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桑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桑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桑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桑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PAGE5桑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桑黄液体菌种的术语和定义、生产条件、生产工艺及标签、贮存等。本文件适用于XX省桑黄液体菌种生产技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GB4789.28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12728食用菌术语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62号令(2006年3月27日)3术语和定义GB/T127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桑黄Sanghuangporus桑黄在分类上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a)、多孔菌科(Polyporaceae),桑黄菌属(Sanghuangporus),是一类具有珍贵的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3.2液体菌种liquidspawn液体菌种是用液体培养基,在生物发酵罐中,通过深层培养(液体发酵)技术生产的液体形态的菌种。4生产要求4.1场地要求菌种制作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28的规定。水源充足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排水畅通。4.2环境要求环境卫生应符合NY/T528的规定。300m之内无垃圾场,无污水、粉尘等污染源。4.3厂房要求4.3.1液体菌种生产车间地面应防水、防腐蚀、防渗漏、防滑,易清洗,应有1.0%~1.5%的排水坡度和良好的排水系统。墙壁和天花板应具有防潮、防霉、防水功能,且易清洗;电力满足生产要求,通风良好。4.3.2液体菌种生产接种室应设置缓冲间及与接种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车间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和干手设备。放置封闭式废物桶,安装排风设备,门窗应安装防蚊蝇纱网。4.4培养基质应符合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的规定。5生产工艺5.1摇瓶种制备5.1.1培养基按照附录A规定配制。5.1.2装液量采用1000mL的常规三角瓶,每瓶装液量为200mL~300mL,八层纱布和牛皮纸封口。5.1.3灭菌在121℃~126℃,0.14MPa~0.17MPa的压力下,保持25分钟。5.1.4接种将灭菌后的培养基冷却至30℃以下,无菌条件下用打孔法(10mm孔径)将菌丝接种到液体摇瓶培养基上,按每100mL液体培养基接种3个菌丝块。5.1.5培养接种后移至摇床,26℃,130r/min条件下培养10天。5.1.6摇瓶种转接标准菌丝体形态:菌丝球多且表面绒毛状,颜色清亮,菌液稍有黏稠。菌丝量:20%~25%(湿重)。酸碱度:发酵液pH5.5~6.0。镜检:检验无杂菌。5.2种子罐菌种制备5.2.1培养基按照附录A规定配制。5.2.2装液量发酵罐总体积的60%。5.2.3灭菌用夹层预热培养基至80℃后,蒸汽进罐升温至121℃~124℃,0.11MPa~0.14MPa保压恒温40min。5.2.4接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量为10%;接种后调节进、排气阀,使罐压保持在0.02MPa~0.04MPa之间。5.2.5培养搅拌转速130r/min~160r/min,温度26℃,培养7天。每隔12h取样进行一次无杂菌镜检。5.3液体菌种生产5.3.1液体培养基制作按照附录B规定配制。装液量、灭菌按照发酵罐厂家型号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5.3.2种子罐菌种接入发酵罐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量为10%。5.3.3发酵培养条件罐温:26~28℃。罐压:0.2~0.4MPa。通气量:1︰0.5V/V·min。搅拌速度:130r/min~160r/min。培养时间:6~8天。5.4液体菌种检测发酵后第4天,取样液接于GB4789.28规定的试管斜面或培养皿的培养基上,26℃培养3天,采用显微镜和感官观察菌丝生长状况。若无细菌、霉菌等杂菌菌落生长,则表明该样品无杂菌污染。6液体菌种合格指标6.1感官指标6.1.1形态与色泽具有“毛刺”的球状菌丝体呈黄色,菌液呈棕色。菌液稍粘稠,有大量菌丝球悬浮、分布均匀、不上浮、不下沉、不迅速分层,液体不浑浊。6.1.2菌液气味培养器排气口气味正常,有桑黄菌丝气味,无酸、臭味等。6.2理化指标6.2.1酸碱度pH值5.5~6.0。6.2.2菌丝量菌丝湿重(g/L)≥120。6标签、贮存6.1标签生产的菌种必须贴有菌种质量合格标签,注明菌种种类、级别、品种、生产单位、接种日期。6.2贮存6.2.1摇瓶种保存4℃、暗光条件下可保存5d~7d。6.2.2种子罐液体菌种保存15℃~20℃可保存2d~3d。

附录A(规范性附录)常用摇瓶种培养基A.1常用摇瓶种培养基葡萄糖35g/L,酵母粉10g/L,KH2PO41.5g/L,MgSO4·7H2O1.0g/L,VB10.05g/L。A.1.2葡萄糖3%,豆饼粉2%,玉米粉1%,酵母粉0.5%,磷酸二氢钾0.1%,碳酸钙0.2%,硫酸镁0.05%,pH值6.0。玉米粉,豆饼粉均过80目筛。附录B(规范性附录)常用发酵罐培养基B.1常用发酵罐培养基B.1.1葡萄糖35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