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为进一步加强我厂的生产安全管理,及时有效地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提高本厂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正确有序地处置万一发生的事故,有效地控制事故的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保护环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的有关规定,根据本厂现有的应急救援力量,安全设施、设置,具体结合本厂的具体可行和可操作性,特制定本应急预案。1.1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真正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到实处。保证本企业、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本厂的安全和稳定。
应急救援原则: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在预防为主、快速反应的前提下,根据本厂实际,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2.应急预案依据的法律、法规及名词解释2.1法律、法规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剧毒化学品目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范》(GB16483)《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原油和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47号)3.名词解释(1)危险化学品指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的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2)危险化学品事故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这里说明了事故主体是危险化学品,造成事故的方式是能量意外释放,产生的事故后果是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3)应急救援指在发生事故时,采取的消除、减少事故危害和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的措施。这里说明了应急救援的阶段是在发生事故的阶段,应急救援的目的是消除、减少事故危害的防止事故恶化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4)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的设施)。(5)危险目标指因危险性质、数量可能引起事故的危险化学品所在场所或设施。(6)预案指事先预测危险源、危险目标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危害程度,而制定的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及危险源的具体条件,使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统筹指导事故应急求援行动。(7)分类指对因危险化学品种类不同或同一种危险化学品引起事故的方式不同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而划分的类别。(8)分级指对同一类别危险化学品事故、危害程度而划分的级别(9)响应①预警(三级)发生影响企业局部安全运行的事故时的应急响应水平,也称为应急待命,是最低应急级别,对应的事故类型是可以控制的异常事件或容易被控制的事件。此类事件对企业人员的影响可以忽略。②企业应急(二级)发生影响企业整体安全运行的事故时的应急响应水平同,必须采取行动以保护现场人员。此类事故不会明显造成企业边界以外的后果,外部人群一般不会受事故的直接影响。③社会应急(一级)发生破坏企业整体安全运行的事故或发生(很可能)造成企业外部影响事故的应急响应水平,要求启动企业(场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主要由政府等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控制事故。4.应急救援预案4.1企业基本情况佛山市禅城区明亮永恒不锈钢制管厂位于佛山市禅城区鄱阳村委会北工业区第三十三座之一,是一家生产不锈钢管的厂家,属于民营企业。职工人数33人,上年销售额为800万元。本厂北面为佛山市百夏右机电工程配套公司、东面为石啃钢铁市场、南面为不锈钢镀锌厂,西面为日丰管喷涂车间。本厂属于佛山市禅城区消防中队管辖区域(见附件平面示意图)。使用的危险化学品有氨气、氮气、氢气。本厂配备灭火设施10件,4kgABC干粉灭火器1个、二氧化碳灭火器6个、消防栓3个。其工艺流程如下:1)加工退火放卷退火电炉收卷成品2)制管工艺放卷模具制管卸料架平口抛光产品分类包装进仓工艺一为原材料的不锈钢带经退火电炉进行光亮度加工,在退火过程中需要用到保护气体氮气和还原气体氢气以防止加工材料在高温下变黑。本厂使用氨分解制氢炉来制造氮气和氢气,该设备制造出来的混合气体含有75%的氢气,作为还原气,25%的氮气,作为保护气。工艺二为经退火加工的不锈钢带经模具制成为不锈钢管。4.2危险目标及其危险特性、对周边的影响4.2.1危险目标的确定我厂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氨气瓶中的液氨、氨分解器的分解气中含有的氮气、氢气的固有危险特性(见物质特性表)以及不锈钢退火炉使用的分解气中含有的氮气、氢气的固有危险特性。因此我厂的危险目标确定如下:(1)氨气瓶室(2)氨分解器(3)退火电炉4.2.2危险目标的危险特性(1)氨气瓶室的危险特性本厂的氨气瓶室使用重量约400kg/瓶的两氨气以供氨分解器分解,其危险特性见附件表4-1(2)氨分解器的危险特性氨分解器的原理是以无水液氨为原料,加热分解得到氢氮混合气,按体积为75%氢气,25%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H2+N2,主要过程为原料液氨由氨泵或钢瓶注入液氨贮罐,再进入氨蒸发器被汽化,气氨返入液氨贮罐上部,分离液体后由上部出口排出,经过滤、减压、计量后进入换热器(回收分解气热量),被高温分解气加热后进入分解炉,分解炉为外热式,采用镍铬合金环带加热,使反应温度在800-850℃,进行催化分解。分解后,分解气经热交换器冷却,再进入液氨贮罐内,被氨进一步冷却后,进入净化器,吸附除去其中的残余氨、水分后,作为产品排出。净化器由二个吸附器(内装吸附剂)及相应阀门、管道、支架、仪表、电加热器组成,使用中,其中一个吸附器在吸附净化,另一个则进行再生。再生用少量分解气加热进行,每24小时切换一次,以使生产连续进行。全系统配置相应的加热器、阀门、仪器仪表、压力、温度等自动控制装置及氧、水、氨分析仪器。氨气是一种对皮肤、黏膜和眼睛有腐蚀性的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氨气瓶若遇热,会使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如有油脂或其他可燃物存在,有燃烧的危险。氨分解气中含有氮气和氢气,氮气是一种窒息性的气体,氢气是一种极为易燃易爆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氨气和其分解气一旦泄漏,其固有的危险特性会造成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3)退火电炉退火电炉使用到氨分解气,其中含75%氢气,25%氮气。由于分解气中的氢气含量较大,其危险有害因素以以氢气的固有危险特性为主。若电炉氢气发生泄漏并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存在火灾、爆炸等危险有害因素。氢气与氮气的危险特性见附件表4-2。4.2.3对周边的影响:氨气瓶中的液氨一旦泄漏,会引起周边厂区人员的中毒,其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氨分解气中含的氢气泄漏能引起爆炸,能破坏周围的厂房、人员、设备;氨分解气中含的氮气会使人员窒息。4.3危险目标周围可利用的安全、消防、个体防护的设备、器材及其分布应急救援设施表应急消防设施规格数量ABC干粉灭火器4kg1二氧化碳8kg6消防栓5kg3防毒面具自供正压式2应急车辆-1橡皮手套1副11)氨气瓶室二氧化碳灭火器6支防毒面具2个橡皮手套1副2)氨分解器室消防栓3个3)退火电炉ABC干粉灭火器1支4.4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设置、组成人员和职责的划分4.4.1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机构图以下组织结构图明确规定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组成,在应急培训、应急演习都应以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成员为主要参与人员。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常设在厂办公室内。应急救援总指挥通讯报警组应急救援总指挥通讯报警组救援抢险组警戒保卫组后勤支援组应急救援总指挥:厂长何耀铭(当其不在现场时,由值班最高管理人员担当,如分管安全的副厂长和销售副厂长)职责:(1)组织制定、修改、完善本厂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2)发生事故时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应急响应分级(预警、企业应急、社会应急),并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3)负责厂内应急力量的指挥调遣、应急物资的准备。下达警戒、封锁事故现场和人员撤离的命令。在公安、消防队到达之前指挥灭火和应急疏散工作;(4)直接监察应急反应人员的行动。(5)保证现场和厂部人员的安全,协调后勤方面以支援应急救援组织。(6)在内部力量不足时,负责向上级、地方政府请求援助,并向其汇报险情处理情况。接受政府的指令与调动。启动事故后的恢复程序,发布能重新进入事故现场的命令。通讯报警组:林志明(副厂长)职责:(1)服从应急救援总指挥的领导与调遣及传达总指挥的命令。(2)事故发生时立即按预案规定的报警程序通知各个应急救援组织。(3)社会应急响应启动时,负责联系其他救援机构,如区消防队、澜石安全生产监督办公室、区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澜石医院、澜石公安分局。(4)火灾发生时,在路口引导消防车进入消防通道,协助警戒保卫组的疏散警戒工作。(5)负责事故后的调查,查明事故的原因,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写出事故调查报告,记录在案并备查。救援抢险组:生产安全副厂长彭炳成(组长)廖明东(制管)陈胜(退火电炉)职责:(1)服从应急救援总指挥的领导与调遣。根据事故现场报警人员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进行抢险救援工作。(2)熟悉并了解气体贸易部的消防器材的种类、摆放位置、性质及其用途禁忌,熟悉预案中所规定各种危险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并定期进行演习。(3)配合消防队的灭火方案进行灭火。负责现场救援人员的监护工作。警戒保卫组:何耀荣(仓管)罗威(抛光)苏顺怡(销售助理)职责:(1)服从应急救援总指挥的领导与调遣。(2)负责事故现场隔离区域的设立和疏散区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事故现场。(3)发生火灾事故时,负责厂区的疏散和人员的疏通,维持事故现场的治安工作。(4)保护厂内人员和周边公众在事故中的安全撤离到指定的集合点,并负责清点人数。(5)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后勤支援组:林今好(财务)职责:(1)负责日常消防器材的维护与检修。(2)事故发生后负责厂内现金、票据、财产、物资转移到安全地带以及负责后勤物资的供给。(3)对重要设备进行保护,必要时拆卸转移。(4)负责事故撤离时厂内人员的清点与将其转移到指定安全区域。(5)负责事故后现场有毒物的清理、事故现场洗消、恢复运转的准备工作。(6)了解一定的急救知识,配合医护人员抢救受伤人员。4.5报警、通讯联络的方式4.5.124小时有效的报警装置火灾时:人员高声呼叫氨气泄漏时:氨气泄漏报警仪鸣叫氨分解气泄漏时:人员高声呼叫4.5.224小时有效的内部、外部通讯联络手段通讯的工具:厂办公室的固定电话、人员手机通讯报警组组长使用厂办公室的固定电话或手机进行报警,包括与厂内部的应急救援组织及外部救援组织的联系(消防队、安监部门)。4.6应急报警程序表首位发现紧急情况的工作人员厂长打电话确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组,确定应急响应分级通讯报警组与公安、消防、医院、安监联系简述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运作,应急救援组按其职责联合行动厂长不在场时,由值班人员负起临时应急组织指挥事故初发事故扩大高一级指挥组(到达现场市公司、公安、消防),厂长移交指挥权力首位发现紧急情况的工作人员厂长打电话确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组,确定应急响应分级通讯报警组与公安、消防、医院、安监联系简述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启动运作,应急救援组按其职责联合行动厂长不在场时,由值班人员负起临时应急组织指挥事故初发事故扩大高一级指挥组(到达现场市公司、公安、消防),厂长移交指挥权力4.7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根据不锈钢制管厂的实际情况进行危险因素辨识,将其分为四大类:火灾、爆炸、气体泄漏、氨气中毒。(1)发生火灾后的处理措施①氨气、氢气遇明火燃烧的处理措施a.氨气:立即关闭氨气输入阀门,用泡沫、二氧化碳进行灭火,启动喷淋水冷却起火的容器,若是氨气瓶起火,先将火扑灭,再将其移到空旷处进行处理。b.氢气:立即切断氢气的供气阀门,并同时停止供氨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若火势扩大不受控制,应立即启动社会应急响应程序:通讯报警组须电话联系当地的消防局,要求协助救援,警戒保卫组负责厂内员工的疏散撤离(见疏散图),后勤支援组成员把重要的财物、票据转移到安全的地方。②厂内其他易燃物着火的处置方案a.发现火源,发现者首先选择合适的灭器进行灭火,尽量控制火势蔓延并将其扑灭。b.一旦火势得不到控制,应以最快速度报警,并向上级报告,同时全面启动应急救援程序。(2)发生爆炸的处理措施a.若氨气泄漏引起爆炸,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程序,通讯报警组通知消防队请求支援,警戒保卫组组织厂内人员的撤离,并对爆炸区进行隔离。若发生人员受伤,应把伤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进行急救,并联系120急救中心。b.若氢气泄漏引起爆炸,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程序,通讯报警组通知消防队请求支援,警戒保卫组组织厂内人员的撤离,并对爆炸区进行隔离。若发生人员受伤,应把伤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进行急救,并联系120急救中心。(3)气体泄漏的处理措施 ①氨气泄漏a.若是小泄漏,人员要戴上防毒面罩及专用手套,并启用手动水喷淋喷洒泄漏处,溶解泄漏的氨气后再进行维修。b.若是大泄漏,警戒保卫组必须指挥人厂区人的撤离,撤离泄漏污染区的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救援抢险组立即关闭储氨瓶的输入、输出阀门,切断周围的火源。c.若氨气泄漏引起火灾,抢险救援组必须用附近的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火势扩大不可控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讯报警组须电话联系区消防队进行支援。②氨分解气(氢气)泄漏a.发现分解气泄漏,立即打开氢气排放阀,把氢气通入水中,并同时停止供氨气。故障排除后才可通氨气供气。b.若是大泄漏,警戒保卫组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员工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人员的出入。c.开动抽排风机,加速气体扩散。(4)氨气中毒的处理措施a.若是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b.若是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c.若是人员吸入氨气,须迅速使其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5)电气火灾时应采取的处理措施a.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扑灭。b.严禁用泡沫灭火器、水和湿被进行灭火。c.当无法切断电源时,应请求有绝缘防护设备的消防员灭火,无关人员应撤离现场。d.当电气火灾无法控制时,及时拨打119报警请求支援,同时全面启动应急救援程序。4.8人员紧急疏散、撤离4.8.1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的方式、方法(1)氨气瓶区发生火灾无法控制时的撤离厂长发布疏散的命令时,通讯报警组立即通知厂内所有应急救援人员厂区氨气瓶区灾情扩大需要撤离。通知方式包括电话通知与面对面的通知。警戒保卫组负责氨气瓶附近的隔离,隔离的距离为100米(《最新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救援抢险组必须放弃灭火,并确认事故的现场无其他人员才能撤离。在把火灾现场移交消防队后,救援抢险组须派出1到2名现场监护人员,密切监视火灾现场的情况,及时向消防队提供事故现场的信息。后勤支援组协助人员的撤离并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尽量转移重要财物(可由应急车辆运载)。厂内员工集合的地点为离氨气瓶约1600米远的鄱阳北工业村牌坊(其具体位置见附件4),撤离的方式为步行或车载,集合时警戒保卫组负责清点人数,当发现有人员失踪时,必须立即通知应急总指挥,由消防队进入火场营救。氨气瓶区发生火灾无法控制时的撤离的路线见图1。(2)氨分解器室发生火灾时无法控制时的撤离厂长发布疏散的命令时,通讯报警组立即通知厂内所有应急救援人员厂区氨分解器室区灾情扩大需要撤离。通知方式包括电话通知与面对面的通知。警戒保卫组负责氨气瓶附近的隔离,隔离的距离为100米(《最新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救援抢险组必须放弃灭火,并确认事故的现场无其他人员才能撤离。在把火灾现场移交消防队后,救援抢险组须派出1到2名现场监护人员,密切监视火灾现场的情况,及时向消防队提供事故现场的信息。后勤支援组协助人员的撤离并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尽量转移重要财物(可由应急车辆运载)。厂内员工集合的地点为离氨分解器室区约1600米远的鄱阳北工业村牌坊(其具体位置见附件4),撤离的方式为步行或车载,集合时警戒保卫组负责清点人数,当发现有人员失踪时,必须立即通知应急总指挥,由消防队进入火场营救。氨气瓶区发生火灾无法控制时的撤离的路线见图2(3)退火电炉发生火灾无法控制时的撤离厂长发布疏散的命令时,通讯报警组立即通知厂内所有应急救援人员退火电炉火灾扩大需要撤离。通知方式包括电话通知与面对面的通知。警戒保卫组负责退火电炉的隔离,隔离的距离为100米(《最新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指南》)。救援抢险组必须放弃灭火,并确认事故的现场无其他厂内人员才能撤离。在把火灾现场移交消防队后,救援抢险组须派出1到2名现场监护人员,密切监视火灾现场的情况,及时响消防队提供现场的信息。后勤支援组协助人员的撤离并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尽量转移重要财物。(可由应急车运载)。厂员工集合的地点为离退火电炉1600米远的鄱阳北工业村牌坊(其具体位置见附件4),撤离的方式为步行或车载。集合时警戒保卫组负责清点人数,当发现有人员失踪时,必须立即通知应急总指挥,由消防队进入火场营救。撤离的路线见图3③抛光抛光①②氨气瓶室氨分解器仓库办公室制管退火电炉制管变压器南③抛光抛光①②氨气瓶室氨分解器仓库办公室制管退火电炉制管变压器南图1注:粗箭头为疏散路线注:粗箭头为疏散路线③抛光抛光①②氨气瓶室氨分解器仓库办公室制管退火电炉制管变压器南注:粗箭头为疏散路线注:粗箭头为疏散路线③抛光抛光①②氨气瓶室氨分解器仓库办公室制管退火电炉制管变压器南南图2南注:粗箭头为疏散路线③抛光抛光②氨气瓶室氨分解器仓库办公室制管退火电炉制管变压器①注:粗箭头为疏散路线③抛光抛光②氨气瓶室氨分解器仓库办公室制管退火电炉制管变压器①图3图上①、②、③表示1号门、二号门、三号门4.8.2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方式、方法若氨气瓶发生火灾无法控制时,警戒保卫组必须立即对其进行隔离,阻止无关人员从2号门进出。通讯报警组须通知厂内与厂附近的人员,从1号和3号门撤离。若氨分解气发生火灾无法控制时,警戒保卫组必须立即对其进行隔离,阻止无关人员从2号门进出。通讯报警组须通知厂内与厂附近的人员,从1号和3号门撤离。若退火电炉发生火灾无法控制时,警戒保卫组必须立即对其进行隔离。通讯报警组须通知厂内与厂附近的人员,从1号和2号门以及3号门疏散。4.8.3抢救人员在撤离前、撤离后的报告应急救援期间,救援抢险组的组长必须随时将事故现场情况报告给现场指挥并进行现场的记录,以便总指挥随时根据事故现场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应急决策。在应急救援结束后,必须向总指挥提交应急记录,包括事故的发生过程、进行的应急行动和采取的措施。本厂应急救援组织在事故后应召开会议,总结应急的经验,完善预案。4.8.4周边区域的单位、社区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当社会应急响应水平启动时,厂内的火灾事故影响到附近的厂时,通讯报警组应立即与其负责人取得联系,由其派出管理人员通知其员工的紧急撤离。4.9检测、抢险、救援及控制措施4.9.1抢险、救援方式、方法及人员的防护、监护措施在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应采用科学、有序、有效的救援方式,严禁盲目蛮干、不听指挥。消防人员进入后,应按消防部的要求,统一指挥。抢险救援组长须在现场指派现场监护人员,严密监视现场情况。4.9.2现场实时监测及异常情况下抢险人员的撤离条件、方法在企业应急响应水平下,出现以下的情况时,抢险人员必须撤离。火灾:厂的危险区域大范围的火灾,如氨气瓶室或氨分解室,火势大难以控制,具有继续扩大蔓延趋势,或者气瓶有开裂爆炸的危险,抢险人员如不撤离有可能面临生命危险。在保证周围群众全部疏散前提下抢险人员必须撤离。4.9.3应急队伍的调度预警响应水平下,本厂的应急救援队伍处于应急待命状态,做好出动的准备;企业应急响应水平下,应急救援队伍应迅速出动并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并通知公安、消防队等外部救援队伍,使其处于应急待命;社会应急响应水平下,应急救援队伍应立即对事故现场进行控制,同时,市公安、消防队等外部救援队伍立刻出动。4.9.4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氨气瓶泄漏:立即关闭总阀门,查出漏点,进行修理。氨气瓶着火:立即关闭总阀门,启动水喷淋。用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氨分解器着火:立即关闭总阀门,启动水喷淋。用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退火炉着火:关闭阀门,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4.9.5事故可能扩大后的应急措施若发生事故扩大无法控制时,本厂应急总指挥应根据事故的实际情况提高应急响应水平,并联系公安、消防队等外部救援队伍请求增援。厂的应急救援小组应按本应急救援预案第九项“人员紧急疏散、撤离”的方法疏散到安全地带。4.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受伤人员现场救护的初期工作由后勤支援组负责,直到伤员被送到澜石医院急救。(1)轻微受伤应立即用消毒剂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小心勿触及伤口;如无消毒药水,可用清水洗涤伤口;用消毒纱布遮盖伤口;提醒伤者,若伤口发生红肿或刺痛时,应立即送张槎医院。(2)严重受伤立即呼叫救护电话(120);救护车来前,做好简单止血措施和一些准备工作;(3)受伤流血指导伤者躺下;在可能情况下,将伤者的受伤部位抬高;检查伤口,若伤口没有异物,用消毒纱布包扎伤口,并用手紧压该处;若有异物,用消毒纱布遮盖,选择动脉的适当部位压住,但施压的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4)氨气中毒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5)烧伤若是小部分烧伤,可用消毒纱布遮盖伤处;若是严重烧伤,应立刻送伤者到医院。在可能范围内应该将烧伤处用消毒纱布遮盖。(6)处理昏迷的伤者发现伤者昏迷时,应该让他躺下,垫高头部或将其头部枕于他的双手之上,松开伤者的衣领和裤带,必须保持伤者呼吸畅通,不可让伤者的舌头倒下以致阻碍他的呼吸。不能给昏迷的伤者食物或饮料,更不能使伤者坐起。(7)休克受重伤的人,随时可能休克;让有休克危险的伤者平躺,将其头部靠低并使身体转侧;松开伤者衣领、皮带及其他影响呼吸的饰物绳带;在等候救护车或送到医院之前,应对伤口处施行急救;劝伤者安心。4.11现场保护与现场洗消4.11.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为对查明事故的原因,追究事故的责任人,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保护的时间从总指挥下达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到查明事故原因为止。事故现场的保护由警戒保护组负责,如火灾后的现场必须围起障碍物,禁止一切与调查事故无关的人员进入现场,待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洗消工作。4.11.2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为防止事故现场的有毒有害物质携带到外界,及处理因事故救援带来的设备的污染,必须对事故现场使用过的消防等应急设备及事故的现场进行洗消工作。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由后勤支援组负责。洗消工作应在事故原因调查清楚以后再进行。(1)火灾后的洗消:清理火灾现场残余的灭火剂,更换被火烧坏的设备(2)氨气泄漏后的洗消:高浓度的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的气瓶要送厂修复、检验后再使用。4.12应急救援保障4.12.1内部保障1)应急救援队伍由厂内员工组成包括:应急救援总指挥何耀铭;通讯报警组的林志明;救援抢险组的彭炳成、陈胜、廖明东;警戒保卫组的何耀荣、罗威、苏顺怡;后勤支援组林今好。2)现场平面图(见附件)、消防设施配置表(见附件)。3)应急通信系统:办公楼电话保管维护人员:(见附件)4)应急电源、照明配电房内配备发电机,一旦停电,发电机立即供电。配备应急灯。5)保障制度目录①应急救援责任制:见“4.4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设置、组成人员和职责的划分”。②值班制度:见附件③培训制度:见附件④演练制度:见附件4.12.2外部救援1)单位互助方式本厂与附近的不锈钢厂建立起互助协议,当附近厂发生火灾时,本厂应出动其救援力量和物资协助灭火。当本厂发生火灾时,该厂应派出其人力和物资协助本厂的灭火行动和紧急疏散。2)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在社会应急响应的水平下,需要政府部门的协助。3)应急救援信息支询电话见附件4.13分级响应条件发生事故时,应急救援总指挥应根据以下响应条件判定事故的类别和性质,正确发布分级响应。分级响应还要根据事故发生的趋势来判定,如本来企业应急响应可控制的事故变得不受控制,应急救援总指挥应提升分级响应级别到社会应急响应,并请求外部力量的支援。(1)预警:火灾:厂区某一设备的初起火灾,火情小易扑灭控制,没有波及其他危险部位。泄漏:很小的泄漏,气体没有大范围的扩散,泄漏气体的浓度不高,难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2)企业应急响应:火灾:厂区小区域的火灾,火情仍在本厂应急救援队伍的控制下,没有波及到邻近单位。泄漏:一定量的泄漏,可燃气体扩散到一定的范围并有一定的浓度,但仍可通过应急救援队伍的喷淋来控制,没有波及到邻近单位的危险。(3)社会应急响应:火灾:厂区某区域大范围的火灾,如退火炉或氨分解室,火势大难以控制,单靠本厂的应急力量不足以控制,有波及邻近单位的危险。火灾区域人员必须疏散撤离。泄漏:大规模的泄漏,气体扩散不受控制,混合气体浓度高,极易发生火灾爆炸,并危及到邻近单位的安全。厂区人员必须疏散撤离。4.14事故应急救援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终止的条件:总指挥应确认事故的现场火灾被扑灭,没有点燃危险存在、气体泄漏已经被隔离和被驱散,不存在其他可能导致应急的条件、包括设备故障在内的其他事故隐患已经排除,表明应急可以终止,应急总指挥可发布应急救援终止的命令。4.15应急培训与演练4.15.1培训和演习厂内要加强对各救援队伍的培训;指挥领导小组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模拟演习(相关规定见附件6),把指挥机构和各救援队伍训练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指挥班子和抢救队伍。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4.15.2有关规定为做好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全厂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救援常识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相应制度见附件8),同时还应建立以下相应制度:
(1)值班制度。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夜间由行政值班和生产调度负责,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2)检查制度。每月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结合生产安全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例会制度。每季度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一次指挥组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负责人会议,检查上季度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附件1:明亮永恒不锈钢制管厂平面图 ③抛光抛光②氨气瓶室氨分解器仓库办公室制管退火电炉制管变压器南①③抛光抛光②氨气瓶室氨分解器仓库办公室制管退火电炉制管变压器南①图上①、②、③表示1号门、2号门、3号门附件2: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4-1氨气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名称氨;氨气(液氨)危险货物编号23003别名-危险性类别第2.3类主要用途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禁忌物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熔点(℃)-77.7沸点(℃)-33.5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氧化氮、氨。闪点(℃)-自燃温度(℃)651℃爆炸下限(V%)15.7爆炸上限(V%)27.4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若不小心接触,立即撤离现场,隔离器具,对人员彻底清污。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储运注意事项易燃、腐蚀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卤素(氟、氯、溴)、酸类等分开存放。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槽车运送时要灌装适量,不可超压超量运输。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中途不得停驶。毒性属低毒类
LD50:350mg/kg(大鼠经口)
LC50:2000ppm4小时(大鼠吸入)健康危害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性坏死,引起化学性肺炎及灼伤。急性中毒:轻度者表现为皮肤、粘膜的刺激反应,出现鼻炎、咽炎、气管及支气管炎;可有角膜及皮肤灼伤。重度者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呼吸道粘膜细胞脱落、气道阻塞而窒息,可有中毒性肺水肿和肝损伤。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如氨溅入眼内,可致晶体浑浊、角膜穿孔,甚至失明。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立即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防护措施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切断气源,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也可以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储区(罐)最好设稀酸喷洒(雾)设施。引用文献《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4-2氢气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名称氢;氢气危险货物编号21001别名-危险性类别第2.1类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等,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作火箭燃料。禁忌物强氧化剂、卤素。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59.2沸点(℃)-252.8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物水。闪点(℃)<-50自燃温度(℃)400爆炸下限(V%)4.1爆炸上限(V%)74.1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时看不见火焰(即使在黑暗中)。高压释放常常在没有任何点火源的情况下着火。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受过特殊培训的人员可以利用喷雾水流冷却周围暴露物,让火自行烧尽。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雾状水、二氧化碳。
储运注意事项易燃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毒性-健康危害在很高的浓度时,由于正常氧分压的降低造成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可出现麻醉作用。接触液体可引起冻伤。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
眼睛接触: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该物质,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20min。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引用文献《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4-3氮气的物化性质及危险特性名称氮;氮气危险货物编号22005别名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禁忌物-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09.8沸点(℃)-195.6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物氮气。闪点(℃)-自燃温度(℃)-爆炸下限(V%)-爆炸上限(V%)-危险特性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严禁将水喷到低温液体容器上。如果低温液体容器暴露于明火中或高温下很长时间,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储运注意事项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毒性-健康危害氮气过量,使氧分压下降,会引起缺氧。大气压力为392kPa表现爱笑和多言,对视、听和嗅觉刺激迟钝,智力活动减弱;在980kPa时,肌肉运动严重失调。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上升时快速减压,可发生“减压病”。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要在解冻后才可脱去。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眼睛接触:-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散。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引用文献《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附件3:明亮永恒不锈钢制管厂消防设施布置图 ③抛光抛光①②氨气瓶室氨分解器仓库办公室制管退火电炉制管变压器南③抛光抛光①②氨气瓶室氨分解器仓库办公室制管退火电炉制管变压器南表示消防栓表示二氧化碳灭火器表示ABC干粉灭火器附件4:明亮永恒不锈钢制管厂周围关系图石啃不锈钢市场不锈钢镀锌厂石啃不锈钢市场不锈钢镀锌厂明亮永恒不锈钢制管厂佛山市百夏右机电工程配套有限公司日丰管喷涂车间两者距离约两者距离约1500米鄱阳北工业村牌坊鄱阳北工业村牌坊附件5:公司应急救援队伍通讯录应急救援总指挥:何耀铭(厂长) 通讯报警组:林志明(副厂长)援抢险组::生产安全副厂长彭炳成(组长)明东(制管)胜(退火电炉)戒保卫组:何耀荣(仓管)威(抛光)顺怡(销售助理):后勤支援组:林今好(财务):8391482224小时值班电话:83814822氨气生产厂家应急咨询服务电话件6外部救援单位联系电话区消防大队:119澜石交警部门:110澜石医院急救中心:120应急救援信息咨询电话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东省中毒急救中心:020-84198181020-8418969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165号)海康街68号广东省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址:广州市天河东路41号(广东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所)附件7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澜石安全生产监督办公室:83312413禅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82719145佛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83992737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件8:训练和演习有关规定及相应规章制度应急培训1.使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规定的内容,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划分与人员的相应职责。2.了解报警的程序。3了解发生重大事故时的疏散程序与路线,并通过定期演习进行具体实践。4.火灾应急培训各个员工了解并学会公司应急器材的使用方法,同时应掌握灭火装置的识别、保养、维修等基本技术。(1)干粉灭火器:又称粉末灭火剂。它是一种干燥的,易于流动的微细固体粉末,一般借助于专用灭火器或灭火设备中的气体压力,将干粉从容器中喷出,以粉雾的形式灭火。干粉灭火剂的使用范围为:BC类(普通),扑救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带电设备的火灾;ABC类(多用)类,扑救可燃固体、扑救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带电设备的火灾;D类,扑救轻金属的火灾。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手提灭火器的提把,迅速赶到着火点。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使用前需将其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拔下保险销,一手握住喷嘴,对准火源,一手用力压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喷射出来。使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时,一般由两人操作,一人手握喷粉胶管,对准火源,另一人逆时针旋转动力瓶手轮,待压力表指针达到0.98Mpa(10kgf/cm2)时,打开灭火器开关,干粉即可喷出。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左右扫射,由近而远快速推进,直至火焰全部扑灭。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注意:一是干粉灭火器灭火过程中应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而是注意干粉灭火器灭火后防止复燃。干粉的不足之处是灭火后留有残渣,因而不宜用于扑救精密机械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干粉灭火器的维护和保养:干粉灭火器平时应置于干燥通风及使用方便的地方,并注意防潮和防日光曝晒。各连接部件要拧紧,每年要检查一次体内干粉的结块情况,无结块或粉末仍为白色流动状态,可继续使用。动力瓶每三年作一次21Mpa的水压试验,每半年称重一次,若重量减少10%,须补充,须补充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可反复使用。(2)化学泡沫灭火器能够与水混溶,并可通过化学反应或机械方法产生灭火泡沫的药剂,称为泡沫灭火剂。主要有MP型手提式和MPZ型手提舟车式和MPT型推车式三种。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对于MP型灭火器,只要将筒身颠倒,两种溶液即混合,产生的泡沫从喷嘴喷出;MPZ型则应先将瓶盖把手向上板起或旋松手轮,然后再颠倒筒身;对于MPT型灭火器的使用,需一人施放喷管,双手握住喷枪对准燃烧物,另一人转动手轮,开启瓶塞,然后将筒身倒放,再打开喷射系统的旋塞阀。使用时应注意:①手提式因无法控制开关,在提往火场途中,筒身不能倾斜或震荡,更不能扛在肩上否则使内外药液混合而喷出。②灭火时,人宜站在上风位置,尽量接近火源,喷射时应从边缘开始,由点到面,逐渐覆盖整个燃烧面。③灭火器药液必须一次用完,切勿中途堵住喷嘴,否则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化学泡沫灭火器的维修保养:(1)存放灭火器材地点的环境温度应在0-45℃之间,以防气温过低冻结,气温过高而引起药剂分解。(2)灭火器的放置地点应便于取用,同时,应注意干燥、通风。(3)经常检查灭火器喷嘴是否堵塞,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灭火器有无锈蚀或损坏,表面涂漆有无脱落。(4)每隔半年进行一次定期检查,检查筒盖、滤网安装是否牢固,滤网、喷枪、喷管是否堵塞。对于推车式灭火器还应检查密封圈是否腐蚀,安全阀有无堵塞,车轮是否灵活可靠。(5)装药一年后,必须检查药液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若不符合,应及时更换。5.救护知识的应急培训公司的员工必须掌握一定的急救方法,以便伤者在送院前能得到正确的救治,降低伤情的恶化。急救方法见“4.10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6.培训应在演练之前开展,应根据演练的情况再制定和完善-*培训计划。应急演练应急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其重要作用突出地体现在: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增强公众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1.演练的类型(1)桌面演练桌面演练是指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练活动。桌面演练的主要特点是对演练情景进行口头演练,一般是在会议室内举行。主要目的是锻炼参演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桌面演练一般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活动,应急人员主要来自本地应急组织,事后一般采取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的建议,并提交一份简短的书面报告,总结演练活动和提出有关改进应急响应工作的建议。桌面演练方法成本较低,主要用于为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做准备。(2)功能演练功能演练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功能演练一般在应急指挥中心举行,并可同时开展现场演练,调用有限的应急设备,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例如,指挥和控制功能的演练,其目的是检测、评价多个部门在紧急状态下实现集权式的运行和响应能力,演练地点主要集中在若干个应急指挥中心或现场指挥部举行,并开展有限的现场活动,调用有限的外部资源。功能演练比桌面演练规模要大,需动员更多的应急人员和机构,因而协调工作的难度也随着更多应急响应组织的参与而加大。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3)全面演练
全面演练指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并开展人员、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与功能演练类似,演练完成后,除采取口头评论、书面汇报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2.参演人员(1)演习人员:指在演习过程中对应急预案规定的应急程序进行演练,尽可能模拟真实发生的情况的演员。由应急救援组织部分成员组成。(2)控制人员:根据演习过程中的情景,控制应急演习进展的人员。由应急救援组织部分成员组成。(3)模拟人员:指演习过程中扮演、替代正常情况下或紧急情况下应与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总指挥、通讯报警组相互联系的其他部门的人员,或模拟事故发生过程的人员,如加油站的加油车辆人员。(4)评价人员:观察演习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其过程和结果,每次演习过后作出总结,提出建议。由加油站的管理人员组成。(5)观摩人员:周边社会旁观演习过程的观众3.应急演习的过程公司应急演练策划小组应合理、正确的选择应急演练的类型和演练的参与人员具体实施演练,包括下面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1、确定演练日期2、确定演练目标和演练范围3、编写演练方案4、确定演练现场规则5、指定评价人员6、讲解演练方案与演练活动。(2)实施阶段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和各演练组织的具体表现,记录参演组织的演练表现。(3)总结阶段1、评价人员访谈演练参与人员2、编写书面评价报告3、演练人员自我评价4、举行公开会议5、通报不足项6、编写演练总结报告7、提出补救措施8、追踪整改项的纠正4、演练结果的评价应急演练结束后对演练的效果作出评价,提交演练报告,并详细说明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按对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划分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1)不足项不足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出的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应急组织或应急救援体系有能力应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护公众的安全与健康。不足项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定为不足项时,策划小组负责人应对该不足项进行详细说明,并给出应采取的纠正措施和完成时限。最有可能导致不足项的应急预案编制要素包括:职责分配,应急资源,警报、通报方法与程序,通讯,事态评估,公众教育与公共信息,保护措施,应急人员安全和紧急医医疗服务等。(2整改项整改项指演练过程中观察或识别的,单独不可能在应急救援中对公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应急准备缺陷。整改项应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两种情况下,整改项可列为不足项:一是某个应急组织中存在两个以上整改项,共同作用可影响保护公众安全与健康能力的;二是某个应急组织在多次演练过程中,反复出现前次演练发现的整改项问题的。(3)改进项改进项指应急准备过程中应改善的问题。改进项不同于不足项和整改项,他不会对人员的生命安全、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必一定要求予以纠正。应急救援设施配置表应急消防设施规格数量存放位置ABC干粉灭火器4kg1抛光区二氧化碳8kg6退火电炉消防栓5kg3氨分解器防毒面具自供正压式2氨气瓶室橡皮手套1氨气瓶室应急车辆-1厂外停车场应急救援设备管理制度(1)所有应急救援设备必须设立单独设备台帐,清晰纪录设备购买、年检、维护、领用、更换全部情况。(2)厂长为应急救援设备管理领导人,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负直接责任,注册安全主任为专门管理员,负责设备具体的管理。保证设备完好、可用,在需要时能迅速投入使用。(3)各设备应统一存放、统一保管、定期维护、更换易损件。(4)未经厂内负责人同意,所有设备不得外借。值班制度1.值班室的电话24小时中应有专人负责接听。2.电话的保养应有专人负责,出现故障及时修理。3.厂长应对值班工作负责,要提前做好每周的值班工作的安排。厂每天晚上应有厂长指定一名值班人员驻厂总值班,且当班或在厂值班留宿人员不能少于3人。4.值班人员要加强责任心,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离岗位。值班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不了的问题立即报告领导。发生火警、案情应立即报警。值班人员要填写值班记录。5.加强节日值班工作。节日要有厂长带班,值班人员要按时交接和驻厂留宿。6.厂部应设立值班台帐制度,所有值班人员必须在台帐上签到并做好相关记录。7.厂长每周要对厂部值班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违章情况及时纠正,严重者要上报公司予以通报。副立井提升机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为了加强对提升机事故的有效控制,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一旦提升机发生重大事故,能够迅速、有效、有序地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抢救遇险人员和控制事故扩大化,将事故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依照集团公司、本公司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1.1副立井提升机事故类型:副立井提升机是我公司人员、材料、设备出入井的重要运输设备,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在增大,岗位人员的误操作,提升设备的检修不到位,机械故障等都有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主要的事故类型有以下几点:1.1.1副立井物件坠井事故1.1.2过卷保护失灵造成的提升机全速过卷事故。1.1.3副立井主绳断绳事故。1.1.4副立井双罐撞罐。1.2危险程度分析发生提升事故会影响提升系统的正常运转,无法正常进行人员提升和物料的出入井。。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贯切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杜绝矿井运输零敲碎打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实现最短时间恢复系统,保证安全运行,并遵循边汇报、边组织抢救的原则。3.组织机构与职责执行综合预案的相关规定。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副立井提升机使用、维护队组要每天对钢丝绳进行检测,观测钢丝绳的断丝情况,定期利用钢丝绳检测仪器对钢丝绳进行全面检测。确保钢丝绳的安全可靠。井口信号工、把钩工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无关人员在井口附近逗留,严禁无保护操作绞车。同时,加强对岗位司机及维修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升岗位司机的业务技能、判断事故的能力及事故发生后减少事故范围、配合抢修的主动意识;加强维修人员及管理人员对设备的巡检力度,提前发现事故苗头,及时采取措施并上报。4.2预警行动事故状态下,急抢修人员到达前,首先启动本单位应急处置方案及时进行事故抢修。本单位值班领导接事故报警后,了解现场情况,确定事故性质,按照规定程序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或汇报上级领导,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系统。4.3预警分级预警级别依据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划分为三级:Ⅲ级(一般事故)预警、Ⅱ级(较大事故)预警、Ⅰ级(重大事故)预警。4.3.1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Ⅲ级(一般事故)预警:过卷较大,托罐装置、缓冲装置未动作;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轻伤,或造成三级非伤亡事故。4.3.2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Ⅱ级(较大事故)预警:(1)过卷较大,托罐装置、缓冲装置未动作;(2)发生断绳、坠罐但防坠器已动作,造成或可能造成1-2人重伤,或造成3人及以上轻伤,或造成二级非伤亡事故的。4.3.3出现下列情况时启动Ⅰ级(重大事故)预警:发生断绳、坠罐且防坠器未动作的提升事故;过卷严重、造成托罐装置、缓冲装置动作,钢丝绳断丝超限、严重变形或断绳;罐道变形严重,提升容器已到防撞梁位置。造成或可能造成1人及以上死亡,或造成3人及以上重伤,或造成二级非伤亡事故的。5.信息报告程序5.1报警系统及程序5.1.1出现事故后,现场人员及时用电话报告队里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及时向公司调度汇报现场情况,严禁谎报、不报、误报。任何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均有责任积极主动向调度室汇报。5.1.2队里值班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预处理,检查其他设备是否损坏。同时设立标示牌,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分析。5.1.3公司有关领导及单位协调指挥,及时处理现场。值班长和应急处理领导组进行汇报。5.2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调度室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事故现场人员及时掌握事故进展,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汇报电话:调度室:6600366010355-37520320355-59119120355-37520015.3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通过电话互通姓名,进行声音确认、姓名确认,说明要执行命令的简要原因及必要性,执行任务的紧急性。5.4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方式在事故抢险过程中,若人员、生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与恢复,现场抢救指挥部要立即向公司总指挥部汇报。由公司总指挥决定向上级机关请求实施扩大的应急响应,请求集团公司或当地政府部门进行增援,启动上一级事故应急处理预案。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当副立井提升机发生事故时,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根据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对事故进行分级,按照等级进行预案启动。6.1.1三级事故:利用本公司的资源可有效控制事故扩大,控制事故现场及人员救护。6.1.2二级事故:本公司资源无法控制事故,需要利用集团公司的资源救助。6.1.3一级事故:本集团公司资源无法控制事故和及时救护人员,需要地方政府参与救助。6.2响应程序6.2.1应急启动事故现场在采取了紧急处理措施后,有值班人员设立事故现场警戒线,设立标示牌,所有人员不得进入,以便等待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分析,更好地保证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发生事故,现场人员应及时向调度室向有关领导汇报。发生事故队值班应首先调动班长及专职检修工到达事故现场,在人员不足情况下,队值班应及时向矿调度汇报,由调度协调其他队组的现场处理事故必须由领导组成员统一指挥。6.2.2处置措施6.2.2.1副立井物件坠井事故(1)事故发生后,队值班接到绞车司机汇报后必须迅速、准确的向调度室和机电科汇报;(2)跟班队干及检修工及时赶往现场参加事故处理;(3)当副井有物件坠井并造成人员受伤时,由运输队队干护送医护人员从主井下井赶往事故地点急救;(4)运输队队长负责带领检修工坐罐笼下井,沿途检查井筒装备损坏情况和坠井物件的坠落地点;(5)当接近坠井物件时,仔细观察,确定处理方法,检修人员必须处于坠井物上方;设法固定坠井物,防止继续下落;用导链、绳套等将坠井物提到罐笼顶部;固定坠井物后慢车上井。(6)更换损坏的井筒设备;(7)事故处理完毕后,开慢车检查井筒装备,无误后方可正常作业。6.2.2.2副井全速过卷(1)事故发生后,队值班接到绞车司机汇报后必须迅速、准确的向调度室和机电科汇报;(2)跟班队干及检修工及时赶往现场参加事故处理;(3)用氧气切割妨碍罐笼运行的物件;前提是把消防器材准备完善。(4)将罐笼下放,迅速进行伤员急救;(5)井上下伤员全部安全撤离后,对损坏部件进行彻底处理;(6)检查制动装置,恢复失效保护;(7)开车两趟,无误后,经业务主管部门许可方可正常工作;6.2.2.3副立井主绳断绳(1)事故发生后,队值班接到绞车司机汇报后必须迅速、准确的向调度室和机电科汇报;(2)用钢丝绳将罐笼固定;(3)更换断绳;(4)将新绳绳头下放到事故点,用楔形绳卡与罐笼相连接,然后将主绳拉紧;(5)拆除临时固定罐笼的绳卡,继续上提;(6)以0.1m/s—0.5m/s的速度将罐笼提至井口,对绳进行检查,确保新绳能正常工作;(7)开车试运行两趟,无误后经业务主管部门许可方可正常作业;6.2.2.4副井双罐撞罐(1)事故发生后,队值班接到绞车司机汇报后必须迅速、准确的向调度室和机电科汇报;(2)当罐笼中有人被困时,而提升机在两小时内无法恢复提升时,要及时解救被困人员。由救援人员系上安全带在地面采取可靠的下放措施后,下到宽罐停车位置,爬上宽罐顶部,打开顶盖,将被困人员接至宽罐顶部,并给被困人员佩戴安全带,护送上井。(3)检查确认撞罐原因;(4)根据现场情况设法拆除变形的罐道、罐耳;(5)将罐笼提至井口,更换罐耳等损坏部件;(6)准备罐道,下井更换,并测量安装尺寸和安全间隙;(7)检查无误后,以0.5m/s—2m/s的速度开车检查试验罐笼运行情况和安全间隙,只有符合安全规程时方可以4m/s—5m/s的速度开车进行试验;(8)试验正常后经主管部门许可方可正常作业。6.4应急恢复6.4.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施工现场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核实确认副立井范围内伤亡人员是否全部获救。6.4.2保证安全的原则。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并消除和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诱发其它事故的隐患。6.4.3实时监控的原则。对事故现场的人员和安全仪器仪表实行连续的实时监测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6.5应急结束现场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各救援工作小组负责人应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各阶段救援工作情况,经指挥部分析研究确认各方面均可达到恢复矿井正常生产状态时,在指挥部书面通知的情况下,各救援小组方可撤离现场,同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宣布救援工作结束。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7.1应急物资供应科负责对应急物资进行管理,对应急设备进行维护,保证应急资源的安全可靠完好。应急材料要定期进行更新。技术资料均在矿机电科保存。7.2装备保障灾害期间,公司组织调用应急经费由财务总监负责,总经理批准,财务部门组织实施,调取可能利用的一切经费,作为应急经费使用。财务部门要做好应急抢险专项费用计划,要建立专项应急科目,保证应急管理和应急行动中各项活动的开支。附件附件1:应急救援材料、工具明细表附件2:指挥部及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系电话明细应急救援材料、工具明细表序号材料名称单位存放数量存放地点1绳套副3供应科2导链台4供应科3大锤把3队部库房4各种专用工具套1队部库房5钢丝绳根1队部库房6滚轮罐耳个5机电库房7专用油脂桶1队部库房8专用绳卡副问太和队部库房9罐道根4机电库房10安全带副6队部库房主皮带运输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1事故类型我公司主斜井的主皮带在运行过程中,因设备或人为原因可能出现皮带横向断裂和皮带带纵向断裂等重特大事故,造成全公司原煤无法提升。1.2危害程度分析通过分析,发生主皮带事故不仅会影响皮带的正常运转,不能正常有序的运输原煤,也可能损坏设备,危及人身安全,甚至造成全矿停产。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杜绝矿井运输零敲碎打事故的发生,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实现最短时间恢复皮带运输系统,保证安全运行,并遵循边汇报、边组织抢救的原则。3.组织机构及职责执行综合预案的相关规定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加强对皮带司机及维修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技能判断事故的能力及事故发生后减少事故范围、积极抢修的意识,成立强力皮带检查维修小组,每天对皮带硫化接头进行全面检查,并按照集团公司文件规定,对强力皮带机的各项保护(堆煤、烟雾、跑偏、急停、防滑、速度)做好日常检查,加强维修人员及司机对皮带的巡检力度,提前发现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并上报。4.2预警行动事故状态下,应急抢险人员到达前,首先启动本单位应急处理方案,及时进行事故抢修,机运队及机电科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警后,了解现场情况,确定事故性质,按照规定程序启动本专项应急预案或汇报上级领导,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及应急救援系统。5.信息报告程序5.1报警系统及程序5.1.1出现事故后,现场人员及时用电话报告队里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及时向公司调度汇报现场情况,严禁谎报、不报、误报。任何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均有责任积极主动向调度室汇报。5.1.2队里值班组织人员对现场进行预处理,检查其他是否损坏。同时设立标示牌,防止事故机一步扩大。保护好事故现场,以便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分析。5.1.3公司有关领导及单位协调指挥,及时处理现场。值班长和应急处理领导组进行汇报。5.3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调度室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事故现场人员及时掌握事故进展,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汇报电话:调度室:6600366010355-37520320355-59119120355-3752001机运队:66300355-3752279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6.1.1三级事故:利用本公司的资源可有效控制事故扩大,控制事故现场及人员救护。6.1.2二级事故:本公司资源无法控制事故,需要利用集团公司的资源救助。6.1.3一级事故:本集团公司资源无法控制事故和及时救护人员,需要地方政府参与救助。6.2响应程序6.2.1应急启动事故现场在采取了紧急处理措施后,有值班人员设立事故现场警戒线,设立标示牌,所有人员不得进入,以便等待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进行检查、分析,更好地保证应急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发生事故,现场人员应及时向调度室向有关领导汇报。发生事故队值班人员应首先调动班长及专职检修工到达事故现场,在人员不足情况下,队值班应及时向矿调度汇报,由调度协调其他队组的现场处理事故必须由领导组成员统一指挥。6.2.2处置措施6.2.2.1断带事故处理:处理断带事故时,首先将主皮带机开关锁死,并悬挂停电工作牌,保证事故能够进一步处理。准备工作:(1)将硫化仪器检查试验完好后,连同准备接的皮带一同运输下井放置在皮带断裂处。(2)备好工字钢皮带卡子,不少于4副,皮带卡与螺栓完好、可靠。(3)敷设660V电源,给硫化设备及其它设备供电,各种电气设备符合有关规定,确保供电安全。(4)准备好胶浆、扳手、换用的皮带、导链等工具材料,沙0.5m3、消防铁锹2把、8kg干粉灭火器两个、通水水管等。(5)必须有队干、工长、安全员、瓦斯员、电工提前到达现场查看现场情况。(6)作业前必须用水管在作业地点周围20m范围内进行灭尘,并把设备冲洗干净。施工步骤:(1)先把前部断裂的皮带用工字钢制作的皮带卡将皮带打牢在机架上,固定应牢固可靠。(2)将机头小绞车的钢丝绳拉出与后半部脱落的皮带固定在一起,由小绞车司机操作,将皮带向前拉,拉至与前半部皮带断口处再用皮带卡把后半部皮带夹紧(3)先将皮带下方的浮煤、矸清理干净,拆除1组H架、架杆;用张紧车把皮带松开。(4)把预先准备的皮带利用人工拖开并铺好。由专业人员开始制作接头、硫化工作。(5)接头、硫化完毕,拆除工字钢皮带卡。接头硫化完毕后,利用皮带张紧车进行皮带张紧。(6)皮带张紧到一定程度,送电进行试运转,现场设专人与皮带司机联系对皮带进行试转。试运转正常后由跟班队干向值班、调度汇报。6.4应急恢复6.4.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施工现场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核实确认主斜井及其附近伤亡人员是否全部获救。6.4.2保证安全的原则。抢险救援结束后,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并消除和控制可能造成再次事故或诱发其它事故的隐患。6.4.3实时监控的原则。对事故现场的人员和安全仪器仪表实行连续的实时监测监控。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以便及时消除安全隐患。6.5应急结束现场应急救援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技术
- 艾滋病培训课件
- 彩妆知识培训
- 工厂安全检查整改
- 干部培训晨读文章
- 2025年主治医师之内科主治303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 宪法中小学课件
- 小学生秋冬季防病知识
- 学普通写规范字
- 安全旅游的路上
- 小学创客课件智能台灯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合格考政治模拟试题(含答案)
- 自愿退出俱乐部申请书
- SYT 0447-2014《 埋地钢制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 第19章 一次函数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学情分析指导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 (完整版)高速公路拌合站设置规划方案
- 《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上课用课件
- 齐齐哈尔课件
- 航道疏浚工程施工措施
- 信息化建设情况调查表
- 2019电网配电运维班组标准化管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