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5.3等腰三角形 优秀_第1页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5.3等腰三角形 优秀_第2页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5.3等腰三角形 优秀_第3页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5.3等腰三角形 优秀_第4页
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5.3等腰三角形 优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物理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15.3.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推论叫做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腰腰底边底角底角顶角第三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知识回顾ABC操作ABCD画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如下图,把边AB叠合到边AC上,这时点B与点C重合,并出现折痕AD.图中哪些线段或角相等?观察图形:△ADB与△ADC有什么关系?猜想ABCDAB=AC∠B=∠CBD=CD∠BAD=∠CAD∠BDA=∠CDA=90°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AD为底边上的中线AD为顶角平分线AD为底边上的高猜想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ABCD猜想与验证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

证明:作底边BC上的高AD,交BC于点D则∠ADB=∠ADC=90°在Rt△ABD与Rt△ACD中∵

AB=AC(已知)AD=AD(公共边)∴Rt△ABD≌Rt△ACD(HL)∴∠B=∠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猜想与验证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ABCD

证明:作底边BC上的中线AD,交BC于点D则BD=CD在△ABD与△ACD中AB=ACBD=CDAD=AD∵(公共边)∴△ABD≌△ACD∴∠B=∠C(SSS)(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猜想与验证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ABCD

证明:作顶角∠BAC的平分线AD,交BC于点D则∠BAD=∠CAD在△ABD与△ACD中AB=AC∠BAD=∠CAD

AD=AD(公共边)∵∴△ABD≌△ACD∴∠B=∠C(SAS)(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猜想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归纳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ABC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几何语言:∵在△ABC中,AB=AC∴∠B=∠C(等边对等角)ABCD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猜想与验证∠BAD=∠CAD,求证:∠BDA=∠CDA=90°BD=CD,

证明:在△ABD与△ACD中AB=AC∠BAD=∠CADAD=AD∵(公共边)∴△ABD≌△ACD∴BD=CD,(SAS)∠BDA=∠CDA又∵∠BDA+∠CDA=180°∴∠BDA=∠CDA=90°猜想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归纳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等腰三角形的简称“三线合一”ABCD等腰三角形垂直平分底边顶角的平分线即思考:

在等腰三角形中,若出现“三线”中的“一线”,我们应该想到什么?知一得二归纳总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2:顶角平分线、互相重合.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等腰三角形的简称“三线合一”ABCD几何语言:①∵在△ABC中,AB=AC,

等腰三角形垂直平分底边顶角的平分线即②∵在△ABC中,AB=AC,

③∵在△ABC中,AB=AC,

∠BAD=∠CAD∴BD=CD,BD=CD∴∠BAD=∠CAD,AD⊥BC∴∠BAD=∠CAD,AD⊥BCAD⊥BCBD=CD(三线合一)(三线合一)(三线合一)画出任意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平分线、这个底角所对的腰上的中线和高,看看它们是否重合?不重合!三线合一“三线合一”应该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为什么不一样?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猜想一下,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性质?想一想:我们都知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猜想3: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已知:AB=AC=BC.

求证:∠A=∠B=∠C=60°.ABC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相等,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猜想与验证猜想3:根据定理1可得:推论:证明:∵AB=AC∴

∠B=∠C(等边对等角)∵AB=BC∴∠A=∠C.∴∠A=∠B=∠C∵∠A+∠B+∠C=180°∴∠A=∠B=∠C=60°(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等边对等角)巩固练习1、若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0°,则其顶角为_______。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70°,则另外两个角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100°70°、40°或55°、55°底角内角4、如果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等于8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等于

.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00°,则另外两个角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40°、40°20°或50°例1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º,点D,E是底边上两点,且BD=AD,CE=AE。求∠DAE的度数。ABCDE解:∵AB=AC∴∠B=∠C(已知)(等边对等角)∴∠B=∠C=×(180°-120°)12=30°∵BD=AD,CE=AE(已知)∴∠BAD=∠B=30°

∠CAE=∠C=30°(等边对等角)∴∠DAE==120°-30°-30°=60°∠BAC-∠BAD-∠CAE变式练习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º,点D,E是底边上两点,且BD=AD,CE=AE。求∠DAE的度数。ABCDE解:∵∠BAC=120°∴∠B+∠C=180°-∠BAC=60°(已知)∵BD=AD,CE=AE(已知)∴∠BAD=∠B,

∠CAE=∠C(等边对等角)∴∠DAE==120°-60°=60°∠BAC-∠BAD-∠CAE∴∠BAD+∠CAE=60°=∠BAC-(∠BAD+∠CAE)1、[2013·五河期末]如图所示,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2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BE,求∠CBE的度数.∴∠ABE=∠A解:

∵AB=AC∴∠ABC=∠C∴

AE=BE又∵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等边对等角)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等边对等角)=20°∴∠CBE=∠ABC-∠ABE=80°-20°=60°巩固练习

∵∠A=20°=×(180°-∠A)∴∠ABC=∠C=80°12ABCD解:∵AB=AC,∴∠BAD=∠DAC,且∠BAC=120°∵AB=AC,∴∠B=∠C=60°又∵BC=12∴∠BAD=12∠BAC(三线合一)AD⊥BC2、如图,在△ABC中,AB=AC,AD⊥BC,∠BAC=120º,BC=12,求∠B,∠C,∠BAD的度数和BD的长。=×(180°-∠A)=30°12

BD=CD∴BC=12BC=63、

如图所示,已知点D,E在△ABC的边BC上,AB=AC,AD=AE.求证:BD=CE.ABDEC证明:过A点作AF⊥BC,垂足为F.∵AB=AC,AF⊥BC∴BF=CFF∵AD=AE,AF⊥BC∴DF=EF∴BF-DF=CF-EF即BD=CE(三线合一)(三线合一)方法总结:

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中常见的添辅助线的方法是什么?底边上的中线等腰三角形中常见的添辅助线的方法是:和底边上的高.

由此连接AC,AD构造等腰三角形.

联想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4、如图所示,AB=AE,BC=DE,∠B=∠E,AM⊥CD,垂足为M.求证:CM=MD.分析:由已知AM⊥CD和结论CM=MD,ABCDME

△ABC和

△AED中∵∠B=∠EAB=AE证明:连接AC、AD.BC=DE∴△ABC≌△AED(SAS)∴AC=AD又∵

AM⊥CD∴CM=MD(三线合一)5、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E是AC上一点,D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BE,DE,若∠ABE=40°,BE=DE,求∠CED的度数.方法总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它的三个内角都是60°,这个性质常应用在求三角形角度的问题上,一般需结合”等边对等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性质.解:∵△ABC是等边三角形∴∠ABC=∠ACB=60°∵∠ABE=40°∴∠EBC=∠ABC-∠ABE∠ACB-∠D=20°∵BE=DE

∴∠D=∠EBC=20°∴∠CED=又∵∠ACB是△CED的外角(等边对等角)=40°6、△ABC为正三角形,点M是BC边上任意一点,点N是CA边上任意一点,且BM=CN,BN与AM相交于Q点,∠BQM等于多少度?=∠ABQ+∠CBN解:∵△ABC为正三角形∴∠ABC=∠C=∠BAC=60°,AB=BC

△ABM和

△BCN

中∵∠ABC=∠CAB=BCBM=CN∴△AMB≌△BCN(SAS)∴∠BAM=∠CBN∴∠BQM=又∵∠BQM是△ABQ的外角∠ABQ+∠BAM=∠ABC=60°.拓展提升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BC的平分线BG交AC于点G,交AD于点E,EF⊥AB,垂足为F.(1)若∠BAD=25°,求∠C的度数;

(2)求证:EF=ED.∴∠C=∠ABC

解:

(1)

∵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BAD=∠CAD∴∠BAC=又∵

∠BAD=25°2∠BAD=50°

∵AB=AC=×(180°-∠BAC)12=65°(三线合一)∴∠C

(等边对等角)=×(180°-

50°)12拓展提升

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BC的平分线BG交AC于点G,交AD于点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