.4600+2210.93414.650ZY10+2400.98414.600TP21.46014.124第四十五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横断面测量①定各中心桩上的横断面方向(即与中线垂直的方向线)中线左侧为左横断面,右侧为右横断面)-----测定各中心桩两侧的地形●水准仪法直线段------一般采用普通方向架第四十六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曲线段上的横断面方向是与曲线的切线相垂直的方向。曲线段:第四十七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②量平距:定左右横断面上各变坡点

至中心桩的距离。③后视中心桩,测定各变坡点的高程。第四十八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线路横断面测量手簿测区____观测者___记录者___日期__月__日左侧前视读数(高差)平距(高程)后视读数中心桩号(高程)前视读数(高差)右侧平距(高程)1.46

1.569.0(12.04)4.0(11.9401.50(13.50)k0+000(12.00)1.42

1.606.0(12.08)10.6(11.90)9.1(12.00)6.8(14.80)2.08k0+050(12.61)5.8(13.61)10.0(16.60)┊┊┊左侧

镜高(高差)平距(高程)仪高中心桩号(高程)

镜高(高差右

平距(高程)9.1(12.00)6.8(14.80)2.08k0+050(12.61)5.8(13.61)10.0(16.60)第四十九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全站仪法0+100①定横断面方向:安仪于中心桩上,照准前一中心桩,正拔或反拔90°可得横断面方向,②测定各地形点平距和高程:沿视准轴方向在坡度变化点处依次立棱镜,可同时获得各点的平距和高程.!第五十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纵断面图的绘制及施工量计算(一)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及施工量的计算*以中桩的里程为横坐标,中桩的高程为纵坐标。*常用里程比例尺为:1:5000、1:2000、1:1000;高程比例尺:一般放大10或20倍(明显地表示地面的起伏)三、土石方的计算第五十一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0+000桩号的设计高程为12.5米,设计坡度为+1.4%第五十二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纵坡设计(拉坡):设计时应考虑使施工时土石方量最小、填挖方量尽量平衡及小于限制坡度等有关技术规定。注:公路纵坡不宜小于0.3%,横向排水不畅可采用0%或小于0.3%,但其边沟应做纵向排水设计具体的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第五十三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各中桩的设计高程的计算:某点的设计高程=起点高程+设计坡度x距离例如:0+000桩号的设计高程为12.5米,设计坡度为+1.4%(即上坡),该坡长为150米,则桩号0+100的设计高程为:12.5+(1.4/150)100●施工量的计算某点的施工量=该点的地面高程-该点的设计高程

“+”号为挖土深度;“-”号为填土高度。第五十四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左侧高差平距(高程)仪高中心桩号(高程)高差右侧平距(高程)-1.593.018.6(11.00)6.0(15.60)1.50k0+000(12.59)-0.191.016.0(12.40)10.0(13.60)-0.612.199.1(12.00)6.8(14.80)1.50k0+020(12.61)1.003.995.8(13.61)10.0(16.60)┊┊┊2、横断面图的绘制第五十五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0+020(12.61)右5.8(13.61)右10.0(16.60)左9.1(12.00)左6.8(14.80)8.014.012.018.016.010.0横断面地面线路中垂线---------一般为高程比例尺与里程比例尺一致1:2001:200第五十六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土方量的计算1、绘制标准横断面膜片公路:根据路堤、路堑、或半填半挖的路基设计要求绘出路基横断面。渠道:渠底、堤顶、边坡系数◆比例尺与横断面图采用的比例尺一致。◆绘在透明纸上填方路基称为路堤;挖方路基称为路堑第五十七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B边坡系数:1/m路堤BS路堑半填半挖路基渠道标准横断面堤顶宽渠底宽内边坡外边坡第五十八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0+050(12.61)右5.8(13.61)右10.0(16.60)左9.1(12.00)左6.8(14.80)8.014.012.018.016.010.0横断面地面线路中垂线2、测算各横断面上的填挖方面积0+020设计线(标准横断面)将标准横断面模片套到实测的横断面图上或直接在横断面图上绘路基断面设计线(俗称“戴帽子”)设计高程13.20第五十九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0+0503、计算填挖土方量平均断面积法:以相邻两个横断面应填(或挖)的

面积平均值乘以该两断面间的距离。0+000T1W2W1W11T2W22!第六十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平行线法:在路基以外测设两排平行于中线的施工

控制桩。(多用于平坦、直线段较长的线路。控制桩的间距一般为10至20米)五.线路工程施工测量1、施工控制桩的测设第六十一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延长线法:在道路转折处的中线延长线上及曲线中点(QZ)至交点(JD)的延长线上打下两个桩。第六十二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0+020(12.61)右5.8(13.61)右10.0(16.60)左9.1(12.00)左6.8(14.80)8.014.012.018.016.010.0横断面地面线路中垂线0+020设计线2、路基放样⑴边桩的测设:边桩-----设计的边坡线与原地面的交点。第六十三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0+020(12.61)右5.8(13.61)右10.0(16.60)左9.1(12.00)左6.8(14.80)8.014.012.018.016.010.0横断面地面线路中垂线0+020设计线◆图解法:在横断面图上先量取中桩距边桩的距离d,再实地测设其距离。(半填半挖路基)第六十四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BH边坡系数;1/m路堤*路堤和路堑:计算出路基中桩至边桩的实地距离D。D◆解析法1、平垣地段边桩的测设HS路堑第六十五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8-5园林场地平整测量一、合并地块的场地平整测量----明显不等高若干地块S1S2S3S4第六十六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测平面图并测算各块地的面积S1、S2、S3、S4.2、测定各块地的高程H1、H2、H3、H4。-----以点的高程代表3、计算平整后的田面高程-----为满足土方平衡,以带权平均值公式计算步骤如下:4、计算各块地的填挖深度。5、计算各块地的填挖土方量第六十七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网格法1、测设方格网(桩距20米、50米、100米等)◆定基线和基点◆测设其余方格网点◆网点编号:以纵行注记1、2、3…和横行注记a、b、c、…,中间加连接符进行编号。如1—a、1—b2、测定各网点的地面高程为了记录和计算方便,绘制方格网图(1:200)第六十八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ab12c5d43e第六十九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ab12c5d43e(0,0)(20,0)(40,0)(60,0)(80,0)(0,20)(20,20)(40,20)(60,20)(80,20)(0,40)(20,40)(40,40)(60,40)(80,40)第七十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3、计算各网点的设计高程①计算各小方块的平均高程H1、H2、H3、…Hn②计算设计高程●将地块整成水平地面第七十一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将地块整成斜坡地①先如上计算整成水平地面的设计高Hm。②根据设计坡度计算坡面上各方格点间的高差如:设桩距20米,整成北高南低坡度为1/100的坡面,则南北方向相邻方格点间的设计高差为20*1/100=0.2米第七十二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③计算各网点的设计高程如图:面积中心在C行,则定该行设计高程为Hm,则b行为:Hm+0.2;d行为:Hm-0.2;-----为再次满足土方平衡,一般把Hm作为场地平面图形中心的设计高程。4、计算填挖高(注记在略图上)1bac2345de第七十三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ab12c5d43e+0.2+0.2-0.2-0.2-0.3-0.2-0.21-0.4-0.3-0.2+0.2+0.1+0.2-0.2-0.1+0.4-0.1-0.3+0.2+0.1+0.2+0.1-0.2+0.4+0.2第七十四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填挖零点-----相邻网点间填方和挖方之间的不填不挖点。(又称施工零点)施工零线------相关施工零点的连线。(即填挖分界线)5、绘施工零线2-a3-aL1L2h1h1L1=h1/(h1+h2).L=0.4/(0.4+0.3).20=8.57m第七十五页,共八十九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ab12c5d43e+0.2+0.2-0.2-0.2-0.3-0.2-0.21-0.4-0.3-0.2+0.2+0.1+0.2-0.2-0.1+0.4-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