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旅游景点调研报告_第1页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旅游景点调研报告_第2页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旅游景点调研报告_第3页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旅游景点调研报告_第4页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旅游景点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景点调研报告(精选多篇):旅游景点调研报告

第一篇:罗九沿线景点旅游调研报告

罗九沿线景点旅游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意识愈来愈浓,旅游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发展前景良好。罗田县委县政府与时俱进,以大别山的自然优势和革命老区的人文优势为依托,结合县域自然资源与文化内涵,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着力打造旅游文化古城。为了了解我县旅游概况,理清未来发展方向,10月26日,罗田县第二期青年干部读书班沿着罗九公路赴大河岸、九资河镇开展旅游调研活动。

一、罗九沿线旅游发展现状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旅游品位,打造大别山生态旅游核心示范区,20XX年,罗田县启动了罗九百里生态画廊建设工程。百里生态画廊南起罗田县城,北至九资河旅游名镇,是连接大别山旅游度假区的景观卷轴。经过三年的投入建设,目前,罗九百里生态画廊正以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呈现在游客面前:宽阔的旅游公路旁葱郁的香樟树,清澈的河流,广袤的稻田,飞翔的水鸟,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里乡村,展现出独特的生态山城魅力,吸引着游客在这里流连忘返。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罗九沿线以原生态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为罗九旅游业的发展制造了一些障碍。

1、沿线旅游配套设施不到位。罗九沿线开发时间晚,基础设施基本建设完成,但配套设施还没完全到位。调研路上发现一辆自驾汽

车陷入河道,给游客带了麻烦,应该树立显著标志牌,提示安全。

2、历史文化底蕴深而挖掘整理潜。罗田县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文化风俗的挖掘整理、包装提升、宣传促销还有巨大的发掘潜力,应该在住、吃、行、游、娱、购等方面努力,争取使罗田的特色文化与旅游业融为一体,提升旅游魅力。

3、交通不发达。罗田县旅游业相关服务缺乏,交通仍不很发达,罗田地域广袤,各景点分散,景区间联系不紧密,,旅游耗时,极不方便。

4、旅游产品的包装与促销不到位

罗田县有雄厚的旅游资源,但旅游宣传没有形成市场效应,特别是在包装和促销方面没有适应现代旅游消费需求的过硬的手段和措施,更谈不上听觉上的吸引力和视觉上的冲击力。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是管理机制不顺的问题,二是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三、发展罗田旅游的几点建议

1、牢固树立“旅游兴县”的战略思想

随着可支配收入越来越高,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欲望越来越高,集休闲、健康、揽胜、娱乐为主题的旅游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消费拉动是发展经济增长见效最快的一种手段,旅游业包含的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都与消费有关,我县的旅游要牢固树立“旅游兴县”的战略思想,树立抓大旅游的思想。旅游产业是全社会的产业,一方面抓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一方面抓服务功能的完善配套,只有这样,我县旅游业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开创出

一片天地,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2、政府组织,统一规划

为全面推进我县旅游开发,由罗田县政府出面组织,为旅游开发创造条件、营造良好环境,牵头引导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旅游项目,政府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规划,明确重点;

二是建立规范,明确要求;

三是适当投资,建好基础;

四是抓好宣传,开发市场;

3、深度挖掘,提升服务。以专业精神研究每一处资源,将罗田县现有旅游资源汇编成册,将旅游市场细分,从专业角度推出罗田一日游、农家游、度假游、会议休闲游等系列套餐,将老人、中年、青年、少年、妇女、参加会议人员、情侣周末休闲、家庭短期度假等各类需求主体区分开,同时做好配套服务。

随着罗田基础设施的不断加大和投入,罗田旅游的环境会越来越好,罗田未来的经济必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二篇: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大学生调研报告

大学生调研报告

***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发掘、培育和推出我县有特色和亮点并具发展潜力的项目,根据州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要求,我县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调研组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到河西镇

、旅游局、石门关景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形成了,以供参考。

一、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指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就是生态旅游,我们可以从九寨沟、香格里拉、张家界等景区对旅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的事例可知,生态旅游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题,石门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门关生态状况决定了必需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全县195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除去水域、房屋、道路以及悬崖、山石等土地外,的土地上都有草木植被,其中:森林、灌丛、草坡等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而石门关的植被保存得最好,森林比较茂密,处于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为众多特有植物的分布与分化(变异)中心。生态旅游最原始的含义是森林旅游,可见,石门关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为石门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优越基础。第二,石门关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西坡之中,山势雄伟,观光效果较好,是天然的生态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200多科,20XX多属,近万种。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阻塞,人烟稀少,使石门关纵深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地方至今人迹未至,实乃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第三,石门关人文景观丰富,有距今3000多年的苍山崖画,始建于明代的福国寺、玉皇阁等。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白族学者李元阳也曾到过这里,并在和中均有记载。第四,石门关在古代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如今,随着320国道及大漾二级公路相继建成及投入使用,石门关距州府大理市仅21公里,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第五**作为“中国核桃之乡”,据统计境内核桃树共有万亩,万株,在石门关景区就有万亩,万株(包括光明村、金牛村)。如此众多的核桃资源为石门关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二、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现状

旅游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承载物,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发的重要依托。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来在石门关共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景区公路、游路、栈道、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共投资420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旅游度假村、石门竹园、光明核桃生态园(农家乐)等一批项目,使石门关的接待能力得到改善。

随着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石门关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到石门关旅游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今天的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0万元(截止20XX年),占全县gdp的比重达以上。三、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石门关景区的硬件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石门关景区的一些矛盾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矛盾是:一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二是规划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套差;

三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与发展不相适应;

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时难以形成大气候。四、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在加快实现计划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发挥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筹措:一是以政策换资金;

二是以项目换资金;

三是以利益换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石门关景区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独资投入对某些旅游景区、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

2、加强整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石门关生态旅游景区应从现在收费站起列入整体规划,任何建筑物应体现古色、古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味,加快实施与古崖画连通的便道,选好光明生态园的选址,对生态园的农户进行必要的指导。加大探险、科考、运动竞技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力度。3、尽快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加强旅游局的管理职能,管理好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环境卫生、安全保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外地引进急需人才,特别要引进懂管理、善经营、有业务技能的人才。

4、加大宣传力度,使石门关生态旅游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一是加大石门关“雄、险、奇、秀、幽”的自然生态宣传力度(

第三篇:***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发掘、培育和推出我县有特色和亮点并具发展潜力的项目,根据州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要求,我县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调研组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到河西镇、旅游局、石门关景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形成了,以供参考。

一、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指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就是生态旅游,我们可以从九寨沟、香格里拉、张家界等景区对旅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的事例可知,生态旅游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题,石门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门关生态状况决定了必需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全县195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除去水域、房屋、道路以及悬崖、山石等土地外,%的土地上都有草木植被,其中:森林、灌丛、草坡等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而石门关的植被保存得最好,森林比较茂密,处于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为众多特有植物的分布与分化(变异)中心。生态旅游最原始的含义是森林旅游,可见,石门关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为石门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优越基础。第二,石门关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西坡之中,山势雄伟,观光效果较好,是天然的生态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200多科,20XX多属,近万种。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阻塞,人烟稀少,使石门关纵深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地方至今人迹未至,实乃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第三,石门关人文景观丰富,有距今3000多年的苍山崖画,始建于明代的福国寺、玉皇阁等。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白族学者李元阳也曾到过这里,并在和中均有记载。第四,石门关在古代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如今,随着320国道及大漾二级公路相继建成及投入使用,石门关距州府大理市仅21公里,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第五**作为“中国核桃之乡”,据统计境内核桃树共有万亩,万株,在石门关景区就有万亩,万株(包括光明村、金牛村)。如此众多的核桃资源为石门关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现状旅游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承载物,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发的重要依托。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来在石门关共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景区公路、游路、栈道、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共投资420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旅游度假村、石门竹园、光明核桃生态园(农家乐)等一批项目,使石门关的接待能力得到改善。随着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石门关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到石门关旅游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今天的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0万元(截止20XX年),占全县gdp的比重达%以上。

三、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石门关景区的硬件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石门关景区的一些矛盾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矛盾是:一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二是规划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套差;

三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与发展不相适应;

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时难以形成大气候。

四、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对策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在加快实现计划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发挥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筹措:一是以政策换资金;

二是以项目换资金;

三是以利益换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石门关景区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独资投入对某些旅游景区、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2、加强整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石门关生态旅游景区应从现在收费站起列入整体规划,任何建筑物应体现古色、古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味,加快实施与古崖画连通的便道,选好光明生态园(内容来源好范文网)的选址,对生态园的农户进行必要的指导。加大探险、科考、运动竞技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力度。3、尽快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加强旅游局的管理职能,管理好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环境卫生、安全保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外地引进急需人才,特别要引进懂管理、善经营、有业务技能的人才。4、加大宣传力度,使石门关生态旅游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一是加大石门关“雄、险、奇、秀、幽”的自然生态宣传力度(可制成风光光碟销售,设计一张自然风光的门票);

二是提升烤全羊的品味(让人留下余味);

三是开发“核桃茶”文化(编一组适宜老、中、青、幼的“核桃茶”舞蹈);

四是加大与外界旅游队的联烟。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只要按照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以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为重点,合理科学地配置石门关生态旅游的各要素,那么石门关生态旅游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篇:***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为了更好地发掘、培育和推出我县有特色和亮点并具发展潜力的项目,根据州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要求,我县文化体制和文化产业调研组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到河西镇、旅游局、石门关景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调研,形成了,以供参考。

一、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明确指出: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就是生态旅游,我们可以从九寨沟、香格里拉、张家界等景区对旅客产生巨大吸引力的事例可知,生态旅游必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的主题,石门关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石门关生态状况决定了必需发展生态旅游的主题,**全县195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中,除去水域、房屋、道路以及悬崖、山石等土地外,%的土地上都有草木植被,其中:森林、灌丛、草坡等占全县国土面积的%,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而石门关的植被保存得最好,森林比较茂密,处于横断山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为众多特有植物的分布与分化(变异)中心。生态旅游最原始的含义是森林旅游,可见,石门关得天独厚的生态状况为石门关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奠定了优越基础。第二,石门关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西坡之中,山势雄伟,观光效果较好,是天然的生态植物园,拥有各种植物200多科,20XX多属,近万种。由于历史原因,交通阻塞,人烟稀少,使石门关纵深处生态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许多地方至今人迹未至,实乃生态旅游的理想环境。第三,石门关人文景观丰富,有距今3000多年的苍山崖画,始建于明代的福国寺、玉皇阁等。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白族学者李元阳也曾到过这里,并在和中均有记载。第四,石门关在古代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要冲,是中国通往东南亚的必经之地。如今,随着320国道及大漾二级公路相继建成及投入使用,石门关距州府大理市仅21公里,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第五**作为“中国核桃之乡”,据统计境内核桃树共有万亩,万株,在石门关景区就有万亩,万株(包括光明村、金牛村)。如此众多的核桃资源为石门关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二、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现状旅游基础设施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承载物,是旅游活动得以开发的重要依托。县委、县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近几年来在石门关共投入300多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景区公路、游路、栈道、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共投资420万元修建了石门关旅游度假村、石门竹园、光明核桃生态园(农家乐)等一批项目,使石门关的接待能力得到改善。随着旅游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石门关景区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到石门关旅游的中外游客逐年增加,从1995年的不足1万人次,发展到今天的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00万元(截止20XX年),占全县gdp的比重达%以上。

三、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尽管近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石门关景区的硬件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石门关景区的一些矛盾渐渐显现出来,其主要矛盾是:一是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二是规划不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套差;

三是管理机构不健全,专业管理人才缺乏,管理工作与发展不相适应;

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区位优势未能得到发挥,一时难以形成大气候。

四、石门关生态旅游开发对策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筹措资金投入。在加快实现计划经济转变的背景下,发挥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旅游投入新机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筹措:一是以政策换资金;

二是以项目换资金;

三是以利益换资金。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和优惠政策,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旅游开发资金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允许集体、个人在石门关景区详细规划的总体指导下,独资投入对某些旅游景区、景点资源进行开发建设。2、加强整体规划,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石门关生态旅游景区应从现在收费站起列入整体规划,任何建筑物应体现古色、古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品味,加快实施与古崖画连通的便道,选好光明生态园的选址,对生态园的农户进行必要的指导。加大探险、科考、运动竞技等一批项目的建设力度。3、尽快建立健全旅游管理体制。加强旅游局的管理职能,管理好旅游市场,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环境卫生、安全保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从外地引进急需人才,特别要引进懂管理、善经营、有业务技能的人才。4、加大宣传力度,使石门关生态旅游的优势真正得到发挥。一是加大石门关“雄、险、奇、秀、幽”的自然生态宣传力度(可制成风光光碟销售,设计一张自然风光的门票);

二是提升烤全羊的品味(让人留下余味);

三是开发“核桃茶”文化(编一组适宜老、中、青、幼的“核桃茶”舞蹈);

四是加大与外界旅游队的联烟。旅游业的发展将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只要按照以生态旅游为基础,以自然生态旅游和人文生态旅游为重点,合理科学地配置石门关生态旅游的各要素,那么石门关生态旅游将会得到很大的发展,进而带动我县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景点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报告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五篇:旅游景点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分析报告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和评价并且完成调查报告的作业,我小组特别对高旻寺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与分析,并对高旻寺的外部环境以及该旅游资源单体自身的价值进行了评价,并以此做出了以下的分析报告。我小组由王莹(40),吴黎洁(42),单海琴(06)三人组成,在本学期第14周前将旅游资源单体高旻寺的调查分析报告完成,此报告由三人共同完成。高旻寺(北纬东经)素有江南佛教四大禅林之称的高旻寺风景区位于扬州“城南十五里之茱萸湾,扼三汊洪流,踞九龙真脉”之地。素有“上有文殊、宝光,下有金山、高旻”之称。占地面积2km2,由高旻寺、普同塔院、扬子津古镇、古运河三景一水构成,集寺庙古建、佛教文化、水、田、码头风情于一体。,属于宗教类旅游资源,隶属于宗教局管理,建筑面积365平方米,气势非凡。

一、高旻寺的旅游环境

高旻寺靠近瓜洲古渡,在交通方面自身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水上交通发达,此外在交通瓜洲交管所工作人员不畏酷暑,联合汊河街道的有关部门,对高旻寺周边的交通环境进行必要的整治,有效地维持了良好的交通秩序,给香客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靠近仙鹤寺、扬州古运河、茱萸湾风景区、瓜洲古渡、隋炀帝墓。方便游客领略扬州的古城之美。高旻寺风景区首先是以古运河、低湿地田园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自然栖息地和载体,结合古运河游览线路的开发,延续其历史文脉,体现其博大精深的禅宗佛教文化,恢复其“碧河方开,晴阶分塔影;

青郊雨足,春陌起田歌。”的田园风貌。因此周边景色宜人,自然环境优美。

该寺是临水寺,建筑活泼轻灵,构成曲折幽深的空间,幽雅而又含蓄,实际上是佛教建筑形态的民居化、花园化,世俗情态格调逐渐代替了宗教神秘色彩。高旻寺巍峨壮丽,全寺自成参差起伏的格局,寺内遍栽树木花草,松竹成行,小桥流水,梵钟塔影,使人身心明净,杂念顿消。一楼一阁都造得奇,隐得巧,山光岚影恰到好处,梵音晨钟点到人心。寺外运河水泊,涟漪平缓,微波荡漾,殿宇倒映湖中,衬以白云蓝天,嘉木葱笼,其秀丽、恬静、明洁、灵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今的高旻寺已成为香客、游客神往的风水宝地。高旻寺总体特点

“蜀冈云淡山光近,江渚潮分水派清”。它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宁波天童寺全称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不仅在国内享有盛名,而且影响远及东南亚各国。由此可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考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二、高旻寺的基本状况

高旻寺始创于隋炀帝时的“临江宫”,名噪一时,后因地貌及水道变迁而屡兴屡废。清顺治8年(1651年),南河总督吴惟华为锁镇风水、通漕利运,特在此培土筑基,建成七级浮屠——天中塔,藉以纾缓水势,指引航向。康熙38年(1699),两淮盐商在曹寅的倡导下捐金增扩庙宇,营建行宫。寺园占地千亩之广,极巍峨壮丽之胜,又兼水木清华之幽。“高旻寺”之名为康熙42年第4次南巡所赐,得之于“登高旻天清凉,玄气高朗。”此后,乾隆6次南巡,六度驻于此,留下不少诗篇、匾额和楹联。咸丰年间,寺、宫均毁于兵火。十一年(1654)秋塔成,复于高旻寺。今寺庙山门嵌有康熙手书“敕建高旻寺”,汉白玉石额。现存建筑有老禅堂、念佛堂、藏经楼、玉佛堂、西楼、水架凉亭和寮房等。1990年新建禅堂一座,高18米,呈不等边八面体近圆结构,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外观雄伟,内室宽敞,集古今建筑特色于一炉,系香港陈鸿琛居士投资50万元兴建。缅甸洞缪观音寺住持惟静法师赠送坐式、卧式玉佛各一尊,为古刹生辉。于96年6月全部完工的大雄宝殿,长40米,宽33米,高30米,面积1320平方米,气势不凡。

高旻寺的天中塔也已建成,塔9层,高72米,呈八角形,供72尊玉佛。塔左营建梵宇三进,是为“塔庙”。康熙帝于三十八年(1699)三次南巡莅扬,见天中塔倾圮,欲颁内帑修葺,为皇太后祈福。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倡两淮盐捐资报效,大加修缮并扩建塔庙。四十三年(1703)康熙帝四次南巡,曾登临寺内天中塔,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故书额赐名为“高旻寺”。次年又御制,颁赐内宫药师如来脱沙泥金宝像,寺内建金佛殿及御碑亭供奉。其后曹寅等于寺西创建行宫,十分规模数倍于寺。康熙五、六次南巡,乾隆首次南巡,均曾驻跸于此。

清中叶,高旻禅寺规模大备,名僧辈出,臻于鼎盛。乾隆三十六年(1771),金刹为飓风吹落,损及塔身,由两淮盐商修复,于次年上顶合尖。道光二十四年(1844),塔再次倒塌,此后未能重建,高旻禅寺自此衰微。咸丰中,寺与行宫俱毁于火。同治、光绪以来,寺僧虽锐意兴建,仅

略具规模,难复旧观。直至近代高僧来果住持高旻寺三十多年,扩建寺宇,整顿寺规,严明宗约,断绝经忏,唯以参禅悟道为指归,由此宗风大振,名闻于世。

规划待建的还有天王殿、方丈室、法堂、如意寮、延寿堂及西花园等,昔日名刹景观将不断恢复,高旻寺将成为扬州市的一个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和旅游景点。寺内有两具大钟,一具在塔顶,一具在大雄宝殿。每年除夕寺院都撞钟,祈福来年吉祥。

有关于高旻寺的历史发展以及开发现状主要是:高旻寺始建于隋朝,清朝时达到全盛,经两次扩建,规模宏大。1949年后,高旻寺仍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同佛教界管理使用。可惜十年动乱中,有关单位占用,拆除了大殿,另修了楼房,使这座千年古刹濒临废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重新得到贯彻和落实。1983年,高旻寺被国务院烈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德林法师等僧众重返寺院。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占用单位遂步迁出,高旻寺重新移交给佛教界管理使用。

现存建筑有老禅堂、念佛堂、藏经楼、西楼、水阁凉亭、寮房各抱地势,高低错落,自得天趣。1990年新建禅堂一座,高18米,呈不等边八面体近圆构造,建筑面积365平方米。于1996年6月全部完工的大雄宝殿,长40米,宽33米,高30米,面积1320平方你,气势不凡。规划待建的还有天王殿、方丈室、法堂、如意寮、延寿堂及西花园等,昔日名刹将不断恢复。

关于高旻寺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名人活动主要有康熙帝于三十八年(1699)三次南巡莅扬,见天中塔倾圮,欲颁内帑修葺,为皇太后祈福。江宁织造曹寅、苏州织造李煦倡两淮盐捐资报效,大加修缮并扩建塔庙。四十三年(1703)康熙帝四次南巡,曾登临寺内天中塔,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故书额赐名为“高旻寺”。次年又御制,颁赐内宫药师如来脱沙泥金宝像,寺内建金佛殿及御碑亭供奉。其后曹寅等于寺西创建行宫,十分规模数倍于寺。康熙五、六次南巡,乾隆首次南巡,均曾驻跸于此。

三、对高旻寺的评价

1、高旻寺独特的功能与特色:

(1)生态功能突出,高旻寺是扬州市“一城一港,一体两翼”空间发展格局的过渡区和生态隔离绿带,既增加了景观的丰富性、开敞性和连续性,又保证了生物多样性,将有效地控制城市开发强度。

(2)古运河游览线上的一朵奇葩。充分利用古运河的文化价值,从而促进自身旅游业的发展。

(3)高旻寺在宗教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高旻寺为江南四大禅林之一,亦曾位居清代扬州八大名刹第3位,并建有行宫御苑。扬州园林独邀恩宠者,唯有天宁寺及其西园御苑和高旻寺及其南园御苑两所独隆。尤其禅宗兴起之后,寻师问道之风盛行,影响深远。

(4)高旻寺是禅宗四大丛林之砥柱。高旻寺与镇江金山寺、常州天宁寺和宁波天童寺并称为禅宗四大丛林。

2、卢云亭的“三三六”评价法(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条件)

(1)三大价值

①高旻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始建于隋朝,清朝时建为行宫,我国佛教禅宗的四大丛林之一。

②高旻寺的艺术观赏价值也是很高的,外观雄伟,内室宽敞,集古今建筑特色于一炉。

③科学考察价值稍有欠缺。

(2)三大效益

其具有的三大效益非常显著,即高旻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和社会效益。每年到高旻寺上香的香客不计其数,这些香客的到来不仅为高旻寺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为高旻寺的文化贡献了一份力量,全国各地的游客各自的文化在此交融,形成了高旻寺浓厚的文化氛围。高旻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独立型单体规模、体量较大;

组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

自然景象

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受到自然或人为干扰和破坏的范围小,保存完整。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这些因素使得高旻寺的声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提升,知名度大大提高。

(3)六大条件

同时高旻寺的六大条件也是很充足的。

①高旻寺旅游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他位于扬州市邗江区瓜洲镇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目前扬州的对外交通主要有公路、铁路、水运等方式。京沪高速公路、沪陕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公里的“市域环路”。宁启铁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