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笔记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028cd714ed8cc44b0a2035f851f32e/b7028cd714ed8cc44b0a2035f851f32e1.gif)
![高一生物笔记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028cd714ed8cc44b0a2035f851f32e/b7028cd714ed8cc44b0a2035f851f32e2.gif)
![高一生物笔记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028cd714ed8cc44b0a2035f851f32e/b7028cd714ed8cc44b0a2035f851f32e3.gif)
![高一生物笔记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028cd714ed8cc44b0a2035f851f32e/b7028cd714ed8cc44b0a2035f851f32e4.gif)
![高一生物笔记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028cd714ed8cc44b0a2035f851f32e/b7028cd714ed8cc44b0a2035f851f32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1:从生物圈到细胞、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一、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和分子组成
1、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单位,生命的单位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单,多)
1)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3、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1)(最小)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一个体一种群一群落一生态(八层次)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理解
①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③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无数实验证明,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实现细胞的完整
生命活动。
④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
(2)有的生物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整(植物没有系统)
二、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重要结构
1、光学结构
(1)镜头:目镜——目镜长,放大倍数小;物镜——物镜长,放大倍数公。
(2)反光镜:平面——调喳视野;凹面——调亮视野。
2、机械结构
(1)准焦螺旋(有粗、细之分)——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2)转换器——转换物镜。
(3)光圈(有大、小之分)——调节视野亮度。
(二)使用方法
1、取镜、安放和对先后,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
物镜观察,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为止。
2、显微镜操作规程:
①取放一②对光[上镜头一一调节(手、目)]一③放材料一④调焦[降(手、目)升(手、目)细]
f⑤换镜[移相、换镜、调亮析]
(三)注意事项
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
停止下降。
2、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
3、换用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焦。
(四)低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观察(清晰时)的比较
低倍镜时高倍镜时
镜头与装片的距离远近
所看到细胞的数量多少
所看到细胞的大小小大
视野的明暗
视野的广度宽广狭窄
(五)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卜-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1、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
2、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大。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
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课题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显微镜观察细胞所观察到的结果和结论
(一)不同的细胞形态、大小千差万别,这说明细胞具有多样性。细胞的多样性是细胞会化的结果。
(二)不同的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或拟核)这些相似的基本结构,这说明细胞具有统一
性。细胞的统一性除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利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外,还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不同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组成元素基本一致,化a物种类也非常相似(水、无机盐、
氨基酸、核甘酸、碱基等);
2、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细胞分裂;
3、细胞中的某些生命活动相似——D\A期制、蛋白质合成等:
4、遗传物质都是核酸,遗传密码通用等。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分类依据: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同上)。
(三)二者的比较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大小较小较大
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植物细胞有,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臼质
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拟核,无核旗和核仁有核膜和核仁
拟核:大型环状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DNA存在形式
质粒:小型环状细胞质: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遗传物质DNA
举例细菌、蓝藻的细胞动物、植物、真菌的细胞
三、细胞学说
(一)建立过程
1、1665年,英国科学家庞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将其命名为“细胞”;
2、19世纪3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施旺(动物)和施莱登(植物)创立了细胞学说。
3、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胞新细胞的观点,作为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住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三)意义
1、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牛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思考感悟】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吗?为什么?
不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但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除了病毒等无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外的其他
生物的结构单位,但.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功能单位。
课题3: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中的无机物
-、组成细胞的元素
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是生物体有选择地从无机自然界中获取的。
(-)元素的分类:
1、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可分为(以万分之•为界):
(1)大量元素,如C、H、0、N、P、S、K、Ca、Mg等。
(2)微量元素,如Fc、Mn、Zn、Cu、B、M。等。
(3)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如匕是组成ATP、膜结构等的重要成分;Ca是组成骨骼、牙齿的成分:虹是叶绿素的成分;Fe
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2、按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可分为:
(1)最基本的元素是C。
(2)主要元素,如C、H、0、素P、S。
(-)元素的含量特点:
1、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
2、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
3、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
(三)元素的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四)组成细胞的元素的主要作用:
1、调节机体生命活动:如K+、Na+、Ca?+、HC0J等。
2、参与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如I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等。
3、影响机体的重要生命活动:如B可促进花粉管的萌发,从而促进植物受精,油菜缺B会“花而不实”。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前者中水的含量是最多的,后
者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三、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门由水和结合•水。
2、含量:在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
(1)不同的生物体内水的含量差别很大;
(2)同一生物体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水的含量不同,幼儿期2成年期,幼嫩部分之老熟部分。
(3)同一生物不同器官水的含量也不同。
3、功能:
(1)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2)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3)参与许多牛物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4)为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4、水的含量与代谢的关系:
(1)一般情况下,代谢活跃时.,生物体含水量在70%以上。含水量降低,生命活动不活跃或进入休眠。
(2)当自由水比例增加时,生物体代谢活跃,生长迅速。
(3)当自山水向结合水转化较多时,代谢强度就会下降,抗寒、抗热、抗旱的性能提高。
(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绝大多数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部分是细胞内化合物的组成成分。2、功能:维持细胞和生
物体的生命活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等。
(1)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2)参与并维持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如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盐含量过低就会出现抽搐:
(3)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渗透压平衡(Na+、维持细胞处液渗透压,K+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酸碱
平衡(如人血浆中HCO:,、HPO]等的调节)。
【思考感悟】为什么碳是最基本元素?
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使地球上的生命建
立在碳元素的基础上。
课题4: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
一、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原理
利用某些化学试剂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一)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二)淀粉遇碘变蓝。
(三)脂肪被苏丹IH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
(四)蛋白质与双缩胭试剂作用产生紫色。
二、实验流程归纳:
(-)选材一制备组织样液f显色反应。
(二)脂肪的检测还可利用显微镜观察法,实验流程为:取材,切片一制片•观察。
三、实验材料的选择:
()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最理想的实验材料是还原糖含量缢i的生物组织(或器官),而且组
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可选用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二)脂肪的鉴定实验中,实验材料最好选富含脂肪的生物组织,若利用显微镜观察,则最好选择花生种
子。如果是新鲜花生种子,可不必浸泡,浸泡效果反而不好,如果是干种子,需浸泡3h-4h最适宜切片
(浸泡时间短,不容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太软,切下的薄片不易成形)。
(三)蛋白质的鉴定实验,最好选用富含蛋白质的生物组织。植物材料常用大豆,且浸泡Id〜2d,适于研
磨,动物材料常用鸡卵清蛋白。
四、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在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实验中,加热试管中的溶液时,应该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放入盛50℃〜
65℃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注意试管底部不要接触烧杯底部;斐林试剂不稳定易变性,应现配现用。
(二)还原糖、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在加相应试剂鉴定之前,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与鉴定后的
样液颜色作对比,增强实验的说明力。
(三)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如果用蛋清稀释液作为实验材料,定要稀释到一定程度,否则,与双缩
胭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在试管的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试管也不易洗刷干净。
五、斐林试剂与双缩胭试剂比较
斐方:试剂双缩版试剂
甲液乙液A液B液
成分0.Ig/mLNaOH溶液0.05g/mLCuSO,溶液0.Ig/mLNaOH溶液0.Olg/mLCuSO,溶液
鉴定物
可溶件还原糖蛋白质
质
添加顺先加入A液1mL,摇匀,
甲乙两液券乙混匀后立即使用
序再加入B液4滴,摇匀
反应条
水浴50℃〜65℃加热不需加热,摇匀即可
件
反应现
样液变砖红色样液变紫色
象
(-)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CuSO,溶液浓度为0.05g/mL,双缩胭试剂中CuSO,溶液浓度为LQlg/mL。
(二)原理不同。斐林试剂的实质是新配制的Cu(0H)浊液;双缩胭试剂实质是碱性环境中的鱼二。
(三)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是先将NaOH溶液与CuSOi溶液混合后再使用;双缩)试剂是先加入NaOH
溶液,再滴加CuSO」溶液。
【思考感悟】该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在生产、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
可用于对生物组织、消化液(如唾液)、食品(如奶粉)进行某种成分的检测或鉴定,也可用于医学上某
些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等。
课题5:蛋白质的结构
-、氨基酸及其种类
R
而卜C卡河口
级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通式是H
(-)特点:每种氨基酸至少有•个氨基和一个竣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连在同•碳原子上,
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居的不I司。
(二)种类和分类: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维也。根据是否能在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缀异
亮苯蛋(甲硫)色苏赖]和非必需久I基酸。
(三)对通式的分析
1、特点分析
分析举例
R基含一COOH:谷氨酸:
蚓基酸分子中至少有一个一NH?、一个
Hooc—CH—CIb—CH(NH)—coon
—COOH,因为R基中可能有一NH2,22
R基含一NIL:赖氨酸
—COOH
H2N—CH2—CH2—CH2—CH2—CH(NH2)—COOH
都有一个一NH?和一个一COOH连在
反例:非生物体内氨基酸
同一个碳原子上,否则不是构成生物
HN—CH—CH—CH—COOH
体蛋白质的氨基酸2222
2、基本组成元素:C、H、0、N,有的还含有P、S等。
3、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在脱水缩合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非R基上段基和另一个氨基酸非R基
上的氨基分别脱下一0H和一H结合形成HQ,同时形成•个肽键。
二、蛋白质的结构及其多样性
(-)结构层次:氨基酸丝脓蛋白质。
(-)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脱水缩合盘曲折叠
1、氨基酸方面: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徘列明序的/电。---------------
2、肽链方面:肽链的船间结构不同。
(三)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有关问题
1、肽键的结构式可表示如下:—NH—C0一或一CO—NH—或一C—N一。
2、关于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计算
(1)对于n个氨基酸来讲,至少有整个氨基和&个竣基;
(2)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一条肽,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n—1,至少有L个氨基和L个竣基;
(3)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X条肽链,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n-X,至少有乂个氨基和兑个竣基;
(4)n个氨基酸分子缩合成环状肽时,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n,氨基和竣基数与R基团有关;
(5)蛋白质完全水解时所需要的水分子数等于该蛋白质形成时脱去的水分子数。
3、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数目为n,肽链数为X,则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n—18•(n-X)。
4、氨基酸与对应的DNA及mRNA片段中碱基数目之间的关系:DNA(基因):mRNA:氨基酸=§:3:1o
【思考感悟】只要组成蛋白质的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相同则蛋白质就相同吗?
不•定,因蛋白质还受肽链的空间结构影响。
课题6:蛋白质的功能
一、蛋白质的功能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上命活动的承担者。
(-)结构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如肌肉、头发等的成分。
(二)催化作用: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三)运输作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能运输氧。
(四)信息传递作用: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等激素。
(五)免疫功能:如人体内的抗体。
二、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多样性
(-)蛋白质的分子结构
1、形成:氨基酸多肽(肽链)蛋白质。
2、蛋白质与多肽的关系:蹴瘦缩粉子可以由1条多肽链酶曲折番儿条肽链通过一定的化学键(肯
定不是肽键)连接而成。但多肽只后折叠成特定的空间结构进而构成蛋白质时,才能执行特定的生理功能。
(二)蛋白质的多样性
1、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1)氨基酸的种类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2)氨基酸的数目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3)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肽链不同。
(4)肽链的数目和空间结构不同,构成的蛋白质不同。
两个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则这两个蛋白质不是同种蛋白质。但并不是以上这四点同时具备才能确定两个
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而是只要具备以上其中的一点,这两个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就不同。
2、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蛋白质据功能分为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两大类,前者如人和动物的肌肉。后者如具有催化作用的绝大多数
酶,具有免疫功能的抗体等。
【思考感悟】许多蛋白质分子中含有一s一s一,它是如何形成的?
一S—S一的形成是山两个一SH某团通过脱去一分子为形成的。
课题7:核酸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基本组成单位:核甘酸,其分子组成为五碳糖、磷酸、碱基
(二)核酸的种类及比较
核酸
类别
DNARNA
核甘酸
基本单位
脱氧核■酸核糖核昔酸
化五种(A、T、G、C、U)
碱基
学A、T、G、CA、U、G、C
成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
分磷酸磷酸
空间结构两条链一般为一条链
(三)核酸的功能: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四)核酸的分布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利用甲基绿和毗罗红两种染色剂,前者使DNA呈现绿色,后者
使RNA呈现红色,从而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另外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分析
(-)实验原理(同上)。
(二)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
现象结论
绿色明显集中且接近细胞中央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
绿色周围的红色范围较广RNA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
(三)几种液体在实验中的作用
1、0.9%NaCl溶液:保持U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2、8%盐酸:(1)改变细胞膜等的通透性;(2)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
3、蒸储水:(1)配制染色剂;(2)冲洗载玻片。
三、蛋白质和核酸的关系:(一)区别
蛋白质核酸
元素
C、H、0、NC、H、0、N、P
组成
基本
氨基酸脱氧核甘酸、核糖核昔酸
单位
连接
肽键磷酸:酯键
方式
形成
细胞质内核糖体上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等
场所
结构物质:血红蛋白,肌纤蛋白等;
①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决定生物
主要功能物质:①运输一血红蛋白、载体;②催化一醐(多数);③
性状,提供生物进化原材料:
功能免疫一抗体;④调节一胰岛素、生长激素;
②某些RNA具催化作用。
能源物质:氧化放能,产物有尿素、C02、也0等
(~)联系
1、核酸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2、DNA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犍魏生1懒猾归股豺糖
利麟蚊帛致
㈱空/趟模犍'M版从』加
怫+帆解祁、搬一蜷那
跳撕蛇系就
然性豺粮猬性
【思考感悟】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而核酸分为DNA和RNA两大类,所以说人的遗传物质是
DNA和RNA,正确吗?为什么?
不正确。对丁•某一具体生物体而言,遗传物质只能是核酸中的•种,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课题&糖类和脂质
-、细胞中的糖类
(一)组成元素:C、II、0。
(二)分类及特点:根据是否能水解及水解成单糖的数量分为:
1、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一堂:两分子里融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常见种类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3、多糖:多个单糖脱水缩合而成,水解成单糖后才可被吸收。常见的种类有植物细胞中的淀粉、纤维素,
动物细胞中的驱。
(三)功能: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中“生命的燃料”是指葡萄糖;是组成细胞和牛物体结构的成分,
如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二、细胞中的脂质
(一)组成元素:主要由C、II、0,有的还含有P和N
(二)分类:分脂肪、磷脂和固醇三类。
(三)功能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缓冲和减压等作用。
2、磷脂是构成细咆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3、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1)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
(3)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色别遴的吸收。
三、糖类和脂质的比较
比较项目糖类脂质
元素组成C、H、0C、H、0(N、P)
种类单糖、:糖、多糖脂肪、磷脂、固醇
区合成部位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肝脏和肌肉主要是内质网
别①主要的能源物质;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
生理作用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②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③核酸的组成成分。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
联系糖类―旨肪
(-)单糖中的葡萄糖、果糖及二糖中的麦芽糖是还原糖,为用斐林试剂鉴定,多糖丕具还原性。
(二)多糖中的红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红维蜜,是由肽聚糖构成
的。因此能否被纤维索酶除去细胞壁,是区分植物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依据之一。
(三)糖类和脂肪均由C、H、0三种元素组成,氧化分解产生CO,、HQ,同时释放能量。但脂肪中氢的含
量远远应于糖类,所以同质量的脂肪储存的能量是糖类的2倍多。
【思考感悟】你能说出几种与能量有关的物质吗?
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宜接能源物质是ATP,主要的储能物质是脂肪,最终能源是太阳能。
课题9:组成生物体分子的综合运用
-、细胞的能源物质及能量供应
(-)细胞的能源物质:细胞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
供能,产物中都有C0?、HQ。
1、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为:糖类一脂肪一蛋白质,这是由它们的生理功能所决定的。
2、主要的能源物质:赞类,为生物体提供所需能量的70%以上。
3、主要的储能物质:胞近,含能量高。其他储能物质还有动物细胞中的飒、植物细胞中的淀粉。
4、直接能源物质:ATP,
(-)细胞的能量供应
1、正常情况下,脂肪、蛋白质除正常代谢中产生部分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外,一般丕供能,只有在病理
状态或衰老状态下才大量氧化供能。
2、在氧化分解中,由于三大有机物的C/H不同,需氧量也不同。糖类最大,需氧最少;脂肪最小,需氧
最多,产生的能量也最多。
3、能源物质为生命活动供能的过程
水解供能,生命活动
氧化放能,匚ATP中的化学能
陆源物质
效能(散失)
二、常见“颜色反应”的归纳
需要鉴定
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DNARNA
的有机物
用于鉴定斐林苏丹ni双缩胭甲基绿
碘液毗罗红
的试剂试剂(或苏丹IV)试剂(二苯胺)
反应产生橘黄色绿色
砖红色紫色蓝色红色
的颜色(或红色)(蓝色)
()还原糖鉴定时,斐林试剂需现用现配,并需在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
(二)蛋白质鉴定所用双缩服试剂化沏逊与斐林试剂相同,但使用方法和反应原理不同。
(三)鉴定DNA和RNA时,常用甲基绿、毗罗红混合染色剂。
【思考感悟】组成生物体各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组成多糖(糖原、纤维素、淀粉)的基本单位是单糖(葡萄糖),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组成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普酸。
课题10:细胞膜、细胞壁
-、细胞膜的成分及制备: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边界是细胞膜。
(-)细胞膜的成分
1、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另外还有少量的糖类。
2、细胞膜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脂质,该成分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
3、与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有关的是蛋白质。
(-)细胞膜的制备
1、选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2、原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水会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吸水胀破,使细胞内物质流出,从而得到细
胞膜。
3、过程
(1)将红细胞稀释液制成临时装片。
(2)在埼倍镜下观察,待观察清晰时,在盖玻片•侧滴加蒸储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3)红细胞凹陷消失,细胞体枳增大,最后导致细胞破裂。
(4)利用差速离心法,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二、细胞膜的功能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1、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2、细胞产生的抗住、激素和代谢废物排到细胞外。
3、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糖蛋白有关。
2、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
(1)通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间接传递信息。
(2)通过相邻两细胞的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3)通过相邻两细胞间形成通道进行信息交流。
三、植物细胞壁的成分和作用
(-)化学成分:主耍是纤维素和果胶。
(-)作用:对植物细胞仃支持和保护作用。
【思考感悟】植物细胞等有细胞壁,在细胞最外层,为什么说细胞膜是边界呢?
由细胞膜的屏障功能所决定,细胞膜不仅有保护作用还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课题11:细胞器
一、各种细胞器的比较
主要功能及比喻基本结构分布
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所需能量
线粒体复杂的双层膜结构动植物细胞中
的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
叶绿体复杂的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
“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为各种反应提供条件。
内质网还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有关,以及脂质合成的单层膜结构动植物细胞中
“车间”
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山液泡膜和其内的主要存在于植
液泡
物细胞保持坚挺细胞液组成物细胞中
高尔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和
动植物细胞中
基体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小泡
内含多种水解酶,执行细胞内消化作用,是细胞存在于动物细
溶酶体单层膜围成
内的"消化车间”胞中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由幽、蛋白质
核糖体有些附着在内质网及核膜表面,有些游离在细胞所有细胞中
所构成
质中
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动物细胞和低
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桎及周围物质组成蟹植物细胞中
二、各种细胞器的归纳比较
分植物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布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
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中心体
结具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内质.网、液泡、溶酶体、高尔基体
构具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含DNA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成
含RNA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分
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
能复制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功能合成有机物的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能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与蛋白质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
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分布、形状
1、叶绿体分布于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呈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2、线粒体分布于动植物细胞中,呈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二)染色、观察
1、叶绿体呈现绿色,容易观察,不需染色。
2、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于
无色。
(三)实验过程
1、观察叶绿体:制作辞类叶片临时装片一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一高倍镜下观察。
2、观察线粒体:取材一染色一制片一低倍镜下找到口腔上皮细胞一高倍镜下观察。
【思考感悟】各种细胞器的比较说明不同细胞器结构和功能不相同,如何获得相应的细胞器?
采用差速离心法,即依据各种细胞器的比重不同,采用不同的转速分离让相应的细胞器。
课题12: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一、叶绿体与线粒体的比较:
(一)共性:
1、均具有能量转换功能:叶绿体将光能f,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一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而线粒体则将有
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一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2、均具有双层膜结构。
3、均含有少量的她,具有自主遗货特性,参与细胞质遗传。
4、均参与碳循环过程。
5、均既消耗水又产生水。
(二)差异性
叶绿体线粒体
增大内膜面积的方式囊状结构堆叠形成基粒内腴向内折叠形成融
完成生理过程光合作用有氧呼吸第二、二阶段
形成的ATP用途用于暗反应中C3的还原用于除光合作用暗反应外的各项生命活动
作用时间有光条件下时时刻刻
作用性质趋向于同化作用趋向于异化作用
二、细胞质基质:
(-)形态:胶质状态。
(二)成分: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二酸和多种酶等。
(三)功能:进行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分泌蛋白最初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形成肽链。
(二)肽链在内质网内加工,由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再运输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
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
四、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组成:由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
(二)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1、在化学成分上:各种生物膜组成成分相似,均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但每种成分所占的比
例不同。
2、在结构上的联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见下图)。
「►核膜
(间釐系)"内质网膜,接联系了f线粒体膜
高尔基体膜
细胞膜
囊泡(间接联系)t
3、功能上的联系: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加工、分泌等过程中,各细胞器之间协调配合。(见下图)
一线粒体•、.
能量.…一褴蚩.能至"j能量
核糖友----------►内质网_►高尔基体囊泡胞膜
输基组一输加
翻合加〜化装折X会胞
译成X运糖烫泌吐
,运
蛋白质(肽链)一►较成熟的蛋白质一►成熟蛋白质一►分泌蛋白
(三)生物膜系统的功能:
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位息传递的过
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许多化学反应的进行。
3、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
有序地进行。
/物质运输(栽体等)
(1)细胞益决定能量转换
、一言息传递(细胞识别——移植免
疫、特异性免疫、受体的结合、
突触的递质传递、受精作用等)
酶附着的支架一一为生化反应的进行创造条件
(2)其他腹;
使细胞内部区域化一一保证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
【思考感悟】对于整个细胞而言,对这些细胞结构应该如何归纳比较?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其中一定具有的是细胞壁;(2)能产生水的
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细胞核(复制、转录时);(3)与分泌蛋白合成分泌
相关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囊泡和细胞膜;(4)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5)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课题13:细胞核
-、细胞核的结构与各结构的功能
(-)核膜:
1、结构:
(1)理层膜,内膜与染色质丝相连,外膜与内咽相连通。外膜的外表面上有核糖体附着。
(2)核膜并不是完全连续的,有许多部位核膜内外两层相连,形成核孔。
2、功能:使核既保持相对独立,又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1)化学反应的场所。在核膜上有多种大量的奥,利于多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核膜在细胞周期过程
中表现出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2)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的孔道。大分子物质如mRNA可通过核孔,离子和小分子,如氨
基酸和葡萄糖可以通过核膜。实际上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核仁:
1、结构:核仁是真核细胞间期核中最明显的结构,因为它的近光性较强,与细胞的其他结构很容易区分。
它通常是单一的或者多个匀质的球形小体。
2、功能:是某些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在有丝分裂期间表现出周期性的消失叮重建。
(三)染色质:是真核细胞在间期中由DNA和蛋白质以及少量RNA所组成的•串念珠状的复合体,易被碱
性染料染成深色。
1、DNA、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可表示为:
DNA+知质与染色质鸳”嗨2色体
分裂末期:解螺旋,变细变长
2、染色质和染色体的比较
染色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初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高频考点3
- DB61T-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
- 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革新和进步速度
- 新版北师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一 20以内数与加法复习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抚顺市省重点高中六校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解析版)
- 现代农业教育体系中的技术培训与实践项目
- 构建安全可靠的在线学习平台保障师生权益
- 外研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1 Period1课件
- Module1Unit1ItwasmybirthdayonSaturday2023-2024学年四年级英语
- Module2(单元测试)英语五年级下册-外研版(一起)(含答案)
- 数 学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混合运算100题
- 2024年银行考试-农村信用社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9套)
-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题200道及答案
-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学会尊重-课件(54张课件)
- 5.5.1三角恒等变换(第一课时)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
- 中国智慧物流发展报告
- 导演聘用合同正式(2024版)
- 焊接加工成本算表
- DL∕T 712-2010 发电厂凝汽器及辅机冷却器管选材导则
- (2024年秋季版)2024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4.9.1 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