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对蛋黄果的研究进展_第1页
剖析对蛋黄果的研究进展_第2页
剖析对蛋黄果的研究进展_第3页
剖析对蛋黄果的研究进展_第4页
剖析对蛋黄果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剖析对蛋黄果的研究进展

1蛋黄果的生物学特性

蛋黄果属常绿小乔木热带果树,株高6m左右,树冠半圆形或圆锥形;主干及主枝灰褐色,树皮纵裂,未成熟枝条披有褐色短绒毛;叶片互生呈螺旋状排列,厚纸质,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26~35cm,宽6~7cm,叶缘微浅波状,叶片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叶片中脉在叶面微凸起、在叶背则明显凸起;花聚生于枝条顶端叶腋,每个叶腋有花1~2朵,花小,长约1cm,雄蕊多枚,部分退化,雌蕊花柱很短,柱头不明显,子房圆锥形,5室;肉质浆果,果形变化大,多为球形、桃形、长卵形或纺锤形、苹果形等,果蒂微凹,果顶常有乳头状凸起,未成熟果实青绿色具有白色乳汁,熟果黄色。食用部分为中果皮,肉厚,质疏松,粉质橙黄色似蛋黄,汁液少,储存2~5d软化即可食用;内有种子1~6枚,种皮坚硬,褐色,具有光泽;一年中常常花蕾、花、小果、熟果同时并存,其中7月和11月熟果最多,11月之后虽有花果但易落果,小果期遇低温果实变硬,不能成熟,品质差。在台湾大多5-6月开花,花期长,12月开始成熟。常见有3种果实类型:桃形和纺锤形,果实较小,单果重100~150g,果顶乳突常歪向一边,产量高,不易裂果,种子也较少;圆果形,端正且较大,一般单果重150g以上,产量低,内含种子2枚以上。植株粗生易长,病虫害少,偶有介壳虫危害,花果期有少量煤烟病发生。

2蛋黄果在国内的分布

蛋黄果在我国海南文昌、琼海、万宁、琼中、儋州,广东广州、新会,潮州,广西南宁、梧州、桂平,云南保山、西双版纳、红河州河口,台湾,福建等热带亚热带省区均有栽培种植。其中广东、海南、云南大部分地区以此作为优稀果品栽培,而广西常作为绿化树栽培。蛋黄果适宜在我国北纬24°(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种植,包括广东饶平、潮安、从化,广西梧州、百色,云南开远、临沧、盈江、保山、河口,福建漳州,以及台湾的台中以南的全部地区。这些区域为我国热量最丰富、降雨量最多的湿热地带:年平均温~℃,7月平均温~29℃,1月平均温~℃,绝对最低温-1℃以上,年平均降雨量832~1666mm,无霜期340~365d。广东省是我国适宜栽培蛋黄果面积最大的省份,除了粤北部分地区因为气候条件所限不宜种植外,其余地区均可种植,主要包括广州、东莞、惠州、高州、电白、深圳、潮州、新会、惠来、宝安等市县。这些地区年平均温21~23℃,1月平均温12~15℃,年降雨量1400~1900mm,是广东种植蛋黄果最合适的地区。广西除桂北以及寒冷山区外均可种植蛋黄果,主要有桂东南和西南。桂东南地区年平均温~23℃,1月平均温~℃,年降雨量1297~2904mm;桂西南年平均温~℃,1月平均温~℃,年降雨量1400~1500mm。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阳光、雨水充沛,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温22~26℃,1月平均温也达16~21℃,年降雨量1795~2444mm。蛋黄果种植区较广,主要有文昌、儋州,琼海、临高、澄迈、屯昌、白沙等地,福建蛋黄果种植主要分布在闽南和闽东南沿海北纬24°~26°之间,北起福鼎、霞浦,南至诏安。该区域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1月平均温~℃,年降雨量1094~1724mm。云南蛋黄果种植主要分布在文山市麻栗坡,红河州的蒙自、开远、河口、石屏、元阳,玉溪市新平、元江等地。云南气候环境复杂,属于“一山不同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在热带、亚热带的高温高湿环境均适宜种植蛋黄果。如河口县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雨林气候,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平均降雨量,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是蛋黄果适宜种植区。

3各地引种栽培蛋黄果情况

我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引种蛋黄果,目前在广东、广西、云南南部以及海南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有种植。蛋黄果适宜在我国北纬24°以南的地区种植。胡子有(1992)报道,广西农业学校1983年引种蛋黄果,3月开始萌动,花蕾期为3月上旬至4月底,偶有年份推迟到5月上旬,在抽春梢的同时抽出花蕾;5-6月开花,11月中旬果实开始转色,12月底采收,果实成长期为200~300d;夏、秋梢分别在7-8月和10月抽出。冬春季节老叶相继脱落。1983年引种种植,1987年有少数植株开始结果,1988年全部投产,平均株产,1990年平均株产达,最高达,产量逐年增加。蛋黄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病虫害少,抗寒、抗湿性强。陈贤明(1997)报道,在广东潮州的蛋黄果一年抽4次梢:1月下旬至2月下旬抽发春梢,4月下旬至5月下旬抽生夏梢,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抽生秋梢,11月中旬抽生少量冬梢。花蕾期在5月至7月上旬,初花期在7月中旬,盛花期在8月上中旬,末花期在8月下旬,花期约5~7d。以2-3月成熟的果实品质最好。有些品种在6-9月成熟,品质较差。罗心平等(20XX)报道,云南省保山怒江干热河谷潞江坝1982年引种种植蛋黄果,1月下旬至3月上旬抽生春梢,4月上旬至5月下旬抽生夏梢,9月上旬至10月下旬抽生秋梢,到11月中旬抽生少量冬梢;花蕾期在4月至5月上旬,花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果实生长时间180~250d,12月至第二年3月下旬成熟,周年均可结果,12月至第二年3月下旬成熟的果实品质最佳。表现出生长快、适应性强、早投产、高产量、少病虫害等特点。普通管理,定植3年后开始结果,4年生树平均株产达-8-5kg,之后产量逐年增加,成年树单株产量可达50kg以上。10年后进入盛产期,单株产量可达80kg以上。另外,无论是蛋黄果实生树还是嫁接树对环境都有较好的适应性,抗寒、抗旱、抗涝、抗病虫能力强,引种20多年只出现少量介壳虫和煤烟病危害。潞江坝冬春干旱,年降雨量少,在没有灌溉的条件下,蛋黄果树仍然正常生长。在绝对低温℃以上没有明显寒害,0℃以下叶片有轻微冻伤。1999年冬春,潞江坝咖啡、芒果、龙眼、荔枝均出现轻度寒害,而蛋黄果未受影响,仍然正常开花结果。卢艳春(20XX)报道,桂西南的蛋黄果引种结果表明,一般实生树种植需要6年才能结果,嫁接苗2~3年即可结果;花蕾常现于3月中下旬当年抽生的第一次梢,6月份开始开花。能抵抗短期高温及寒冷,短时间的40℃高温或1~2℃低温植株不致受害。

4对蛋黄果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研究

近年来,有学者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蛋黄果进行研究。morton(1987)报道蛋黄果树皮可以用于治疗发烧和皮肤溃烂,种子可以用来治疗溃疡。jUNmA等(20XX)首次报道蛋黄果在植物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液相色谱选择性离子检测定量分析蛋黄果多酚抗氧化剂,一共检测到7种多酚抗氧化剂,包括没食子酸、没食子儿茶素、儿茶素、表儿茶酸、二氢杨梅素以及儿茶素-3-氧没食子酸酯。郭学水(20XX)首次从生物学、ELISA以及分子生物学方面鉴定蛋黄果病毒病病原为TmV病毒,TmV病毒侵染对蛋黄果果树生产的影响,以及在田间和各地区的分布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孙伟生(20XX)报道了一种稳定、高质量蛋黄果DNA提取方法。邢姗姗(20XX)建立了蛋黄果ISSR-PcR反应体系,这一结果为以后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蛋黄果种质进行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另外,刘育梅(20XX)研究配制不同浓度的氯化钠胁迫处理盆栽蛋黄果树苗,其生长和叶绿素合成都受到明显抑制,而与胁迫相关的酶如SoD、PoD、cAT等随着胁迫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变化与盐浓度呈正相关。

5对蛋黄果种苗繁殖的研究

蛋黄果可以通过种子、空中压条、扦插、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其中种子繁殖时间较长,后代变异较大,难以保持母株优良品质。周俊岸(20XX)报道一种蛋黄果新的嫁接方法—胚根倒置法,将收集来的种子进行沙床催芽,至胚根长至8~12cm时将其取出倒置,距离胚根基部5cm左右切断胚根,从胚根中部将其纵切2cm左右,把接穗削成约2cm长的楔形,插入胚根切口,用聚乙烯薄膜捆绑嫁接部位。该方法嫁接操作简便,可在室内进行,能缩短砧木培育时间,提早进入嫁接苗管理阶段。传统嫁接砧木培育通常需要2~3年,而胚根倒置嫁接法可以在1年内完成从播种到嫁接苗大田定植全过程,而且可使蛋黄果株形矮化紧凑,根系生长良好,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枝条分枝数增多,更适于庭院栽植。胚根倒置嫁接方法嫁接的蛋黄果在嫁接后1年半到2年即可开始收获果实。另外也有学者对蛋黄果生理学方面作研究:罗心平(20XX)研究蛋黄果的生理落果及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蛋黄果在坐果后两周是落果高峰,其果实纵、横径生长速度呈现两个双峰,前期纵径生长量超过横径,后期则相反,直到成熟采收;彭靖茹(20XX)分析了蛋黄果中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蛋黄果含有钾、钠、钙、镁、磷、铁、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钾、钠、钙、镁、磷等含量很高,而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