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幸福乡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宣城市幸福乡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宣城市幸福乡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宣城市幸福乡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宣城市幸福乡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宣城市幸福乡中学高三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A.氯化钠溶液

B.金属铜

C.熔融硝酸钾

D.酒精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氯化钠溶液属于混合物,不是电解质,A错误;B、金属铜是单质,不是电解质,B错误;C、熔融硝酸钾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C正确;D、酒精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D错误。2.短周期元素中,若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8,则它们()

A.一定是同族元素

B.周期数一定相差1

C.只能形成1:1型化合物

D.只能形成1:2型化合物参考答案:答案:B3.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予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是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氢化物溶于水生成弱酸B.Y与X可生成Y3X2型化合物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D.Z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两种酸性氧化物参考答案:B【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的内层电子数为2,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所以X为N,Y为Mg,Z为S,结合元素对应的单质、化合物的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X的内层电子数为2,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3﹣6﹣2=5,所以X为N,Y为Mg,Z为S,A.N的氢化物为氨气,溶于水显碱性,故A错误;B.Mg与N可生成Mg3N2型化合物,故B正确;C.Z的氢化物为硫化氢,硫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价,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其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易被氧化,故C错误;D.Z为S,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硫一种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元素的位置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内层电子数的关系来推断元素,利用X为第二周期元素为突破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生应熟悉元素化合物知识来解答此类习题.4.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含有SO42-的溶液中Fe3+、Ba2+、Ⅰ—、Cl—B.水电离的H+浓度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2―3、NH+4、C.pH=0的溶液中,Fe3+、Mg2+、SO42—、Cl—D.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中:NO3—、Cl—、NH4+、Mg2+参考答案:C略5.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人0.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大小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丁<甲<乙<丙

C.甲=丁<乙=丙

D.丁<甲<乙=丙参考答案:D略6.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B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D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参考答案:D略7.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②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③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⑥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⑦依据有无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⑧根据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只有①③

D.全部正确参考答案:A略8.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含碳原子数为0.1NA

②标准状况下,aL的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为a/22.4NA

③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④7g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⑤常温下,7.1g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⑥标况下22.4LNO和11.2LO2混合后所得气体分子数为NA

⑦2L1mol/L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2NA

A.①④⑦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⑤参考答案:B略9.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中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由a极流向b极B.溶液中的OH—向b极移动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NH3—12e-=2N2+12H+D.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O2+12e-+6H2O=12OH-参考答案:D【分析】Pt电极(a)通入氨气生成氮气,说明氨气被氧化,为原电池负极,则Pt电极(b)为正极,氧气得电子被还原,结合电极方程式解答该题。【详解】A.Pt电极(a)通入氨气生成氮气,说明氨气被氧化,为原电池负极,则Pt电极(b)为正极,电流由b极流向a极,选项A错误;B.因为Pt电极(a)为负极,则溶液中的阴离子向a极移动,选项B错误;C.Pt电极(a)是氨气发生氧化反应变成氮气,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故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选项C错误;D.Pt电极(b)为正极,电极上氧气得电子产生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3O2+12e-+6H2O=12OH-,选项D正确。答案选D。

10.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18O2+2H2O=4Nal8OH+O2↑

B.2KMnO4+5H218O2+3H2SO4=K2SO4+2MnSO4+518O2↑+8H2O

C.NH4Cl+2H2ONH3·2H2O+HCl

D.K37ClO3+6HCl=K37Cl+3Cl2↑+3H2O参考答案:B略11.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收集C2H4、HCl、SO2等气体B.装置②可用于干燥、收集氯化氢,并吸收多余的氯化氢C.装置③可用于吸收NH3、SO2、HCl等气体,并防止倒吸D.装置④可用于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参考答案:C略12.a、b、c、d、e五种物质均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转化,其中a是单质,b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c、d都是氧化物,e是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且是一种强电解质,则a可能是A.C12

B.N2

C.S

D.C

参考答案:BC略13.近日,科学研究发现液态水或存在第二形态,当水被加热到40℃~60℃之间时,它的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等属性也会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H2OB.导热性等属于水的化学性质C.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D.液态水两种形态间转化需断裂O-H键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A.氢氧两种元素能组成H2O或H2O2,A错误;B.导热性等属于水的物理性质,B错误;C.0℃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C正确;D.液态水两种形态间转化属于物理变化,不需断裂O-H键,D错误,答案选C。14.aA、bB、cC、dD、e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有如下关系:c-b=b-a=1且b+c=d,常见化合物E2C2与水反应生成C的单质,且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与D形成的单质分别为甲、乙,非金属性:B>D,活泼性:乙>甲B、1molE2C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生成C的单质,共转移电子2molC、原子半径:D>E>A>B>C

D、C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B的氢化物的沸点参考答案:A略15.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蒸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的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

D.①③④⑦参考答案:D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制取Cl2、SO2气体,现采用Na2SO3与70%的浓硫酸为原料制取SO2,采用MnO2和浓盐酸(12mol/L)为原料制取Cl2。在此实验中,F仪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发生装置B应选择以下三种装置中的____________(选填序号)。(2)D装置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验证通入D装置中的气体是Cl2还是SO2过量,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①氯化铁溶液②氯化亚铁溶液③硫氰化钾溶液④苯酚溶液⑤品红溶液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Cl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再加入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若SO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试剂的试管内,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某科研小组以难溶性钾长石(K2O?Al2O3?6SiO2)为原料,提取Al2O3、K2CO3等物质,工艺流程如下:(1)煅烧过程中有如下反应发生:①钾长石中的硅元素在CaCO3作用下转化为CaSiO3,写出SiO2转化为CaSiO3的化学方程式:

.②钾长石中的钾元素和铝元素在Na2CO3作用下转化为可溶性的NaAlO2和KAlO2,写出Al2O3转化为NaAlO2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NaAlO2和KAlO2易发生如下水解反应:AlO2﹣+2H2OAl(OH)3+OH﹣.“浸取”时应保持溶液呈性(填“酸”或“碱”),“浸取”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3)“转化”时加入NaOH的主要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上述工艺中可以循环利用的主要物质是

和水.参考答案::(1)①CaCO3+SiO2CaSiO3+CO2↑;②Al2O3+Na2CO32NaAlO2+CO2↑;(2)碱;提高浸取速率;(3)HCO3﹣+OH﹣=CO32-+H2O;(4)Na2CO3;CO2.:(1)①碳酸钙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酸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CaSiO3+CO2↑,故答案为:CaCO3+SiO2CaSiO3+CO2↑;②氧化铝和碳酸钠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二氧化碳,Al2O3+Na2CO32NaAlO2+CO2↑,故答案为:Al2O3+Na2CO32NaAlO2+CO2↑;(2)偏铝酸根离子是强碱弱酸盐,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铝离子,在中性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只有在碱性条件下,不反应不水解,所以在须在碱性条件下,“浸取”时不断搅拌能提高浸取速率,故答案为:碱;提高浸取速率;(3)碳酸氢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碳酸氢根离子是弱酸的酸根离子不能拆成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CO3﹣+OH﹣=CO32﹣+H2O,故答案为:HCO3﹣+OH﹣=CO32﹣+H2O;(4)煅烧时需要碳酸钠,在流程图提取碳酸钾之前可得到碳酸钠,所以碳酸钠为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在浸出液中需通二氧化碳,而碳酸钙与二氧化硅、氧化铝和碳酸钠在高温下反应都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二氧化碳是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故答案为:Na2CO3;CO2.18.人体内的血红蛋白(Hb)和肌红蛋白(Mb)均可与O2结合,Hb也可以与CO结合。已知:反应①:Hb(aq)+O2(g)HbO2(aq)

?H1<0;反应②:Hb(aq)+CO(g)HbCO(aq)

?H2<0反应③:HbO2(aq)+CO(g)HbCO(aq)+O2(g)

?H3(1)?H3=_____(用?H1、?H2表示);反应③自发进行的趋势较大,则?H1_____?H2(填“>”、“<”或“=”)(2)CO中毒者应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的地方,结合反应③,从平衡移动的原理分析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3)肌红蛋白结合O2的化学方程式为Mb(aq)+O2(g)MbO2(aq)?H<0,研究发现,37℃时,v正=kAc(Mb)p(O2),v逆=kDc(MbO2)(kA和kD分别是正向和逆向反应的速率常数)。①对于CO中毒的病人,为解毒需要将v正提高到正常人的4倍,假设病人体内c(Mb)与常人相同,空气中p(O2)为20.0kPa,则解毒时提供病人呼吸的O2的压强是__________。②该反应平衡总数的表达式为K=,37℃时,反应达平衡时测得Mb与O2结合度[a(Mb),即Mb的转化率]的一组实验如下图所示,则37℃时该反应的K=_______,a(Mb)=________(用含p(O2)的式子表示)。③T℃时,kPa-1,则T______37(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H2-?H1

>

(2)增大O2的浓度,减小CO的浓度,使平衡逆移

(3)①80.0kPa

2kPa-1

②2kPa-1

③>

,K(T℃)<K(37℃),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会使平衡常数减小【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将②-①,整理可得③式;根据体系的自由能?G=?H-T?S<0,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判断;(2)O2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O2的浓度,可以使平衡逆向移动,也可以对CO进行稀释;(3)①根据速率要求,结合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分析;②根据平衡常数的含义,结合37℃时,O2的平衡分压为20.0kPa,用三段式计算;③结合正、逆反应速率的公式及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二者相等,再根据温度与反应热的关系判断。【详解】(1)由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途径无关,只与物质的始态和中态有关,根据盖斯定律,将②-①,整理可得③式,热化学方程式为:HbO2(aq)+CO(g)HbCO(aq)+O2(g)?H3=?H2-?H1;反应③自发进行的趋势较大,说明体系的自由能?G=?H-T?S<0,该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说明?H3<0,由于?H3=?H2-?H1;则?H1>?H2;(2)O2是生成物,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可以使血红蛋白与CO解离,就可以减轻人体的中毒症状;(3)①对于CO中毒的病人,为解毒需要将v正提高到正常人的4倍,假设病人体内c(Mb)与常人相同,空气中p(O2)为20.0kPa,由于v正=kAc(Mb)p(O2),则速率为正常人的四倍,则氧气产生的压强也为原来的四倍,因此解毒时提供病人呼吸的O2的压强是4×20.0kPa=80.0kPa;②假设开始时Mb浓度为1,根据三段式可逆反应

Mb(aq)+O2(g)MbO2(aq)c(开始)

1

0c(转化)

a

ac(平衡)

1-a

aK=,根据空气中p(O2)20.0kPa,此时a=80%,带入上式可得K==2.0(kPa)-1;假设开始时Mb的浓度为1,根据三段式可逆反应

Mb(aq)+O2(g)MbO2(aq)c(开始)

1

0

0c(转化)

a

p(O2)

ac(平衡)

1-a

p(O2)

aK=,整理可a=,由于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2,将K=2带入上式可得a=。③肌红蛋白结合O2的化学方程式为M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