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4月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4月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4月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4月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4月湖南省名校高三语文第二次高考模拟试卷

2023年4月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巧若拙''是老子为了论证道的自然无为而列举的一个例证。《老子》第四十五章日:“大成若缺,其用

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在这

段话中,老子提出了一系列相反相成的概念:成缺、盈冲、直曲、巧拙、辩讷、静躁寒热。老子辩证地

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事物的表象与本质有时完全相反,最完满的东西好像有欠缺一样,但

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最充盈的东西看似空虚,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看似弯

曲,最灵巧的东西看似笨拙,最卓越的辩才看似口讷。清净克服躁动,寒冷克服暑热。它们之间相辅相

成,对立统一。

老子的“大巧若拙”,指出了巧与拙的辩证关系。在老子看来,“巧”分为“大巧”和“小巧”。所谓“小巧”,就

是刻意使用人工技巧,精心雕琢。老子蔑视“小巧”,认为它是社会祸乱的原因之一:“民多利器,国家滋

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老子》第五十七章)正是基于此,他才认为:“五

色令人目育,五音令人耳聋。“(《老子》第十二章)老子认为真正的“巧''是"大巧”,然而它却往往以“拙”

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与老子关于道的自然无为的思想有关。老子的哲学以“道”为核心,道是宇宙本体,

孕育生长了万物,是无所不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老子》第四十二章)同时,“道”又遵循“无为”“自然”的法则运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这里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在老子看来,只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人为干

预,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一切目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第三十七章)。“大巧若拙”与“道”

的自然无为是一致的。在老子看来,真正的“巧”并不在于违背自然规律刻意人为,而在于顺应自然规律

和自然本性,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目的,这样看似“拙”,实际是真正的“巧”。

(摘编自姚丹《论“大巧若拙”的美学内涵》)

材料二:

所谓的美在“自然”,即是讲其为素朴纯全之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而不追求浮

华。其表现在工艺美术作品之上,即为造物材料的天然性、无毒无害、绿色环保,不逆自然之法。在造

型观念上表现为:不违其势、择势而趋、因势造型。在加工技法上,表现为:不违其质、顺其自然之属

性。加工技法、成型工艺等皆要以熟练可行之法为之,切不可因技术、材料、工艺的特殊性而限制了工

艺美术品的加工制造,限制其自然属性的表露。在其装饰方面,切不可为装饰而装饰,忽视功能本体的

重要性;也不可一味地重视功能性,忽视其本身的材料、造型的特殊美感。如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虎》

石雕,采用一种整体写意的表现手法,巧妙利用石材的天然形貌,因势造型。虎的身躯借助了石料自然

起伏的形态变化。虎身蜷曲的毛皮则是石料天然的纹理,斑纹则运用线刻手法刻出线条明快简练自然,

整体气势磅礴,再现了猛虎伏击时的精彩瞬间。

吴鸣的《大语系列》,其创作融合传统紫功造型工艺,运用单纯的划痕纹理来演绎现代性的装饰手法,

风格朴素,单纯自然。作者通过再造古典理想,重构象征谱系,使之从精神内涵和审美功用上,真正融

入当代文化语境,传达出现代人文格调与现代审美取向。同时这也是艺术家观念更新和技艺重组后的一

种升华。这种枯槁朴素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涉及对作品精神性的分析。工艺美术作品

的功能性与审美性,两者不可分离,但是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性更多的时候需要设计者在设计作品时植

入其审美理念和行为,营造独特的美学意味。这种美学意味可通过朴素的材质、残旧枯槁的形式来传达

其历史性。如非洲刚果(金)米赫姆巴族的木雕作品,其自然稚拙的造型观所传达出了独特的民族工艺

特色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材质本身的美感相切合营造出了枯槁朴素之美,迎合

了人们对历史的神秘、沧桑感的体验回味,

中国艺术推崇老境,老境也是一种拙。也可以这样说,老境是对婴儿般活力的恢复,是对生命童稚气的

回归。“老”,在中国美学和艺术中代表一种崇高的艺术境界.然而,与“老”相对的则是“嫩”,任何事物

的发展都是由嫩到老的一个过程,技术技巧亦然。老境意味着成熟和天全、绚烂和厚重、苍茫和古拙。

这种老境之美,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但这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能使作

品焕发出盘然的生命力。

当然,自然之美、枯槁之美、老境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均有其独特的面貌,但对它们的再认识有助

于今后相关工艺美术作品的创作与革新,也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当代生活中的重要性,为传统文化

植根于现实生活提供了一个参考。

(摘编自郭明《浅析"大巧若拙''的工艺美学思想》)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提出“大巧若拙”,初衷并非一个论点,而只是作为论证道的自然无为的论据。

B.在老子看来,事物的表象与本质是完全相反的,最完满的东西看似欠缺但作用不减。

C.“老境之美”蕴含了厚重和古朴的意味,这可能是它富有生命力,值得推崇的原因。

D.体现自然之美的工艺品在加工过程中,必须以表现自然属性为前提,不可随意限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老子“自然无为''思想中,他认为人只能顺应自然规律,没必要也不能采取实际行为.

B.材料一中对《老子》内容的多处引用,作为论据,既直观展现老子观点,也增强说服力,

C.材料二中举西汉霍去病墓前的《伏虎》石雕的例子,论证了造型观念和装饰方面的观点。

D.吴鸣的《大语系列》和非洲刚果(金)米赫姆巴族的木雕作品,有着相类的美学追求。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作品内容最不能体现“大巧若拙”工艺美学思想的一项是()

A.齐白石的《六虾图》线条简洁,画面只是运用墨的浓淡调节构造,在朴素中见出活力。

B.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枯树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怪石似快速旋转,呈现出生命力。

C.根雕大师张德和的作品《沉鱼》,利用一段纹理扭曲的藤条阐释了“美”的间接含义。

D.超写实主义油画领军人物冷军作品《小唐》,画作纤毫毕现、精细入微,让人叹为观止

4.材料一第二段引用了《老子》中的五个句子来论证观点,请你结合文本内容,分析这五个句子之间的

逻辑关系。

5.下面两图是某艺术家的漆木器作品,请你结合文本分析,他的作品是如何体现“大巧若拙”工艺美学思

想的?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仲尼之将丧

冯至

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了,那

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

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把我的哲

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咳,他们真是可怜,像是船没有舵,荒野浓雾中没

有指南车呀。哪知到了现在,转瞬间就快要两年了,《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春秋》也有刻在竹

板儿上的,也有涂在一卷一卷的树皮上的,错错乱乱地在他的房里堆积着,向来不曾有过一个人来过问。

就是那张古琴,伴着他流浪他乡,十四年总在身边的,现在挂在壁上,不但着了许多灰尘,并且结上许

多蜘蛛网了。他每每在黄昏时节,倚着窗子望落日,领略着自然间的音乐,正在忘机物我、融会一切之

际,房子里便会发出来一种苍茫的音调使他回转头来,目光懒懒地落在那张琴上他这般伤感地自语,不

知说了多少次了:

—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远方,只剩下这张琴,寂寞无语的。

二十年前,奔走齐鲁之间,追慕着古代的风光,正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一

天独自一个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齐鲁俱磅礴于茫茫大气之内,自己不觉得胸怀高朗:

—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

现在呢,泰山依旧是那样嵯峨,可是旧日的气概一点也没有了,耳边只是缠绕着一个樵夫的哭声,凄凄

婉婉地。心里忽地一片苍凉,宇宙都似乎冰化了一般,一个久已消逝了的泰山樵夫的影子,有如白衣的

神显现在黑漆的夜色中,又回到他的意念之内了:

—樵夫啊,你是世间的至圣!当我们在泰山的幽径里相遇时,你哭得是恁般地苦闷,岩石为之堕泪,

鸟兽为之惊心。我这愚蠢的人啊,我那时不但不能领会,还要问你为什么哭。樵夫啊,你说,你自伤,

所以这般哀泣茫茫天空,恢恢地轮……万物的无着无落,是这样锐敏地感动了你……深入了人生的真髓、

宇宙的奥秘;我直到今日,才能了解你!

他的头脑眩昏,目光放出许多火花,泰山也似乎旋动起来,地在震动,远方的河水在沸。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

杖,被掷在一边,颓然坐在阶上了。两手托着颐。

——赐呀,你来了?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他远远望见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渐渐辨别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归来的游子一般,两目射出

消逝了的旧日的光芒,迎上去,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

——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你说它有时要崩颓吗?

——寂寞呀……赐,你日日锚铢为利,你好久不到我这里来了……

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经过,顺便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上的意见。哪知

出乎意料,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先生,可是病……

——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止一次了。你说,前面的泰山,有崩堕

的那一天吗?

——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颓,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

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

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子贡站立在先生的身旁。

等到浮云散开了以后,一只雄鸡高踞在树巅,叫起来了。

——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

—先生,是一只雄鸡。

—啊,一只羽毛灿丽的雄鸡呀!他抬起头,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下

来,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来供我的馈馔。可怜他金星随着太阳一般,傍着我车尘劳碌

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

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

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我一天,种种魔鬼

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四海之大,没有一个地方容我的身躯终于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我这

儿时的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泪便落在襟前了。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

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儿时的门巷变成一片瓦砾,生遍了鬼棘向我苦笑。防山侧父母的坟莹

已经被人踏平。我哪里还有读易奏瑟的心情呢。

我为什么回到这个故乡来呢?我早就应该……我为什么不死在匡人手里?为什么不死在陈蔡人的手里?

那时候的死,是怎样地光荣!怎样地可以自傲!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身边,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

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地悠扬,怎样地美丽呀!现在,不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

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

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抑郁,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着,再也说不下

去了•子贡想用旁的话路岔开,却找不出适当的词句。

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悄悄使人听到万籁中极细微的

呼吸……

正是傍午的时分。

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

(有删减)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曾经希望多活几年,他想整理《易经》,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借这部书传给弟子们•而快两年了,

这个想法并没有实现。

B.那张古琴跟随了孔子十四年,见证了孔子十四年的漂泊经历。孔子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现在把它

挂在壁上,倍加珍惜。

C.“慈母见了远方的游子一般”可见孔子对子贡的牵挂之深,“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略带责备的语气中也

充满着欣喜。

D.孔子由雄鸡联想到了仲由,想到了他时时伴随自己左右,遭遇了很多困难也不离不弃,自己却“何益

于他“,充满了愧疚。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为了丰富孔子的人物形象,综合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等刻画人物的手法。

B.文中“泰山”在孔子心中形象的变化也象征着孔子的理想由激昂到破灭的变化。

C.孔子在外顺沛流离十四年,回到故乡才终于找到了归属感,前后心情对比鲜明。

D.结尾的“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不直言孔子之死,含蓄蕴藉。

8.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作品的“诗化”特征。

9.《史记》中记载“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

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后七日卒。”本文增添更多对话内容,这样的改

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徐敬业□讨武器口檄(有删减)

骆宾王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潜隐先帝之私,阴图后庭之嬖。

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

君鸩母。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

委之以重任。呜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燕啄皇孙口,知汉祚之将尽;龙鬃口帝后,识夏庭

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

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南连百越,北尽三河,

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

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公等或居汉位,或协周亲,或膺重寄于爪牙,或受顾命于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杯之土未干,

六尺之孤安在?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

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移檄州郡,

咸使闻知。

【注】□徐敬业:祖父徐世勖是唐朝开国功臣,赐姓李。公元684年起兵扬州声讨武则天,兵败而死。

□武器(zhao):即武则天。口燕啄皇孙:意思是指汉代赵飞燕姊妹阴谋毒害皇孙的典故。后指后妃谋害

皇子。□龙鬃(chi):指祸国映民之女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

B.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

C.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

D.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氏,即武则天,夏商周三代,氏用以区分婚姻关系,此处称谓有贬低之意。

B.神器,本意指神物,可指宝剑之类的器械或泛指兵器,此处借指帝位、政权。

C.宣室,泛指帝王所居的正室,此处指皇帝郑重召问大臣,委以临终遗命之处。

D.移檄,古代多用于征召、晓谕和声讨的官方文书,也可指表示发布文告晓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徐敬业讨武瞿檄》运用对仗、用典、夸张等手法烘托文章气势,语言犀利明快,节奏紧促,不

愧为传诵千古的佳作。

B.檄文一开始以“伪”字开头,以示武氏君临朝政的非法,接着列数其罪,从私生活到政治面貌,对武

氏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C.次写徐敬业所领部队讨伐武氏是势在必行,这一部分用雄健的词采、夸张的形容,表现了义师的声

威和必胜信念。

D.檄文第三层申明大义,对王公大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发出号召。从反面痛陈利害得失,以此让

百官自惭自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2)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

14.作为军用文书的檄文,气势至关重要。第二段指出徐敬业一方有哪些优势?请简要概括。

四、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口游江西

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林口,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口荣,举酒一相送。

【注】口秀才:这里是即将参加科举的学子的泛称。口桂林:传说桂林是凤凰栖集之处。□桂枝:《晋书•邵

诜传》“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后因称科举及第为“折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动”字不仅写出心思的萌动,还表明门人出游的念头不断滋长,愈来愈强烈。

B.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充满生机,把门人游江西之事,完全变成生动的形象描绘。

C.诗中用凤凰比喻门人,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同时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

D.本诗无华丽秣艳之语,通篇全都采用比喻,使诗含蓄蕴藉,更富形象性,增添诗情画意。

16.《宋诗三百首评注》评价本诗“想象悠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遇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2)《春江花月夜》中以“,”来描写蜿蜒曲折的江水和月光照耀的原野。

(3)古人常在文字中将时间缩短,以此表达内心巨大的悲伤或者坚定的决心,如“

六、简答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丰村三面环山,南面水口,形成天然圈椅,洙溪河蜿蜒穿村而过。村中的古宅由西北的高地向东南的

底地依次而建,口。整个村落古宅群村西多而集中,村东少而分散。村中古道均为青红两种石板铺成,

纷繁而又有序,由南向北缓缓上升,台阶、石栏依山而建,依势而构,独具匠心。

这里历史□。此处聚居了曹、苏、杜三大姓氏家族。永丰村的历史多半便是三大家族的历史,如今村

民的祖先,也多是三大家族中人。这里口,英才辈出。别看村子小,却曾孕育出一些风云人物。这里

也是革命老区。1934年12月,中共洙溪区委书记曹祥麟在这一带成功组织领导了打击土豪劣绅、武装

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史称“杜家村暴动”。

想不到吧,这处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村落,也曾风云激荡,汹涌澎湃。

小巷里的石板路,轻轻踩上去,仿佛能够感受到石缝间苔群的呼吸。巷子窄窄的,仅能容一人通过,只

怕那时的情侣也羞于并肩同行。路边的沟渠里是缓缓流过的溪水,还有鱼儿时不时扑腾一下,斑驳的墙

上旧时的痕迹依稀可见,满是记忆。你不禁会猜,几百年前的此刻,是否也曾有人如自己一般,一步步

走过这些石阶,不经意间,触碰过墙上的粉漆。那时,他会想什么,又会怀着怎样的心情。

时光啊,就像在路上堵了车,便也摇下车窗,悠然欣赏起这里的风景来。昨天和今天,这么近。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整句。

20.请指出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七、选择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职业紧张也被称为职业应激,是指在某种职业环境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力失衡所致的心理问题。

那么,口?应该如何应对和化解职业紧张?

造成职业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常见的外部因素是噪声和高温。在噪声

环境下,因工作休息易被打扰,会使人产生不快感、烦躁感。特别是强脑力劳动者工作时需集中注意力,

而噪音会分散注意力,对于他们的干扰相当明显。同时,高温环境可以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

减弱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口,职业紧张与人格特征、应对外界的方式等因素都有关系。研究显示,成

就动机强、有好胜心、对工作极为投入的人,更易因被打扰而表现出极度的不耐烦,也更少得到他人的

理解和支持;当他们遭遇莫名紧张时,或无法有效应对并从容化解。

□从职场人自身角度来说,一方面,要保持良好沟通,合理安排工作,遇到困扰及时向家人、朋友倾诉;

另一方面,要改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强化社会支援网络。如果压力长期持续,而且

症状严重、自我放松无效,务必就医或向专业机构求助。

21.下列句子中的“是''和文中加点处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匆匆赶来的李明远满身是汗水。

B.是活他都肯干。

C.《阿Q正传》的作者是周树人。

D.冬至前后的这场雪来得是时候。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八、材料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当代青年需具备“批判意识”,质疑、否定,冲破藩篱,打破陈规是青年人的符号。“批判意识”

有助于个人理性提升,促进社会进步。

有人认为,当代青年应培养“建设心态”,青年作为新锐力量,能够不回避问题,并为问题的解决提出自

己的方案,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改善。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2.A3.D

4.□一、二句是对“小巧”的否定,三、四、五句是“大巧”的表现,两组之间构成对立关系。口通过“正基

于此,他才认为''可以推断第一句与第二句是因果关系;口三四句与第五句是分述与总说的关系。5.□

漆木器因势造形,加工顺应自然属性,体现了大巧若拙的自然之美。1漆木器外表粗犷,风格朴素,单

纯自然,并能引发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回味,呈现了大巧若拙的枯槁之美。口漆木器具有历史感和沧桑之

感,斧凿的痕迹,保留下加工的力量,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体现了大巧若拙的老境之美。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

B.“事物的表象与本质是完全相反的“错误,原文是说“表象与本质有时完全相反“,并非任何时候都是相

反的,表述过于绝对。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材料内容和观点的能力。

A.“他认为人只能顺应自然规律,没必要也不能采取实际行为”错误,原文是说“只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要

人为干预,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一切目的“,可见"不要”非"不能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大巧若拙”工艺美学思想的体现有自然之美、枯槁之美、老境之美。

A.齐白石《六虾图》侧重体现枯槁之美。

B.苏轼的《枯木怪石图》侧重体现老境之美。

C.张德和的根雕《沉鱼》侧重体现自然之美。

D.冷军的人物肖像作品《小唐》,用笔极为细腻,“纤毫毕现、精细入微”,不能体现大巧若拙的工艺美

学思想。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并分析其逻辑关系的能力。

原文说“老子蔑视‘小巧'","民多”“人多”“法令""五色五音''为"小巧”,”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

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五色令人目育,五音令人耳聋”是对“小巧”的否定;“道”“天地自然”为“大

巧”,“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大巧”的表现。一、二句与三、四、五句之间构成对立关系。

依据“正是基于此,他才认为……”可知,第一句是原因,第二句是结果,两句是因果关系。

三、四、五句中,第三句是说“天底下的一切东西,都是由道所创造的“,第四句是说“人在大地上生存,

遵守大地万物生长作息的规则;大地承天,万物的生长繁衍和迁徙是依据自然气候的变化而进行的;自

然气候,天象变化遵从宇宙间的‘大道’运行;而宇宙间的‘大道',则是世间万物本来的样子”,这两句是

以具体情况阐释“道”,属于分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意思是“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

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属于总说。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运用材料内容的能力。

材料二中说“所谓的美在,自然,,即是讲其为素朴纯全之美,自然天成、不强为、无机心、不造作,朴素

而不追求浮华”,图中的漆木器因势造形,加工顺应自然属性,不强为。体现了大巧若拙的自然之美。

材料二中说“这种枯槁朴素之美,表现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涉及对作品精神性的分析……这种美学

意味可通过朴素的材质、残旧枯槁的形式来传达其历史性……这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材质本身的美感相切

合营造出了枯槁朴素之美,迎合了人们对历史的神秘、沧桑感的体验回味”,图中的漆木器外表粗犷,风

格朴素,单纯自然,能够引发人们对人类早期文明的回味,呈现了大巧若拙的枯槁之美。

材料二中说“中国艺术推崇老境,老境也是一种拙……这种老境之美,在工艺美术领域,则更多地表现为

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但这种历史感和沧桑感能使作品焕发出盘然的生命力”,图中的漆木器具有历史感

和沧桑之感,斧凿的痕迹,保留下加工的力量,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体现了大巧若拙的老境之美。

考生围绕图中的漆木器所体现出的自然之美、枯槁之美、老境之美进行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6.B7.C

8.口诗化的语言及意境。本文通过对人物心理细腻生动的描写,即直接运用仲尼大段直抒胸臆独白式的

语言,将自己内心理想破灭的郁闷抒发得淋漓尽致,使作品充满诗化的意境。

口诗化的故事情节。文章主要写孔子对往事的回忆,对弟子的怀念,对自身价值的思考。跳跃性强,主

观抒情色彩浓烈。

口环境描写充满诗意。“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虫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

了''对屋外云、山的描写有诗意的美感。9.□丰富了人物形象。孔子和子贡的对话间,孔子对“泰山将崩”

的忧虑、理想破灭的痛苦更细腻地体现了出来,让孔子的形象更加令人亲近。

□小说改变了《史记》中客观冷峻的笔调,主观抒情性更强,通过挖掘人物内心来呈现对话,增强了故

事性。

□增添细节,让故事更加真实可感。文中增添了子贡对孔子关心的对话、关于雄鸡的对话等细节,丰富

了文章内容。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理解能力。

B.“现在把它挂在壁上,倍加珍惜''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现在挂在壁上,不但着了许多灰尘,并且结上

许多蜘蛛网了“,无法体现出“倍加珍惜”。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

C.“回到故乡才终于找到了归属感,前后心情对比鲜明''说法错误,从文中可知孔子回到故乡的感受是“故

乡真是荒凉呵”,甚至对回到故乡的行为有后悔之意,“心情对比鲜明”也就无从谈起了。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从语言及意境上看,本文用诗化的语言对人物心理进行了细腻生动的描写,如“那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

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

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

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远方,只剩下这张琴……”等,这种直接运用仲尼直抒胸臆独白式的语言,使

文章有了较强的主观性抒情性,将孔子内心理想破灭后的郁闷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使作品充满了诗化

的意境。

从情节看,本文的情节呈现了诗化的特点,如“二十年前,奔走齐鲁之间,追慕着古代的风光,正是要把

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一天独自一个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齐鲁俱磅礴于

茫茫大气之内,自己不觉得胸怀高朗……”等内容写了孔子对往事的回忆;“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身边,

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地悠扬,怎样地美丽呀!现在,不

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等内容表现了孔子对

弟子的怀念,“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我一

天,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等内容写出了孔子对自身价值的思考。由此可见,

这篇小说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跳跃性很强,主观抒情色彩浓烈。

从环境上看,文中有多处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如“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用诗意的

语言描写了浮云遮日的画面;“正是傍午的时分。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描写了屋外的

云和山,营造了诗化的意境。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

从人物形象上看,本文增添的对话内容丰富了人物形象,如“一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你说它有时要

崩颓吗?,,“—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止一次了。你说,前面的泰

山,有崩堕的那一天吗?——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颓,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细

腻而又深刻地写出了孔子对“泰山将崩'’的忧虑,表现了他理想破灭的痛苦,让孔子的形象更加丰满,更

令人亲近。

从情节内容上,《史记》兼具文学性和历史性,故《史记》中的对话内容从形式上更加的客观冷峻,本

文中延展了很多孔子和子贡之间的对话内容,如“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

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我一天”等通过挖掘人物内心来呈现对话,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

了故事性,也使小说的主观抒情性更强了。

从细节上,文中通过对话增添了很多细节内容,如“——先生,可是病……”表现出子贡对孔子病情的关

心,”——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先生,是一只雄鸡”

增添了关于雄鸡的对话细节,让故事更加真实可感。

10.Bll.A12.D

13.(1)皇上的爱子,在正式寝宫以外的宫室里被幽禁着;而与她同宗的亲属党羽,却将重要的职位委

任给他们。

(2)我徐敬业是大唐的大老元臣,是王公贵族的长子(嫡长子),侍奉的是先帝留下的基业,承受着本

朝的优厚恩典。14.□名正言顺(人心所向);□兵精粮足;口气势充沛。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

国推仰的心愿,于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

原文作为檄文,充分使用排偶手法,"气愤风云’'与“志安社稷”相对,两者之间应该分开,排除AD;“因

天下之失望”与“顺宇内之推心”相对,各自断开,利用排偶手法排除C。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氏用以区分身份和地位,姓是用于区分血缘关系的。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从反面痛陈利害得失,以此让百官自惭自励”有误。由原文“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共立勤王之勋,

无废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和"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机之兆,必贻后至之诛”可知,

作者是从“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和“留恋目前的既得利益”正反两面假设条件,痛陈利害得失。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幽”,幽禁;“宗盟”,同宗同姓之人;“幽之于别宫”“委之以重任”,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别

宫幽之”“以重任委之”。

(2)“成业”,家业、基业;“冢子”,嫡长子;“荷”,承受。

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敬业皇唐旧臣,公侯冢子,奉先君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可知,名正言顺(人心所向)。

由原文“南连百越,北尽三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

远”可知,兵精粮足。

由原文“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可知,气势充沛。

参考译文:

那个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并出身卑下。最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

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

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像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凶残成性,亲近奸佞,

残害忠良,屠戮兄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藏祸心,

图谋夺取帝位。皇上的爱子,在正式寝宫以外的宫室里被幽禁着;而与她同宗的亲属党羽,却将重要的

职位委任给他们。呜呼!霍光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见出现;刘章那样强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燕啄

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孽龙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宫廷里,标志着夏后氏王朝

快要衰亡。

我徐敬业是大唐的大老元臣,是王公贵族的长子(嫡长子),侍奉的是先帝留下的基业,承受着本朝的优

厚恩典。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桓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

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安定大唐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国推

仰的心愿,于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南至偏远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铁骑成群,

战车相连。海陵的粟米多得发酵变红,仓库里的储存无穷无尽;大江之滨旌旗飘扬,光复大唐的伟大功

业还会是遥远的吗!战马在北风中嘶鸣,宝剑之气直冲向天上的星斗。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

变色。拿这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垮:拿这来攻击城市,有什么城市不能占领!

诸位或者是世代蒙受国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亲,或者是负有重任的将军,或者是接受先帝遗命的

大臣。先帝的话音好像还在耳边,你们的忠诚怎能忘却?先帝的坟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却不知被贬

到哪里去了!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事当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

救王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如果留

恋目前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请看明白今

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将这道檄文颁布到各州郡,让大家都知晓。

15.B16.□诗歌首句以春草起兴,通过对春天生机勃勃的畅想,表达了诗人对门人前途无限的美好祝福;

I□紧承首联,第三句以落花为比,形象生动地想象出门人漂泊江西的羁旅生活;□最后四句,诗人借典

抒情,合理联想门人在江西的游学,既有作为老师对门人善自择居、慎于交友的谆谆嘱咐,又有对门人

不负所学、施展抱负、早日折桂的美好祝愿。

【解析】

15.本体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鉴赏能力。

B.“三四句实写落花飞举飘扬”分析错误,三四句意思是“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飞到了西江”,这是

虚写,不是实写。

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1)前两句“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意思是:游子之思像草木在萌芽,与春风一起摇曳。以春草起兴,

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通过对春天生机勃

勃的畅想,表达了诗人对门人前途无限的美好祝福。

(2)三四句"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意思是:又像随落花飘飞,像在梦中飞到了西江。以落花为比,

形象生动地想象出门人漂泊江西的羁旅生活;“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用"梦''形容

游历生活,可以引起无穷联想:使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