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_第1页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_第2页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_第3页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_第4页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1

那天晚上,北京2008年残奥会圣火,以无法阻挡的人性魅力,在梦想之巢———中国国家体育场燃起。那一刻,伴随着秀丽的焰火,北京被点亮,中国被点亮,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被点亮,每一个人———你和我的心灵之域里,也随之洒满人性光芒。

在六日晚北京二零零八残奥会开幕式上,被三百二十名聋哑姑娘用手语和肢体语言纯美演绎。从这一刻起的十二天时间里,北京残奥会将以生命的名义,与已经闭幕的北京奥运会共同创造出一届真正完好的奥运会。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格言说:“精神寓于运动。〞是的,在入场运动员那一张张欢乐的脸上,我们看到了非常迷人的朝气蓬勃,看到了独立、自信、坚毅、乐观的高贵品行,看到了主动参加、珍视荣誉、追求超越的体育精神。那一刻,透过残疾人运动员灿烂的笑容,我们同时也正照射着自己的心灵,照射着自己的精、气、神。

多么美妙的日子呀!我虽然没有能够亲眼在北京鸟巢一睹开幕式的风采,但是,我在家里的电视机里看到了,多么兴奋人心啊,让别人也看到了我们中国的秀丽,让大家看清了我们中国,真是太傲慢了呀!

不管是一种美妙的愿望,还是一个即将实现的梦想,这场“唱歌生命的创造力、人性和伟大的人道主义〞的奥运盛会都值得期盼。残奥会圣火已经燃起,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请让我们关怀每一场赛事,关怀每一个运动员,以我们最大的热情、最真挚的感动。与此同时,在残奥会圣火精神的光芒下,在几天之后的每一天里,为了我们共同的笑容,请让你和我的掌声永久不息!从今日起,让我们一起关怀笑容和掌声。这笑容,是残疾人运动员的,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这掌声,是送给残疾人运动员的,也是送给我们自己的。让笑容更加灿烂,让掌声更加强烈,为残疾人运动员激情喝彩,就是为我们自己激情喝彩。为残疾人运动员高喊加油,就是为我们自己高喊加油!

感动中国,感动二零零八,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妙和光明!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2

9月15日,在北京残奥会主新闻中心的发布会上,残奥村邓亚萍说,村里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始终以奉献精神和专心、关怀、贴心的看法,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感受家的暖和。

截至9月14日,北京残奥村共接待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和官员7379人,其中轮椅使用人士1736人。最高峰的一天9月5日共接待运动员和随队官员6884人,技术官员656人。尽管有这么大的接待量,但在住宿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以及宗教服务等诸多方面,相关工作人员都把工作做到了极致:降低了公寓内全部开关和挂钩的高度,将浴室内的肥皂改为挤压式洗手液;工作人员为坐轮椅的顾客解答咨询或介绍商品时,会实行“蹲式服务〞,甚至可依据需要提供全程伴随式服务;在交通服务方面,村内班车上特地为轮椅运动员配备了轮椅固定器,让他们更安全放心地乘坐……

在残奥村之外,酒店里印有盲文的菜单,城市里的`无障碍设施,电视台的手语主持……人们将更多关注投向需要帮助的残疾人,将更多微笑送给需要鼓舞的残疾人,将更多爱心献给需要关爱的残疾人。在“鸟巢〞、“水立方〞及其他竞赛场馆,不管这位运动员来自何方,不管他最终获得第几名,同样都会得到支持的掌声和热情的鼓舞。不少竞赛开始前,台上台下欢声雷动,当志愿者们在台上打出“清静〞的牌子,整个场馆瞬时安静下来。音乐停止,手机静音,甚至连呼吸都当心翼翼。与其说,这是对竞赛规则的遵守,倒不如说,这是对残疾人运动员的无比关爱和最真诚的敬意,正因为这样,我们才看到了真诚的关爱在残奥会上处处流淌。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来自残疾人运动员身边的最真诚最真实的关爱。射击场上的斯克尔霍恩,每次参与竞赛,总有母亲和妹妹陪伴左右;独臂泳王杜剑平曾在5个月大的时候被判了“死刑〞,但妈妈含着泪抱着他处处寻医看病,7岁那年,他最终扶着墙站了起来;在“水立方〞训练池中,当缺少左小臂的女孩沃娜克出水时,拄着双拐的男友米哈尔斯基都会上前相扶,耳语几句,亲昵一下,然后目送她从出发台上再次跃入水中……因为有爱,我们才看到了残疾人运动员的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坚韧和顽强,才看到了他们来自内心的那种快乐的微笑。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残疾人向世人诠释了生命的伟大,是残疾人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是残疾人让我们懂得了如何面对生活。

然而,这些给我们健全人很多生活启迪和生存力量的残疾人,在某些方面注定需要我们给予理解、敬重和扶持,正因为这样,关爱和帮助残疾人,才更考验着我们的文明程度,考验着这个社会的和谐度。可喜的是,这次北京残奥会,我们看到的是对残疾人运动员、对残疾人的无比敬重、关爱和真心的扶持,这次残奥会,成为了一个充满“爱〞的盛会,正是这种“爱〞,让北京残奥会更精彩、更可爱、更难忘。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3

9月6日晚8点,残奥会开幕式,在鸟巢。当然,我和祺祺都没有亲临现场。

彼时,她在奶奶家,我在朋友家。我不知道她在干啥,当然,后来知道了,她是在看开幕式。8点开始的时候呢,我正在鏖战拖拉机,但是,由于我伙伴极为不用心,一心想看开幕式的缘由,敌人以摧枯拉朽的速度解决了我们。从7点半到9点半,竟然只用了2个小时,就搞定了我们这一方。于是,我带着无比沮丧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汽车!

不过,我后来认为,这是一次极为英明的决策。因为,我赶上了看开幕式的后一段,呵呵。虽然只看了后一段,但我觉得,相比起来,夏奥会的开幕式让人兴奋,而这次残奥会的开幕式则更让我感动。

因为,从节目策划本身、从演员的姿态表情,无一不露出人性之美:真实、安静、英勇、坚韧、憧憬、期望......或许并不震撼,却在平和之中呈现出人与自然圆润的、流淌的和谐,就像那些小卡通人,看上去笨笨的,却洋溢着生命周而复始的活力;就像那些海面上翱翔的海鸥,传递着爱和期望的讯息。看残奥会的开幕式,你会觉得在动作之中充满了静谧,在残缺之中充满了完善,而在这动静之间、圆缺之间,生命获得原始的诠释,给我们繁杂的内心注入一股清泉,让我们脆弱的灵魂获得一份顽强。

次日,我接祺祺回家的路上,下了城铁之后,问她看过开幕式没有,她高兴地说:“我看了!〞而且,更令我惊异的是,我还以为她除此之外别无话说,就像我以前问她看杂技、看夏奥会开幕式之后记得什么,有什么感受时她总是不发一言一样,她这次说出了一连串的话,而且规律清晰,表述精确,有情景再现,也有观后感言。

小美女是这样说的:“妈妈,开幕式上有个四川来的小姐姐,她的这支腿在地震中没有了,就剩下这支腿〔附带了比划动作〕,她还说要跳舞,说要成为一个舞蹈家。她真英勇。〞我接着说:“恩,真是好顽强呀。〞小美女马上反应过来说:“小姐姐真英勇,真顽强!〞我俯下身,由衷地说:“祺祺,你用的‘顽强’比妈妈用的‘顽强’更切合实际,用的好!〞小美女还给我描述了青蛙舞,我因为没看过,不知道她说的是不是青蛙,周一上班后看到介绍,果真有青蛙舞,看来祺祺所说非虚。

正因为祺祺的反应,更让我有理由信任,残奥会的开幕式确实不错,能让一个不到5岁的小朋友都能记住内容和所要表达情感的开幕式,又怎么会不好呢?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4

熊熊燃烧了12天的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气概恢宏的北京2008年残奥会落下帷幕。我们对本届残奥会的圆满胜利表示强烈庆贺,向残奥会运动员、教练员和志愿者表示崇高敬意,向杰出完成援奥任务的军队和武警部队官兵表示亲切慰问!

北京2008年残奥会,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参加面最广、打破纪录最多的一次残疾人体育盛会。147个国家和地区,4000多名运动员,数十万志愿者,凝聚在残奥会的旗帜下,用生命的激情共同奏响了“超越、融合、共享〞的和谐乐章。精彩纷呈的竞技,绚丽多姿的文化,美轮美奂的表演,如沐春风的微笑,周到细致的服务,永久定格在世界人民心中。中国以无比卓越的奉献,兑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的承诺,实现了“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在残奥运动历史上竖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

生命彰显力量。这座丰碑,镌刻着超越自我的生命辉煌。赛场上,人们目光所及是残缺,但残缺的肢体所迸发的力量非常震撼人心。他们的成果或许无法与健全人相比,但对生命极限的挑战毫不逊色。那一幕幕特别的超越,无不让人为之动容;那一场场顽强的拼搏,无不让人为之感奋;那一个个纪录的刷新,无不让人为之欢呼。残疾人运动员以超乎寻常的意志,展示了自信的风采,收获了奋斗的硕果,谱写了生命的壮歌。

精神寓于运动。这座丰碑,折射着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竞赛中,人们记住的不仅是一张张生动的面孔,更是一串串动人的故事;人们感佩的不仅是优异的成果,更是成果背后的精神。残疾人运动员实现的每一次超越,都让生命少一声叹息,让世界多一分顽强;获得的每一块奖牌,都蕴含着信念和士气,表达着意志和品质。他们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拼搏,诠释了对生命的喜爱、对生活的向往、对理想的追求;他们身上始终透射出的自尊、自信、自强、独立精神,更给人以无穷的力量。

爱心营造和谐。这座丰碑,闪烁着共融共享的人性光芒。残奥会不仅是残疾人团聚的盛会,也是残疾人群体与社会沟通的平台。残奥会场馆内外,无障碍设施彰显敬重和关爱,人性化服务表达平等和理解;随处可见的“微笑圈〞无声地传递着友善,排山倒海的加油声真实地表达了敬意;失利后的相互劝慰交换着暖和和坚毅,倒地时的相互扶持定格为动人瞬间。这是残疾人彼此间的激励,也是残疾人与健全人的融合,更是人类心相印、情相拥、爱相守的见证。

在本届残奥会上,我国残疾人运动员不负众望,顽强拼搏,勇攀高峰,金牌总数和奖牌总数都位居第一,取得了竞赛成果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为祖国赢得了崇高荣誉。他们对残奥宗旨的实践和残奥精神的弘扬,充分表达了我国8300多万残疾人的精神风貌,反映了我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巨大成就,展示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进展进步。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保障残疾人权利、敬重残疾人价值、改善残疾人状况、发挥残疾人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北京2008年残奥会的圆满胜利,不仅让世界倾听到中国社会文明进步的铿锵足音,而且为我国残疾人事业进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必将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爱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让残疾人与健全人在社会大家庭里互相交融,在迈向将来的征途上携手共进。

圣火必将延续,超越永无止境。残奥会是短暂的,但给人的启示是深刻的;赛场胜负是一时的,但自强不息精神是永久的。全军和武警部队广大官兵要大力弘扬残奥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挑战自我,追求卓越,为八一军旗增辉添彩!

北京2022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5

从北京残奥会报道传出最多的一个词是“梦想〞。曾经英勇地和命运拔过河的残疾运动员们,正在北京、在全世界的面前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命的梦想——这梦想不独属于他们自己,更属于我们,属于全人类。

11岁的李月,双足点地时拥有的芭蕾梦想,并没有因被汶川地震残忍地夺去一条腿而破灭。在残奥会开幕的夜晚,李月成了童话中拥有更多足尖的芭蕾小公主。

轮椅网球选手董福利,7岁时唐山地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的右腿,19岁时照看她的母亲病故,后来与她相依为命的丈夫又车祸身亡……好像失去了一切的她,在苦难中的唯一梦想是:“重新获得欢乐和胜利,肯定能!〞

瑞士女孩乌秀拉酷爱登山,在阿尔卑斯山攀冰时因保险栓从冰壁脱落,她坠下深渊……失去下肢的她,快乐地走出生命的深渊,※※在手动自行车的训练与竞赛之外,还在实现更辉煌的梦想:设计低能耗的环保建筑。

李月、董福利、乌秀拉……他们梦想实现的那一幕幕,是人类全部历史收藏中、是我们全部记忆中最奇妙、最动人的一瞬。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在帮助我们、帮助人类实现一个数千年来志士仁人共同追求的和谐梦想——人人平等,大同世界。

是的,全部的生命都需要敬重,都拥有梦想,都渴望精彩。我们知道,还有更多的李月、董福利和乌秀拉,更多没能参与北京残奥会的残疾人,他们的梦想还可能是一朵朵没有盛开的花朵,他们还在等待雨露阳光。

中国有8300万残疾人,这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平均每五六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感谢北京残奥会,使我们更加深切地关注这个浩大群体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梦想。残疾人火炬手金晶说过一个感受:在国外,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残疾人;在国内,上街的残疾人并不多。

“中国的残疾人为什么不情愿出门?〞个沉重的问号,在北京残奥会之后,特别值得我们思索。试想:不出门的残疾人,如何去圆他们的梦想?

或者可以解析一下他们不爱出门的几个缘由:

——由于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假如家有残疾人,父母和家庭就背上了沉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负担。很多残疾人的生活还相当窘迫,没有面对阳光的士气和心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