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_第1页
(6)-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_第2页
(6)-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_第3页
(6)-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_第4页
(6)-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相信许多喜欢普洱茶的茶友都知道,普洱茶(熟茶)的风味主要是在渥堆和干燥过程中形成的。渥堆是形成普洱茶汤色红亮、陈香独特、滋味醇厚回甘的基础,而干燥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特色的保证。传统普洱茶干燥方式有自然晾干和太阳晒干,但是这两种干燥方法受到温度、湿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更好地控制普洱茶的干燥过程,越来越多的茶厂开始选用控温烘干干燥、微波干燥等方式干燥茶叶。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的香气成分有着很大影响,研究不同温度干燥处理的茶叶香气有助于普洱茶生产工艺的提高。为更好地了解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有学者在其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碳氮源中甄选出可以明显促进普洱茶渥堆发酵进程及改善普洱茶品质丙氨酸和木糖进行复配加入到普洱茶的发酵过程中,并对出堆茶叶分别进行晾干(室温17~23℃)、40℃、60℃、80℃、100℃、120℃的干燥处理,探索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发酵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实验后得到如下结果:出堆的茶叶分别经过晾干(室温17~23℃)、40℃、60℃、80℃、100℃、120℃的干燥处理。采用SDE-GC-MS法分析各组茶叶的香气成分,图谱解析结果显示,共检测到香气成分86种,醇类16种,醛类19种,酮类20种,酯类6种,烯烃类12种,苯环化合物4种,杂环化合物9种(由于烷烃一般香气微弱或几乎没有香气,对茶叶的香气贡献较小,所以在香气分析时,常常将其略去)。经过不同温度处理的茶叶检出的香气成分数量和种类分布都存在着差异,香气成分多样性随温度升高而先减少后增加。晾干组检测出香气成分65种,40℃组检测出58种,60℃组检测出47种,80℃组检测出51种,100℃组检测出56种,120℃组检测出63种。另外,不同处理组均以烯烃类、醇类、醛类、酮类为主要香气成分。低温干燥组(晾干、40℃、60℃)的香气成分中烯烃类物质所占百分比较大,最低的为100℃组。高温干燥组(80℃、100℃、120℃)中醛类物质所占百分比较大,最低的为40℃组。低温干燥组的苯环化合物香气成分均高于高温干燥组,晾干组最高,120℃组的最低。低温干燥组的杂环化合物香气成分均高于高温干燥组,晾干组最高,100℃组的最低。有研究表明含氧、氮杂环化合物,虽相成分所占比例不高,但对总体香气起到补充和改善作用,是影响普洱陈香的一类重要香气。醇类、酮类、酯类香气成分没有明显趋势,醇类香气成分在100℃组中含量最高,酮类香气成分在120℃组中含量最高,酯类香气成分在80℃组中含量最高。除了以上具有陈香的特征香气成分的区别外,不同温度干燥处理的普洱茶在其他特殊香气成分上也各具特色,相对于晾干组,烘干处理的茶叶在热作用下糖和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焦糖香气物质,而具有烘香味、焦香味。主要香气成分中具有焦香味的苯甲醛,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具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80℃时达到最大值,最低的为晾干组。综合而言,经过不同温度干燥处理的各组中晾干处理(室温17~23℃)所得到的茶叶香气成分最符合普洱茶陈醇的香型特征,干燥温度低于60℃能相对较好的保证普洱茶多酚类物质的转化、茶褐素的积累和特征香气成分的生成。参考文献:刘通讯,谭梦珠.不同干燥温度对普洱茶多酚类物质和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