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3鸿门宴学案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1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3鸿门宴学案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2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3鸿门宴学案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3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3鸿门宴学案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4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中华文明之光3鸿门宴学案部编版必修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鸿门宴【开卷有益】失败的英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出垓下之围以凄怆而悲壮的笔调,叙述项羽的英雄末路:他高吟悲歌与爱姬挥泪诀别;率领将士突围,他大呼一声,尾随的汉将惊慌失措回奔数里;他凄然于江东子弟八千渡江而一人生还,断然驻足乌江岸边,以悲壮的笑容迎接死神;他与蜂拥而上的追兵肉搏,令人难以置信地斩杀数百人,最终身受重创,从容自刎。曾经盛极一时,最终英雄末路,他命运的转折点就在一个筵席上,那就是——鸿门宴。项羽宋·刘克庄顿无英霸气,尚有妇儿仁。闻汉购吾首,持将赠故人。表面看来刘克庄是以一种“冷眼旁观”的笔调来描述这个悲壮的故事,但是在这表面的掩盖之下,是对项羽的赞佩、敬仰之情!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1.走近作者(1)司马迁司马迁(约公元前145-约公元前90),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任汉朝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年二十,遨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充足准备。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六岁父谈死,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泛阅读皇家藏书和档案,四十二岁主持改订历法,修“太初历”,同年开始写《史记》。五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因《史记》未完成而忍辱接受宫刑。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太史公司马迁正是如此!几千年后,一位诗人说:“真正的勇敢不是为某件事壮烈地死去,而是为某件事卑贱地活着!”于是一阵秋风呜咽着,吹起了《史记》发黄的纸页……(2)《史记》《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记载了历代帝王诸侯和人臣的言行事迹与时代兴亡礼法制度。《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这部作品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语言简练朴素,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这部书中的内容贯穿古今,使中华文化历经千年风霜,百川汇海,生生不息。它让一个个时代的英雄和他们所创造的辉煌,在历史的长河中得以永存。很多人以为它严肃枯燥,但其实它如小说般生动、有趣,情节丰富。梁启超说“凡属学人,必须一读!”2.写作背景“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陈胜起义后的第三年(公元前206年)。陈胜起义后,各地云集响应,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项羽叔侄,有农民出身的刘邦。陈胜失败后,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的做了楚王,刘邦也投靠了项梁。公元前207年,项梁战死,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临行时,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入关,便封谁为关中王。项羽在巨鹿(今在河北)大败秦军,消灭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从黄河以南打进武关,攻下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刘邦与当地父老约法三章,废除秦苛法,准备在关中称王。后来在谋士劝说下,退出咸阳,还军霸上,派兵把守函谷关,以防诸侯军入境。项羽大破秦军后,听说刘邦已进咸阳,非常恼火,就攻破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听了,更加恼怒,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形势下,发生了“鸿门宴”这场激烈的政治斗争。项籍鹰扬六合晨,鸿门开宴贺亡秦。樽前若取谋臣计,岂作阴陵失路人。——《鸿门》胡曾(唐)3.相关知识(1)纪传体西汉司马迁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史书。它的特点是:“纪以包举大端,传以委曲细事,表以谱列年爵,志以总括遗漏。逮于天文、地理、国典朝章,显隐必该,洪纤靡失。”这是它的特点,也是它的优点。其缺点也很明显:“若乃同为一事,分在数篇,断续相离,前后屡出,于《高纪》则云‘语以《项传》’,于《项传》则云‘事具《高纪》’;又编次同类,不求年月,后生擢居首帙,先辈而抑归末章,遂使汉之贾谊将楚屈原同列,鲁之曹沫与燕荆轲并编。”(以上引文均见《史通·二体》)虽然如此,但纪传体史书纪、传、志、表等分工清楚,故其书囊括内容广泛,且记述详明,是其他任何体裁的史书无法比拟的。所以我国的“正史”,均为纪传体史书。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记》是通史,其他均为断代史。(2)关于鸿门宴的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会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面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面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中“项羽、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而力量的悬殊,刘邦的处境已令人忧心。(3)楚汉之争当时项羽自称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故称楚汉之争。初时楚强汉弱,但战争却以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夺取天下而告终。项羽失败,有两线作战、疲于奔命,刚愎自用、不能用人等种种原因。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是,他的政治理想只是作割据诸侯的霸主。这从亡秦后他分封诸侯王而自称霸王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但这种战国式的政治格局曾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非民心所向;且经秦的统治,地方割据的社会基础已经薄弱,不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加上他处事不公,制造并加剧了各诸侯间的权力纷争,他所架构的政治格局先天不稳。而刘邦与楚争权的过程,实际上是又一次吞并诸侯、统一天下的过程,他所建立的是与秦一样的一统的帝国。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风歌》——天纵之英也!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英雄末路之悲歌也!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作业时间:20分钟一、预习自测(一)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沛公军①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②关中③,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④士卒,为⑤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军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⑥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⑦,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⑧,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⑨!”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军②王③关中④飨⑤为⑥山东⑦幸⑧望其气⑨失2.翻译下列句子。(1)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译文:句式特点:(2)沛公欲王关中。译文:句式特点:(3)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译文:句式特点:(4)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译文:句式特点:3.思考:项羽接到曹无伤的密报后,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哪些内容?(二)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①也,素善②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③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④?”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⑤说我曰:‘距⑥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⑦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⑧,项伯杀人,臣活之⑨。今事有急,故幸⑩来告良。”沛公曰:“孰与⑪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⑫兄⑬事之。”张良出,要⑭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⑮,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⑯不敢有所近,籍⑰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⑱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⑲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⑳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eq\o(○,\s\up1(21))善遇eq\o(○,\s\up1(22))之。”项王许诺。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季父②素善③之④奈何⑤鲰生⑥距⑦当⑧游⑨活之⑩幸⑪孰与⑫得⑬兄⑭要⑮为寿⑯秋毫⑰籍⑱非常⑲倍⑳蚤eq\o(○,\s\up1(21))因eq\o(○,\s\up1(22))善遇2.翻译下列句子。(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译文:句式特点:(2)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译文:句式特点:(3)长于臣译文:句式特点:(4)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译文:句式特点:3.思考:在项王即将来犯的紧急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也不主张撤军,却只要刘邦“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文章这样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三)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沛公旦日①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②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③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④。”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⑤。范增数目⑥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⑦,寿毕,请以剑舞,因⑧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⑨皆且⑩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⑪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⑫沛公,庄不得击。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旦日②戮力③意④郤⑤侍⑥数目⑦为寿⑧因⑨若属⑩且⑪无以⑫翼蔽2.翻译下列句子。(1)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译文:句式特点:(2)得复见将军于此。译文:句式特点:(3)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译文:句式特点:(4)籍何以至此?译文:句式特点:(5)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句式特点:3.思考: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惊人一幕。你认为“项庄舞剑”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为什么?(四)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①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②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③地。哙遂入,披④帷西向立,瞋⑤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⑥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⑦!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⑧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⑨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⑩,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⑪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⑫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⑬,沛公起如⑭厕,因⑮招樊哙出。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迫②拥③仆④披⑤瞋⑥啖⑦辞⑧刑⑨王⑩细说⑪续⑫有以⑬须臾⑭如⑮因2.翻译下列句子。(1)客何为者?译文:句式特点:(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译文:句式特点:(3)樊哙覆其盾于地。译文:句式特点:(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译文:句式特点:(5)此亡秦之续耳。译文:句式特点:3.思考:“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的?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五)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①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②细谨,大礼不辞③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④?”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⑤?”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⑥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⑦四十里。沛公则置⑧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⑨,从郦山下,道⑩芷阳间⑪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⑫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⑬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⑭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⑮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⑯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辞②顾③辞④何……为⑤操⑥会⑦去⑧置⑨走⑩道⑪间⑫度⑬胜⑭奉⑮安⑯督过2.翻译下列句子。(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译文:句式特点:(2)大王来何操?译文:句式特点:(3)沛公安在?译文:句式特点:(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译文:句式特点:(5)吾属今为之虏矣!译文:句式特点:3.思考:张良替沛公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是怎样的?为何不同?二、巩固自测1.识记字音(1)沛公欲王关中(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3)范增说项羽曰(4)好美姬(5)皆为龙虎(6)未得与项羽相见(7)使子婴为相2.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2)要项伯(3)不敢倍德(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令将军与臣有郤(6)因击沛公于坐3.一词多义(1)辞①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②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④大礼不辞小让(2)举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④举贤不避亲⑤举世混浊而我独清(3)如①杀人如不能举②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③沛公起如厕④劳苦而功高如此(4)谢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乃令张良留谢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④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5)胜①刑人如恐不胜②沛公不胜杯杓③予观夫巴陵胜状④胜败乃兵家常事(6)去①亡去不义②相去四十里③欲呼张良与俱去④为汉家除残去秽(7)为①窃为大王不取也②我为鱼肉③为击破沛公军④何辞为⑤吾属今为之虏矣⑥不足为外人道也(8)之①项伯杀人,臣活之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④夫秦王有虎狼之心⑤何陋之有⑥太子闻之,驰往4.古今词义(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义:;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今义:副词,很。(3)沛公居山东时古义:;今义:山东省。(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今义:河北省,河南省。(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2)道芷阳间行(3)项伯杀人,臣活之(4)素善留侯张良(5)吾得兄事之(6)常以身翼蔽沛公(7)籍吏民,封府库(8)君安与项伯有故(9)秋毫不敢有所近(10)拔剑撞而破之6.文言句式(1)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4)若属皆且为所虏(5)贪于财货(6)具告以事(7)大王来何操(8)沛公安在7.文学常识(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夏阳人。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篇,包括12篇,30篇,70篇,书8篇,年表10篇,共526500字。8.文化常识(1)河北、河南:分别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2)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3)江东:古时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南岸地区,也泛指长江下游地区。例如:亮兄瑾也,避乱江东。(《赤壁之战》)(4)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例如: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5)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例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6)东向:古代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是以向南的座位为尊的。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再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因此古人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7)望气: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之术,据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祥云,方士能够看出来。(8)籍:项羽的名,自称名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在古代,名和字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一般在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名一般用于自称,或上对下、长对幼的称呼;当下对上或尊称对方时,则称字、号;平辈之间,只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互相称名。(9)亚父:对年长者的尊称,表示仅次于父亲。(10)参乘:古时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又叫陪乘。古代乘车之法,尊者居左,驭者居中,陪乘者居右,负责行车安全。(11)左司马:官名,将军下面的属官,参掌军政。(12)幸:指君主宠爱女子。(13)山东:指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14)季父:叔父。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一、合作探究1.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有何不同?答:2.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答:3.刘项双方形势关系的转换是鸿门宴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地方,请你分析一下,双方的被动主动的关系是怎么转换的?答:4.课文中哪些人物形成对照?答:5.司马迁一生爱一切奇,而尤爱人中之奇。人中之奇,就是才。司马迁最爱才,但尤其为他所深深地礼赞的,则是一种冲破世俗,傲睨万物,而又遭遇不幸,产生悲壮的戏剧性结果的人物。够上这个资格的,就是项羽!你认为项羽是不是英雄?你是如何评价项羽的?答:二、归纳总结语言特色《鸿门宴》语言的最大特色,就是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的有特征的口语传达人物的神采与个性。如项羽在本文中虽只说了几句话,却可看出他的自矜功伐、寡谋轻信的性格特点。刘邦的话,则表现出他能屈能伸、狡诈多端的性格。而范增则老谋深算,急于事功;张良则足智多谋,外柔内刚;樊哙则勇猛豪爽,粗中有细。这些人物之所以性格鲜明,无不得力于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描写。此外,文中有些词句,如“秋毫不敢有所近”,化成今天的成语“秋毫无犯”,还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劳苦而功高”等,都流传下来,为人们所常用。写法归纳1.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例如对樊哙的刻画,他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军帐,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在紧张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了樊哙勇猛、豪爽、粗中有细的性格。2.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护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能随机应变。项羽任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养奸遗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这样的对比、映衬,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并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必然趋势。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一)素材这样积累1.在教材中提炼(1)要善于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刘邦在斗争中善于洞察时势。他深知“天下苦秦久矣”,注意吸取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较能体察关中老百姓渴望废除秦朝繁徭苛法,希求获得休养生息机会的心理,于是就“承敝易变,使人不倦”,采取了一系列安定民心的措施。诸如“约法三章”,严明军纪,开垦“秦苑”,屡赦天下,不杀降卒等。因此,他占领了政治上的主动权。相反,项羽思维方式简单,一意孤行,逆历史潮流而动。项羽的分小国、封诸侯的思想与刘邦的大一统、集强权的政治主张相比,明显不合潮流,毕竟周后至秦的400多年里,老百姓多经战乱,担心诸侯割据,渴望和平安定。刘胜项败的历史告诉我们,顺应历史潮流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史上抹黑刘邦第一人,不是写《史记》的司马迁,而是三国时期的阮籍。这位阮先生曾在某一天考察了当年刘邦与项羽对战过的古战场,然后发表了一番个人意见:“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谬矣!(2)要善于利用人才,人才是取胜的关键。刘邦坚持“任人唯贤”的路线,能够量才而用,知人善用,虚心下问,做到集思广益。例如,和刘邦一起参加“鸿门宴”的随行者张良、樊哙、纪信等人,都是他的团结一心、生死与共的支持者和得力助手。谋士张良常常在关键时刻为刘邦提出正确的策略,使刘邦避免了许多错误。“鸿门宴”过程中,在项庄舞剑欲杀沛公的危急时刻,及时召樊哙为刘邦解围;刘邦脱逃后,张良又从容处理善后事宜。项羽只会用兵,不懂用将,他麾下的韩信、陈平和彭越纷纷弃项投刘,就连忠心耿耿的范增也被他活活气死。战争不是仅凭武力,它需要最高的集体智慧和调兵遣将的组织能力。项羽的刚愎自用导致人才流失,最终处于劣势。从用人这个角度可见真正的战争要凭借智慧,而不是武功。昔汉高祖,田舍翁耳。提三尺剑定天下,既而规模弘远,庆流子孙者,此盖任得贤臣所致也。——李世民相关链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司马迁)(3)“义”的标准不一,讲究“义”,也需因势而异。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悲剧。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帮助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夷,此举虽谓之“义”,但这一行为却违背了项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但也是对自己的不“义”。现代社会,有所谓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哥儿们义气”,也有为国为民的大义,前者不可取,后者却可贵。可见“义”是相对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苏辙说:“夫古之英雄,唯汉高帝为不可及也夫。”英国的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在评论世界历史人物时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有两位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帝刘邦。”相关链接①古人云:“义者,宜也。”——《礼记·中庸》②行而宜者谓之义。——韩愈《原道》③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2.在名句中积累①单调难成曲,群柱可擎天。——徐特立②唯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泰戈尔③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奥斯特洛夫斯基④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歌德⑤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中,要是没有这种精神刺激,人类合作就完全不可能。——爱因斯坦3.从佳作中感悟——————————————○孙刘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成就周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美名,也为吴、蜀各占一分天下奠基。无奈孙吴贪小利,夺荆州,吕蒙白衣过江,麦城擒关羽,一代虎将死于东吴,致使吴、蜀相攻,两败俱伤,曹操渔翁得利。先前刘备、孙权执手相游,跃马驰骋,誓共伐曹操;后来却反目成仇,水火不容,招致祸患。前合后分,前胜后败。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禁令人感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缺乏合作的团体注定是一盘散沙,只懂得单枪匹马自顾自的人注定难成大事,唯有合作,才能创造双赢,甚至多赢。正如克雷洛夫所言:“一燕不能成春。”如果不能够齐心协力,通力合作,那么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二)素材这样运用例1团结的力量刘邦之所以能成就千秋大业,那是因为他拥有一个优秀的合作团队。在激烈险恶的斗争中,合作凝聚的力量无可抵挡。张良的智慧、樊哙的勇猛、刘邦的缜密(以退为进),组成了一支力挽狂澜、绝处逢生的力量。然而项羽的团队缺乏合作、人心涣散,项伯夜会刘邦、项羽优柔寡断、范增怒言相斥,四面楚歌的结局已露端倪。合作的力量可以决定个人命运,甚至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合作的力量,不在于突出个人的棱角,而在于同伴之间的了解和配合,互用所长互补所短,形成整体的强大能量。完美的合作,力量是超乎想象的。就像刘邦,他拥有一支出色的合作队伍,险象环生的鸿门宴上,刘邦负责谦恭事人,樊哙负责临危救驾,张良负责善后,所以这支队伍最后毫发无损地返回。可见合作使整体大于个体之和,合作力量至关重要。领悟一个素材可以运用多个主题,这个语段从合作的角度挖掘,在挖掘时又运用对比手法,把刘邦集团和项羽集团对比论述,主题更加突出。例2这样一个项羽佚名你年轻,没有一丝颓废;你年轻,凭勇气逐鹿中原;你年轻,已种下了称霸天下的雄心。你——项羽,西楚霸王的本色。营救赵歇时,你果断取代了无能的上将。率区区五万之兵,留三日之口粮,破釜沉舟,以一往无前之气势,在巨鹿大败秦军二十万,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与章邯一战,秦军兵分九路向你扑来,你一马当先,全军上下无不奋勇以一当十向前,辗转三回,与秦军激战九次,均获全胜。当时各路诸侯救兵,本不敢和秦军交战,见项羽军队如此勇猛,个个心服。项羽召见时,各诸侯将领“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一致表示:“听从上将军指挥。”项羽,世人对你褒贬不一。自矜攻伐,妇人之仁,胸无城府,沽名钓誉……好像每一个弱点都是不可饶恕的致命错误。“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的确是先入函谷关,可是流血牺牲、大败秦军主力的可是项羽啊!巨鹿之战中项羽消灭了秦军的主力部队,刘邦得以从河南南部、陕西西南顺利地攻占了秦都咸阳。无论功劳还是苦劳,项羽“王”之都是当之无愧的。与其说他自矜攻伐,倒不如说这是他自信的表现。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无论在人格上,还是道德伦理上,都表现出了项羽的宽容、豁达之心啊!如果说作为一个君王心地仁慈是个败柄,那也是因为项羽生活在那个多事的年代。假使他生活在现在,情况很可能是另一番模样。也许作为一个国君,谋略当然应该有,但比起刘邦的老奸巨猾,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我个人倒认为项羽比他高尚得多,俗话说“君子坦荡荡”,项羽是真正的君子!项羽沽名钓誉?破釜沉舟一战,令诸侯“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自起兵到乌江自刎,亲自领兵打了七十多次战争,“所向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项羽是凭实力,号令天下。项羽最后虽然败了,但他败得光明磊落,他为后人留下的是在战场上搏击的英雄背影和永远不可抹去的记忆。面对乌江亭长忠实的劝告,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好一个“笑”字!兵陷重围,身边剩二十八骑,犹奋起演绎绝世神功,“溃围,斩将,刈旗”,只为了向手下兄弟证明:“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有生路不逃,偏要赴死,理由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不忍让骑了五年、一日千里、所当无敌的坐骑同死,送走马匹,徒步独杀汉军数百人,最后将一颗大好头颅送给了故人吕马童。项羽死了,他是站着死的,站着!!他并非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辈。他少时立下的宏伟志向,扔下响当当的豪语:“彼可取而代之!”即使是后来到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依然没有改变这种本色。无论是他“悲歌慷慨”“泣数行下”,还是“大呼驰下”“斩将刈旗”,或是“不肯过江东”都不可不被称之为英雄之举。霸王别姬,侠骨柔情,乌江畔,洒下英雄泪,长剑在握,最后的一剑,换来的是一片血朦胧。“成王败寇”在你面前已显得苍白无力,项羽,你生为人杰,死为鬼雄。胜为英雄,败为枭雄。“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西楚霸王,你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失败的英雄。经典评论这是一篇赞扬霸王项羽的抒情散文。文章大致按照时间顺序,历数了项羽由起事到兵败自刎的情况。其中多处引证史实,赞扬项羽的武功和豪情,证明他不是不能成为一代帝王,而是他不能像刘邦那样无赖,不能像其他帝王那样狡猾;他有自己评价英雄的一套标准:无愧、无悔、认命。文章运用第二人称拉近距离,感情的抒发更便捷酣畅,使读者产生共鸣。写作指津(学而深思,妙笔生花)初看不起眼细究大有味——《鸿门宴》课堂探究片断借助注解、工具书等自读课文,读完后,完成关联作文《浅谈项羽失败的必然性》,或完成提纲。【例文简析】失人心者失天下——浅谈项羽失败的必然性自古王朝灭亡,皆因失去人心,众叛亲离。而失人心又分两种,一种是百姓得不到温饱,一种是近臣得不到充分利用。而项羽在鸿门宴中犯的便是第二种。有人说项羽失天下,是因为他只不过是个莽夫,言下之意便是说他不够聪明。论智商,他决不会低于刘邦,不然,他怎能做得西楚霸王。所不同的是,项羽聪明,在于他是个将才;而刘邦聪明,在于会用人。看项羽麾下文有范增,武有项庄;刘邦旗下文有张良,武有樊哙;应该说是不相上下。但刘邦的人才得到了充分利用,而项羽的却形同虚设,相当于刘邦比项羽多长了几个聪明的脑袋。项羽不会用人,与他的性格大有关系。项羽为人直爽,待人真诚,这点从他对樊哙的态度上便可知晓。正因为他待人真诚,所以才相信了所有的人。在鸿门宴中,与项羽说话的有范增、沛公、项伯、张良、项庄,其中沛公、项伯、张良是敌对方的,范增和项庄是项羽方的。若说项羽不信任范增,那他也不会同意项庄舞剑;若说他不相信沛公,在樊哙对他说理时,也不会不应。项王欲综合所有人的话来自己判断,结果反而犹豫不决。直到得知刘邦已经逃走,才颇为后悔。如此的反复无常,使他的手下也很难捉摸,以至项庄舞剑不能得逞,让刘邦有了可乘之机。不过,项羽也有值得同情之处。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与范增相比较,当然更亲一些。家贼难防,项羽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亲人也会出卖自己。将项营与刘营比较,刘营的几个中心人物上下一心,事半功倍;而项营中的人颇有分歧,项羽与范增也不能做到和刘邦与张良那样配合默契,更何况出了项伯这样的内奸,以至君臣得不到统一。所以,失败就在所难免了。(张晓栋)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拓展阅读阅读一项羽本纪赞①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②曰:“舜③目盖重瞳子④。”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⑤邪?何兴之暴⑥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⑦,豪杰蜂起⑧,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⑨,乘势起陇亩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⑪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⑫,放逐义帝⑬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⑭。自矜功伐⑮,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⑯,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⑰“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注释①项羽: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西)人。秦二世时,陈涉首先发难,项羽跟从叔父项梁起义兵,大破秦军,率领五国诸侯入关灭秦,分封王侯,自称“西楚霸王”。后为刘邦所败,困于垓下,在乌江自杀。②周生:汉时的儒生,姓周,事迹不详。③舜:虞舜,我国上古时代的帝王。④重瞳子(瞳tóng):一个眼珠里有两个瞳孔,古人认为这是神异的人物。⑤苗裔:后代子孙。⑥暴:急骤;突然。⑦陈涉首难:陈涉,名胜,字涉,阳城人,他同吴广首先起兵反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首难,首先起来造反。⑧蜂起:比喻如蜂拥而起,极言其多。⑨非有尺寸:没有一尺一寸的土地或权力。⑩陇亩:田野。这里指民间。⑪近古:当时是指春秋战国以来的时代。也:用在句末,表示坚决的语气。⑫背关怀楚:谓放弃关中形胜之地,怀念楚国,东归建都彭城。⑬义帝:楚怀王孙,名心。公元前208年,项梁立心为楚怀王。公元前206年,项羽尊他为义帝,后来又把他放逐到长沙,并暗地派人把他杀了。⑭难矣:意思是说,在种种错误措施之下,想成功是很困难的。⑮自矜功伐:矜,夸耀。功伐,功勋。⑯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力征,武力征伐。经营,整顿,统治。⑰乃引:乃,却,反。引,援引。这里有借口、推托的意思。赏读这篇赞语作为《项羽本纪》的结尾,司马迁用极为简洁的文字,对项羽的一生作了历史的总结,颇具权威性。项羽未能履践天子之位,但司马迁还是将他列入专为帝王设计的“本纪”之中。在司马迁看来:项羽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同时又具备杰出的才能,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灭秦称霸的大业,然而仅仅过了五年,便败在刘邦手下。司马迁从两个方面指出项羽失败的原因:一为他杀义帝而自立,结果众叛亲离;二为奋其私智而不效法古代。阅读二《史记》名句欣赏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译文】人必然是有一死的,但有的人死得如泰山之崩,有的人之死却轻如羽毛。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译文】粮仓内粮食充沛人便懂得礼数,衣食无忧人们才会考虑荣辱。意思是说,只有满足最基础的物质条件,才能去追求精神境界。3.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译文】有钱人接济穷人便会施以钱财,而仁德之人会给予人指点。此句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一样。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译文】桃树与李子树虽然不会言语,但因其花开鲜艳,果实肥美,所以人们都愿围绕其旁,以至于在树下踩出一条小径。5.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译文】相传有一种鸟,平时默默无声,但是一旦鸣叫便令人振聋发聩。此句常用来比喻深藏不露之人。6.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译文】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不烧尽,火也扑不灭。必须用错误的方法去处理事物,导致适得其反。相近之词有赔了夫人又折兵。7.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译文】不忘记前事的教训,善于从中吸取经验,这便是后来的老师。8.毛羽未成,不可以高蜚;文理未明,不可以并兼。【译文】羽翼还未丰满,不可以试图高飞,事理还未明了,不可贸然求功,否则终将自取其辱。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译文】鸟儿临死之前其鸣叫充满悲哀,人将死之期,就不再会有恶语恶言。10.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译文】名士可为了知己而牺牲自己,女子因为爱慕的情郎而打扮自己。11.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译文】家境贫寒希望能找一位贤良的妻子,国家出现乱象,才明白能够力挽狂澜主持大局的良相多么可贵。12.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文】难道王公权贵们天生就是富贵之命吗?此句是陈胜吴广的起义口号,极具煽动性。1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小小的家燕与麻雀,怎么能理解纵横天际的大鹏的志向呢?比喻雄图大志之人不必理会眼界短浅之人的眼光。14.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译文】世间不管如何混乱,我也要保持自己的清明,即使所有人都如同喝醉一般颠倒黑白,我也要保持清醒。15.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译文】德行高尚之人一定不会落入俗套,能成大事之人,不会见谁都说自己的打算。16.置之死地而后生。【译文】断绝一切退路,将自己置之于无路之境,才能迸发出最强的求生欲望。17.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译文】最为令人不齿之事莫过于卑贱的行径。最悲哀的事莫过于穷困潦倒。意思是说,人不可因任何事失掉气节,也不能因为贫苦而变得低三下四。18.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译文】防范民众的批评话语,比之防水患更加重要。意思是说,治民要施以仁德,不可令民众生出怨恨之心,导致群情激愤无法收拾。19.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译文】为国家举荐栋梁之才,不因其是仇人而回避不举荐,也不要因是自己的亲人儿子,为避嫌而让国家错失栋梁。阅读三从传统礼仪文化谈《鸿门宴》中的座次《鸿门宴》中有一处项羽设宴款待刘邦时的人物座次描写“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古人惜墨如金,为何在此不惜笔墨描写人物的座次呢?这就牵涉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座次礼仪。中国历史悠久,5000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并且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完整的礼仪规范。早在先秦的“三礼”即《周礼》《礼记》《仪礼》中就已经记载了较为完备的礼仪规范,“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可见先秦时礼仪形式之繁多之完备。“礼”在表现形式上可分为稽首、顿首、揖让、虚左等,在功用上可分为古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种。这些“礼”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思想。《礼记·曲礼》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在古人看来“礼”是天地法则在人类社会的体现,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和谐的重要力量。不仅如此,古人还把“礼”作为个人的文化学识和心性修养的基础,是个人融入社会实现自身理想价值的必要条件。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所以古人要求人们很早就要“懂礼、习礼、守礼、重礼”,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场合不同,会面的对象不同,行的礼节,坐的座次也不相同。与现在的建筑结构不同,古代建筑特别是宫室建筑一般为坐北朝南,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其内部空间前部分是堂,通常是行吉凶大礼的地方,不住人;堂的后面是室,住人;室的东西两侧是房,分东房和西房。如《礼记·问丧》中有“入门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的句子,可见其堂在前,室在后的位置。所以人们称皇帝为面南背北,称臣子为北向而侍之。《汉书·董仲舒传》“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这里的“南面而治天下”说的就是皇帝面向南方治理天下,他所坐的位置是最尊的。相对于皇帝的位置,面向他的臣子离他的位置越近官位就越尊。作为上层建筑,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等级森严。官职级别高的居上位,官职级别低的居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为卑,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之所以对蔺相如不满就源于蔺相如比他的官位高。左为卑,则体现在古人称贬职为“左迁”。但也不尽然,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也有尚左的,如《逸周书·武顺》:“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左传·桓公八年》:“楚人上左。”《史记·信陵君列传》:“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这里说的就是以左为尊。同样的作为古代主要交际渠道的宴会,古人也对座次十分讲究。主客座次有别,尊卑位次有序,什么人坐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的规定,且有专人负责打理。大家较为熟悉的“礼部”其中的一项职能就是“演礼”,即教人学习礼仪。现在,我们再看“鸿门宴”上的座位次序。举行宴会的具体位置当是在室内或者在项羽的军营大帐。两汉以前古人进食用的案是东西向,而不同于后来的南北向。“席南向北向,以西方为上”。项羽、项伯朝东而坐,最尊;范增朝南而坐,仅次于项氏叔侄的位置;刘邦北向坐,又卑于范增;张良面朝西的位置,是在场人中地位最卑的了,不能叫坐而叫侍。项羽作为楚国世家子弟从小就要接受传统礼仪教育,虽然后来跟随叔叔逃亡,但不可能不知道座次的尊卑,同时久在官场的刘邦、范增、张良等也是心知肚明,可他们偏偏就这样没有异议地坐下了。按理说刘邦年龄长于项羽,并在楚怀王前结为兄弟,刘邦为兄,项羽为弟;且二人同为楚怀王派出的两支灭秦军队的长官,地位相当,不管怎么说刘邦也应该与项羽平起平坐,最不济也应该位在范增之上,可刘邦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可见刘邦对当时的形势和项羽本人十分了解。从项羽的角度说,其一自己出身楚国贵族,身份高贵,而刘邦出身泗水亭长,身份低微。其二自己力能扛鼎,有万夫不当之勇,而刘邦武艺平平,冲锋陷阵不值一提。其三自己挟巨鹿巨胜之威,兵强马壮,猛将如云,而刘邦手下老兵弱卒,既无精兵更无强将,这一切都不可能让项羽对刘邦另眼相看。同时这恐怕也是项羽对刘邦的一种试探,刘邦若有异议,那么就会是另一种结局。刘邦坐在卑位正和了项羽的心理。而从刘邦的角度说,其一来鸿门前张良已经给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如若用强,自己没有丝毫胜算;其二坐在项羽、项伯、范增之下,既是向项羽表明承认项羽的领导地位,自己没有二心,也是在向项羽示弱,暂时委曲求全,使项羽放松警惕。由此看来,项羽、刘邦等人并不是真的不知礼仪,而是各怀心思、各有算计。这场表面看来风平浪静、觥筹交错的宴会,实则暗藏玄机,充满着刀光剑影,“鸿门宴”的真意也应该来源于此。当前传统文化已是高中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在高考考纲中,而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良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当然,了解传统文化也能够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更进一步地接近文学的本源,窥探历史的真相。阅读四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咏项羽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949年4月鉴赏杜诗认为真正的男儿应当能屈能伸,卷土重来或许可以东山再起,在雄浑的历史画卷中抒写属于自己的一页。王诗在客观分析项羽兵败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大胆的设想,即便江东才俊如今还在,他们是不愿与项羽从头再来的。认为项羽军民离心,败势难回。李诗洋溢着对项羽的赞美与敬仰,褒赞其为“人杰”“鬼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毛诗通过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彻底革命精神。颈联运用项羽这一典故,勉励全党全军要抓住战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能学习楚霸王项羽沽名钓誉的做法。第3课鸿门宴语言建构与运用一、(一)1.答案:①军:驻军。②王:称王。③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④飨:用酒食款待宾客,这里是犒劳的意思。⑤为:介词,替,给。后省宾语“我”(项羽自称)。⑥山东:指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⑦幸:指君主宠爱女子。⑧望其气:观察他的云气(以预测吉凶穷达)。望气是古代方士的一种占候之术,据说“真龙天子”所在的地方,天空中有一种异样的祥云,方士能够看出来。⑨失:指失去时机。2.答案:(1)译文: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状语“于项羽”置于动词“言”之后。(2)译文: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省略介词“于”的状语“关中”置于动词“王”之后。(3)译文:我让人观察他的云气,都是龙虎的形状。句式特点:判断句,“为”表判断。(4)译文:这是天子的云气。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机会!句式特点:判断句,“也”表判断。3.答案: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却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此时占有绝对优势,再加上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而他又是楚王后裔。因此,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居然要“王关中”,这是项羽万不能容忍的。一个“怒”字,也显示出项羽火爆的性格,也让我们能感觉到他日后的失败其实是他性格上的悲剧。使我们对他既有赞叹,又有惋惜。(二)1.答案:①季父:称谓。称叔父。多指父亲兄弟中年纪最小者。②素:一向,平常。善:亲善,跟……要好。③之:往。④奈何:如何,怎样。⑤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⑥距:同“拒”,据守。⑦当:对等,比得上。⑧游:交游,交往。⑨活之:救了他。活,使……活命。⑩幸:幸亏,幸而。⑪孰与:与谁。比对方怎么样,表示疑问语气。用于比照。⑫得:助动词。需要。⑬兄:像对待兄长一样。⑭要:同“邀”,邀请。⑮为寿:祝(项伯)健康。⑯秋毫: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⑰籍:登记,造册。⑱非常:指意外的变故。⑲倍:同“背”。⑳蚤:同“早”。eq\o(○,\s\up1(21))因:趁着。eq\o(○,\s\up1(22))善遇:好好对待(他)。2.答案:(1)译文: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句式特点:判断句,“者……也”表判断。(2)译文:(项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状语“以事”置于动词“告”之后。(3)译文:(项伯)比我大。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状语“于臣”置于形容词“长”之后。(4)译文: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是不合乎道义的。句式特点:判断句,“也”表判断。3.答案:(示例)“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帮忙游说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这也与刘邦的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三)1.答案:①旦日:第二天。②戮力:合力。③意:料想。④郤:同“隙”,隔阂,嫌怨。⑤侍:这里是陪坐的意思。⑥数(shuò):多次。目:递眼色。⑦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⑧因:趁机。⑨若属:你们这些人。⑩且:将要。⑪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无从。⑫翼蔽:遮护,像鸟一样用翅膀遮蔽、掩护。2.答案:(1)译文: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省略“于”的状语“河北”“河南”分别置于动词“战”之后。(2)译文:能够在这里又见到将军。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状语“于此”置于动宾结构“见将军”之后。(3)译文:这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句式特点:判断句,语意判断句。(4)译文:我怎么会这样呢?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句,介宾结构“何以”中宾语“何”提到介词“以”之前。(5)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句式特点:被动句,“为所”表被动。3.答案:(示例)我认为这不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精心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明示,因为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再加上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四)1.答案:①迫:急,急促,危急。②拥:持,拿着。③仆:倒下。④披:分开。⑤瞋:睁大眼睛瞪人。⑥啖:吃。⑦辞:拒绝,推辞。⑧刑:处罚,惩治。⑨王:做王,称王。⑩细说:小人的谗言。⑪续:后继者。⑫有以:有用来……的(办法)。⑬须臾:片刻,一会儿。⑭如:往,到。⑮因:趁机。2.答案:(1)译文:你是谁?句式特点:宾语前置句、判断句;疑问句中,代词“何”作动词“为”的宾语提前;“为”表判断。(2)译文: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句式特点:判断句,“者也”表判断。(3)译文:樊哙将他的盾牌扣在地上。句式特点: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地”置于动宾结构“覆其盾”之后。(4)译文: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句式特点:判断句,“者……也”表判断。(5)译文:这是已亡的秦朝的后继者罢了。句式特点:判断句,语意判断句。3.答案:(示例)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形神兼备。从语言描写来看:“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从行动描写来看:“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十分英武。从外貌描写来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十分传神。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计谋的成功。(五)1.答案: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