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愈《答李翊书》原文韩愈《答李翊书》原文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以下是收集整理的韩愈《答李翊书》原文,欢迎大家共享。
原文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
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行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子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行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译文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禀告,李生足下:
你来信的文辞立意很高,而那提问的态度是多么谦卑和尊敬呀。能够这样,谁不愿把把立言之道告知你呢?儒家的仁义道德归属于你指日可待,何况乎表述道德的文呢?不过我只是所谓望见孔子的门墙而并未登堂入室的人,怎么足以能辨别是或非呢?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不跟你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你所说的要著书立说的看法,是正确的,你所做的和你所期望的,很相像并很接近了。只是不知道你的"立言'之志,是盼望赛过别人而被人所取用呢,还是盼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呢?盼望赛过别人而被人取用,那你本已赛过别人并且可以被人取用了。假如期望达到古代立言的人的境界,那就不要盼望它能够很快实现,不要被势利所引诱,(要像)培育树木的根而等待它的果实,(像)给灯加油而等它放出光线。根长得旺盛果实就能预期成熟,灯油充分灯光就光明,仁义之人,他的文辞必定和气可亲。
不过还是有困难之处,我所做到的,自己也不知道达到(古代立言者的境界)还是没有?虽然如此,我学习古文已有二十多年了。开头的时候,不是夏商周三代西东两汉的书就不敢看,不合乎圣人志意的就不敢存留心中,静处的时候像忘掉了什么,行走时似乎遗失了什么,矜持的样子像在思索,茫茫然像是着了迷。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的时候,想要把那些陈旧的言词去掉,这是很困难的呀!把文章拿给别人看时,不把别人的非难和讥笑放在心上。像这种状况也有不少年,我还是不改(自己的主见)。这样之后才能识别古书(中道理)的真与假,以及那些虽然正确但还不够完善的内容,清清晰楚黑白分明白,务必去除那些不正确和不完善的,这才渐渐有了心得。
当把心里所想的用手写出来的时候,文思就像泉水一样涌流出来了。再拿这些文章给别人看时,非笑它我就兴奋,赞扬它我就担忧,由于文章里还存有时人的意思和看法。象这样又有些年,然后才真是象大水浩荡一样(文思奔涌)了。我又担忧文章中还有杂而不纯的地方,于是从相反方向对文章提出诘难、挑剔,平心静气地考察它,直到辞义都纯正了,然后才放手去写。虽然如此,还是不能不加深自己的修养。在仁义的道路上行进,在《诗》《书》的源泉里游弋,不要迷失道路,不要断绝源头,终我一生都这样做而已。
文章的气概,就像水;语言,就像浮在水上的东西;水势大,那么凡是能漂移的东西大小都能浮起来。文章的气概和语言的关系也是这样,气概充分,那么语言的短长与声音的扬抑就都会适当。虽然这样,莫非就敢说自己的文章接近胜利了吗!即使接近胜利了,被人用时,别人能得到什么呢?尽管如此,等待被人采纳的见解,莫非就像器具一样吗?用或不用都取决于别人。君子就不这样,思索问题本着仁义原则,自己行事有肯定规范,被任用就在人们中推行道,不被用就把道传给弟子,把道借文章流传下去为后世效法。象这样,是值得兴奋呢,还是不值得兴奋呢?
有志于学习古代立言者的人很少了。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必为今人所弃,我实在为有志于古的人兴奋,也为他哀痛,我一再赞扬那些有志学习古人的人,只是为了勉励他们,并非敢(随便)表扬那些可以表扬、批判那些可以批判的人。向我问道的人有许多了,想到你的意***不在于功利,所以姑且对你讲这些话。韩愈语。
创作背景
《答李翊书》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韩愈自贞元八年(792)考取进士后,未能经由吏部考度步入仕途,胸怀用世之志而无所施展,颇不得意,但以儒道和"古文'自负的志向并未衰减。李翊,贞元十八年(802)进士及第,曾跟韩愈学习古文。这是韩愈写给李翊的一封书信,写此书信时韩愈三十四岁,在长安。
整体赏析
《答李翊书》是韩愈宣扬其"古文'理论的重要文章之一。文章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表示原回答对方的问题,谈谈写作之道。先赞扬来信文辞高卓而态度谦恭;接着宕开一笔,感叹世人久已不讲道德(指儒家仁义之道),道德之外的"文'当然更无人讲求。这一笔并非闲笔,它抒发了肤浅的感慨,又示意自己所说的"文'不是一般文章,而是与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接着说自己虽所知亦有限,但却不行不为对方谈论一番。这不仅因李生谦恭好学,更因他"不志乎利',是可教之材,不过这个意思是一在文末才点明的。其次段正面揭示中心论点。先向李先生提出盼望,盼望他不要满意于文章赛过一般人而可为时人所取,而就树立"至于古之立言者'的宏大志向。这一期望很高,但是在先称赏对方文章的基础上,再以问句出之,故显得态度恳切语气平缓。然后正面提出"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的论点。指出要写好文章,须从根本做起,须加强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仁义之人'则自然能够"其言蔼和'。第三段即以自己学为古文的经过和体会说明这一论点。先说写作古文确乎很难,不过自己学着写已二十余年了,言外之意是也还有心得。以下叙述学为古文的三个阶段,都扣紧"道'与"文'的关系着笔。第一阶段,"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这志不敢存。'韩愈认为三代两汉书中有儒道精醇者(如《五经》《孟子》)。有大醇小疵者(如荀况、扬雄的著作),魏晋以后则儒道不传。起步须正,故不敢观两汉以一之书。这两句写出兢兢业业生怕误入歧途的心情。"处若忘'以下四句即是形象地写其用心一意,苦思冥想之状。学有所得,发为文章,务求增除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而甚感犯难,所谓"陈言'既指立意,也指文辞表达。有了好的思想内容,要表达得新奇有力,也颇不易。所作之文,内容既是阐发不合流俗的独特见解,形式又是不拘于对偶、声律的"古文'故颇为人所非笑。但韩愈"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知,置之不顾。当时骈文势力很大,日常应用文字和科举取士,大多使用骈文。韩愈提倡古文,的确是经过艰难斗争的。如此坚持数年,便进入其次阶段,此时已有分析批判力量,能辨古书中何者为合乎儒道之"正',何者为假是而非之"伪',何者大体虽"正'而犹有所不足。其阅读范围也就不再有所限制,而能去伪存真,此时执笔为文则能如水流泪不绝;示之于人时,不但不为其毁誉所动,而且毁之反以为喜誉之反以为忧;表明其主见已写,心思朗彻,正俗反时俗之道而行之。这也是就意与辞两方面说的。如此数,又进入第三阶段。此时作文如长江大河,滔滔而至。但仍不敢掉以轻心,仍须平心静气,对所欲言者一一加以细心的体察和捡点,确知其醇而不杂,然后才奔涌而出;而且,须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首《诗》《书》之源'终身以之,总之,学为古文须有极严格而自觉的道德修养,须花费长期以至一生的工夫,且不但不能以至谋取私利,还要为世人所非笑,故为之甚难。至此已将三个阶段为李生描述完毕,然后指出关于气和言的心得举以告之。气,指对于所欲表达的内容具有充分自信而产生的昂扬的精神状态。气盛则句式长短、声调高下便能自然合宜。之"气'即以此而表现为文章的气概,气之盛大与否,当然又邓决于平日修养。这养气之说当是继承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说法。孟子善辩,其文气概盛大;不过他并未将"气'与"文'联系起来加以论说。韩愈则将二者联系起来,并将文气详细化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从文辞声音之美的角度而言,骈文的句式长短,声调变化都较整齐,具有人工美,但易流于单调板带。韩愈提倡古文力矫其弊,但古文亦应讲求节奏、声调之美。以"气'即气概、语气为主导来打算其长短高下,其声音之美便比较自然,具更能切合文章的内容。第四段表明坚持古文之道的态度。先紧接上文,说虽已得心应手,但仍不敢自以为近首有成;即使近乎有成,也不为世人所用。而君子正不欲苟合取用于世俗之人,而是以坚持其道,立言不朽,传请后世为乐事,不过,应者寥寥,究竟又使他乐中有悲。其提倡古文的态度是坚决的,而感情则是冲突简单的,最终表明对李生的劝勉之意,与第一段"不行不为生言之'相呼应。
韩愈曾说过,君子"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正由于作文是为了明道,所以要强调以道德修养。韩愈这样鼓吹儒道,有其观实意义。例如:用儒家大一统和君臣名公的思想去反对藩镇割据,要求儒道独尊以反对佛教迷信和寺院经济的恶性膨胀,在当时都有肯定进步性。古文理论是与现实斗争亲密相关的。不过其理论也充分重视文章的艺术表现,如此文莫于务去陈言和气言关系的主见就很有价值,影响于后世极大;即在今日对于学习写作也不无可借鉴之处。至到"于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的观点,则更具有较普遍的意义。很多在文化科学领域内卓有建树的人物,正是以其百折不回的毅力和不求名利,甘于孤独 的品质取得胜利的,韩愈的话至今仍给人以启发和鼓舞。
《答李翊书》在写作上颇有特色,首先是其文气的变化流转与内容情相切合。文章布满了对自己主见的剧烈自信和不为流俗所动的气魄,读之令人兴奋,但是,文中言及"志乎古必遗乎今'时,不能不叹恨感慨;所述学为古文的过程,有如临深履薄;对李生竭诚相告,而不行有居高临下之势。凡此种的内容方面的因素,使得文势又起伏多变。而其语言形式亦与之相应。如其次段先以参差如口语且杂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委婉、商议 的语气,而后面的'无望其速成"等句则采纳整齐排偶的句式,再加以"仁义之人,基信蔼如'的有力一结,显得凝练铿锵,精光焕发,充分显示其斩钉截铁的态度,很好地突出了中心。第四段"君子则不然'以下数句则以较整齐而对比的句式表示其坚决的态度。文中转折连词"抑'"虽然'用得较多,但具有语气的往复回旋之感。此文虽纯是论说而语言颇为形象。如以"养其根'"加其膏'比方作文当求根本,以水与物比方气与言,都新奇而生动,又如以"处若忘'等句描写若思,使读者恍如目击其状。全文针线绵密而不露痕迹。如第一段自称"焉足以知是且非',第四段说不敢"自谓几于成'都表明白为古文之难,第三段更以一个"难'字贯穿,而这又都是为了说明写作古文是终生事业,"无望其速成'的道理。又假如第四段"志乎古'"不志乎利'"用于人也奚取'分别与其次段"蕲至于古之立言者'"无诱于势利'"取于人'相照应,且都自然而然,绝无重复之感。
名家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科技大学《中外戏剧鉴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理工大学《五官科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金融建模与计算》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植物食品加工工艺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女子学院《材料分析测试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理】第十章 浮力 单元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政治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考物理总复习《电磁感应规律及应用》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 重庆五一职业技术学院《导航与制导系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测绘学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 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
- 河南省2024年道法中考热点备考重难专题: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课件)
- 临床诊疗规范与操作指南制度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 新员工入职培训测试题附有答案
- 劳动合同续签意见单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意义
- 2024年保育员(初级)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目录版)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 企业正确认识和运用矩阵式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