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课题光的反射选用教材教材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53—56页出版社: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第一节,《光现象》这一章涉及的都是光学的基础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传统内容,而本节内容《光的反射》中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在现代社会光学知识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学习本章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教材中是以实验来探究光反射的规律,通过实验来总结归纳光的反射规律。本实验是学生碰到的第一个探究数量关系的实验,要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实验数据,从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锻炼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表格的能力。另外本节探究的结果比较容易获得,探究过程比较好把握,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水平和科学态度方面的表现,对探究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学情分析(一)知识层面本节课光的反射在知识结构上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了光的传播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知道光源的概念以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初步掌握了光的反射规律探究的基本知识,同时在生活中学生也知道一些有关光反射现象。(二)能力层面对于初二的学生,本节课是学生接触物理课不久,还处于物理学习的初级阶段,好奇心比较强,也比较好动和好问,但学习主动性和毅力不够,学生抽象思维不够完善,对知识理性认识不足,更多的偏于感性认识,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激发学生兴趣,大量展示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象认识,也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亲自动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教师也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光的直线传播。2、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3、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4、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5.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重点光的反射规律教学难点探究光反射规律的过程(通过实验探究,辅以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实验法、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教学器材自制实验教具、抽气盘、“鬼子兵”图片、激光笔、平面镜、白色硬纸片、量角器、处理过的盛水的杯子、果冻等多媒体:PPT。课时安排1课时一、引出新课(5分钟)出示生活中关于光的的景色,同时播放歌曲《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歌曲末尾图片出现黑色,提出问题:如果没有光,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场景?光很重要它来自哪里?二、新课教学1、出示正在燃烧的蜡烛,让学生总结光源的概念。并指出月亮不是光源。2、提出问题:我们看见光源是因为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是怎样传播到到我们的眼睛的呢?展示光的传播路径(在水、果冻、空气中)出示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问:光从光源发射出来,我们看到的光如何表示呢?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光线这一概念。光线(老师板书)沿着光的传播方向作一条有方向的直线。老师讲述: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只是人们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而画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表示光的一种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4、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老师板书)问: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哪些?哪位同学给大家列举几个?讲述墨子对小孔成像的研究。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多媒体演示小孔成像问: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是不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呢?多媒体演示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动画。问:我们已经探讨了光的传播,你知道光传播的是什么吗?(老师板书)光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5、光传播的速度问:打雷时,雷鸣和闪电在天空中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光传播的速度”部分然后跟大家交流一下。巡视指导(教师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老师板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6、自制实验教具:在黑板上贴上一个鬼子兵图片,然后让学生参加侧向射击鬼子兵的游戏,并指出这个过程光是怎样传播的?师:恭喜你,成功打中靶心,那你能不能分享一下你是是如何这么快的打中靶心的呢?师:对,我们学了光的传播,我们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利用这个性质只要我们对准靶心,就可以打中靶心了。同学们都很聪明,看来这个对你们来说太简单了,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老师在靶前挡一个纸板,你不能直接看到靶心,这时候你能不能利用老师手中的镜子来打中靶心呢?(老师提供一个镜子,让学生利用发射来进行打靶,如果学生不知道,老师亲自演示)师:刚才我们看到,利用一面镜子,将光打在镜子上,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这样激光就可以打到靶了,那同学们知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光的反射。板书:光的反射师: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光的反射的概念,(PPT展示),我们把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那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涉及到光的反射呢?板书:一、光的反射现象(教师利用PPT进行图片展示生活中光的反射)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光的反射现象,比如我们照镜子、水中的倒影、还有在阳光下或灯光下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由于物体反射了光到我们的眼睛里,可不是我们得眼睛会发光,还有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汽车的观后镜、潜望镜等等这都要涉及到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光的反射。那光的反射中光到底是如何传播的呢?老师给大家做个实验,我们来看看,光的反射中光到底是如何传播的。(教师进行演示实验)(进行自制演示实验:用熏香将盒子里充满烟,再在盒子里放一面镜子,将激光打在镜子上,观察光的传播,现象明显,如图2所示图2绿色激光照射师:在刚才老师演示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光照射到平面镜,发生了光的反射现象,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有两束光,一条是我们打在镜子上的光,另一条是经镜子反射的光,我们把它大概的画出来,(PPT展示)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不是这样子的?我们人为规定了他们的名字,在图中,我们用这条线表示打在镜子上的那束光,箭头表示的是它的传播方向,称为入射光线,用这条线表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称为反射光线,同样箭头是表示它传播方向。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教师:四人一组,(一个班40人左右),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游戏猜想一下,光的反射有哪些规律,并且利用桌子上提供的器材来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完成之后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结果。(每组提供激光笔、白纸板、量角器、平面镜、表格等)由于在教材中光的反射是学生学习物理以来第一个探究实验,教师要起到主导作用,既要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完整的探究活动,也要给予合适引导,让学生少走弯路。(1)、引导学生,学生合作用硬纸片承接光的反射平面,学生可以探究出光的反射平面与平面镜所在平面是垂直的关系。(2)、学生进行探究,将反射与入射光线在硬纸片上画出来,探究入射光与反射光有什么位置关系,可以得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所在平面夹角与反射光线与平面镜所在平面夹角相等(3)、引导学生将光沿着画出来的反射光线方向打到平面镜上,发现其反射光线与前面画出来的入射光线重合,得出光的反射中光路的可逆性。(4)、引导学生归纳探究出的光的反射规律,并讨论如何更简单的描述光的反射规律,顺势引入发线、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再次描述光的反射规律,即:结论一: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简称三线共面)结论二: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简称两线分居)结论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简称两角相等)同时,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探究流程如下图:8、镜面反射、漫反射出示两种光路图,提示学生总结两种反射的特点三、课堂练习(3分钟)1、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照到了钱包,下图已标示了反射与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为120度)四、课堂小结及课后作业(2分钟)师:本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探究了光的反射规律,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光的反射是光射到物体表面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它有几个基本概念(结合图形复习:一点二角三线),同时我们探究了反射规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两线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作业:=1\*GB3①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中1、2、3题=2\*GB3②写一篇探究光反射规律的感想,字数不限学生阅读课文出示概念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学生总结,教师出示结论生:在物理学中,用光线表示。生:射击三点一线、激光准直等。生:光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生:光在介质中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具有一定的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必须改变方向才能到达鬼子兵学生积极参加激光打靶游戏学生利用光的反射打中靶心学生:光的反射学生:照镜子,水面中的倒影,阳光下或日光灯下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学生分组,小组成员合作,进行实验探究阅读课本认识两种反射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以游戏来引入成功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很好的复习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知识,也引出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到有关光的反射的现象,应该可以回答出来)由于在空气中,很难看到激光的光束是如何传播的,利用烟的丁达尔现象,可以很好的看到光的传播,实验效果明显板书设计第二节光的反射一、光的直线传播二、光的反射现象三、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2\*GB3②具体内容两角相等二线分居三线共面=3\*GB3③光路的可逆性评价与反思《光的反射》教学反思《光的反射》这节课是在研究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研究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么样。我按照教材要求,对本课进行处理。从生活中的光→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原理→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后视镜、额镜)→教室中的运用→科学上的应用军事上的应用(潜望镜)→制作简易潜望镜→光的反射不利的一面→人眼对光线的调节。依照这一过程,一步一步展开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也牢固。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层层递进,让学生在不断的挑战中产生兴趣,最后学生能用两面镜子把书后面的圆柱体照亮,从而总结得出光的反射原理。学生也学会了一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样去探究了。在知道了光的反射原理后,让学生认识光的反射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我特意从医院和汽车行借来了额镜和反光镜。在实物的观察中,更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原理应用广泛。当然在教学中我也有不足之处,教学语言单调直板,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利于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在表面现象,没有深入发现本质。也没有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忽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总之,我觉得科学是求真求实的,平时教学中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发现问题,不能面对问题,在一堂堂的科学课上肯定还会出现更多的“怎么办”,我们的物理教师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样——“任重而道远”。学情分析(一)知识层面本节课光的反射在知识结构上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已经学习了前一节课的光的传播的有关知识,知道光源的概念以及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初步掌握了光的反射规律探究的基本知识,同时在生活中学生也知道一些有关光反射现象。(二)能力层面对于初二的学生,本节课是学生接触物理课不久,还处于物理学习的初级阶段,好奇心比较强,也比较好动和好问,但学习主动性和毅力不够,学生抽象思维不够完善,对知识理性认识不足,更多的偏于感性认识,同时学生的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激发学生兴趣,大量展示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象认识,也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亲自动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当然教师也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效果分析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轻松中学到了知识。本节课在实验器材的准备和改进也着实让我费了一番心思。实验中的激光灯的光束效果不明显,所以想到了用香火制造烟雾;烟雾需要收集并保存所以想到了抽气盘,并且就地取材把实验室中的光的反射演示仪放到抽气盘内;由于涉及到角度问题。一由于时间限制,我探究实验中探究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关系时设计了相应的表格,让学生轻松处理数据,避免了有的学生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轻易地得出了结论;二反馈练习虽然少但针对性强,这点在学生的课后作业中很容易就看出来了。三课堂的各个环节连贯。四没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层面和接受能力,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考虑不周全。五没有板书设计,在授课时很容易造成板书凌乱,没有条理。

光的反射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的第一节,《光现象》这一章涉及的都是光学的基础知识,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传统内容,而本节内容《光的反射》中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在现代社会光学知识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习学习本章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解释生活中和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教材中是以实验来探究光反射的规律,通过实验来总结归纳光的反射规律。本实验是学生碰到的第一个探究数量关系的实验,要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实验数据,从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锻炼学生设计实验数据表格的能力。另外本节探究的结果比较容易获得,探究过程比较好把握,所以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参与水平和科学态度方面的表现,对探究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背景和目标

本课教学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不同的是这节课是研究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

光的反射现象学生是熟悉的。学生们经常玩这样的游戏,用一块小镜子或者金属的文具盒在太阳下晃动,把反射光投射到天花板上或其他物体上。不少学生还会制作多种反光玩具,如潜望镜、万花筒,等等。本课教学活动就是在学生的这种基础上展开的。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照亮目标”;第二部分是“运用光的反射”。光的反射课堂练习课堂练习1.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______。2.反射定律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所示,法线是___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4.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是45°,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__。5.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6.在图中画出平面镜.7.(2006淄博)如图所示,CD为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位于A处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位于B处的乙同学。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A.∠1B.∠2C.∠3D.∠430°课后巩固30°1.(2006钦州)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成30°,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法线和标出入射角大小。2、一束光线以的入射角照射到镜面上,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_。3、当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__。4、反射光线与平面镜成角,则入射光线的入射角为_______________。5、有一条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角入射,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__________,再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减小了时,入射角变化了_____________。6、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是时发生_________的缘故。7、发生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时,镜面反射__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_________光的反射定律,(填“遵循”或“不遵循”)。电影屏幕上有许多小孔,这是使屏幕反生___________反射,使观众从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影像。8、如图,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镜面夹角为,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O之间的夹角为,则平面镜应绕过O的轴沿_________时针O(填顺或逆)转过_______。9.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与平面镜镜面的夹角为30°,要想使反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之间的夹角变为90°,则平面镜应绕O点在竖直面内沿__________时针(选填“顺”或“逆”)转过_____________。10、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80°,则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A、40°B、50°C、80°D、130°11.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束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减小时,()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12.一束阳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夹角是20°保持入射光线不变,使平面镜转动10°,则反射光线转过的角度是()A.10°B.20°C.30°D.40°13.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D.仰著月光击或昔着月光卡。都府是地卜暗处是水14.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A.把台灯换为吊灯B.把台灯放到正前方C.把台灯移到左臂外侧D.把台灯移到右臂外侧15.(2006镇江)如上右图所示,平面镜上方有一竖直挡板P,AB和CD是挡板左侧的某个发光点S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上作出发光点S.(要求留下作图痕迹)16.(2005宜昌)小明同学想将一束与水平面成30°角的太阳光竖直射入深井内,如图所示,请你在题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17.如上右图为激光液面控制仪原理简图,固定的一束激光AO以入射角45°照射到水平液面,反射光OB射到与其平行的光屏上,用光电转换器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控制系统用以控制液面高度.如果液面降低,发现光点B在光屏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到,请在图中标明的位置.(要求画出光路图)18、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90°,入射角应为()A、0°B、45°C、90°D、135°19、与平面镜成25°入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其反射光线的条数共有()A、一条B、两条C、三条D、四条20、一条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40°,则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A、20°B、70°C、90°D、140°21、一条光线垂直照射到平面镜上,现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镜面沿逆时针方向转过20°,则反射光线转过了()A、20°B、40°C、80°D、120°22、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光的反射》教学反思《光的反射》这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延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所不同的是这节课是研究光在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会怎么样。我按照教材要求,对本课进行处理。从照亮目标的三个活动→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