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汇编_第1页
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汇编_第2页
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汇编_第3页
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汇编_第4页
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0分)

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6题)《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

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2.(2011年海南高考7题)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

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3.(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4题)“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起

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4.(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3题)长期以来,儒学是•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

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5.(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2题)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图3中体现儒家伦

理思想的是

图3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4题)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

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

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7.(2011年海南高考6题)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

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

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D.回归周朝典制

8.(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H卷26题)黄宗磁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

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

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9.(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13题)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10.(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12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

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11.(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5题)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

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12.(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8题)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

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13.(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2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

14.(2011年江苏高考21题)(12分)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

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

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

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

明)之语录,……又日:”《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

知本矣。

一一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

(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2分)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

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5分)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

并说明其理由。(3分)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2分)

15.(2011年高考山东文综27题)(25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

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i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6,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巍《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

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6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

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

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

了“新见”。(8分)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川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

分立”思想。(8分)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

认识。(9分)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三专题1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唐朝治国方略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律的的解释应

该是以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礼法兼施,相辅相成。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本题以《唐律疏

议》的记载切入,巧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辨别和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以能力立意为

主,但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材料意思的理解。本题的解题材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意思,即文“以

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就犹如早晚四季

交替是相辅相成的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对政教的重要性。“德礼为政教之本”,礼义教化作为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刑罚的本体,排除A。“刑罚为政教之用”,刑

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排除B。相须而成者”,说明两者的关

系是相辅相成的,排除C。

2.B

解析:抓住关键词“经世致用”,经世致川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

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

际的空虚之学。所以批判宋明理学,但又继承儒家思想的民本等思想,所以B符合题意。选B。

3.A

解析:本题以“虎溪三笑”这一典故作为命题的角度切入,通过唐宋儒家思想的发展——“三

教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材料、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属于容易题。扣住题干中心

词“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即可知对应反映的是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局面,A

项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符合题意;B项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是在两汉之际,与题干时间不符;C

项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与题意无关:而D项绘画风格的写实更是无法体现,只是说明说明“三

教合一”趋势。故选A项。

4.C

解析:本题考查李贽的思想主张,意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

看,儒学一直是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种思想学说

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

扬光大。

5.B

解析:①迎江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极阳门外的长江边上,占地3万余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

宝殿、振风塔、毗庐殿、藏经楼、人士阁、法堂、广嗣殿等建筑组成。曾名“古万佛寺”,属于

佛教思想,不符合题意。②徽州牌坊群中的贞女坊体现了儒家思想三纲五常的内容,符合题意。

③涡阳老子庙供奉老子的神像,老子属于道家的思想。④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

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孝肃”二字,是宋仁宗在包公死

后赐给他的谥号,以评价肯定包公的忠孝一生。这个含义也属于三纲五常的内容。所以②④体

现儒家伦理思想,故选B。

6.A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与思想的关系和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

古代封建专制的主要思想支柱。通过官方建立文庙强化孔子在封建专制统治中的地位,以此强

化对人民的统治。从材料中分析,文庙从唐代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国各地,很明显是统治者利用

孔子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项说法错误,汉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项从材料中难以

得出。D项文庙的修建与城市经济发展无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汉代儒学独尊以后,

孔子逐渐成为儒学的象征。唐代以来在各地修建文庙,实际是宣扬儒家伦理道德,维护专制统

治。符合此意的为A项,B、C、D项都不符合史实。

7.B

解析: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认为元朝破坏了汉族的礼仪文化,即'‘圣道",所以建国之初要恢复

儒家文化,因此,朱元璋所说的“先王”不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而应该是与他一样的汉族皇

帝,是在明之前的汉族政权,因此,选项A可以排除;题干表明在明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令郡

县皆立学”,因此选项D的周朝典制也可排除;题干要求选从实质上来理解,C项是具体朝代制

度,排除C,华夏传统指汉族的农耕文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所以实质是继承华夏传统,

故本题选B。

8.C

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天子之

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

天下为公的思想。AB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解析2:选C。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意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解答本题时应结合黄

宗羲的思想主张和时代背景理解分析材料大意,其主张建立专门机构限制君权,实行开明君主

统治,具有鲜明民主启蒙色彩。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

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

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

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黄宗羲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故选C项。

解析3:本题主要考查对黄宗羲的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天子认为正确的不一定是正确的,天子

认为错误的不一定是错误的,纵然天子也不能把自己的是非作为判断标准,而应当在学校公议

事情的是非。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孙中山继承了其本质是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公”。“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大

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意中华先贤关于“天下为公”的思想。国人对“天下为公”这四个

字,因孙中山的推崇而非常熟悉。

9.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王守仁提出“致良知”,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

人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明朝理学家王守仁提出的

“致良知”强调的是内心的自省,即心学,A正确。

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儒家的思想观点主张,借此反映历史学科热点一

三农问题,同时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解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偏上。解题

的关键在于理解孟子这句话的意思,即''行仁政,一定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

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译文为''行仁政,一定要从划

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划分正确了,那么分配井田,制定俸禄标准,就可轻而易举地办妥了。”

从材料意思上看,显然孟子认为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土地产权开始的,解决土地问题是实

行仁政的前提。孟子的主张主要解决“田界”即土地问题,并没有涉及到“轻徭薄赋”、“均贫

富”、“贵民轻君”等主张,故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1.D

解析: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明末清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思想界出现了黄宗羲等为代

表的鼓吹早期民主,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家,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他是明末清初三

大思想家之一,强烈地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因此被列为禁书。A项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的是

二程。B项质疑孔子的权威性是李贽。C项是隋朝儒学家的思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D项符合

《明夷待访录》的内容。A项是理学内容;B项是李贽的观点;C项是唐宋时期的社会现象。

1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先秦诸子思想。A是墨家思想,排除。B、C、D项是儒家思想,但是,C、D

是糟粕,应抛弃,只有B项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有利于和谐人际关系,应学习。根据题干提供

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此题正确

选项是B。

13.C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有整体史观。该题通过“小国寡民”这一切入点考察中西方的古代文明。

因为①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

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②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

变法图强。③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

以薮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

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④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

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由此判断②③与题意无关。

二、非选择题

14.(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⑵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0

(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5.(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

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卜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

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

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

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

选择题(共3小题,共0分)

1.(2011年江苏高考3题)据《与公肃甥书》记载:“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

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2.(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3题)图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有评价说,枝干”虬(qiu,盘

曲)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能体现其风格的是

A.“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B.“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C.“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

3.(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7题)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三专题2参考答案

选择题

1.D

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特别是活字印刷术。根据所学,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

活字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本题分析材料,大意是说,崇祯十一

年时朝廷的邸报开始采用活字印刷术来印制。分析各选项,A项活字印刷术从明代开始使用说

法错误:B项活字印刷术发明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说法不符合史实,雕版印刷术自隋唐开始就

有使用;C项说法也不正确,最早的活字是胶泥活字。本题应选D项,活字印刷术在四大发明

中出现最晚,造纸术在西汉时已出现;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

南”;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活版技术从北宋开始使

用;活版之前传递信息并不是均用手抄,如雕版;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泥活字。A、B、C表述错

误。造纸术出现于西汉、指南针出现于战国、火药出现于东晋,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在四

大发明中活版出现最晚。

2.A

解析:“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强调融化物我,创制意境,达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

生动。是文人画的特点,苏轼一生,几遭贬谪,在错综复杂的宋王朝政治斗争中饱尝仕途的滋

味,愤懑不平之气交织于心,发诸亳端,借诗画以泄胸中盘郁。作者通过作画抒写胸臆之情。

郁闷的心情通过绘画表露无疑。这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所以A项符合题意。“笔才一二,像已

应焉”又称“疏体”是唐代吴道子的画风,苏轼曾称赞他的艺术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好

理于豪放之外”,排除B。“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句说的是王维,出自苏轼的《题

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是王维的字)指出

了王维的诗能够将诗情画意相结合的特点。排除C。“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含寓淡泊名

利、心向清纯之意的山林气味,这与作者抒发郁闷之情的寓意不吻合。排除D。故选A。

3.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国粹京剧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昆

曲是戏曲之祖;京剧北京化应该是在乾隆年间,嘉庆、道光年间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使

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同治、光绪年间,京剧

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并很快风靡全国。京剧成为我国戏曲中最

具有全国性、典型性的剧种之一,它的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普遍,

影响也最大,被公认为“国剧”。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京剧取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不是“戏

剧之祖”,排除B项。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后,并非是元末初创,

也非在康乾京化,故排除C、D两项。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

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分)

1.(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4题)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2.(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4题)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套邮票中的­枚。与该邮

B.近代西方佛手影响

C.“师夷长技”的思想

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

3.(2011年高考上海单科22题)严复译著的《天演论》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以今日之

A.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联的作用

C.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4.(2011年高考I:海单科23题)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

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B.变法维新C.共和革命D.民主科学

5.(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21题)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

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

①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当时介绍到111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

6.(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15题)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

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

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7.(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6题)“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

诗人张维屏对•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变法通议》D.《孔子改制考》

8.(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16题)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

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9.(2011年高考天津文综5题)《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

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

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16题)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

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

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B.抵制保皇势力C.宣扬传统文化D.激发民族主义

11.(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14题)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

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

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这表明作者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12.(2011年海南高考18题)孙中山在评价某•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

动。推其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

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觉悟者”应包括

A.陈独秀B.梁启超C.章太炎D.严复

13.(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18题)1923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

统计数据如下:“你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27%,不欢迎者占73%:“你赞成社会

主义么?”赞成者占76%,不赞成者占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14.(2011年江苏高考5题)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

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

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己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0分)

15.(2011年高考北京文综37题)(38分)国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历程与丰富内涵是

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

局……卜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

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1)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

家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被称为“姐妹革命”,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人权宣言》是

两个重要文献。

(2)指出这两个文献包含的资产阶级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4分),分析它们在资产阶级国

家建设过程中的作用。(4分)

清末驻日参赞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对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作了如下描述:“日本迫于外

患,廓然更张……百务并修,气象一新,慕效西法,罔遗余力……富强之机转移颇捷,循是不

辍,当有可与西国争衡之势。”

《日本国志》1887年成稿后,黄遵宪向李鸿章、张之洞和总理各国事物衙门各送一部,但

未引起重视,书稿直至甲午战争之后方才刊行。有人感慨:其书若早流传,可省赔款二万万两

白银,康、梁诸人从该书受到启发,光绪帝也曾索要该书。

(3)简述日本“慕效西法”的经济政策及具体措施。(6分)分析《日本国志》在甲午战争

后受到维新派重视的原因。(4分)

在近代中国,爱国是历史的主旋律,有着丰富的内涵,可通过多个主题体现出来。

(4)阅读下表中的资料,围绕爱国,提炼一个涵盖若干条资料的主题,并将符合该主题的资料

序号挑选出来。(8分)结合所学,补充一条符合该主题的新资料并加以简要阐释。(4分)

要求:提炼的主题必须涵盖两条以上资料,立意明确;符合该主题的资料要选择完整,无

遗漏;逻辑清晰合理。

序号资料

1江南制造总局

2“文学革命”

3武昌起义

4“自强”“求富”

5三民主义

6师夷长技以制夷

7京张铁路

8南京大屠杀

9北伐战争

10虎门销烟

11中国同盟会

12南昌起义

16.(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I卷37题)(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

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

夫皆日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日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日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

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I:之遗意焉……苟得君

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

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

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强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

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

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8

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思想的异同。(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

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14分)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三专题3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该类题,更加考察考生对于历史史实的掌握与运用,超越简单机械的记忆、背诵。“中学

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体现中体西用的特点,属于洋务派的言论。

张之洞强调“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的言论表面上是要“新

旧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排除A。答

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强调中西文化之间只是性质而非

程度的差异,由这种性质差异又导出所谓“以中济西”论。这是新文化运动中杜亚泉以伦父为

笔名,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文章,与陈独秀论战。观点不属于维新派,可排除

B。“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卜,若舟车之有两轮也”属于新

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的民主与科学(舟车之有两轮),排除D。“中学有中学之体用,

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出自严复的言论,关于“中体西用”论,严复

说:“体用者,即•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

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为异也,如其种人之而目耳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

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两亡。”严复借用生物有机论来谈文化结合,认

为肢解地学习文化既是与生物有机论相悖的,也是无法实践的,即使实践也是徒劳无功的。换

言之,学习西方文化必须破除“中体西用”论设置的樊篱,以全方位的姿态吸取西方文化中一

切有价值的因素。所以符合维新派即重视学习西方技术,也重视学习西方制度的观点,符合题

意,故选C。

2.D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变法思想,意在考查考生正确分析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1878

年”这一关键信息,而兴民权、倡新学思想出现在维新变法时期,故D项与邮票的设计理念无

关。邮票既体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要素,又是西学传入的结果,所以其他三项都能体现邮票

的设计理念。

3.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严复介绍的是西

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在当时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就后来中国社会发展而言其主张的资产

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最终走的是无产阶级专政道路。严复翻译《天演论》,主张“物

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进化规律,同样也适用于人类社会。这是严复为中国敲响警钟的理

论依据。但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优胜劣败”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不能正确提示

人类社会的发展,反而成为西方列强侵略蹂蹒东方的理论根据。由此判断,A正确。

4.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对蒙昧主义,主张理性的

应该是资产阶级激进派,其核心主张是民主与科学。“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表

明追求民主和平等;“脱离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表明追求的是科学进步。

5.B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得信息的能力,以及调运所学知识的能力。可结合排除法做组合类

选择题。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共建立后,①项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

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③项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

也。”这一信息中可见②④是正确的。

6.A

解析:题干观点认为,辛亥革命只是表面上实现国家统一和推翻清政府。但对儒家文化思想体

系却丝毫没有动摇。这种观点基本上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排除D。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

儒家思想的批判,故选A。作者认识到中国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排除B。题下主要阐述辛亥

革命的局限性,持否定态度,排除D。故选A。

7.A

解析:本题考查对《海国图志》的认识。《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张维屏在读完《海国图志》后,叹服魏源放眼天下的气势,对此他吟诵道:”九州缩地凭挥翰,

四海披图当泛槎。近代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

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海国图志》是,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

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朝中心的史地

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

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根

据材料信息“九州”“四海”可知,这是一本介绍世界地理方面内容的著作,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项符合。

8.B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新文化运动。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审题时要注意隐性的时间信

息。徐志摩“24岁以前”,即1920年以前,这是做此题的前提。由此判断A错误,因为1917

年胡适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本题的题眼为“相

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徐志摩对“相对论”感兴趣无疑是受到当时“赛先生”(科学)

的影响;他对“民约论”感兴趣则是受到了“德先生”(民主)的影响。此题的主旨不是讨论重

理轻文的话题。据此,B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D项亦可排除。

9.A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新文化

运动时期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其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改造中国的

迫切要求,所以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10.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成立后,以孙中山、章炳麟(章太炎)为代表的革

命派与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保皇派展开了一场论战,从1900年开始,至1907年冬

以革命派胜利、改良派惨败而告一段落。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本题直击热点,同

时又特别强调了革命或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和彻底的重要性,对于今天我们政治经济改革的

不断深化和攻坚克难,也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回答本题首先需对“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的事

件有一定了解,1279年元军猛攻广东崖山,南宋军队大败,战至最后左丞相陆秀夫对年幼的皇

帝赵曷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赵曷跳海牺牲。反映了南宋爱国军民坚

决抗击元军,不畏强暴宁死不屈可歌可泣的民族主义精神。近代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

该诗题画,都意在激发民族主义,号召人们反对满清政府的统治(”驱逐达虏,恢复中华”是同

盟会的革命纲领),本题选D项。

1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

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回答本题需要了解徐继畲和林则徐、魏源等思

想家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伟大先驱,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积极主张抵抗(属于地主阶

级抵抗派),徐继畲还是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在文学、历史、书法等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著

有《瀛环志略》。在书中不仅介绍了西方的科学技术,还介绍了西方的民主制度。在叙述华盛顿

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同时,徐继畲盛赞美国第•任

总统华盛顿的丰功伟绩及其创立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创举,对华盛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据此ACD三项说法不符合所学,A项徐继畲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开眼看世界”,不存在鼓吹

共和制,反对君主制的说法;C项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主要代表指曾国藩、李鸿

章等;D项徐继畲并没有发展资本主义主张。本题选B项,徐继畲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