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期中试题_第1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_第2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_第3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_第4页
高二地理期中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命题人:张红英审题人:胡炜试卷负责人:胡炜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11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100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每小题只个正确答案,共40题,共60分)

下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

A.南方B.北方C.西北方D.东南方

2.从X地到P地经过:)

A.东、西两半球B.西半球

C.东半球D.南、北两半球

读右图,完成3-4题。

90"(N)

3.若A点的经度是160°E,则:)

A.B点的经度为130°EB.C点的经度为155°W

C.C点的经度为130°WD.D点的经度为130°E

4.有一架飞机从B飞到C,其最短航线是:()

A.B—E—CB.B—F—C

C.B—G—CD.都一样

读以下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第5题。

5.靠近水源、)

A①B②C③D④

6.若测得a、b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厘米,判断a、b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方式应

为:()

(tanl5°g0.268tan25°«0.466tan35°~0.700)

坡角0°〜15。15°〜25°25°〜35°>35°

土地利梯田、经林、牧封山育

农田

用方式济林地用地林区

A.农田B.梯田、经济林地

C.林、牧用地D.封山育林区

7.下列甲、乙两图为实景地貌,内、丁两图为对应实景地貌的等高线图。甲乙两图中的小

树,在等高线图上的位置是:

甲乙

A.P处B.K处C.R处D.S处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B.走向为东北—西南

C.长度约为6千米D.穿越山脊地区

9.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下图示意中国

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0-11题。

10.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因素D.海陆分布

11.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A.积温B.日照时数C.太阳辐射量D.年降水量

12.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湘、辽、宁B.台、鲁、苏C.青、粤、晋D.桂、甘、豫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我国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把

我国的山区分为八种类型(见下表)。据此完成13-15题。

名称主要山脉

(1)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高山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

(2)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的山地、丘陵

(3)东北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

(4)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太行山、五台山、泰山等

(5)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地区的中山、低山秦岭、大巴山、大别山等

亚热带(6)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武夷山、南岭等

丘陵山(7)华南、滇南热带、南亚热带湿润区的五指山、台湾山脉等

区中山和丘陵

(8)青藏地区的山脉

13.既属于“江南、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中山”,又为东西走向的山脉是:()

A.武夷山B.秦岭C.小兴安岭D.南岭

14.在地理环境中山脉常常成为一种地理分界线。下列山脉与其地理界线的对应关系中,

正确的是:()

①省区分界线——太行山——山西省与陕西省

②国界线——阿尔泰山——中国、蒙古

③自然带的分界线——秦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草原带

④农业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旱作农业区与畜牧业区

⑤地形区分界线——昆仑山——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

A.②©⑤B.①@⑤

C.®@®D.@@⑤

15.与“亚热带丘陵山区”比较,“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高山”最明显的农业优势条件

是:()

A.热量资源充足B.光照资源丰富

C.土壤肥力高D.风力大

16.下图等高线示意图能体现“深山藏古寺”意境的是:()

―400—等高蛾M。粉林

A.aB.bC.cD.d

下图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分布状况,等高距为200m,L为河流。读图完成17-19题。

17.图中河流L:()

A.从东流向西B.从东南流向西北

C.从西流向东D.从西南流向东北

18.图中a和b的数值可能是:()

A.100250B.100350C.500250D.500350

19.图中箭头正确表示河流集水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

20.读下图,四幅等温线分布图中,反映北半球夏季气温特点的是:()

图3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图3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A.①一梯田层层稻花香B.②一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一翠竹青青有人家D.④一山歌阵阵采茶忙

22.深秋时节,-旅游者从图3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

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B.从②到④C.从③到⑤D.从⑤到⑥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B线表示山谷B.CD线表示山脊

C.F处可能为火山口D.F处为山峰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③处比②处坡度更陡一些

B.①河流的河段丙、丁之间的流向大致是从南向北

C.若要在河流①修建大坝,则乙处比甲处位置好

D.若该地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甜菜种植业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方(①〜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

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25-29题

①②③④

25.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A.海洋温暖湿热气团受迫抬升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D.地面强烈增温

26.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A.北京到南昌一带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D.上海到重庆一带

27.一般情况下,位于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所处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I).④

28.图中:①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

C.成都平原D.河套平原

29.位于适宜种植小麦、甜菜地区内的地方是:()

A.①B.②C.③D.®

读下图,回答下面30-31题。

30.②地降水量:()

200mm

400mm

800mm

A.<100mmB.<200mmC.<50mmD.>50mm

31.图中①地降水大于②地,其主要原因是:()

A.①地位于沿海、②地位于内陆

B.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②地位于内陆盆地

C.①地受准静止锋控制、②地受副高控制

D.①地有暖流经过、②地有寒流经过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西部边缘。下图为邢台地区的一

次特大暴雨剖面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图中降水最多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

A.2000mB.1500mC.1000mD.500m

33.图中揭示的降水规律是:

()

A.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B.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C.海拔高度对降水的影响不大

D.在一定海拔高度内海拔越高降水越

多,超过这一高度则海拔越高降水越少

用本地区最高年降水量和最低年降水量的差,除以某一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所得的商,

用百分数表示,就是降水变率。读我国某地降水变率等值线分布图,回答34题

34.图示地区降水变率分布的基本规律是:()

A.由东往西降水变率增大

B.降水多的地区,降水变率小

C.降水多的地区,降水变率大

D.由南往北降水变率减小

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

料,回答35-36题。

地区甲乙

经纬度102°E,25°N113°E,28°N

海拔(米)189168

一月平均气温(℃)7.74

七月平均气温(℃)19.832

35.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36.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共主要原因是)

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I).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读“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37-38题。

30°N

37.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B.海陆分布C.地势高低1).环流形势

38.③地气温可能为:()

16℃B.17℃C.19℃D.18℃

读“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月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完成39-40题。

我国110。E以东地区的月降水分布图

39.如果以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为进入雨季的重要参数,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华南地区雨季开始得比江南地区早B.6月淮河以南地区进入雨季

C.8月江南、华南降雨量少于黄河流域D.9月我国雨季结束

40.分析我国降水分布特点,不可能由此图得出的结论是:()

A.东多西少B.夏秋多冬春少

C.南多北少D.降水季节变化北方大于南方

二、综合题

41.(18分)我国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对图1所示地区进行长期考察,在考察过程中不断地

对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1)通过对图1所示地区西北部某处的研究,发现该处某季节的气温分布呈现图2所示的特

点,并且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她少很多。(11分)

①简要描述该处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6分)

②分析在图示季节中甲地的降水量往往比附近的乙地和丙地少很多的原因。(5分)

(2)该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和地图等资料了解到图1中A、B、C所在的省都不

同程度地存在着“石漠化”现象。石漠化是指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

变过程。试从地形条件、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角度综合表述这些地区易形成“石漠化”的

自然原因。(7分)

42.图6表示我国某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的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写出R、P?两地的气温「,。值范围:

①℃<TV②℃;__(3)℃<T2<@℃.

(2)导致该地区等温线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⑤。

(3)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地形特征:AA'属于⑥;BB'属于⑦。

(4)P,>B两地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⑧。

43.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o(2分)

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

(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