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
导学案
自主合作探究
班级2姓名J
松林学校化学中心组
实用化学口诀
1、前20号元素:氢氢锂镀硼碳氮氧氟窟钠镁铝硅磷硫氯氮钾钙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氢钠钾银+1价,钙镁钏锌+2价,铝价正3氧负2,氯价最常显负一。铜有正一正
二价,铁有正二正三价,碳有正二正四价,硫有正四正六价。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查”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收”收集气
体“离”导管移离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正氧负氢,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o
5、组成地壳的元素由多到少顺序:养闺女(氧、硅、铝)铁、钙
6,“十字交*法”写化学式的口诀:“正价左负价右,化合价标上头,先约简再交叉”
7、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按
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柏金
编号:Nol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与实际生活,生产联系感受化学在改造世界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2、能复述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会判断常见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3、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学习重难点:会判断常见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一、自主学习:
(-)化学改变了世界?
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包括我们的学习用品、衣着穿戴,哪些是由天然材料制成的,哪些是由合成
材料制成的?
教室的物品有:
其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有:
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有:
通过观察和统计你有什么感想:
(二)观察化学变化
生活中有很多变化,试比较下面变化的区别:
1、凉水烧成热水2、木炭燃烧变成灰烬3、布料做成衣服
4、葡萄酿成酒5、水结冰6、铁矿石炼成钢铁
7、酒精挥发8、矿石粉碎
将这些变化分类:
你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归纳总结:1、是物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
2、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o
实验探究:完成以下实验
1、点燃镁条,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试管里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几滴酚献试液观察现象。
3、将一粒锌放入试管中,加入广2毫升稀盐酸,观察现象。
4、取3~4毫升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中,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二、合作交流:
1、这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理由是什么?
2、这些变化伴随着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
着、、、、等现象。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
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有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
____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
3、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伴随着的变化,这种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
和吸收。
4、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或-
化学造福着人类,然而化学对环境的污染也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威胁,治理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人类社
会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社会倡导绿色化学。阅读课本“多识一点”后总结什么是绿色化学?
三、尝试练习:
1、发生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消融B.沙尘暴C.闪电引发的森林大火D.汽油挥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有沉淀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3、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A.陶瓷地板B.铝合金门窗C.玻璃D.木质桌椅
4、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瓷瓦破碎
B.煤炭燃烧;水的蒸发
C.酒精挥发;食物腐烂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铁生锈
四、评价展示: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绝大多数物品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而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变化制得的。
2、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两大类:变化和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3、绿色化学的理念是o
五、当堂检测:
1、几千年以前,半坡氏族人从事的活动中,使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建筑房屋B.磨制石器C.用麻织布D.烧制瓷器
2、下列广告语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
A.食用含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B.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雅齿
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经卫生部门检测合格的矿泉水中含有少量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是一种健康饮料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变化,而物理变化只是在
和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同一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可发生不同变化,如加热蜡烛,温度
稍高就可融化,这是变化,温度再高就可燃烧,这是变化。
【课后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交流。
编号:Na2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每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
2、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重难点:认识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6—7页后讨论并完成以下问题
1、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如分子、原子等)构成的.例如我们熟悉的物质
水就是由大量的聚集而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和一个构成
的。
2、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每个氢分子又是由两个构
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构成的。
3、什么是元素?水、氢气、氧气分别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4、什么是化学?
化学就是在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及其的一
门基础自然科学。
二、合作交流:
1、想象一下:一桶水如果无限次的分下去,最后我们会得到什么?
2、完成课本第8页挑战自我1、2
三、尝试练习: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生物、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食盐可以从不同的
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食盐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B.食盐的产地在哪里
C.食盐有什么性质和用途
D.食盐的微观结构如何
2、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关于它的组成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很小的粒子
B.原子和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实际上元素就是所有原子的总称
D.把每一类原子称之为一种元素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B.有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而有的物质则是由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的存在的
D.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5、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灭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阻止污染产
生的化学,它包括绿色生产和绿色销毁等内容。泰安市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获了一批盗版光盘,
并进行绿色销毁。以下做法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A.泼上汽油焚烧B、倒入大汶河中
C.埋入土中D.碾碎后回收再利用
四、评价展示:
1、宏观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又是由极其微小的构成的。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等。
3、分子都是由构成的。
五、当堂测试:
1、下列广告用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补血口服液”可补血补铁,防止缺铁性贫血
B.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艇齿
I).矿泉水中含钾、钠、钙、镁等元素,是一种健康饮料
2、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z)变为臭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
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
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
3、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
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当时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4、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
A.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软件
B.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品质
C.提炼石油,生产各种燃料
D.利用指南针航海
5、“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
【课后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交流。
编号:N23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学习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
2、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并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
学习重难点:
学会化学探究方法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从问题开始”并回答问题:
1、你对爱因斯坦的名言有何认识?
2、同学们看了“化学之旅”和“C«,的发现”有什么感想?
二、合作交流:
1、我们怎样才能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讨论后回答
MCOz)
2、你有什么问题或谜团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
阅读“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后回答:
1、科学探究包括:、、、、等
几个基本环节。
2、怎样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实验探究一:认真阅读11页实验探究“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小组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以备实验课
上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我的猜想:
我的设计方案:
选择仪器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二:
小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实验一,如图甲,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结果发现低的蜡烛先灭,高的蜡烛后灭,对于该实验进
行分析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②实验二,如图乙结果高的蜡烛先灭,请你分析原因?
③你认为以上两个实验条件有什么不同?
④对比以上两个实验,你对化学探究活动有什么看法?
三、尝试练习:
1、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一般是()
A.动手实验B.提出问题C.调查研究D.总结归纳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B.二氧化碳C.水和二氧化碳D.水或二氧化碳
3、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A.水B.食盐水C.澄清石灰水D.糖水
四、评价展示: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_
_____________岁五个基本环节。
五、当堂检测:
1、下列疑问中你认为在科学上没有一定道理的是()
A.珠穆朗玛峰为什么是海拔最高的山峰
B.海洋中存在着大量的水,住在海边的人为什么还说缺饮用水
C动物呼吸,煤、天然气的燃烧需要大量的氧气,虽然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氧气,但随着森林面积的逐渐减
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会越来越少
D在饮用上为什么矿泉水要比纯净水好
2、小明在厨房中发现一种白色固体,他认为“可能是食盐”。小花说“可以尝一尝”。对于“可能是食盐”
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对于“可以尝一尝”这一过程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假设B.收集证据C.实验D.作出结论
3、要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设计实验的时候不需要考虑的是()
A.想要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B.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
C.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
D、实验所需用仪器的产地
4、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实
验目的、、、,才能保证实验的公正性。
【课后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交流。
编号:Na4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第三节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认识实验室、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
学习重难点:
1、认识常见仪器及用途
2、让学生熟悉实验规则及应急处理办法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认识实验室
观察实验室中的各种设施,找一找:
1、实验室中电源、灭火器在哪儿?
2、排风扇、废液缸在哪儿?它们有什么用途?
3、化学实验仪器、药品在哪儿?
任务二:认识仪器(阅读课本142页认识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观察实验桌上的各种仪器,想一想这些仪器有哪些特点和用途?
任务三:熟悉实验室安全规则: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第15页和第142页。(先阅读思考,再交流,看谁发现的问题多)
回答:图中的实验室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它们可能会造成什么?
二、合作交流:
化学实验时应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2阅读《多识一点》了解发生意外怎么办?
烫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碱灼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台起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尝试练习:
1.化学实验时,取剩的药品应放入,实验完毕废弃的物质应倒入o
2.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以用,较多大量液体加热可以用做容器。
3.根据实验要求,从下列仪器中选择适当的仪器,将其名称填写在横线上:
集气瓶、玻璃棒、量筒、酒精灯、石棉网、蒸发皿、药匙、试剂瓶、滴管
⑴加热;⑵搅拌或引流;⑶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⑷取用粉末状药品
⑸滴加少量液体;
⑹加热烧杯内的液体;⑺蒸发;⑻盛放或收集气体;
4、量取8mL稀硫酸时,应选用的仪器是()
A、25mL的量筒B、50mL有刻度的小烧杯
C、10mL的量筒D、胶头滴管
5、实验室里通常盛放液体的仪器是()
A、烧瓶B、细口瓶C、集气瓶D、试管
6、下列试验操作正确的是()
A、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固体、液体可以任意取量
B、使用试管夹时,将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试验用剩的药品药放回原瓶,以免浪费药品
D、实验室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可以用镇子
7.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有关规定
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
(1)请你找出适合贴在存放初中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浓酸、浓碱药品柜上的图标—。
(2)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A.拨打火警电话119;B.用湿抹布扑盖;C.找老师一起想办法;D.逃跑
四、评价展示:
化学实验室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五、当堂检测:
1、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是()
A、烧杯B、量筒C、集气瓶D、试管
2、在实验室取用一定量的下列药品,可以用量筒的是()
A、盐酸B、锌粒C、胆帆D、碳酸钠粉末
3、实验完毕后,用剩的药品应()
A、放回原瓶B、倒入废液缸C、倒入下水道并用水冲洗D、倒入指定的容器
4、下列仪器中,具有能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试剂三种用途的是
A.锥形瓶B.量筒C.烧杯D.试管
5、下面能精确量取液体体积的是
A、量筒B、温度计C、试管D、托盘天平
7、化学实验时,取剩的药品应放入,实验完毕废弃的物质应倒入
8、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以用,较多大量液体加热可以用做容器。
【课后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交流。
编号:N25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第2课时练习实验基本功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习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基本操作
2、初步学习物质的加热的基本操作
学习重难点:
1、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自主学习:
(一)、液体药品的取用
1、向试管中倾倒液体
液体药品一般盛在中,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先拿下,在桌上,瓶口要着
试管口,使液体缓缓地倒入试管。
思考:(1)试剂瓶塞为什么要到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标签要对着手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小结: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⑴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
看P16图,思考怎样把粉末状装入试管中?
小结:
1、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或。
2、往试管里加入粉末状固体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先使试管,把盛有药品的_
或小心的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到底部。
⑵往试管里加入块状状固体
看P16图,思考怎样把块状固体装入试管中?
小结:
1、取用块状固体要用夹取。
2、往试管里加入块状固体时,应该把容器,把药品放入,再把容器慢慢地,
使药品缓缓地滑到容器的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三)、物质的加热
⑴认识酒精灯
实验室常用加热仪器为,其火焰分为、、其中温度最
高,加热时应用加热。
⑵使用酒精灯时注意事项
看课本P17图,你认为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①②
③④
⑶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看P24图,思考:如何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⑷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看P24图,思考: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
1、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原因有那些?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可能引起试管炸裂的原因有那些?
三、尝试练习:
1、以下保存和取用药品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块状固体石灰石存放在广口瓶中;
B、稀盐酸存放在细口瓶中;
C、用滴管取用大量液体;
D、用药匙取用碳酸钠粉末。
2、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盛放固体药品一一细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一一胶头滴管
C、盛放多量固体加热---烧杯
D、盛放少量液体加热---试管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纸槽将粉末状固体加入试管;
B、尝药品的味道;
C、剩余药品自己处理,可以带走;
D、药品用的越多,现象越明显。
4、请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倾倒细口瓶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2)、胶头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
四、评价展示:
药品取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物质加热注意事项有哪些?
五、当堂检测:
1、下列取用药品操作规范的是()
A、块状固体竖直投入B、粉状药品用药匙从容器口倒入
C、试剂瓶口紧挨倾斜的容器口,使液体缓缓流入
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把橡胶乳头内的空气排入液体中
2、在加热过程中不慎把酒精灯碰到,洒出的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下列灭火措施简便合理的是(
A、用嘴吹灭B、先移走其他仪器及药品,然后再用灭火器灭火
C、赶快向桌面上洒水D、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实验完毕迅速的用嘴吹灭酒精灯B、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别人
C、加热试管里固体时试管破裂与试管口向上倾斜无关D、试管夹一般夹在试管的中下部
4、填写下列实验操作的原因或目的
⑴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可用嘴吹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人
⑶用烧杯加热液体时,垫上石棉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工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交流。
编号:Na6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第3课时物质的称量、仪器的连接、洗涤
学习目标:
1、知道天平的构造、练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2、了解量筒的量程,练习天平的使用方法。
3、练习仪器的连接和洗涤方法。
学习重点:物质的称量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练习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学生看书52-53页
学生活动1:利用天平称取3g食盐,倒入指定烧杯中。
⑴称量前,要,为什么?
⑵要将称量物放在______盘,祛码放在______盘,为什么?
⑶能否把食盐直接放在托盘中称量?为什么?
学生活动2:选取量筒量取15ml水,倒入上面烧杯中并搅拌。
⑴有量程为10ml、50ml、100ml的量筒,选择哪一种?
⑵倾倒时先用试剂瓶直接倒至接近15ml处,再用滴加。
⑶观察时视线要与液面水平,不能视(结果会变)或视
(结果会变)。
学习任务二:仪器连接与洗涤。
学生活动1:将石灰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起来。
⑴需要的仪器有、、、.
连接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果用连接好的装置进行实验,没有收集到气体,原因可能是,解决方法是
学生活动2:练习试管的洗涤方法。
二、合作交流:
1、某同学称量时,将祛码和游码放颠倒了,能否称出其实际质量?
2、量取液体体积时,如果俯视或仰视,能否正确读数?有什么影响?
二、尝试练习:
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了15.35g食盐,用量筒量取了8.32ml水,这两个数据是否正确?为什么?
2、下列有关量筒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量筒作为液体的反应容器
B、将盛有液体的量筒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水分
C、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用量筒长期存放烧碱溶液
四、评价展示: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五、当堂检测:
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读数为2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
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A、>10mLB、<10mLC、=10mLD、无法确定
4、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
As光亮透明B、内壁上有水珠
C、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D、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课后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交流。
编号:NO7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复习学案)
一、锁定目标、学有方向:
1、说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并会判断;
2.说出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3.说出常用化学实验仪器名称和用途;
4.学会实验基本操作会对常见意外情况进行处理;
二、知识回顾:
1、物理变W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定义
本质区别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宏观:有________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变,只是微观:_______微粒发生了变化。
微粒间隔可能改变
现象特征wm发生变化常伴随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
实例
联系发生化学变化时_____伴随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_______发生化学变
化。(填“一定”或“不一定”)
区分依据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往往伴随育缰的变化,如:木柴燃烧取暖,就是把能转化为能和能;电灯照明是
把能转化为能和能;电解水是将把能转化为能;电池充电是把能转
化为能。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用到主要仪器是和石棉网;现象是、、。
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有、、、、。
5.按要求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①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用②ft取45mL的水应用规格为mL的量筒。③吸取和滴加少
量液体时应用,应在容器正上方滴加。
④取粉末状药品用或__________取块状药品用。
⑤盛装气体常用,盛装液体药品常用。
6.50ml的量筒只能准确称量到mL,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内保持相平,视线偏高读数偏一
视线偏低读数偏。
7.托盘天平只能准称到父,称量干燥的药品应在托盘上各放来称量,易潮湿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应
放在里称量。用回天平称量物质的量时左盘放,右盘放。因此称量物的质量等于袪码游
码(填“+”或“一",下同);若“左物右码”放反了,称量物的质量应等于祛码游码:
8.组装仪器装置的M页序是由向,由向。
9.使用药品要做到“三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分别是-
三、基本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A.块状用取用B.粉末状用取用
2、|液体药品的取味A.胶头滴管B.细口瓶里取用试液(倾倒)。
3、|量筒的使用卜(1)“放平稳”,“凹液面最低处”(2)注意:量筒是一种量器,只能用来,能
用来长期存放药品,也不能用来作为反应的容器,不能用来量过冷或过热的液体,不宜加热。
4、|酒精灯的使用|:(1)火焰^为_、、_。加热时圆E加热物质放在一部分;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
容积的_;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盖灭。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等。
可以加热但1^、须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有:、等。
不育劭口热的仪器有:、、、等。
(3)先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给固体加热时,一般试管口应略;给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跟桌面大
约成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试W口襁对着地方。(4)使用试管夹。(5)加热玻璃仪器
前应把仪器夕四嶙干,否则易使仪器炸裂。
5、|物质的称量一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
(1)称量前应把游码放在标尺的一处,检查天平是否—。(2)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一盘,祛码放在一盘。
(3)称量完毕,应把祛码放回中,把游码移回一处。(4)干燥的药品放在洁净的—上称量,易
潮解的和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里称量。(5)祛码用—夹取。(6)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称量,
能称准到一go
四、例题解析:
例1、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
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A操作原子的阶段
例2、某固态物质受热后变成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例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下列哪些操作是正确的()
A.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
B.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加热时还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
C.应使用试管夹,注意从试管底部往上套D.以上都正确
例4.某同学在实验室里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盐,当指针指向分度盘的左边,即开始称量,在左盘中加了5克祛码,又将
游码移到0.1克处,则该同学称取食盐的质量为()A.5.1克B.4.9克C.5.0克D.
无确定
例5、小明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实验一:如图所示:向烧杯中倒CO”结果发现低的蜡烛先熄灭。对于该实验进行分析思考,你可
以得出明陛结论?
⑵实验二:将一个烧杯倒才睡一高一矮两支燃烧着的蜡烛上,结果却是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g
熄灭。
(3)你认为以上两个实验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4)对比以上两个实验,你对化学探究活动有什么看去?
五、巩固练习: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包成灰D.滴水成冰
2.下列现象育铜乡说明镁条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镁条迅速变短B、生成了白色粉末C、发出耀眼的白光D、放出大量的热
3.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铁生锈B.嬲烧C.水汽化D.火药爆炸
4.有一瓶无色气体,有人说是二氧化碳,有人说不是,你认为应该用下列哪一种方法马上进行确认?()A.讨
论B.调查C.实验D.上网
5.下列化学仪器需垫加石棉网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试管B.烧杯C.燃烧匙D.蒸发皿
6.可与烧瓶、试管、蒸发皿归为一类的是()A.量筒B.漏斗C.集气瓶D.烧杯
7.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指针向左偏,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将游码移至零处B.加适量祛码C加适量药品D.调整螺母,使天平平衡
8.关于仪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量筒用于量度液体的体积B.集气瓶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C.滴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D.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流体时引流
9.可作为反应容器的是()A.试管B.烧杯C.量筒D.漏斗
10.下列操作中用到镣子的是()
A.取粉末状固体B.取用锅C.取块状固体D.取祛码
11.某同学在实验时进行如下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在无用量说明时,液体取用1〜2毫升,固体只是盖满试管的底部.
C.用手指沾取实验室中所用的食盐,品尝其味道.
D.甩过的药匙或镶子立即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12.量取10毫升水,可选用()
A.胶头滴管B.10毫升量筒C.50毫升烧杯D.100毫升量筒
13.正确的化壑邂操作对实辘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中的匏镰作正确的是()
14.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取用液侔点燃酒粘灯取用固住过滤
ABCD
【当堂擀测试]
-选择题
1.请你判断下面所列举的生活事实与化学密切相关的是()
⑴节日庆典燃放礼花;⑵汽车为人们交通提供便利条件;⑶五彩金的硬塑玩艮代替了原始的木制J逮积木;⑷
当你走进麦当劳,各式冰激凌奶使你驻足;
(5)“巨能钙”“盖中钙”“钙力奇”各种彬丐产品纷纷问世
A.(1)(5)B.(1)(3)(5)C.(1)(4)(5)D.(1)(2)(3)(4)(5)
2.蜡烛闪映息灭时,烛芯会冒白烟,根据你所做实验推测,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石蜡蒸气D.炭黑固体
3.下列实建作正确的是()
4.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
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去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化学领癖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5.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
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J楙作中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6.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B.物质的性质取决于其自身的结构
C.从宏观上看,物质有时处在相对静止状态,但从微观上看,则是永远运动的
D.在固体物质中,粒子处于静止状态
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饼干放在空气中变软,酒精挥发B.干冰升华,白磷自燃C.煤的燃烧,钢铁生锈D.动物的呼吸,光合作用
8.下列实马鳏作正确的是()
A.取液体的最少量,应以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为准B.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
C.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超过灯容积的1/3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要移动试管,以防液体溅出
9.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祛码放在左盘里,称得实验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
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B.14.5gC.15.OgD.14.Og
二填空:
10.现有镜子、烧杯、胶头滴管、黜匙、邺阿钳等仪器。用做配制溶液的容器是;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
用移打在加热的蒸发耐用;取用块状药品一般用。
1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A,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C
结论:石蜡的密度上匕水。a均趾般
⑵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
下图所示)约I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处最先碳化。网
结论:蜡烛火焰的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
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产W。
【课后反思工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交流。
编号:NO8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从微观看宏观,从身边看世界
学习目标:
1、会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的关系。
2、认识分子的基本特征。
3、了解水天然循环的过程,学会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学习重难点:分子的性质
一、自主学习:
(-)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
水是由大量的构成的,每个水分子都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用HQ表示水。水受
热时,水分子能量,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的间隔,水由液态变成气
态;水蒸气遇冷,水分子能量,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的间隔,
水又由气态变成液态。
2、分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许多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特征主要有三
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二)、水的天然循环
1、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变化完成的,在此过程中,为水提供了能量。通过水的天然循
环,实现了水的,完成了水资源的。
二、合作交流:
知识点1、水的三态变化
探究一、怎样从粒子的角度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受热变成水蒸汽后,水分子本身改变了。
B气态水分子不断运动,液态和固态水分子不运动。
C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D水由水分子构成,冰由冰分子构成,水蒸气有水蒸气分子构成。
知识点2分子的性质
探究二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
例2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A给篮球充气,分子之间有间隔。
B夏天湿衣服干的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
D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知识点3、水的天然循环
探究三水的天然循环过程
例1:下列是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简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水蒸汽f云一雨、雪f流入大海一水蒸汽
(1)水通过(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现自身循环。
(2)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A、地球B、太阳C、风D、海洋
(3)试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循环图中①②这两个转化过程:
①,②。
三、尝试练习:
1、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因为()
A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B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C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
D分子总是不断的运动
2、军犬能闻到犯罪嫌疑人的气味的原因是()
A分子的质量小C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不断运动D分子的体积小
3、把密闭在针筒中的少量水煮沸,液态水会变成水蒸气,在这个过程中分子发生的变化是()
A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的数目增加了
D水分子的排列方式改变了
五、当堂检测:
4、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一一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一一分子不停的运动
C食物腐败一一分子发生变化
D酒精挥发一一分子间隔变大
5、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③太阳为水的天
然循环提供了能量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6、有两瓶气体,上面盛的是空气,下面盛的是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当抽去中间的玻璃片后,会观察到红
棕色气体逐渐扩散到上瓶,同时下瓶颜色逐渐,最后,上下两瓶颜色______________,此现象说
明,当两瓶气体混匀后分子(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课后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说出来大家交流。
编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冷链物流存货质押担保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酒店客房租赁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四年房地产代理服务合同(含知识产权)3篇
- 二零二四年数字营销软件经销授权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行业食品安全保障协议3篇
- 二手房交易代办合同2024年2篇
- 2025年度床上用品环保认证与绿色生产合同7篇
- 二零二五年度荒山承包与生态农业推广合同4篇
- 应用ARNI的HFpEF患者临床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
- 二零二四年教育培训机构合作经营合同
- 内科学(医学高级):风湿性疾病试题及答案(强化练习)
- 音乐剧好看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办公设备(电脑、一体机、投影机等)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查干淖尔一号井环评
- 案卷评查培训课件模板
- 体检中心分析报告
- 2024年江苏省样卷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 波浪理论要点图解完美版
- 金融交易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项目环境敏感性分析
- 牛顿环与劈尖实验论文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其他平台载体的运营方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