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节课的设计着力让学生通过参加有效的实际操作、视察比较来概括出“找次品”的最佳方案。把学生的学习定位在自主建构学问的基础上,建立了“猜想——验证——反思——运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培育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实力和创建性解决问题的实力。
一、创设情景通过身边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数学问题生活化,一上课就吸引住学生的留意力,调动他们的探究爱好,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以前的视频画面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们爱好不大。集体备课时大家建议这一环节,还是应当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可以更加激起孩子们学习的爱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
二、难点转化降低教学起点,根据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钙片中找到次品,而我却让孩子们先从3个药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孩子很简单的从3个中找到次品。那么在后面的5个、9个中找次品就简单多了。不会产生挫败感,增加胜利的体验,使本课更简单进行。
三、层层推动本课我让孩子们从3个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洁,然后加深到从5个、9个中找次品,并且在9个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孩子们找寻优化策略,接下来让学生再用12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整个教学过程注意让学生经验了探究学问的过程,使他们知道这些学问是如何被发觉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在此过程中学问层层推动,步步加深,让孩子的.推理实力渐渐地达到肯定的高度,思维也不至于感到困难。
四、学问拓展当学生通过例2发觉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后,以此为基础让学生进行揣测:这种方法在待测物品的数字更大的时候是否也成立呢?引发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思索活动,逐步脱离详细的实物操作,采纳文字分析方式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特别到一般、从详细到抽象的过渡。这部分在集体备课后我进行了调整,将以前不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教学挪到了下一课时。本节重点砸实,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怎样找出次品。总结出规律后,进行了相应的练习。增加了课后“你知道吗”中一部分内容。学生充分练习后已经能很娴熟的运用最优方法解决问题、发觉规律。通过今日教学实际来看,效果更好一些。
五、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运用了探讨性学习的教学方法,不把现成的答案或结论告知给学生,而是试图创设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冲突,激起学生探求学问阅历和事理的欲望,继而调用已有的学问阅历和生活积累,提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和策略,并通过视察、试验、操作、探讨、思索等多种活动进行探讨检验。在探讨性数学学习中,学问不再是被学生消极接受的,而是学生自身主动地、主动地去探求获得的。学生在教化教学中是发觉者、探讨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足之处:
1、由于时间关系,在探讨从9个和12个中找次品时,学生小组沟通的时间不够充分,汇报时有些方法,没有反馈。
2、板书设计本课板书很难设计,很抽象,不简单使孩子们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板书时,在第一次试讲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用下划线来代表天平,上面的两个数字代表托盘两边的物品数量,这样就更形象一些,让孩子们也更简单理解一些。但改过之后,分析天平两边出现的两种状况,不如以前清晰、易懂。原委哪种方法更利于学生理解,希望大家一起来探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2
“这部分学问是在学生已驾驭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移动小数点位数引起小数大小改变的基础上教学的。虽然最初担忧学生不理解积的小数位数就是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但是,由于自己在教学小数乘整数时特别留意让学生通过计算整理计算法则,发觉留意点(能化简的要化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用估算的方法检查验算。所以在本部分的教学中自己才轻轻松松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这两个例题的顺当教学,提示自己在教学中要留意以下几点:
1、对于每单元的学问教学,肯定要踏踏实实的讲解到位,留意学生实力的培育,要注意双基的训练,每个学问点都要让学生过。不要炒夹生饭,这样才能让自己后期的教学顺当进行。
2、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接受实力各不相同,基础也不同,要尽量抓住课堂上的四非常钟,多关注后进生对学问的驾驭状况。多给他们说话、板演的机会。
3、课前留意钻研教材,留意要教学的内容与前期教学内容及后期教学内容的联系,对学生学习状况要清晰地了解,对学生可能出现疑问的地方进行预设,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见机行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3
优点: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老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另外,新《课程标准》同时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依据以上相识以及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把整堂课设计成“摸球嬉戏”活动课,设计了体验操作、揣测验证和综合应用三个活动来学习“可能性”。学生驾驭的`很好。
不足: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事物的不确定性和事务发生的可能性,相识事物出现的随机性。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大小的问题。
改进措施: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有些事可能,有些事不行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4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五年级上册的内容。教材设计的思路是:先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再通过对数据的视察,提出大胆的猜想。通过操作验证的方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再利用所学的公式解决问题。我认为让学生简洁记忆公式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理解公式,因此,必需让每个学生亲历学问的'形成过程。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亲自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并带着自己的操作经验进行小组内的探讨和沟通。课堂是充溢未知的,在课后我仔细总结了这节课。
(1)数方格中的得与失。
教材中所设计的数方格的过程是紧跟上图中的花坛来的。把两个花坛按比例缩小后画在了方格纸上,让学生把方格纸上的1格看作1平方米来数。这与学生以前的数法有了微小的差别。再加平行四边形中有不满1格的状况,怎样才能把面积精确的数出来是学生须要仔细思索的问题。当时我让邱泽昊同学到前面数的方格,结果在数的时候也不是很顺当。假如这个时候我引导学生把左侧沿着方格线剪开移到另一侧,把全部的方格变完整再去数。并且告知学生这种割下来补到图形另一侧的方法叫割补法。这样教学就可以为学生以后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做好方法上的打算了,所以说这个地方我处理的不是很好。
(2)数学课堂上肯定要让学生经验学问形成的过程。
在课之前,我让每个学生都打算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学具,而且要求小组每个成员剪的平行四边形要不一样。课堂的操作是:先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把平行四边形的数据记录在自己的本子上,通过剪拼,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量出它的长和宽,计算出它的面积。再思索转化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通过思索,汇报,发觉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思索,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不但使他们知道学问的形成过程,而且也提高了动手,动脑的实力。这对于以后学习图形的学问供应了一种方法和方向。在课堂上,我还觉得练习的密度及处理的方式不够奇妙,在今后的练习中还要留意练习的设计和处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5
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数点上了。同一个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解决,22.4÷7,22.4千米,是一周跑的总路程,问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孩子们想到了三个方法,第一个就让我惊异,他把22.4先乘10,除以7之后,得数再除以10,从而得到正确答案。他很好的应用了除法的计算规律,这是在四年级时学过的。其次个学生把22.4千米转化为22400米,除以7之后得3200米,再转化为3.2千米。这个学生利用了转化的思想,转化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思索方法,也经常被运用。第三个学生很干脆:“用竖式计算就可以。”呵呵,这可正是我们所须要的。于是,她一边说,我一边在黑板上写,当商了3之后,她说要先点上小数点,我问为什么。其他学生也看着她,是一样的问题。她说:“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明显,这名学生是预习过的,对教材中的这句话特别熟识。我怕有学生对“商”和“被除数”不明白,特意在这儿多问了几句,说明哪一个是“被除数”,哪一个是“商”。剩下的事情就简洁了,做了几个练习,有六名学生板演,都做得不错。
例2是一种新的状况,列出算式为5.6÷7,有好几个学生张口就说出了答案。但列竖式的时候,遇到了问题:依据上面的例题知道,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可是商的小数点前面没有数啊?这也难不倒孩子们,立即就说出:“添0”。我订正:“是商0,当整数部分不够除的时候,商0,点小数点。”
在整数除法中,当有余数的时候,就不再计算了;现在学了小数,就可以添0接着算下去。例3就是这样一种状况,算式为1.8÷12,竖式中商了0.1之后,余数是6,教材中问:“接下来怎么除?自己试试。”有学生是预习过的,知道可以添0后接着计算。可也有学生有疑问:“为什么要添0呢?”我让孩子们探讨这个问题,是啊,为什么可以添0接着算?或许是熟视无睹了吧,我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探讨一段时间后,几个学生发言,但都不合适。于是,我引导他们往数的意义上去考虑,商1的时候,是把1.8看作18个非常之一;余数为6,添0(0也可以看作是落下来的)后,即为60个百分之一,这样就可以接着计算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6
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尝试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让学生畅所欲言,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同等的沟通中作倾听与发觉,在激烈的争辩中做引导和评价。
一、好的开头是胜利的一半
数学课堂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必需具有主动的学习状态。在上《循环小数》这节课时,以一个小挚友们都很熟识的简短诙谐的故事导入新课,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留意力,也特别自然地进入了新课教学。同时,我提出了问题:生活中还有象这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无穷无尽的现象吗?你能举例吗?通过学生举生活中有关循环现象的例子,不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也让学生感知什么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谁在循环”?这样,有效地分解了教学难点。
二、大胆尝试、自主性的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程序上主见“先教后学”,这种教学方法简单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不利于学生自觉能动性的发展,于是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我把学习内容设计为前置性探讨:
A.通过解决例8和例9,竖式计算,你发觉了什么?它们的商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B.什么是循环小数?你还知道了循环小数的哪些学问?
C.这样的商应当如何表示?
这样不仅让学生通过课前探讨,初步了解所要学的学问的基础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课堂上在小组里面沟通、探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对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述和反省,也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倾听别人的看法并做出适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同等参加的机会,真正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这样,既能发挥学生的独立实力和创建实力,体会到胜利之喜悦,又达到了素养教化的'要求,真正做到了优化教学过程。在学生探究后汇报、展示不同思维方式后,又以此为动身点,顺势研讨,怎样来推断循环小数,为什么要加省略号?能不能省略不写?对于循环小数的写法,则让学生比较两种写法有什么区分?哪种写法更简便?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获得科学的相识方法。经验主动建构过程,得到正确结论,使相识不断深化。
三、练习的突破
练习时,我采纳各个击破,在循环小数一课的练习时,我出了一组推断题,其中有一题:32.7272是循环小数。让学生推断对错,并说明为什么?在此基础上,一改题目:要使32.7272成为循环小数,应怎么改?在教写法时,则让学生把探讨题中3道有代表性的循环小数用循环节表示,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资料,又使学生牢牢记住,只有那些小数部分有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才是循环小数。练习设计中,我多次采纳设疑的方法。如问32.7272是循环小数吗?这样设疑,一是能针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思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的相识,二是留意了结合数学内容训练学生运用概念进行推断、推理,而不是满意于学生简洁地回答“是”或“不是”,这样就能培育学生对简洁的问题进行推断、推理和“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回答问题或叙述理由的实力。
四、对小组合作展示的思索
小组合作展示让多个孩子成为一个小集体,在这个小集体中人人都有事做,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个人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7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例题出示了买风筝的情境,3.5*3,对于例题,学生学的不难,算理也能理解。接着的做一做1,是笔算,整数都是一位数。做一做2的第3题,整数是两位数,2.3*12,教材上呈现的是竖式的形式。学生基本上会做,但是课堂上我忽视了对位的问题,没有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疑问吗?”因为此时学生与小数加减法的对位混淆了起来。当做练习的12.5*42让学生独立去列竖式时,有10个光景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去对位。其实做一做是对例题的一个提升、一个补充,在教学中我们不能轻易让它就这样过去,有时它也存在着新的学问点,所以要谨慎对之。
“小数乘小数”
1、小数乘小数这一课时是教材的例题3、例题4,我觉得两个例题应合并为一课时比较合适,因为例题3小数乘小数让学生讲算理,明白怎样去算?接着做一做练习3题,例题4是选取做一做的1和3作为例题,让学生进行总结小数乘法是怎样算的?这样的支配是在学生解决了例题3,再通过3题的`练习,归纳方法,因而不能割裂成两课时。另外,我觉得例题3及两个做一做的6道题目,都有它的局限性,每题所呈现的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都是一样的,因此,当学生在练习中做到如:4.25*2.3就不知道如何去对位了,因此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修改,把做一做一的0.56*0.04改成0.56*0.4,做一做二的0.29*0.07改成0.29*0.7。
2、对于练习中的第5题,单价1.60*7.5,让学生独立去做,有的学生略了小数末尾的0去乘,有的学生没有,我们可以让这两位学生板书,说说为什么一个要在积中点出三位小数,一个只要点出二位小数。你喜爱哪种算法,为什么?练习第8题,150*25.9,指名学生板书,有的末尾的0先不乘,有的乘,让他们说说你喜爱哪一种,为什么?小结出其实与整数的乘法一样,可以进行简便,把150看做15个十。再与第5题的1.60*7.5比较,说说为什么一个可以省略末尾的0,一个为什么不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8
本节课中,我觉得比较胜利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渗透“转化”的思想
在课的起先,学生把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借助长方形的面积算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初步感到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有肯定的联系。课中,通过两次的实践操作,学生更加明白了其实三角形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在课的结尾,我再适时进行了总结:当我们遇到一个新问题时就可以动脑筋把它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就学问。这样,“转化”思想贯穿于课的始终。
二、注意学生间的合作与沟通
在这节课中,我注意学生间的合作与沟通: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三角形进行拼摆,再让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小组的同学对黑板上的图形做刚好的补充;在小组合作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我也尽量让学生对其他各组的推导过程进行补充或提出异议,让学生在沟通中学到了学问,在沟通中看到了可以用很多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三、重视数学的应用性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课的起先,我让学生把一块长方形花坛平均分成两半,你认为应当怎样分开呢?假如平均分成了两个直角三角形,那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呢?课中,我又让学生求红领巾的面积、算出标记牌的大小。这些都让学生相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性。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推导三角形面积的方式太过单一,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时,我只让学生进行了拼摆,其实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他完全有可能想出如割补、折叠的方法。我考虑到课堂时间的有限,自己驾驭课堂的实力也不强,就没有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9
始终以来,复习课都以理练结合的课堂模式为主,复习时须要既全面又突出重点,由于时间过长,简单使学生厌烦。创新教学模式,不断使学生有簇新的感觉,更能吸引学生,提高复习效率。复习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目标定位。学生在新知、单元复习后进入了总复习阶段。这节课我主要是对这一单元进一步理解、记忆、总结,融会贯穿,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学问梳理。梳理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构建学问网络,复习不是把前面学问进行联系的过程,也不是学问的再现,而是获得整理学问建构学问网络的过程。课前我通过了解发觉,学生对公式的应用比较娴熟,但对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些遗忘。所以在设计中,我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回忆五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他们的推导过程,唤醒学生的'记忆,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图供应了必要的打算。为了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问内容,在整体中了解各部分学问的生成和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重组学问结构,我通过学问网络结构图,不但把学问系统化的归纳整理,还将转化思想对今后探究新图形面积时的作用进行渗透。
三.、应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学问解决问题,是复习课的目的之一。。通过应用帮助学生形成对学问的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磷火运用学问解决问题的实力,我的复习课应用是分层进行,第一层次是简洁运用,夯实基础。其次层次是综合运用,解决问题。让学生再练习中进一步形成学问网络。在这里,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好,我设计了开拓农场菜地这一热门话题,将本单元主要题型融入其中,一题多变,整节课供应了一个接一个的情景,让学生时时有新颖 ,时时有爱好。
四.、拓展。复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已有的基础上,应当在基本学问技能方面得到拓展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同时有新的收获,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学问进行查缺补漏。
但在教学中,我对时间的把握不够精确,导致拖堂,也提示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考虑周全。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0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其次单元《位置》的第一课时内容,老师在这节课中关键把握了两点:一是抓住了数对的数学本质,把看似简洁的内容上出深度和厚度,二是关注了学生的真实起点,很好地帮助学生从对生活位置的相识,提升到对数学位置相识。
一、抓住数对的数学本质,按部就班。
确定位置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遵循从区域范围到精确表示的一个过程,一年级上册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五年级上册运用数对,精确描述物体在点上的位置,为后面进一步学习“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在本课例1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四个层次的设计,让学生逐步感悟、驾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层次,创设情境,让学生随意表示位置方法,感受到二维空间上确定位置存在的必要性。其次层次,依托原型,明确列行的含义,以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第三层次,逐步抽象,过渡到用数对的方法确定点子图上交叉点的位置;第四层次,应用方格图,在不断抽象、方法不断简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坐标思想的本质。
二、关注思想的逐层渗透,层层深化。
数对的发觉和运用,对数学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它的价值在于发觉一个几何的对象,可以用数来描写,而数所满意的关系就是方程。因此在小学阶段,用数对确定位置首当其冲便是坐标思想的渗透。小学阶段,学生所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只是直角坐标系的雏形,须要让学生对“唯一确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一个有序数对与平面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有基本感悟,因此在例2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四个层次予以不断深化,渗透坐标系中原点和方向的意识。
第一层次,在教学中多处渗透先列后行的.意识,如从左往右,从前往后出示箭头,这其实就是指名了关键要素之一“方向”。其次层次,老师明确地点出了关键要素之二“原点”(0,0)的重要性,因为对于确定位置而言,原点即参照点恰恰是第一位的。小学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但从有利于后续学习的角度分析,老师不得不提。第三层次,让学生对同一张方格图绽开探讨,利用写出不同的数对绽开比较、辨析,深度感知“随意两个有序的数都可以表示平面上的随意一点”,这些都是坐标思想的集中体现。第四层次,从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回来生活实际,老师还让学生了解了一维的围棋、二维的国际象棋以及三维的地球经纬线。所以本节课老师对于模型思想的构建绝不是固化的,而是一个具有生长性的生态过程。
三、把握学生的需求走向,自然生长。
首先,老师以从教室中的座位图中找小军的位置为学习起点,借助视察角度不同、表示方法不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要有统一的视察标准和表示方法的学习须要,感受到二维空间上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其次,介入“列与行”的概念教学,不作任何无意义的探究,干脆把把数学的规定教给学生,简短而又明快,自然高效;第三,通过开展“限时记录位置”的嬉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充分呈现特性化的表示方法,沟通创建意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创建”数对,而是用自己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索过程,老师在互动沟通中适当引导,逐步让学生感受到统一规范描述数对产生的必要性。最终,通过同一行、同一列数对特点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形成同一行中,行不变列变;同一列中,列不变行变的基本相识,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构建整体的思维模式。整个过程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状况作了充分而客观的预设,环节流畅,过程清楚,真实而有效。
四、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步步为营。
本节课中老师对于教学资源的运用始终做到高效整合,使得整节课一挥而就、主题显明。从起先教学所运用的座位情境起先,到中间部分的依据点写数对,再到方格纸上找数对,视察同一行、同一列数对的特点,老师都是建立在同一张方格图中的,使得学生感受到今日所学习的学问万变不离其宗,将这些学问都清晰地建立在了平面坐标系上。最终的图形变形组合练习部分,从梯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再到平移梯形,每层练习环环相扣,一脉相承,在逐步升级的练习过程中,学生的探讨思维也在逐步升级,使得整个探究过程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的欢乐的学习过程。
古人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粒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协调则身体健康。本节课,老师牢牢抓住数与点的一一对应性,正是明确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灵魂”所在。从让学生娴熟驾驭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个结果而言,若离开了深刻理解的前提,学生岂不仅是机械仿照而已。所以,有了数学思想之魂,才可能真正拥有数学事实之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1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学问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相识上的一次飞跃。对我们五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肯定难度。我仔细思索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的目标要求,留意到在原有学问技能的驾驭应用要求上,怎样“注意、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验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非常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试图让学生充分经验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的教学环节。
课的一起先,我们就来玩一个扑克牌的嬉戏————算24。看看谁快,可是扑克牌里根本没有13,13怎么来的?K”就是表示13,所以字母也可以表示数,出示课题。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能主动主动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然后字母不仅可以表示数,还可以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以及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这样让教学整体上具有系统性,每个环节之间的连接也比较紧密,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的构建学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2
每次上过课后,总有或多或少的感慨与反思。针对自己《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谈一谈自己教后的体会。
《用字母表示数》是学习代数学问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们由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在相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五年级孩子来说,本课内容较为抽象与枯燥,教学有肯定难度。我仔细思索了课程标准中关于字母表示数部分的目标要求,留意到在原有学问技能的驾驭应用要求上,怎样“注意、强调让学生充分体验和经验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非常重要。所以我设计了试图让学生充分经验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的教学环节。
字母简写的`过程,学问点较多。许多地方并没有开展探究的价值。在教学时我采纳“自学”+“讲授”方式,因为有些数学概念,是约定俗成的,是前人所规定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就犹如我们可以用手机来打电话,就不必去深究手机的工作原理。部分知道点以老师讲授还是必要的,让学生通过有意义的接受来巩固认知,节约了教学的时间资源,优化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给学生供应了多次独立思索,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有独立思索的时间,有合作探讨的沟通。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学问、阅历基础上,对学生来说,在新课的开展中,运用他们所熟识的身边的人或事,如,老师的年龄、自己的年龄,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用字母表示,学生因感爱好而易于了解接受。同时,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想法,相互的探讨,发展了思维,增加创新意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13
教材分析
循环小数是个新学问。这部分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通过例8,先让学生做除法。通过实际计算,发觉这些除法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然后,教材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视察它们的商有什么特点,并想一想这是为什么。依据学生计算出的除法竖式,引导学生发觉商和余数的关系。由于余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而且这样的重复是循环不断的。从而,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接着,教材通过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状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相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相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最终,介绍循环节、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等概念,这些都是选学内容。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说明当两个数相除不能除尽时,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商,小数的循环部分可以只写出第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数字上面各记一个圆点。
学情分析
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上课时还能够用心听讲,主动主动发言,擅长提问。学生在生活中已感受过循环、重复的现象,也经验过将事物进行分类、整理的活动,具备了初步的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实力,为今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相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相识到除了有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原材料供应与成品回购合同
- 2024年度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科技公司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专利实施许可协议
- 2024年度教育培训合同:在线课程研发与教学
- 2024年度建筑施工脚手架供应合同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及表演合同
- 2024年度泥工施工人员合同
- 2024年度农产品采购合同:商家为超市提供农产品的采购协议
- 济南市光伏发电合同范例
- 渣土车司机招聘合同范例
- 2024年度危险品货物运输跟踪监控合同
- 英语课博会课件-主题bully(校园欺凌)(共14张课件)
- 制鞋用皮革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园区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试题
- 颅骨缺损护理
- 2023年齐齐哈尔富裕县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笔试真题
- 《勇敢的心》电影赏析
- 高一学生考试备战-考试辅导老师
-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重金属)验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 2024年浙江嘉兴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选聘研训员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陶瓷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GB/T 10433-2024紧固件电弧螺柱焊用螺柱和瓷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